彭和尚让项奴儿把猫三与周问鹤一路送出了襄阳城。猫三显然还在为周问鹤执意要去d庭生着闷气,骑着驴一声不吭地走在前面。项奴儿与周问鹤也没有什么话好聊,几个人就这么陷入沉默。眼见着猫三越走越快,不多时就只看得见一个黑点了,项奴儿忽然开口:“我说,你们两究竟怎么回事啊?”
“什么怎么回事?”道人问。
“你跟猫三儿啊,我这个外人真是看不明白,你们算是……”
周问鹤苦笑一声:“她……她没把我当男人……”
项奴儿愣了一下,不再说话,不过看他的表情,似乎根本不相信。
出了襄阳后,大汉向两人告别,临走前,还意味深长地看了周问鹤一眼,眼神里似乎充满了过来人的告诫。
道人和猫三的旅程于是又开始了。让周问鹤庆幸的是,猫三小姐的脾气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她就恢复了活泼的本性。他们沿着汉水一路取道荆州,之后不敢多做停留,少事休息后又前往公安。但是在公安县内,他们的好运气却用光了。
两人正在郊野赶路时,抬头看天色却越来越差,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浇下一场瓢泼大雨。周问鹤主张冒着雨继续往东走,说不定能在天黑之前到达江陵。这主意却遭到了猫三小姐的强烈抗议,她斩钉截铁地表示,找地方避雨刻不容缓。然后她不接受道人的任何申辩,跳下驴,拉起道人就没有苍蝇似地在野地里乱跑。
周问鹤自然对这丫头的行为万分不理解,他连驴都来不及牵,怀里捧着仓促间抓起的包袱,跟在猫三后面从一片小林子转到另一片小林子,在y沉的天幕下,每一片林子从外面看起来都像是座落着一两座民舍,但是跑进去之后则每每让猫三大失所望。周问鹤发现这丫头的滚圆的眼中流露着一种执念,就像是船难的幸存者扒住海上的一块木板,随着天上的y云积得越来越厚,她的脚步也越来越急,要不是一手拽着道人,她肯定要施展那一门伏地而窜的轻功了。
天上传来了几声闷雷,一些小雨点淅淅沥沥地洒在了两人身上,猫三小姐皱起了眉头,一脸说不出的厌恶。正在这时,前方的土坡上,终于露出了一座低矮的房舍,看样子,似乎是一间少人打理的小庙。那丫头的表情简直像是行将溺毙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快!”她喊了一声,语气里充满了希望。也就在这时,雨势骤然变大,密密麻麻的雨点像一条毯子披在了两人头上。猫三小姐忍不住发出一声痛苦的呜咽,周问鹤看到表情不对,急忙脱下衣服为他遮住头顶。两人飞也似朝那座小庙跑去,路过小庙那破旧不堪的门口时,周问鹤下意识地楞了一下,一块久经风霜的牌匾被随意扔在了门边,从那块朽坏的烂木头上依稀可以看到三个字“虚人庙”。
当跑进庙中后,猫三小姐全身已经湿了一半,她暴躁地用手擦着被打湿的头发和衣服,像是要拍掉身上的虫子。周问鹤则从行李里面拿出火镰,万幸,盒中的艾草还很干燥,他就着庙里的泥地打了几下,一颗火星就把艾草引燃了。
看到生起的火苗,猫三小姐总算是平静了一些,她走到火堆前蹲下,然后用力甩了甩头,甩出的水珠洒了道人一脸。
“你没事吧?”周问鹤关切地问。
猫三小姐这时才想起自己失态,朝道人抱歉地笑了笑,她的眼睛被火光映成赤金色,像是一对标准的猫瞳。然后,她转头望向火堆,橘色的火焰在她脸上镶上了一道红色的轮廓,让她看上去有一种莫名的疲惫。
“我害怕下雨。”她喃喃说,声音既轻又柔,全没了平时的野性,“从我很小的时候就是这样,我不怕水,我只是怕水密密麻麻地从天上落下来。每当雨帘浇到我头上,我都觉得呼吸困难,浑身忍不住要抽搐,仿佛我心底有一个非常恐怖的恶魔正在蠢蠢欲动,在我小时候,我一定发生过什么,现在那段记忆我已经彻底想不起来了,但是我心里很清楚,它其实一直在我心里最深处潜伏着,等待被唤醒的一天,而且,我也知道,不管是五年还是十年,我永远也没有勇气面对它……”
说到这里,她强打起精神,朝周问鹤摆出一个很勉强的笑容:“多谢杨大侠适才脱衣相救。”
周问鹤只能回报以礼貌的微笑,接着,他开始就着火光打量这座小庙。这座庙实在不算大,七八个人容身就已经十分拥挤。在正对门的一侧,摆着一张供桌,已经朽烂大半,勉强依靠着仅有的两条好腿支撑着,供桌上铺着一块肮脏的帏子,早已辨不清本来的颜色,稀稀稀拉拉的帏子边缘一直拖到了地上。帏子一边依稀可以看到几个歪歪扭扭的红色涂鸦,像是“鸿蒙水深”四个字。在供桌后面,并没有神像,而是竖立着一张巨大的泥塑人脸。
这张脸乍一看是一个肥头大耳的男人,但仔细看,却又不像。漫长的岁月早已让它上面的漆落了大半,只剩下了一个灰蒙蒙的泥胎。周问鹤依稀还能从这张痴肥面孔上辨认出五官,它们的四周都挤满了一团团的肥r,几乎要被脂肪挤得变了形。它的耳朵招风得厉害,鼻子则又短又粗,它的眼睛很小,充满了混沌的恶意,嘴则咧得大大的,嘴角被肥r扯得下垂,似乎他没法把嘴彻底闭上。
周问鹤越看越觉得,这张脸并不属于人类,脸上的五官明显融入了些许猪的特征。只是,它并没有突兀地长着猪标志性的大耳朵与长鼻子,也没有从嘴里支出獠牙,它的特征更趋向于保守,好像是把猪和人的长相浑然天成地融合到了一起。
外面的雨势更大了,时不时还有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像是一把银尺搅动着漫天秽棉般的黑云。周问鹤与人泥相对而视,那张脸虽然面带笑意,却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仿佛在那友善之下,深藏着一种疯狂的憨傻。就在这一刻,他忽然觉得这张脸有些眼熟。
:
“什么怎么回事?”道人问。
“你跟猫三儿啊,我这个外人真是看不明白,你们算是……”
周问鹤苦笑一声:“她……她没把我当男人……”
项奴儿愣了一下,不再说话,不过看他的表情,似乎根本不相信。
出了襄阳后,大汉向两人告别,临走前,还意味深长地看了周问鹤一眼,眼神里似乎充满了过来人的告诫。
道人和猫三的旅程于是又开始了。让周问鹤庆幸的是,猫三小姐的脾气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她就恢复了活泼的本性。他们沿着汉水一路取道荆州,之后不敢多做停留,少事休息后又前往公安。但是在公安县内,他们的好运气却用光了。
两人正在郊野赶路时,抬头看天色却越来越差,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浇下一场瓢泼大雨。周问鹤主张冒着雨继续往东走,说不定能在天黑之前到达江陵。这主意却遭到了猫三小姐的强烈抗议,她斩钉截铁地表示,找地方避雨刻不容缓。然后她不接受道人的任何申辩,跳下驴,拉起道人就没有苍蝇似地在野地里乱跑。
周问鹤自然对这丫头的行为万分不理解,他连驴都来不及牵,怀里捧着仓促间抓起的包袱,跟在猫三后面从一片小林子转到另一片小林子,在y沉的天幕下,每一片林子从外面看起来都像是座落着一两座民舍,但是跑进去之后则每每让猫三大失所望。周问鹤发现这丫头的滚圆的眼中流露着一种执念,就像是船难的幸存者扒住海上的一块木板,随着天上的y云积得越来越厚,她的脚步也越来越急,要不是一手拽着道人,她肯定要施展那一门伏地而窜的轻功了。
天上传来了几声闷雷,一些小雨点淅淅沥沥地洒在了两人身上,猫三小姐皱起了眉头,一脸说不出的厌恶。正在这时,前方的土坡上,终于露出了一座低矮的房舍,看样子,似乎是一间少人打理的小庙。那丫头的表情简直像是行将溺毙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快!”她喊了一声,语气里充满了希望。也就在这时,雨势骤然变大,密密麻麻的雨点像一条毯子披在了两人头上。猫三小姐忍不住发出一声痛苦的呜咽,周问鹤看到表情不对,急忙脱下衣服为他遮住头顶。两人飞也似朝那座小庙跑去,路过小庙那破旧不堪的门口时,周问鹤下意识地楞了一下,一块久经风霜的牌匾被随意扔在了门边,从那块朽坏的烂木头上依稀可以看到三个字“虚人庙”。
当跑进庙中后,猫三小姐全身已经湿了一半,她暴躁地用手擦着被打湿的头发和衣服,像是要拍掉身上的虫子。周问鹤则从行李里面拿出火镰,万幸,盒中的艾草还很干燥,他就着庙里的泥地打了几下,一颗火星就把艾草引燃了。
看到生起的火苗,猫三小姐总算是平静了一些,她走到火堆前蹲下,然后用力甩了甩头,甩出的水珠洒了道人一脸。
“你没事吧?”周问鹤关切地问。
猫三小姐这时才想起自己失态,朝道人抱歉地笑了笑,她的眼睛被火光映成赤金色,像是一对标准的猫瞳。然后,她转头望向火堆,橘色的火焰在她脸上镶上了一道红色的轮廓,让她看上去有一种莫名的疲惫。
“我害怕下雨。”她喃喃说,声音既轻又柔,全没了平时的野性,“从我很小的时候就是这样,我不怕水,我只是怕水密密麻麻地从天上落下来。每当雨帘浇到我头上,我都觉得呼吸困难,浑身忍不住要抽搐,仿佛我心底有一个非常恐怖的恶魔正在蠢蠢欲动,在我小时候,我一定发生过什么,现在那段记忆我已经彻底想不起来了,但是我心里很清楚,它其实一直在我心里最深处潜伏着,等待被唤醒的一天,而且,我也知道,不管是五年还是十年,我永远也没有勇气面对它……”
说到这里,她强打起精神,朝周问鹤摆出一个很勉强的笑容:“多谢杨大侠适才脱衣相救。”
周问鹤只能回报以礼貌的微笑,接着,他开始就着火光打量这座小庙。这座庙实在不算大,七八个人容身就已经十分拥挤。在正对门的一侧,摆着一张供桌,已经朽烂大半,勉强依靠着仅有的两条好腿支撑着,供桌上铺着一块肮脏的帏子,早已辨不清本来的颜色,稀稀稀拉拉的帏子边缘一直拖到了地上。帏子一边依稀可以看到几个歪歪扭扭的红色涂鸦,像是“鸿蒙水深”四个字。在供桌后面,并没有神像,而是竖立着一张巨大的泥塑人脸。
这张脸乍一看是一个肥头大耳的男人,但仔细看,却又不像。漫长的岁月早已让它上面的漆落了大半,只剩下了一个灰蒙蒙的泥胎。周问鹤依稀还能从这张痴肥面孔上辨认出五官,它们的四周都挤满了一团团的肥r,几乎要被脂肪挤得变了形。它的耳朵招风得厉害,鼻子则又短又粗,它的眼睛很小,充满了混沌的恶意,嘴则咧得大大的,嘴角被肥r扯得下垂,似乎他没法把嘴彻底闭上。
周问鹤越看越觉得,这张脸并不属于人类,脸上的五官明显融入了些许猪的特征。只是,它并没有突兀地长着猪标志性的大耳朵与长鼻子,也没有从嘴里支出獠牙,它的特征更趋向于保守,好像是把猪和人的长相浑然天成地融合到了一起。
外面的雨势更大了,时不时还有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像是一把银尺搅动着漫天秽棉般的黑云。周问鹤与人泥相对而视,那张脸虽然面带笑意,却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仿佛在那友善之下,深藏着一种疯狂的憨傻。就在这一刻,他忽然觉得这张脸有些眼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