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多尔衮显然是个谨慎的人,听他们说了还不算,担心这中间传话的时候,会不会有误传。因此,他客气地把王登库请了来,当场又问他有关明军现状的问题。
王登库是直接从山西过来的,并不知道这几天京师发生的大事。因此,他的回答,都是基于以往对朝廷的了解。对他来说,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毕竟皇帝还是那个皇帝,朝廷也还是那个朝廷,还能突然有变化不成?
于是,多尔衮有了对秦军最终的印象,就是经过之前一仗,算是惨胜,已经伤筋动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再战之力。这支明军接下来要应付的,是明国朝廷那边派人来核查功劳,和钦差讨价还价,最终确定此次胜利的最终官方说法。
有了这个结论,多尔衮也放心了,在让王登库回去休息之后,他便对其他满清头目说道:“如今我们入明国已经收获将近四十万人畜,黄金将近四千两,白银差不多有一百万两。转战两千余里,共败明军五十余阵,共克济南府以及其他三州、五十五县、两个关口,杀蓟辽总督吴阿衡及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还有致仕大学士,我们的老对手孙承宗也被我们杀了。另外,更是生擒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颖、奉国将军朱慈赏、监军太监冯允许等。”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露出一丝自豪说道:“此次入关,不管是战果,还是获得的物资人口,都是上一次入关的两倍有余。诸位,这一次,大家功劳不小,可以出关了!”
听他说着这些,在场的这些满清头目,一个个都开心地笑了。哪怕是心有隐忧的岳托,也是开心了一下。这样的战果,在入关之前,可是没有想到的。这次回去之后,皇上必定龙颜大悦。
其实,这些只是交公的收获而已,私底下,大家在抢的时候,谁会把东西都交上去?甚至可以说,容易携带的财物,就是那些金银珠宝之类贵重物品,私底下藏着的,绝对比上缴的要多。
就在他们都高兴的时候,忽然,就听豪格开口大声说道:“要我说啊,再多抢点回去,更能让留在辽东的那些人大吃一惊,我父皇也肯定会更开心的,怎么样?再干几次,多抢几座城如何?”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楞了下,能回答豪格这个问题的,就只有多尔衮,因此他们都转头看向多尔衮。
“贪多未必是好事,以我们的军力,要押送这四十来万人畜,还有大量物资回辽东,已经是差不多了。”多尔衮显然不赞同,给豪格答复道,“再者说了,明军多少还是有些能打的,之前的秦军,还有我们身后的勇卫营,那都是有一战之力的。虽然他们这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对我们没法形成威胁。但要是持续下去的话,就不好说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豪格似乎还想说话,便又先一步继续说道:“还有,从我们探马截获的消息看,明国让晋州知州陈弘绪写了守城经验,传发各地效仿。我们一路从济南城过来,路过明国的那些城池时,应该也能感觉到这一点,明国地方上的城池,已经提高防守力度。再像以前那样能轻易攻下明国城池,迫降明国官员的事情,应该是比较难发生了。还有,皇上约好此时应该在攻打宁锦一线,策应我军。如果耽搁时间太长,那边损耗的钱粮就会多很多的。”
事情已经解释地差不多了,多尔衮便不再多说,用坚定地语气命令道:“传本王令,休整一天之后,我们向东出发,绕开明国京师出关回辽东!”
豪格一听,忍不住说话道:“绕开京师干什么?要我说啊,我们就应该押着这么多人口物资,就在明国京师城外绕两圈再走。上一次的时候,阿济格可是写了什么诸军免送的牌子,很是得意了一阵的。”
“荒唐!”多尔衮一听,脸色一沉喝道,“莫非你是想逼得明国皇帝没了脸面,来个狗急跳墙?如此一来,那支秦军就算没了士气,也会逼得向我军发起攻击,还有勇卫营,也会疯了一样。你觉得,我们还能押这么多人口物资回去么?”
他所下令要向东走,除了绕开京师之外,其实也是想离秦兵远一点。不是说他怕秦兵,而是担心秦兵又会突然发疯,影响他这一次的收获。
而之所以只是休整一天,是担心勇卫营追上来,和秦兵汇合之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以防万一之计,还是稳妥点为好。
多尔衮确实是满清当中智商算高的一个,因此,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安然带走了四十七万多人畜。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因为崇祯皇帝的穿越,蝴蝶效应之下,总督少杀了一个,人畜也少掠走了七万多。
他的撤军命令一下,满清探马往西明军这点,便开始收缩一些了,更多的探马被撒去了东边,探明道路地形,并驱逐明军夜不收,为大军前进提供战场屏蔽。
与此同时,被关押着的大明百姓,也多分到了一点食物。这不是满清鞑子发慈悲,而是即将要开始行军,走几千里路绕道蒙古回辽东,就必须要给他们多吃点才行。不能像关押在城内,可以饿得他们一点力气都没有,只要不死就没关系。
于是,一天之后,将近九万满清军队,押解着将近四十万人畜,还有无数车物资开始向东出发。这浩浩荡荡地,先头已经走得很远了,队尾还没有从城内开出。
与此同时,勇卫营因为和秦军夜不收联系上,双方互通了消息之后,就立刻加快了速度,就在满清军队开始启程的时候,赶到了晋州和秦军这边会师了。
与此同时,之前撒出去骚扰多尔衮所部的明军,除了有一部分比较倒霉,被多尔衮抽调军力围剿了之外,其他人也已经奉军令赶回来了。
勇卫营这边,原本一路追赶满清军队北返,已经是疲惫不堪,士气有点低落了。毕竟他们不是能压着满清军队打得那种。因为天子劲旅,为了能证明自己,为了回报皇帝,是跟着满清军队不放。可与此同时,他们也担心鞑子会反包围他们,毕竟人数和战力,彼此之间其实还是有差距的。
但他们一到晋州城下后,听说了京师那边的变动,也知道了皇帝全力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时,又一个个活了过来。在抓紧休息的同时,也都想着不能被秦军比下去,毕竟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天子劲旅!
很快,有夜不收急报,把满清鞑子的最新动静报了上去。
于是乎,卢象升为首,左右是洪承畴和孙传庭,军中监军坐两侧,将领站两排,开始了紧急军议。
“诸位,建虏准备裹挟我大明百姓逃回辽东了。”卢象升坐在主位上,严肃了脸沉声说道,“皇上为我们费尽了心思,如今是我们回报皇上的时候了。不管如何,之前没有机会,那建虏返回辽东出关的路上,我们就必须抓住机会,解救被掠走的的大明百姓,夺回尽可能多的物资。如此,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不管是谁,此时都是非常地严肃,没有一个人敢嬉皮笑脸,哪怕高起潜也不敢,一起回应道。
接下来,便是商议建虏可能会走的路线。
不管是卢象升还是洪承畴,或者孙传庭,他们也都是久经战阵,经验丰富,从夜不收回报的消息,再结合建虏军中那么多人口物资等等,他们大概走什么路,基本上能猜出七七八八,路线就缩小到两条路上。
建虏东去之后,沿卫河北上,如此一来,建虏可以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西边,毕竟东边隔着一条卫河,虽然是结冰时候,可有这河当着,不需要太多兵力就能看押住大明百姓和防止明军偷袭。等北上到了三角淀之后,就有了两种选择。
一种是转而向西,沿着三角淀这面巨大的湖泊西岸而走,这样隔着那么大的三角淀湖泊,也不用担心被明军偷袭,更不用担心明国百姓逃跑。毕竟三角淀太大,湖心结冰程度未知,人要跑上去,恐怕非常危险。但是,这条路的话,满清鞑子就要穿过三条河,这对他们的行程会有不少的耽搁。
另外一种选择,是到了三角淀后转而向东,沿着三角淀的东岸走,同样可以用三角淀掩护鞑子队伍的西侧。再东侧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运河,也能适当做掩护。不过最终会到达天津,同样要过河,但只有一条。
卢象升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建虏可能选得第二条路上,孙传庭更是直接建议道:“我们可以先行赶往天津,等建虏渡河一半时出击,如此能分散建虏兵力,解救最多的大明百姓!”
洪承畴听了,也没有犹豫,立刻补充道:“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可以增加建虏走第一条路的难度,确保建虏就只走天津。“
卢象升听了点点头,然则,他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又和满清有多次交手经历,因此第一时间便提出了另外一个难点道:“建虏都是打惯了仗的,他们必定知道我军不会放弃,因此行军途中,肯定对我们有所防备。就光是蒙古八旗的骑军,散布四周,就能有效杜绝我们偷袭的可能性。别忘记了,我们手中精锐,大都是步军为主。如果光是骑军的话,没法去硬袭几倍兵力的鞑子!”
“如此一来,我军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建虏已经出发,我们要后发先至,绕到建虏的前方,事先躲进天津城内,这又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
他的话一说完,军中刚才还乐观了一点的众人,一下又严肃了起来。
作为常在军中打仗之人,他们明白卢尚书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明军的机动性不够。
原本在主场作战的话,就是有调兵遣将的优势,可以快马传令前方军队进行拦截,等待主力赶过去。但是,如今这个时候,大明能打得几支军队,都还在晋州。在建虏的归路,压根就没有能打的军队,那些地方军队能守住自己的城池就不错了,更不可能去拦截。
原本倒是有一支军队,有这个实力去拦截满清军队的,就是关宁军。但是,据说奴酋皇太极亲自领兵攻打宁锦一线,因此关宁军没法调动。
这么一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没有兵力,就只能干瞪眼了。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鞑子劫掠了这么多大明百姓还有人口物资返回辽东,而自己却无可奈何?如此一来,岂不是愧对皇上了!
这么想着,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地不好。
洪承畴看到中军帐中的气氛越来越沉重,便开口劝慰道:“或者建虏携带这么多人口物资,应该走不快,我军或者能跟上也不一定。”
听到这话,卢象升虽然不想打击士气,可还是实话实说道:“建虏可没把我大明百姓当人,他们也知道行动迟缓的话,会对他们造成难以预估的意外。为了避免这点,他们肯定走得不慢。”
虽是如此说,他还是传下军令,命夜不收探查建虏的行军速度,尽快回报。
中军帐内重新冷了下来之后,忽然,作为旁听的晋州知州陈弘绪突然开口说道:“或者,下官动员晋州乡绅,把他们的马、骡等都捐献出来?如此用来给步军代步,或者可以加快点速度!”
如果说别的州城,地方官未必有这个能力去动员。要知道,这捐出来的畜力,能还回去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而这时候的畜力,可都是价值不菲,至少相当于后世的摩托车了。
然而,陈弘绪如今在晋州的威望,那是非常高的。他说这个话,却是有把握的。因此,也只有他想到了这个方法,并当场提了出来。
王登库是直接从山西过来的,并不知道这几天京师发生的大事。因此,他的回答,都是基于以往对朝廷的了解。对他来说,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毕竟皇帝还是那个皇帝,朝廷也还是那个朝廷,还能突然有变化不成?
于是,多尔衮有了对秦军最终的印象,就是经过之前一仗,算是惨胜,已经伤筋动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再战之力。这支明军接下来要应付的,是明国朝廷那边派人来核查功劳,和钦差讨价还价,最终确定此次胜利的最终官方说法。
有了这个结论,多尔衮也放心了,在让王登库回去休息之后,他便对其他满清头目说道:“如今我们入明国已经收获将近四十万人畜,黄金将近四千两,白银差不多有一百万两。转战两千余里,共败明军五十余阵,共克济南府以及其他三州、五十五县、两个关口,杀蓟辽总督吴阿衡及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还有致仕大学士,我们的老对手孙承宗也被我们杀了。另外,更是生擒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颖、奉国将军朱慈赏、监军太监冯允许等。”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露出一丝自豪说道:“此次入关,不管是战果,还是获得的物资人口,都是上一次入关的两倍有余。诸位,这一次,大家功劳不小,可以出关了!”
听他说着这些,在场的这些满清头目,一个个都开心地笑了。哪怕是心有隐忧的岳托,也是开心了一下。这样的战果,在入关之前,可是没有想到的。这次回去之后,皇上必定龙颜大悦。
其实,这些只是交公的收获而已,私底下,大家在抢的时候,谁会把东西都交上去?甚至可以说,容易携带的财物,就是那些金银珠宝之类贵重物品,私底下藏着的,绝对比上缴的要多。
就在他们都高兴的时候,忽然,就听豪格开口大声说道:“要我说啊,再多抢点回去,更能让留在辽东的那些人大吃一惊,我父皇也肯定会更开心的,怎么样?再干几次,多抢几座城如何?”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楞了下,能回答豪格这个问题的,就只有多尔衮,因此他们都转头看向多尔衮。
“贪多未必是好事,以我们的军力,要押送这四十来万人畜,还有大量物资回辽东,已经是差不多了。”多尔衮显然不赞同,给豪格答复道,“再者说了,明军多少还是有些能打的,之前的秦军,还有我们身后的勇卫营,那都是有一战之力的。虽然他们这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对我们没法形成威胁。但要是持续下去的话,就不好说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豪格似乎还想说话,便又先一步继续说道:“还有,从我们探马截获的消息看,明国让晋州知州陈弘绪写了守城经验,传发各地效仿。我们一路从济南城过来,路过明国的那些城池时,应该也能感觉到这一点,明国地方上的城池,已经提高防守力度。再像以前那样能轻易攻下明国城池,迫降明国官员的事情,应该是比较难发生了。还有,皇上约好此时应该在攻打宁锦一线,策应我军。如果耽搁时间太长,那边损耗的钱粮就会多很多的。”
事情已经解释地差不多了,多尔衮便不再多说,用坚定地语气命令道:“传本王令,休整一天之后,我们向东出发,绕开明国京师出关回辽东!”
豪格一听,忍不住说话道:“绕开京师干什么?要我说啊,我们就应该押着这么多人口物资,就在明国京师城外绕两圈再走。上一次的时候,阿济格可是写了什么诸军免送的牌子,很是得意了一阵的。”
“荒唐!”多尔衮一听,脸色一沉喝道,“莫非你是想逼得明国皇帝没了脸面,来个狗急跳墙?如此一来,那支秦军就算没了士气,也会逼得向我军发起攻击,还有勇卫营,也会疯了一样。你觉得,我们还能押这么多人口物资回去么?”
他所下令要向东走,除了绕开京师之外,其实也是想离秦兵远一点。不是说他怕秦兵,而是担心秦兵又会突然发疯,影响他这一次的收获。
而之所以只是休整一天,是担心勇卫营追上来,和秦兵汇合之后,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以防万一之计,还是稳妥点为好。
多尔衮确实是满清当中智商算高的一个,因此,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安然带走了四十七万多人畜。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因为崇祯皇帝的穿越,蝴蝶效应之下,总督少杀了一个,人畜也少掠走了七万多。
他的撤军命令一下,满清探马往西明军这点,便开始收缩一些了,更多的探马被撒去了东边,探明道路地形,并驱逐明军夜不收,为大军前进提供战场屏蔽。
与此同时,被关押着的大明百姓,也多分到了一点食物。这不是满清鞑子发慈悲,而是即将要开始行军,走几千里路绕道蒙古回辽东,就必须要给他们多吃点才行。不能像关押在城内,可以饿得他们一点力气都没有,只要不死就没关系。
于是,一天之后,将近九万满清军队,押解着将近四十万人畜,还有无数车物资开始向东出发。这浩浩荡荡地,先头已经走得很远了,队尾还没有从城内开出。
与此同时,勇卫营因为和秦军夜不收联系上,双方互通了消息之后,就立刻加快了速度,就在满清军队开始启程的时候,赶到了晋州和秦军这边会师了。
与此同时,之前撒出去骚扰多尔衮所部的明军,除了有一部分比较倒霉,被多尔衮抽调军力围剿了之外,其他人也已经奉军令赶回来了。
勇卫营这边,原本一路追赶满清军队北返,已经是疲惫不堪,士气有点低落了。毕竟他们不是能压着满清军队打得那种。因为天子劲旅,为了能证明自己,为了回报皇帝,是跟着满清军队不放。可与此同时,他们也担心鞑子会反包围他们,毕竟人数和战力,彼此之间其实还是有差距的。
但他们一到晋州城下后,听说了京师那边的变动,也知道了皇帝全力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时,又一个个活了过来。在抓紧休息的同时,也都想着不能被秦军比下去,毕竟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天子劲旅!
很快,有夜不收急报,把满清鞑子的最新动静报了上去。
于是乎,卢象升为首,左右是洪承畴和孙传庭,军中监军坐两侧,将领站两排,开始了紧急军议。
“诸位,建虏准备裹挟我大明百姓逃回辽东了。”卢象升坐在主位上,严肃了脸沉声说道,“皇上为我们费尽了心思,如今是我们回报皇上的时候了。不管如何,之前没有机会,那建虏返回辽东出关的路上,我们就必须抓住机会,解救被掠走的的大明百姓,夺回尽可能多的物资。如此,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不管是谁,此时都是非常地严肃,没有一个人敢嬉皮笑脸,哪怕高起潜也不敢,一起回应道。
接下来,便是商议建虏可能会走的路线。
不管是卢象升还是洪承畴,或者孙传庭,他们也都是久经战阵,经验丰富,从夜不收回报的消息,再结合建虏军中那么多人口物资等等,他们大概走什么路,基本上能猜出七七八八,路线就缩小到两条路上。
建虏东去之后,沿卫河北上,如此一来,建虏可以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西边,毕竟东边隔着一条卫河,虽然是结冰时候,可有这河当着,不需要太多兵力就能看押住大明百姓和防止明军偷袭。等北上到了三角淀之后,就有了两种选择。
一种是转而向西,沿着三角淀这面巨大的湖泊西岸而走,这样隔着那么大的三角淀湖泊,也不用担心被明军偷袭,更不用担心明国百姓逃跑。毕竟三角淀太大,湖心结冰程度未知,人要跑上去,恐怕非常危险。但是,这条路的话,满清鞑子就要穿过三条河,这对他们的行程会有不少的耽搁。
另外一种选择,是到了三角淀后转而向东,沿着三角淀的东岸走,同样可以用三角淀掩护鞑子队伍的西侧。再东侧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运河,也能适当做掩护。不过最终会到达天津,同样要过河,但只有一条。
卢象升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建虏可能选得第二条路上,孙传庭更是直接建议道:“我们可以先行赶往天津,等建虏渡河一半时出击,如此能分散建虏兵力,解救最多的大明百姓!”
洪承畴听了,也没有犹豫,立刻补充道:“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可以增加建虏走第一条路的难度,确保建虏就只走天津。“
卢象升听了点点头,然则,他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又和满清有多次交手经历,因此第一时间便提出了另外一个难点道:“建虏都是打惯了仗的,他们必定知道我军不会放弃,因此行军途中,肯定对我们有所防备。就光是蒙古八旗的骑军,散布四周,就能有效杜绝我们偷袭的可能性。别忘记了,我们手中精锐,大都是步军为主。如果光是骑军的话,没法去硬袭几倍兵力的鞑子!”
“如此一来,我军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建虏已经出发,我们要后发先至,绕到建虏的前方,事先躲进天津城内,这又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
他的话一说完,军中刚才还乐观了一点的众人,一下又严肃了起来。
作为常在军中打仗之人,他们明白卢尚书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明军的机动性不够。
原本在主场作战的话,就是有调兵遣将的优势,可以快马传令前方军队进行拦截,等待主力赶过去。但是,如今这个时候,大明能打得几支军队,都还在晋州。在建虏的归路,压根就没有能打的军队,那些地方军队能守住自己的城池就不错了,更不可能去拦截。
原本倒是有一支军队,有这个实力去拦截满清军队的,就是关宁军。但是,据说奴酋皇太极亲自领兵攻打宁锦一线,因此关宁军没法调动。
这么一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没有兵力,就只能干瞪眼了。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鞑子劫掠了这么多大明百姓还有人口物资返回辽东,而自己却无可奈何?如此一来,岂不是愧对皇上了!
这么想着,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地不好。
洪承畴看到中军帐中的气氛越来越沉重,便开口劝慰道:“或者建虏携带这么多人口物资,应该走不快,我军或者能跟上也不一定。”
听到这话,卢象升虽然不想打击士气,可还是实话实说道:“建虏可没把我大明百姓当人,他们也知道行动迟缓的话,会对他们造成难以预估的意外。为了避免这点,他们肯定走得不慢。”
虽是如此说,他还是传下军令,命夜不收探查建虏的行军速度,尽快回报。
中军帐内重新冷了下来之后,忽然,作为旁听的晋州知州陈弘绪突然开口说道:“或者,下官动员晋州乡绅,把他们的马、骡等都捐献出来?如此用来给步军代步,或者可以加快点速度!”
如果说别的州城,地方官未必有这个能力去动员。要知道,这捐出来的畜力,能还回去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而这时候的畜力,可都是价值不菲,至少相当于后世的摩托车了。
然而,陈弘绪如今在晋州的威望,那是非常高的。他说这个话,却是有把握的。因此,也只有他想到了这个方法,并当场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