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人都有自己的骄傲,彼时太平镇,林立着大大小小十多家铁匠铺,每天天没亮,镇上就响起一片打铁声。一到赶集日,不算宽的街道上总会摆满各式刀具农具。
如何在“刀客”江湖立足?周光兴觉得自己拼的就是质量,负责摆摊的叶秀华,能有底气扯着嗓子在集市上喊“周家刀包修,若有缺口不收钱”,后来又叫出“一钢二火三匠人”。
“绝对的好钢,最合适的火,还有用心的打刀人。”叶秀华记得,每天早上6点等她到赶场的地方时,摊位前早就排起长队,老乡们都等着买周家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被周家刀搅动起的一池春水,绝不仅仅在太平镇。2011年,成都人民中路,“楚家刀”老板楚华悬赏摆擂,要与各路菜刀k,在成都“菜刀界”掀起一场江湖传奇。
周光兴知道后,直接质疑楚家刀“作假”,并通过徒弟在网络隔空喊话,要与楚家刀一决高下。
“最后没比起来,楚家刀不接招。”回忆这一段,周光兴还是有点遗憾,“真应该比一下,同行不存在生嫉,相互切磋切磋嘛。”
尽管这场“刀客”江湖的对决激起关注甚多,但仍未能阻挡打铁手艺的式微。从2000年开始,太平镇的铁匠逐渐关门转行,整个成都的铁匠铺也在慢慢减少。
周光兴也有点心焦,因为徒弟越来越少。
提只公鸡,拜个师傅,周光兴徒弟最多时,有十多个。受不了苦的,离开了,觉得没前途的,也走了,最终来来去去几十个,长留在身边的,只剩下5个徒弟。
今年42岁的文德勇跟着周光兴打了22年的铁,从一个愣青头到成家为人父,他清楚记得,自己只比大师兄宋老四晚拜师一天,结果就做了一辈子的二师兄。
十几年来,这几个师兄弟和师傅一起,几乎每天都忙碌在打铁铺,从天蒙蒙亮的四五点,干到晚上七八点。因为都不爱说话,很多时候,整个铁铺除了叮当的打铁声,只剩下一片静谧。
“师傅会骂我们,特别是做不好时。”尽管年纪相差不大,但文德勇对周光兴始终心存敬畏。这个没读过多少书的铁匠始终记得,周光兴曾经委托别的铺子帮着打了一批刀具,但就算自己亲自守着完成,可最后效果还是不行。
“一百多把刀,都存在一些制作上的问题。”顿了顿,文德勇叹道,“师傅气得心口痛,但绝对不能卖次品,最后他自己担下损失。”
2013年,周光兴研究出5铬钢菜刀,在还原菜刀前面切菜后面宰骨的功能分区外,还确保使用寿命更长,不过因为比市面售价更高,销售惨淡,堆了4000多把没卖出去。
“总是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周光兴的想法很朴实,一时卖不出去就慢慢卖,好东西不怕没市场。
渐渐地,周家刀走出了太平镇。有顾客在买了一把刀后,将家里的所有刀都换成了周家出品,还有一位新西兰的游客,带着图纸慕名而来,委托周光兴打出一模一样的刀,乘兴而归。
去年,周家刀线上线下销量接近8万把。周光兴很高兴,他总是忍不住想,那些印着他名字的各种刀具,进入千家万户,参与着家家户户那些琐碎温暖的日常生活。
2007年前后,周光兴的儿子周浩无意间发现,家里一些老刀具,在被磨后会出现类似云样的花纹,煞是好看。家中的老人周廷断定,这是古时的手艺,“我们就想做出来。”
多方查阅后,周光兴父子发现,这是需要反复锻打的千层钢,在国外被称作大马士革钢。
“如何还原出这些花纹?就从反复锻打开始。”周光兴开始尝试,最开始的确出现了纹路,但都是直的,那就再重新筛选材料,一点点改变捶打的落点、力度以及折叠方式。每次有了新发现,周光兴就在墙上做下记号。
2015年,他们终于掌握这种传统技法。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中。今年,他们的坚持得到回报。眼下,将周家刀纳入天府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已基本完成。
如今,镇上的人都笑称周光兴为太平镇“刀王”,周光兴笑笑,“就是个打铁匠。”
刀具冰冷,可人心温暖。
周光兴珍惜自己的手艺,他记得,柏河镇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拉着儿子媳妇的手,指着周家刀说,“他们家刀好,我哪怕不在了,你们也要认准就买他们家的刀。”
镇上不少孩子,都是吃着用周家刀切的菜长大,那些蹦蹦跳跳从铺子前经过的身影,最终成长然后离开,去了更广阔的世界。
还有隔壁镇上的盲人,30多年前,周家人恻隐之心送他一把削竹片的刀,却让他自食其力并感恩至今。“打刀就是我的一口气,我会打到打不动了为止。”
如今,周光兴偶尔会去曾经的铁器厂逛逛,他只是想抓住哪怕一线希望,去延长打铁这门手艺的寿命。
《舌尖3》让“章丘铁锅”在互联网生发的漩涡中,被推到舆论的焦点。锻造章丘铁锅的铁匠,这个曾经熟悉而又辉煌的职业也再次曝光在大众眼前。
章丘,一个在上世纪因为有半数人口打铁而在全国闻名遐迩的地方,造就了“章丘铁匠”这个庞大而古老的群体。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打铁声已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远去。如今,乘着“章丘铁锅”的春风,以牛祺圣、刘廷礼、赵连祥等为代表的老铁匠传奇,慢慢浮现在我们眼前……
14岁开始学打铁,老牛手里的锤子已经用了快60年,如今依然没放下。
章丘半世纪前半数打铁为生
“我父亲是打铁的,我爷爷是打铁的,我老爷爷是打铁的,我老老爷爷还是打铁的……”3月2日,在章丘区相公庄镇河庄村一处农家院落,72岁的牛祺圣说,“到我是第五辈,都是打铁的。”他的声音比一般老人洪亮,脸上也泛着红光。他细数着自己打铁的历史,那也是很多像他一样的铁匠的一生。
正值元宵节,拜访老牛家的人络绎不绝。因《舌尖上的中国3》而红遍全国的“章丘铁锅”上了热搜,作为“章丘铁匠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老牛自然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
老牛家的门可不好登,门台高两米有余,来访者要爬上去,才能叩到老牛家那扇窄窄的门。“台高招远客,门小贵人来”,门上,过年刚贴的对联鲜红。
老牛是个爱琢磨、爱创新的人,这副门联可见一二。提到对联,上个世纪,章丘几乎家家贴的都是“风吹一炉火,铁打四方财”,足以见打铁的盛行。
“来了打铁的了,打锄,打镢,打菜刀,钢菜刀,铁耙三齿二齿钩……”14岁开始,老牛就跟着父亲学打铁,洪亮的吆喝声便是从那时开始练就的,“那时候小啊,火花溅到胳膊上、手上,把肉烫出了坑,布满了印子。”
铁匠一生干的净是重活计,尤其到了夏天,整天围在火炉前,还得使大力气,“没办法,没有手艺靠什么吃饭。”
和老牛一样,70岁的刘廷礼20岁出头便跟父辈学打铁。但因人手不够,刘廷礼从不走街串巷打铁,而是在家打好再拿出去卖。靠着打铁的营生,刘廷礼养活了两儿一女,“两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在那个年代,幸亏有这个手艺。”
老牛和刘廷礼只是章丘走上“打铁”路少年中的两个。打铁,一不需高深学问,二不用高超技术,三是红炉占用人手极少。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的章丘境内,73万人口中,约有38万人以打铁养家糊口。那时,男孩子一般长到十三四岁,便被送去学徒打铁。
打铁一般分两种,一种叫“打座炉”,一种叫“打行炉”,“打行炉”也叫打跑铁的。打跑铁的铁匠进村后,先选村里一处比较宽敞显眼的位置。卸下打铁的家什,放好木墩,装上砧子,一个人打水和泥,另一个人盘炉生火。
收拾停当,铁匠铺就开张了。掌钳子的师傅操起小锤,在铁砧子上敲打几声,就有人拿着要拾掇的锄镰锨镢循声而来。师傅掌钳子,这是技术活,将需要锻打的铁件放到红炉里或是从里面取出,搁在铁砧子上指挥徒弟锻打。
“师傅的小锤子就是指挥棒,点在什么位置,徒弟就要用大锤打哪里。”29岁时,手艺过硬的老牛就成了带人打铁的师傅。这门手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真的成了老牛吃饱饭的生计。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农村,处处是火热的劳动场景,而农具还没进行规模化生产。开春后、麦收前,秋收前、入冬后,嗅到商机的铁匠手推独轮车,载着打铁的家伙,走街串巷,为乡亲们锻打锄镰锨镢。
“那时候买卖特别好,走到哪里都是一群人围着。”老牛乐呵呵地说。爱创新的老牛还研究制作了蜂窝煤模具,卖到了大江南北。
“打铁的”,这是老牛给自己的定位。而在民间,人们称“打铁的”为铁匠。“匠”,在词典中的释义之一为“有手艺的人”,这算是人们对“打铁的”这个群体的尊称了。而章丘铁匠,这个带有地理标识的称谓,则更含着一种骄傲。
这种骄傲是有底气的。“山东约在春秋初期开始使用铁质农具。汉武帝时,在全国设铁官四十八处,在章丘县境内的有东平陵。《山东通志》记载,章丘冶山,唐时冶铁于此。”
章丘区文化馆副馆长陈京波援引考古资料介绍,由此可见章丘铁匠始于春秋,盛于西汉而大盛于唐,历2700多年而不衰。
章丘自古有“三多”:打铁师傅多、出门商人多、中药店铺多。以东平陵为中心,在章丘境内方圆百里有着丰富的铁矿、石灰石、耐火土、煤炭等矿产资源,为冶铁业的发展了先决条件,也因此诞生了人数众多的铁匠。
“一人生火,全家打铁;祖辈相传,子孙续接”成了章丘铁匠的真实写照。
铁匠的生活并非一般人能坚持。铁匠一生“三大难”。一曰难穿新衣裳。锤点一落,火星四射,衣服上布满窟窿;二是“剃头净面难”,一年四季烟熏火燎,铁末扑脸入发,“理发的师傅都不爱给铁匠剃头,怕剃坏自己的刀”;三为相亲娶妻难。铁匠不仅相貌黑不溜秋,钱也挣得极少。大多数等到三十露头、四十挂零才完婚成家。
在“匠”的释义里,除了“有手艺的人”这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为“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
老牛却不认为自己“平庸板滞”,他是个爱琢磨的人。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把自己改良后的农具拿到集市上卖的情景。
“那时候集上有不少铁匠在那里卖农具,我把我设计的那些懒汉锄、镢、镰刀一拿出来,他们都笑我!”同行们嘲笑牛祺圣的原因,来自于他特殊的农具:“跟传统打的农具不一样,大家没见过,觉得奇怪。”
面对嘲笑,老牛只说:“你用用试试。”结果,“用了我的懒汉锄,懒汉也爱上了锄地”,老牛打的懒汉锄,又锋利又轻快,一上午能锄二亩地。就这样,老牛打的农具每次都卖到脱销。
然而到了2000年,这种情形改变了。老牛像往常一样支炉生火,出摊打铁,但鲜有人问津。实际上,村里的铁匠大军已悄悄发生了变化。
查旧庄高丕约率先成立了拖拉机配件厂;北套村孟传祥组建起化工机械配件厂;焦家庄高洪盛建立了农业机械配件加工厂;贺套村组成了劈铁拆钢加工队;袁庄诞生了拖拉机配件锻造厂……
一方面,工厂化的生产让村里人用上了机器生产的农具。另一方面,打铁手工艺比较复杂,而卖出的价格又低廉,因此很多家庭铁铺经营不下去了。
到了20世纪80年代,章丘农具一厂改建为章丘电机厂,章丘农具二厂扩建为章丘鼓风机厂,农具三厂组建成章丘皮革生产加工厂,农具四厂扩建为重型汽车配件厂……县级企业计有60余家。
老牛家居住的河庄村附近也有不少村办企业,而且重汽的一家锻造厂也在附近。村里不少铁匠的后人们,纷纷进入工厂打工,开动机器成了工人,村里唯一剩下的家庭打铁作坊就是老牛家了。
章丘普集镇孙家村,有家一个人的铁匠铺,主人叫赵连祥。和牛祺圣一样,赵连祥16岁开始便跟祖父和父亲学打铁,如今快80岁的他已打了60年。
镰刀、斧头、菜刀、锄头、耙子等铁器,他样样拿手。每一件出自他手的铁器,都被他烙上一个“赵”字作为标志,更是他对自己手艺的一种自信和骄傲。然而,都知道打铁是件苦差事,火炉的高温、飞溅的火星、沉重的铁锤,处处考验着打铁人的毅力。
赵连祥因打铁落下一身“职业病”,如今他年岁已高,却仍不愿意放下锤头,因为他怕那把陪了他一生的锤头,再也无人拿起。
牛祺圣无疑是幸运的,他的大儿子牛中华和二儿子牛大伟虽都曾去锻造厂工作,但最终又都回了家,跟他一起打铁,这让他一辈子的手艺有了传承人,“什么叫铁匠锅碗瓢盆、锄头镰刀,你想打什么就打出什么,这叫铁匠。
开着机器打个零件那不叫铁匠,最多算是个打铁的。”老牛这样劝说儿子留在家里,专心研习打铁的技艺。
如何在“刀客”江湖立足?周光兴觉得自己拼的就是质量,负责摆摊的叶秀华,能有底气扯着嗓子在集市上喊“周家刀包修,若有缺口不收钱”,后来又叫出“一钢二火三匠人”。
“绝对的好钢,最合适的火,还有用心的打刀人。”叶秀华记得,每天早上6点等她到赶场的地方时,摊位前早就排起长队,老乡们都等着买周家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被周家刀搅动起的一池春水,绝不仅仅在太平镇。2011年,成都人民中路,“楚家刀”老板楚华悬赏摆擂,要与各路菜刀k,在成都“菜刀界”掀起一场江湖传奇。
周光兴知道后,直接质疑楚家刀“作假”,并通过徒弟在网络隔空喊话,要与楚家刀一决高下。
“最后没比起来,楚家刀不接招。”回忆这一段,周光兴还是有点遗憾,“真应该比一下,同行不存在生嫉,相互切磋切磋嘛。”
尽管这场“刀客”江湖的对决激起关注甚多,但仍未能阻挡打铁手艺的式微。从2000年开始,太平镇的铁匠逐渐关门转行,整个成都的铁匠铺也在慢慢减少。
周光兴也有点心焦,因为徒弟越来越少。
提只公鸡,拜个师傅,周光兴徒弟最多时,有十多个。受不了苦的,离开了,觉得没前途的,也走了,最终来来去去几十个,长留在身边的,只剩下5个徒弟。
今年42岁的文德勇跟着周光兴打了22年的铁,从一个愣青头到成家为人父,他清楚记得,自己只比大师兄宋老四晚拜师一天,结果就做了一辈子的二师兄。
十几年来,这几个师兄弟和师傅一起,几乎每天都忙碌在打铁铺,从天蒙蒙亮的四五点,干到晚上七八点。因为都不爱说话,很多时候,整个铁铺除了叮当的打铁声,只剩下一片静谧。
“师傅会骂我们,特别是做不好时。”尽管年纪相差不大,但文德勇对周光兴始终心存敬畏。这个没读过多少书的铁匠始终记得,周光兴曾经委托别的铺子帮着打了一批刀具,但就算自己亲自守着完成,可最后效果还是不行。
“一百多把刀,都存在一些制作上的问题。”顿了顿,文德勇叹道,“师傅气得心口痛,但绝对不能卖次品,最后他自己担下损失。”
2013年,周光兴研究出5铬钢菜刀,在还原菜刀前面切菜后面宰骨的功能分区外,还确保使用寿命更长,不过因为比市面售价更高,销售惨淡,堆了4000多把没卖出去。
“总是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周光兴的想法很朴实,一时卖不出去就慢慢卖,好东西不怕没市场。
渐渐地,周家刀走出了太平镇。有顾客在买了一把刀后,将家里的所有刀都换成了周家出品,还有一位新西兰的游客,带着图纸慕名而来,委托周光兴打出一模一样的刀,乘兴而归。
去年,周家刀线上线下销量接近8万把。周光兴很高兴,他总是忍不住想,那些印着他名字的各种刀具,进入千家万户,参与着家家户户那些琐碎温暖的日常生活。
2007年前后,周光兴的儿子周浩无意间发现,家里一些老刀具,在被磨后会出现类似云样的花纹,煞是好看。家中的老人周廷断定,这是古时的手艺,“我们就想做出来。”
多方查阅后,周光兴父子发现,这是需要反复锻打的千层钢,在国外被称作大马士革钢。
“如何还原出这些花纹?就从反复锻打开始。”周光兴开始尝试,最开始的确出现了纹路,但都是直的,那就再重新筛选材料,一点点改变捶打的落点、力度以及折叠方式。每次有了新发现,周光兴就在墙上做下记号。
2015年,他们终于掌握这种传统技法。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中。今年,他们的坚持得到回报。眼下,将周家刀纳入天府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已基本完成。
如今,镇上的人都笑称周光兴为太平镇“刀王”,周光兴笑笑,“就是个打铁匠。”
刀具冰冷,可人心温暖。
周光兴珍惜自己的手艺,他记得,柏河镇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拉着儿子媳妇的手,指着周家刀说,“他们家刀好,我哪怕不在了,你们也要认准就买他们家的刀。”
镇上不少孩子,都是吃着用周家刀切的菜长大,那些蹦蹦跳跳从铺子前经过的身影,最终成长然后离开,去了更广阔的世界。
还有隔壁镇上的盲人,30多年前,周家人恻隐之心送他一把削竹片的刀,却让他自食其力并感恩至今。“打刀就是我的一口气,我会打到打不动了为止。”
如今,周光兴偶尔会去曾经的铁器厂逛逛,他只是想抓住哪怕一线希望,去延长打铁这门手艺的寿命。
《舌尖3》让“章丘铁锅”在互联网生发的漩涡中,被推到舆论的焦点。锻造章丘铁锅的铁匠,这个曾经熟悉而又辉煌的职业也再次曝光在大众眼前。
章丘,一个在上世纪因为有半数人口打铁而在全国闻名遐迩的地方,造就了“章丘铁匠”这个庞大而古老的群体。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打铁声已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远去。如今,乘着“章丘铁锅”的春风,以牛祺圣、刘廷礼、赵连祥等为代表的老铁匠传奇,慢慢浮现在我们眼前……
14岁开始学打铁,老牛手里的锤子已经用了快60年,如今依然没放下。
章丘半世纪前半数打铁为生
“我父亲是打铁的,我爷爷是打铁的,我老爷爷是打铁的,我老老爷爷还是打铁的……”3月2日,在章丘区相公庄镇河庄村一处农家院落,72岁的牛祺圣说,“到我是第五辈,都是打铁的。”他的声音比一般老人洪亮,脸上也泛着红光。他细数着自己打铁的历史,那也是很多像他一样的铁匠的一生。
正值元宵节,拜访老牛家的人络绎不绝。因《舌尖上的中国3》而红遍全国的“章丘铁锅”上了热搜,作为“章丘铁匠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老牛自然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
老牛家的门可不好登,门台高两米有余,来访者要爬上去,才能叩到老牛家那扇窄窄的门。“台高招远客,门小贵人来”,门上,过年刚贴的对联鲜红。
老牛是个爱琢磨、爱创新的人,这副门联可见一二。提到对联,上个世纪,章丘几乎家家贴的都是“风吹一炉火,铁打四方财”,足以见打铁的盛行。
“来了打铁的了,打锄,打镢,打菜刀,钢菜刀,铁耙三齿二齿钩……”14岁开始,老牛就跟着父亲学打铁,洪亮的吆喝声便是从那时开始练就的,“那时候小啊,火花溅到胳膊上、手上,把肉烫出了坑,布满了印子。”
铁匠一生干的净是重活计,尤其到了夏天,整天围在火炉前,还得使大力气,“没办法,没有手艺靠什么吃饭。”
和老牛一样,70岁的刘廷礼20岁出头便跟父辈学打铁。但因人手不够,刘廷礼从不走街串巷打铁,而是在家打好再拿出去卖。靠着打铁的营生,刘廷礼养活了两儿一女,“两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在那个年代,幸亏有这个手艺。”
老牛和刘廷礼只是章丘走上“打铁”路少年中的两个。打铁,一不需高深学问,二不用高超技术,三是红炉占用人手极少。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的章丘境内,73万人口中,约有38万人以打铁养家糊口。那时,男孩子一般长到十三四岁,便被送去学徒打铁。
打铁一般分两种,一种叫“打座炉”,一种叫“打行炉”,“打行炉”也叫打跑铁的。打跑铁的铁匠进村后,先选村里一处比较宽敞显眼的位置。卸下打铁的家什,放好木墩,装上砧子,一个人打水和泥,另一个人盘炉生火。
收拾停当,铁匠铺就开张了。掌钳子的师傅操起小锤,在铁砧子上敲打几声,就有人拿着要拾掇的锄镰锨镢循声而来。师傅掌钳子,这是技术活,将需要锻打的铁件放到红炉里或是从里面取出,搁在铁砧子上指挥徒弟锻打。
“师傅的小锤子就是指挥棒,点在什么位置,徒弟就要用大锤打哪里。”29岁时,手艺过硬的老牛就成了带人打铁的师傅。这门手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真的成了老牛吃饱饭的生计。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农村,处处是火热的劳动场景,而农具还没进行规模化生产。开春后、麦收前,秋收前、入冬后,嗅到商机的铁匠手推独轮车,载着打铁的家伙,走街串巷,为乡亲们锻打锄镰锨镢。
“那时候买卖特别好,走到哪里都是一群人围着。”老牛乐呵呵地说。爱创新的老牛还研究制作了蜂窝煤模具,卖到了大江南北。
“打铁的”,这是老牛给自己的定位。而在民间,人们称“打铁的”为铁匠。“匠”,在词典中的释义之一为“有手艺的人”,这算是人们对“打铁的”这个群体的尊称了。而章丘铁匠,这个带有地理标识的称谓,则更含着一种骄傲。
这种骄傲是有底气的。“山东约在春秋初期开始使用铁质农具。汉武帝时,在全国设铁官四十八处,在章丘县境内的有东平陵。《山东通志》记载,章丘冶山,唐时冶铁于此。”
章丘区文化馆副馆长陈京波援引考古资料介绍,由此可见章丘铁匠始于春秋,盛于西汉而大盛于唐,历2700多年而不衰。
章丘自古有“三多”:打铁师傅多、出门商人多、中药店铺多。以东平陵为中心,在章丘境内方圆百里有着丰富的铁矿、石灰石、耐火土、煤炭等矿产资源,为冶铁业的发展了先决条件,也因此诞生了人数众多的铁匠。
“一人生火,全家打铁;祖辈相传,子孙续接”成了章丘铁匠的真实写照。
铁匠的生活并非一般人能坚持。铁匠一生“三大难”。一曰难穿新衣裳。锤点一落,火星四射,衣服上布满窟窿;二是“剃头净面难”,一年四季烟熏火燎,铁末扑脸入发,“理发的师傅都不爱给铁匠剃头,怕剃坏自己的刀”;三为相亲娶妻难。铁匠不仅相貌黑不溜秋,钱也挣得极少。大多数等到三十露头、四十挂零才完婚成家。
在“匠”的释义里,除了“有手艺的人”这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为“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
老牛却不认为自己“平庸板滞”,他是个爱琢磨的人。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把自己改良后的农具拿到集市上卖的情景。
“那时候集上有不少铁匠在那里卖农具,我把我设计的那些懒汉锄、镢、镰刀一拿出来,他们都笑我!”同行们嘲笑牛祺圣的原因,来自于他特殊的农具:“跟传统打的农具不一样,大家没见过,觉得奇怪。”
面对嘲笑,老牛只说:“你用用试试。”结果,“用了我的懒汉锄,懒汉也爱上了锄地”,老牛打的懒汉锄,又锋利又轻快,一上午能锄二亩地。就这样,老牛打的农具每次都卖到脱销。
然而到了2000年,这种情形改变了。老牛像往常一样支炉生火,出摊打铁,但鲜有人问津。实际上,村里的铁匠大军已悄悄发生了变化。
查旧庄高丕约率先成立了拖拉机配件厂;北套村孟传祥组建起化工机械配件厂;焦家庄高洪盛建立了农业机械配件加工厂;贺套村组成了劈铁拆钢加工队;袁庄诞生了拖拉机配件锻造厂……
一方面,工厂化的生产让村里人用上了机器生产的农具。另一方面,打铁手工艺比较复杂,而卖出的价格又低廉,因此很多家庭铁铺经营不下去了。
到了20世纪80年代,章丘农具一厂改建为章丘电机厂,章丘农具二厂扩建为章丘鼓风机厂,农具三厂组建成章丘皮革生产加工厂,农具四厂扩建为重型汽车配件厂……县级企业计有60余家。
老牛家居住的河庄村附近也有不少村办企业,而且重汽的一家锻造厂也在附近。村里不少铁匠的后人们,纷纷进入工厂打工,开动机器成了工人,村里唯一剩下的家庭打铁作坊就是老牛家了。
章丘普集镇孙家村,有家一个人的铁匠铺,主人叫赵连祥。和牛祺圣一样,赵连祥16岁开始便跟祖父和父亲学打铁,如今快80岁的他已打了60年。
镰刀、斧头、菜刀、锄头、耙子等铁器,他样样拿手。每一件出自他手的铁器,都被他烙上一个“赵”字作为标志,更是他对自己手艺的一种自信和骄傲。然而,都知道打铁是件苦差事,火炉的高温、飞溅的火星、沉重的铁锤,处处考验着打铁人的毅力。
赵连祥因打铁落下一身“职业病”,如今他年岁已高,却仍不愿意放下锤头,因为他怕那把陪了他一生的锤头,再也无人拿起。
牛祺圣无疑是幸运的,他的大儿子牛中华和二儿子牛大伟虽都曾去锻造厂工作,但最终又都回了家,跟他一起打铁,这让他一辈子的手艺有了传承人,“什么叫铁匠锅碗瓢盆、锄头镰刀,你想打什么就打出什么,这叫铁匠。
开着机器打个零件那不叫铁匠,最多算是个打铁的。”老牛这样劝说儿子留在家里,专心研习打铁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