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患难关。
人不可因患难而变其初志,真金要在大火里炼出,荷花须从淤泥中长成,非火不见金之明,非泥不见荷之净,患难何病?
一切大灾大难、大困大厄、大危大险付之于天,皆以无心处之,日久自然化凶为吉,变祸为福,遇患难而怕患难,心神不定志念移,无患难而自致患难,小患难而变大患难,妄想明道。
十八、诡诈关
学道贵乎真心实意,自卑自下,方能感动真师,取信良友,受其益惠,盖我有真心,而师友即以真心待之,我有实意,而师友即以实意待之。
反之以诡谲诈伪行事,面是心非,自谓可以瞒哄高明,殊不知真师明鉴照远,即识真假,或指东画西,诱人露话,或看经文而略观大义,一过即了。
外虽学道,心中又图谋别事,或既想修行,转身又缠染俗情,不知换个至诚心肠,从实落处进步,万不可存丝毫诡谲之心,欺人欺己,误了前程,诚之一字,能动天地,通鬼神,感人物,稍有虚假诡诈之念,则心不诚,心不诚,不但不能求真,而且反昧其真。
十九、猜议关
道,有真有假,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有有为,有无为,道之玄妙,有言之而言不出,论之而论不及者,况以有形喻无形,以有象指无象,似是而非,何能真知确见,不求真师,只求于己,终身持守,牢不可破,须把生平自负才能伎俩除去,寻求真师,开明奥义。
万不可以自己假聪明,妄议猜量,自哄自也,否则,不证于人,只求于己,不是在外搜寻,便是身内做作,妄想明道,难矣。
二十、悬虚关
三教圣人,皆以真心实用为贵,而不以悬虚作事也,修真之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道门有三乘之法:务上乘者乃上智之人,易于会悟,一了百当,生而知,安而行也,务中乘者乃中智之人,因象会意,闻一知二,学而知,利而行也,务下乘者下智之人,极力研究,功深方得,困而学,勉强而行也,三乘之法在人量力而行,然虽分三等。
俱要从实地上用功,若悬虚不实,略不关心,不但中下之人终无进益,即上智之人亦落于空亡,或诵读经书,走马看花,绝不用心思搜,偶见明人,即欲顺手取道,取之不得,即便退步,今日求龙,明日拜凤,忽然学此,忽然学彼,主意不定,志念不长,何尝以修道为大事?
往往在道门一世,终无所长,岂不可悲可叹,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篤行,何患大道不明,悬虚不实,行事荒唐,虚度年华,妄想明道。
二十一、妄想关
道必真知实行,非空空妄想而可得也,人为世情所迷,名利所惑,恩爱所牵,认假弃真,立不起志气,振不起精神,用不得功力,顺其所欲,一任识神作殃,方要向前,即便退后,方欲为善,却思作恶。
自古成真仙,不知受尽多少苦楚,方遇真师,不知受尽多少磨炼,方能闻道,不知历过多少艰险,方能成道,空空妄想,只此一念便是不能明道的孽根,道且不能明,更何望其成。
二十二、生死关
不论学道修道,不可有贪生怕死之心。所谓“摄精神而长生,忘精神而无生。”
长生之道,必忘生无生,不生不灭,天地能役有形,不能役无形,能役有气,不能役无气,能役有心,不能役无心,无心则无气,无气则无形,无心于生死。
而生死不能累,既有求生之心,则形虽存而心先丧,生气之苗已败,死气之根已栽,千邪百怪,纷纷扰扰,削磨精神,将生死二字置于度外,未死先学死,虽生不知生,只有“道”之一字,常掛胸前,否则贪生怕死,寸步难移妄想明道。
二十三、自满关
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意见无穷,非能下于人者不能学,非能屈于人者不能知,非能示己之无者不能进,非能尊人之有者不能得,能下于人者,方能上于人,能屈于人者,方能高于人,能示己之无者,方能受人之有,能尊人之有者,方能济己之无。
圣贤皆从虚心而成大道,若恃自己聪明博学,自满而不求人,或得些旁门小事,不辨是非,自负而不印证,须知人人是我师,处处可以学。
二十四、畏难关
天下难事也怕有心人,修道必须志念坚固,天下至难之事,必是至大之事,至大之事,必须下至大之功而方成,若至容至易、一作即成,则事必小而不大矣。
二十五、轻慢关
道之为道,广大无际,高深莫测,岂可轻褻慢视,慢视乎道,则必以行道为不足为,而不能苦力前进,或遇高人不肯低头,反以高人自居,懈怠为事,妄想明道。
二十六、懦弱关
道不盛行,待人而行,此言修道必须勇猛精进,而不可懦弱懈怠也,有志,则柔弱者可变为刚强,无志,则刚强者亦变为柔弱,所谓志者,乃刚决果断,发勇猛志,坚长久心,举步向前,时时刻刻在性命上留心,行行步步在道理上穷究,不知则必强求知,不明则必苦力求明,以受人之所不能受,方能得人之所不能得,苦人之所不能苦,方能知人之所不能知。
二十七、不久关
修道立德,非一朝一夕之功,必要立长久之志,分邪正,辨是非,如果妄想速得,急欲见效,无长久之心,少坚固之念,忽进忽退,忽行忽止,怎能见堂奥。速立长久志念,下永远工夫,莫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终有得意之时。
二十八、暴弃关
常人曰性命长短,乃有定数,非人所能胜,或曰仙圣是天生,非凡人所能学,或曰大道至深至奥,非等闲所能知,须知人可以为圣贤,人人可以成仙,但要至诚进步、屈己求人,由近达远、经久不怠,人不能成道,岂乃兽之不如?
不知者必欲学而知,不能者必欲学而能,自暴自弃,打混过日,醉生梦死,空空一世,一失人身,万劫难矣。
二十九、累债关
人须素位而行,素富贵,行富贵,素贫贱,行贫贱,故行持有安勉之分,难易之别,此教人量力行之。
十方血汗,非可轻易空受,须随缘淡泊,一丝一线,当思来处不易,一饮一食,须知成就惟艰,如能修持到道成德备之时,不但消化十方债账,即无始劫以来宿孽,皆一笔勾销,只知累债,不知消债,只知挪债,不知还债,无功无行,罪积如山,妄想成道。
三十、高大关
不自高者,终必至于高,不自大者,终必至于大,不自高者能卑于人,不自大者能小于人,藏其所能,以之应世而世人皆喜,以之学道则师友皆悦,若外恭而内不敬,或恃才能学问,自负抱道,谁肯以高大之事来说,速把一切自满自足、傲气雄心,一笔勾销,才能明道。
三十一、妆饰关
世人所重者在外,所轻者在内,认其假而弃其真,或怕人笑话,而衣巾华美;或耀人耳目,哄人供养,只在假事中做工夫,何尝在修道上用心思,速速敛华就实,本本分分,淡淡泊泊,以道德为贵,事事落实,方有进益。
三十二、假知关
道必须要真知灼见,而不可以不知为知,有误大事也,似是而非,再当求人开明,心地豁亮,疑惑尽释,方谓是知,须把自作聪明心肠扫去,未知者急求其知,已知者更求深知,若假装高明,未知者终不知,稍知者难深知矣。
三十三、阴恶关
持身应世,须要性情如平,不可暗藏阴恶,有妨于道也,如同堂学事,善恶贤愚不一,一人一性,百人百性,怎合我意,或言语有伤,或行事有伪,耳闻如不闻,眼见如不见,皆当随人应过而不记较。
人不可因患难而变其初志,真金要在大火里炼出,荷花须从淤泥中长成,非火不见金之明,非泥不见荷之净,患难何病?
一切大灾大难、大困大厄、大危大险付之于天,皆以无心处之,日久自然化凶为吉,变祸为福,遇患难而怕患难,心神不定志念移,无患难而自致患难,小患难而变大患难,妄想明道。
十八、诡诈关
学道贵乎真心实意,自卑自下,方能感动真师,取信良友,受其益惠,盖我有真心,而师友即以真心待之,我有实意,而师友即以实意待之。
反之以诡谲诈伪行事,面是心非,自谓可以瞒哄高明,殊不知真师明鉴照远,即识真假,或指东画西,诱人露话,或看经文而略观大义,一过即了。
外虽学道,心中又图谋别事,或既想修行,转身又缠染俗情,不知换个至诚心肠,从实落处进步,万不可存丝毫诡谲之心,欺人欺己,误了前程,诚之一字,能动天地,通鬼神,感人物,稍有虚假诡诈之念,则心不诚,心不诚,不但不能求真,而且反昧其真。
十九、猜议关
道,有真有假,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有有为,有无为,道之玄妙,有言之而言不出,论之而论不及者,况以有形喻无形,以有象指无象,似是而非,何能真知确见,不求真师,只求于己,终身持守,牢不可破,须把生平自负才能伎俩除去,寻求真师,开明奥义。
万不可以自己假聪明,妄议猜量,自哄自也,否则,不证于人,只求于己,不是在外搜寻,便是身内做作,妄想明道,难矣。
二十、悬虚关
三教圣人,皆以真心实用为贵,而不以悬虚作事也,修真之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道门有三乘之法:务上乘者乃上智之人,易于会悟,一了百当,生而知,安而行也,务中乘者乃中智之人,因象会意,闻一知二,学而知,利而行也,务下乘者下智之人,极力研究,功深方得,困而学,勉强而行也,三乘之法在人量力而行,然虽分三等。
俱要从实地上用功,若悬虚不实,略不关心,不但中下之人终无进益,即上智之人亦落于空亡,或诵读经书,走马看花,绝不用心思搜,偶见明人,即欲顺手取道,取之不得,即便退步,今日求龙,明日拜凤,忽然学此,忽然学彼,主意不定,志念不长,何尝以修道为大事?
往往在道门一世,终无所长,岂不可悲可叹,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篤行,何患大道不明,悬虚不实,行事荒唐,虚度年华,妄想明道。
二十一、妄想关
道必真知实行,非空空妄想而可得也,人为世情所迷,名利所惑,恩爱所牵,认假弃真,立不起志气,振不起精神,用不得功力,顺其所欲,一任识神作殃,方要向前,即便退后,方欲为善,却思作恶。
自古成真仙,不知受尽多少苦楚,方遇真师,不知受尽多少磨炼,方能闻道,不知历过多少艰险,方能成道,空空妄想,只此一念便是不能明道的孽根,道且不能明,更何望其成。
二十二、生死关
不论学道修道,不可有贪生怕死之心。所谓“摄精神而长生,忘精神而无生。”
长生之道,必忘生无生,不生不灭,天地能役有形,不能役无形,能役有气,不能役无气,能役有心,不能役无心,无心则无气,无气则无形,无心于生死。
而生死不能累,既有求生之心,则形虽存而心先丧,生气之苗已败,死气之根已栽,千邪百怪,纷纷扰扰,削磨精神,将生死二字置于度外,未死先学死,虽生不知生,只有“道”之一字,常掛胸前,否则贪生怕死,寸步难移妄想明道。
二十三、自满关
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意见无穷,非能下于人者不能学,非能屈于人者不能知,非能示己之无者不能进,非能尊人之有者不能得,能下于人者,方能上于人,能屈于人者,方能高于人,能示己之无者,方能受人之有,能尊人之有者,方能济己之无。
圣贤皆从虚心而成大道,若恃自己聪明博学,自满而不求人,或得些旁门小事,不辨是非,自负而不印证,须知人人是我师,处处可以学。
二十四、畏难关
天下难事也怕有心人,修道必须志念坚固,天下至难之事,必是至大之事,至大之事,必须下至大之功而方成,若至容至易、一作即成,则事必小而不大矣。
二十五、轻慢关
道之为道,广大无际,高深莫测,岂可轻褻慢视,慢视乎道,则必以行道为不足为,而不能苦力前进,或遇高人不肯低头,反以高人自居,懈怠为事,妄想明道。
二十六、懦弱关
道不盛行,待人而行,此言修道必须勇猛精进,而不可懦弱懈怠也,有志,则柔弱者可变为刚强,无志,则刚强者亦变为柔弱,所谓志者,乃刚决果断,发勇猛志,坚长久心,举步向前,时时刻刻在性命上留心,行行步步在道理上穷究,不知则必强求知,不明则必苦力求明,以受人之所不能受,方能得人之所不能得,苦人之所不能苦,方能知人之所不能知。
二十七、不久关
修道立德,非一朝一夕之功,必要立长久之志,分邪正,辨是非,如果妄想速得,急欲见效,无长久之心,少坚固之念,忽进忽退,忽行忽止,怎能见堂奥。速立长久志念,下永远工夫,莫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终有得意之时。
二十八、暴弃关
常人曰性命长短,乃有定数,非人所能胜,或曰仙圣是天生,非凡人所能学,或曰大道至深至奥,非等闲所能知,须知人可以为圣贤,人人可以成仙,但要至诚进步、屈己求人,由近达远、经久不怠,人不能成道,岂乃兽之不如?
不知者必欲学而知,不能者必欲学而能,自暴自弃,打混过日,醉生梦死,空空一世,一失人身,万劫难矣。
二十九、累债关
人须素位而行,素富贵,行富贵,素贫贱,行贫贱,故行持有安勉之分,难易之别,此教人量力行之。
十方血汗,非可轻易空受,须随缘淡泊,一丝一线,当思来处不易,一饮一食,须知成就惟艰,如能修持到道成德备之时,不但消化十方债账,即无始劫以来宿孽,皆一笔勾销,只知累债,不知消债,只知挪债,不知还债,无功无行,罪积如山,妄想成道。
三十、高大关
不自高者,终必至于高,不自大者,终必至于大,不自高者能卑于人,不自大者能小于人,藏其所能,以之应世而世人皆喜,以之学道则师友皆悦,若外恭而内不敬,或恃才能学问,自负抱道,谁肯以高大之事来说,速把一切自满自足、傲气雄心,一笔勾销,才能明道。
三十一、妆饰关
世人所重者在外,所轻者在内,认其假而弃其真,或怕人笑话,而衣巾华美;或耀人耳目,哄人供养,只在假事中做工夫,何尝在修道上用心思,速速敛华就实,本本分分,淡淡泊泊,以道德为贵,事事落实,方有进益。
三十二、假知关
道必须要真知灼见,而不可以不知为知,有误大事也,似是而非,再当求人开明,心地豁亮,疑惑尽释,方谓是知,须把自作聪明心肠扫去,未知者急求其知,已知者更求深知,若假装高明,未知者终不知,稍知者难深知矣。
三十三、阴恶关
持身应世,须要性情如平,不可暗藏阴恶,有妨于道也,如同堂学事,善恶贤愚不一,一人一性,百人百性,怎合我意,或言语有伤,或行事有伪,耳闻如不闻,眼见如不见,皆当随人应过而不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