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齐光耀抱拳跪下,朗声答道,“微臣以为,西南王根本是换着法儿的问朝廷讨要银子,朝廷每年多照顾西南王,他自己心里没点数吗?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手里的兵微臣最清楚,那可养了不止千日了!”
齐光耀的不悦明晃晃地写在脸上,边上站着的几个将军也都是满眼不屑。
“至于北境,”齐光耀犹豫了一瞬,继续说道,“微臣以为,北境本就年年入冬前会不太平,本就不是大事。辰王镇守北境,如今凌王也在北章坐镇,不至于会有什么大事。”
一说起北境来,毕竟北境情势复杂,齐光耀倒是没有方才斥责西南王那般有底气了。
如今北边情势如何,皇帝也拿捏不准。
北边求援的信,是凌王发来的。
说是那些北边小国,一个个多是蠢蠢欲动,不是灾民抢劫掳掠,就是偶有暴徒作恶。
过了些日子,凌王又说那些小队似是在集结,总感觉要出大事。
可是这么久了,辰王却是一封信都没有来过。
似乎辰王与凌王明明同在北境,所处之境却又丝毫不相同。
“太子,”皇帝点了祁佑的名,“你怎么看。”
祁佑想了想,抱拳道“回父皇,西南之事,儿臣认为齐大人所言也有理,不过为保周起见,儿臣建议还是派遣可靠中肯之人前去查看,方能有所定论。”
皇帝点了点头。
西南王是异姓王,虽与大宣朝廷相互扶持,可到底不是身心的自己人,难保他是不是心有歧念,私心想夸大困境,趁机向朝廷讨要银子兵力。
“那北境之事?”皇帝又开口问道。
祁佑沉吟了片刻,答道“北境情势一向都复杂多变,那些小国确实是乌合之众,即使因利而聚,也能因利而散。不知辰王殿下回禀了什么,儿臣认为,辰王殿下久在北境,对北境的判断应是最详尽准确的。”
皇帝听到辰王二字,心头一沉,开口道“北境求援乃是凌王所述,辰王不曾有所求援。”
祁佑眉尖一挑,想了想,回答道“那父皇不若问问辰王的意思……”
听到这儿,沉默了许久的云相开口打断道“太子殿下恕罪,老臣以为,辰王并没有殿下所想那般可靠,不知殿下为何再三要陛下听从辰王的意思呢?可是殿下曾经出征北章,与辰王有什么交情不成?”
云相这话说得诛心,祁佑本是想要问问辰王的判断罢了,可是到了云相口中,说出来的感觉却是似乎祁佑唯辰王马首是瞻,更是要皇帝听从辰王的意思一般。
祁佑回头看了一眼云相,云相低着头,不曾看任何人。
当时皇帝突然撤了辰王的兵权,至今祁佑也好,祁归恒也好,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皇帝突然就这么做了。
凌王虽然手握兵权,可所有人都知道,凌王胆小,从小养在京中。
这一去北境,自然是见到什么异样都会吓得发抖。
祁佑静下心来想了想,凌王与朝廷发兵求援,想必是因为已经求过辰王相助了。
凌王吓成这样,辰王却是一声不响。
祁佑怎么都觉得,北境应该也没有事。
他是知道辰王的,如果真的有事,他绝对不会拿边境安危开玩笑。
如今不发一言,无非是心中有气,觉得皇帝既然能把自己的兵权分出去,就要想明白,这点兵在自己手里是什么样子,在凌王手里又会是什么样子。
也难怪皇帝一听到辰王就不高兴。
如果皇帝因为凌王求援就应下,那等于是在辰王面前落了面子了。
云相如今这绵里藏针的一句话,显然是给皇帝的火上浇了一把油。
想到这里,祁佑
轻笑一声道“云相身为文相,不懂战场之事也是正常。”
一句文相,说得云相一噎“微臣虽身为文相,但到底也教出过将军来,要说战场之事,殿下想论,臣也是能与您论一论的。”
云相毕竟上了年纪,这会儿被祁佑一激,显然有些不乐意了。
祁佑却是没有继续与云相饶舌下去,拱手对着皇帝说道“父皇,儿臣确实在北境之时与辰王殿下有过些许相交,也不过是战策之上的论述。儿臣说句平心静气的话,辰王虽需防范,但他想来忠心大宣,此心日月可鉴。”
云相见自己的话竟然直接被祁佑忽略了,不由一股浊气积在心口,闷得难受。
“父皇,您也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辰王何时拿大宣的安危冒过险了?”
皇帝听了祁佑的话,刚才还难看的脸色顿时好了不少。
确实如祁佑所说,皇帝心里也明白。
凌王数信齐发,不过是胆小怕事罢了。
辰王若是没有求援,那便定然是形势还没有那么糟糕。
只是如果朝廷不给援兵,真有什么,凌王肯定还是就近去求辰王帮忙的。
到时候辰王如果顺势把兵权拿了回去,那对皇帝来说当真是后患无穷的事情了。
皇帝脸色虽然和缓了,却依旧没有开口说话。
祁佑看了看在场的几人,五皇子不在场,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是沈言珏竟然也不在场。
要知道,沈言珏可是皇帝最信任的将军之一,更是战功赫赫,熟悉边疆,今日连他也不在,不禁让祁佑沉思起来。
“此事,再议吧。”许久,皇帝总算开了口,“齐光耀。”
“微臣在。”齐光耀上前一步,听候吩咐。
“西南那边,你派遣些可靠的人去看看吧,”皇帝又想了想,沉声叮嘱道,“还是要中肯一些,若真的有事,也先以大宣边境安危为先,西南王若有不妥,朕自会与他秋后算账。”
“臣,遵旨。”齐光耀跪下领旨。
“你们都下去吧,”皇帝无力地摆了摆手,“太子留下。”
“微臣告退。”众臣都领旨退下了。
云相欲言又止,可这会儿却是不是机会,也只能堪堪忍下,退了出去。
等御书房里议事的大臣都走完了,皇帝这才叹了一口气,开口问道“听说太子妃到东宫了,她可一切都好吗?”
。
齐光耀的不悦明晃晃地写在脸上,边上站着的几个将军也都是满眼不屑。
“至于北境,”齐光耀犹豫了一瞬,继续说道,“微臣以为,北境本就年年入冬前会不太平,本就不是大事。辰王镇守北境,如今凌王也在北章坐镇,不至于会有什么大事。”
一说起北境来,毕竟北境情势复杂,齐光耀倒是没有方才斥责西南王那般有底气了。
如今北边情势如何,皇帝也拿捏不准。
北边求援的信,是凌王发来的。
说是那些北边小国,一个个多是蠢蠢欲动,不是灾民抢劫掳掠,就是偶有暴徒作恶。
过了些日子,凌王又说那些小队似是在集结,总感觉要出大事。
可是这么久了,辰王却是一封信都没有来过。
似乎辰王与凌王明明同在北境,所处之境却又丝毫不相同。
“太子,”皇帝点了祁佑的名,“你怎么看。”
祁佑想了想,抱拳道“回父皇,西南之事,儿臣认为齐大人所言也有理,不过为保周起见,儿臣建议还是派遣可靠中肯之人前去查看,方能有所定论。”
皇帝点了点头。
西南王是异姓王,虽与大宣朝廷相互扶持,可到底不是身心的自己人,难保他是不是心有歧念,私心想夸大困境,趁机向朝廷讨要银子兵力。
“那北境之事?”皇帝又开口问道。
祁佑沉吟了片刻,答道“北境情势一向都复杂多变,那些小国确实是乌合之众,即使因利而聚,也能因利而散。不知辰王殿下回禀了什么,儿臣认为,辰王殿下久在北境,对北境的判断应是最详尽准确的。”
皇帝听到辰王二字,心头一沉,开口道“北境求援乃是凌王所述,辰王不曾有所求援。”
祁佑眉尖一挑,想了想,回答道“那父皇不若问问辰王的意思……”
听到这儿,沉默了许久的云相开口打断道“太子殿下恕罪,老臣以为,辰王并没有殿下所想那般可靠,不知殿下为何再三要陛下听从辰王的意思呢?可是殿下曾经出征北章,与辰王有什么交情不成?”
云相这话说得诛心,祁佑本是想要问问辰王的判断罢了,可是到了云相口中,说出来的感觉却是似乎祁佑唯辰王马首是瞻,更是要皇帝听从辰王的意思一般。
祁佑回头看了一眼云相,云相低着头,不曾看任何人。
当时皇帝突然撤了辰王的兵权,至今祁佑也好,祁归恒也好,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皇帝突然就这么做了。
凌王虽然手握兵权,可所有人都知道,凌王胆小,从小养在京中。
这一去北境,自然是见到什么异样都会吓得发抖。
祁佑静下心来想了想,凌王与朝廷发兵求援,想必是因为已经求过辰王相助了。
凌王吓成这样,辰王却是一声不响。
祁佑怎么都觉得,北境应该也没有事。
他是知道辰王的,如果真的有事,他绝对不会拿边境安危开玩笑。
如今不发一言,无非是心中有气,觉得皇帝既然能把自己的兵权分出去,就要想明白,这点兵在自己手里是什么样子,在凌王手里又会是什么样子。
也难怪皇帝一听到辰王就不高兴。
如果皇帝因为凌王求援就应下,那等于是在辰王面前落了面子了。
云相如今这绵里藏针的一句话,显然是给皇帝的火上浇了一把油。
想到这里,祁佑
轻笑一声道“云相身为文相,不懂战场之事也是正常。”
一句文相,说得云相一噎“微臣虽身为文相,但到底也教出过将军来,要说战场之事,殿下想论,臣也是能与您论一论的。”
云相毕竟上了年纪,这会儿被祁佑一激,显然有些不乐意了。
祁佑却是没有继续与云相饶舌下去,拱手对着皇帝说道“父皇,儿臣确实在北境之时与辰王殿下有过些许相交,也不过是战策之上的论述。儿臣说句平心静气的话,辰王虽需防范,但他想来忠心大宣,此心日月可鉴。”
云相见自己的话竟然直接被祁佑忽略了,不由一股浊气积在心口,闷得难受。
“父皇,您也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辰王何时拿大宣的安危冒过险了?”
皇帝听了祁佑的话,刚才还难看的脸色顿时好了不少。
确实如祁佑所说,皇帝心里也明白。
凌王数信齐发,不过是胆小怕事罢了。
辰王若是没有求援,那便定然是形势还没有那么糟糕。
只是如果朝廷不给援兵,真有什么,凌王肯定还是就近去求辰王帮忙的。
到时候辰王如果顺势把兵权拿了回去,那对皇帝来说当真是后患无穷的事情了。
皇帝脸色虽然和缓了,却依旧没有开口说话。
祁佑看了看在场的几人,五皇子不在场,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是沈言珏竟然也不在场。
要知道,沈言珏可是皇帝最信任的将军之一,更是战功赫赫,熟悉边疆,今日连他也不在,不禁让祁佑沉思起来。
“此事,再议吧。”许久,皇帝总算开了口,“齐光耀。”
“微臣在。”齐光耀上前一步,听候吩咐。
“西南那边,你派遣些可靠的人去看看吧,”皇帝又想了想,沉声叮嘱道,“还是要中肯一些,若真的有事,也先以大宣边境安危为先,西南王若有不妥,朕自会与他秋后算账。”
“臣,遵旨。”齐光耀跪下领旨。
“你们都下去吧,”皇帝无力地摆了摆手,“太子留下。”
“微臣告退。”众臣都领旨退下了。
云相欲言又止,可这会儿却是不是机会,也只能堪堪忍下,退了出去。
等御书房里议事的大臣都走完了,皇帝这才叹了一口气,开口问道“听说太子妃到东宫了,她可一切都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