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招标
    这次心里的内容只有寥寥几句,简明扼要:彤儿:进京宜早不宜晚,天寒地冻容易受凉生病······路上要小心······
    汪彤儿匆匆瞥了一眼,便把它收到抽屉里。
    哎!这人······
    要是他不强纳自己为他的小妾,应是一个不错的人。
    可惜,回不去了,回不到之前自己对他存好感甚至感恩的心态中去了。
    她打算着吃完午饭后,给徐锦珅跟季雨师兄弟还有余氏写封信。
    想起来,自从把秦玉的尸骨送回老家安葬,余氏再也没写书信过来。
    不管怎么样,自己临走前还是写封书信给她吧,只是再也不用假借秦玉之名写信了。
    心中顿时有了股不用偷偷摸摸像做贼,终于释然的感觉。
    午饭后,汪彤儿在书房里把几封信回复后,让小聪去邮驿那儿寄过去。
    至于谢玉珩的回信到不需要自己担心,有小砚呀!
    其实小砚还不知道这次去京城,自己是跟表妹华夫人一起进京的事。
    ······
    汪彤儿写完书信本来想去书肆看一看,顺便把最后《西游记》书稿改好送过去,马车哒哒声中经过知府衙门时,不由出声招呼小聪:“小聪,停下马车。”
    马儿行驶在街道上,速度肯定慢。
    小聪听见汪彤儿喊停,立马拉住马儿的缰绳“吁”的一声,马儿便慢慢停了下来。
    这次出来汪彤儿没带其他人,只一个驾车的小聪,因此,小聪去找地儿停马车,汪彤儿直接从马车下来走到知府衙门门前,对着守门的差役客气地说道:“麻烦老哥去衙门里跟宁知府通报一声,就说秦玉拜见。”
    这守门的俩个差役都是认得汪彤儿的,知道她跟知府老爷关系不错,忙躬身行礼道:“小的见过秦举子,不麻烦,不麻烦,举子爷您稍候,小的去去就来。”其中一位张衙役赶紧的转身往衙门里快步走去,大约盏茶功夫,宁知府身边的小厮蛋子走过来,对着汪彤儿躬身行礼道:“秦举子,请随小的见我家大人去。”
    汪彤儿跟着他走到宁知府的书房里,蛋子轻敲一下书房的门,低声回禀道:“大人,秦举子来了。”
    “请她进来。”声音沉沉的,全没了以往开朗的清淡声。
    “学生见过宁知府。”汪彤儿照例是拱手跟他打声招呼。
    “秦玉来啦,坐。”一脸疲惫的宁知府,坐在书案后面的紫藤圈椅上,揉了揉眉心,指了指书案旁的紫藤圈椅对着汪彤儿说道。
    随后,对着门外招呼一声:“上茶!”
    汪彤儿瞧着宁知府的模样,就知道他是被什么烦恼的事所忧,不由出声问道:“大人好像心情不佳,是不是有什么难决断的公事闹心?”
    她想着,宁知府也算得地方上是一个清官,自己临离开之前,能帮上他一把也算报答他对自己这几个月来的知遇之恩。
    “哎!”宁知府轻叹口气,正准备开口,刚好一个小婢子端着紫檀茶盘过来,先给宁知府续上茶,再把茶盏端到汪彤儿面前的书案上。
    宁知府先示意汪彤儿喝茶,汪彤儿只得先轻抿了两口茶,抬眸看着他。
    “秦玉,秦老弟,哎!”宁致远愁肠满结,紧皱双眉地先叹了口气说道:“溱州看似个富庶的州城,每年也有不菲税收交给朝廷,衙门里却是很少有余额,有,也大都给衙门里众多官吏跟衙役们算福利了,历年都是如此。哪知道今年闹起倭匪?这倭匪一闹,远处来溱州经商的商人大都数都去了别处,再加上去西洋的商船也都停运下来,商人们的生意锐减,今年税收缴纳给朝廷是一文不少,留在知府衙门的就少之又少。加之抗倭匪,知府出人又出力,还死伤几十名官兵,既要给抚恤金用以安抚,又要重新招募新的衙役。哪一样都是要银子的。”
    汪彤儿只能点头,只是如此也不能让宁知府发愁呀?要不然你这知府是怎么当的?
    这点难处就如此?丁点压力都不能承受?
    “前几日,朝廷发来公文,要在海上设立关税,还要成立海上护卫队,成立护卫队的费用是朝廷跟地方上各一半。本来海上商船最远去西洋,近处也是去齐国等邻近小国,还有是去附近的州城,往来还算密切。要是设立收关税处也不是不行,只是因为今年情况特殊······估计商人们会有异议。加之还有重新建造几座停用来停货船的码头,这造建码头费用也是不菲的费用啊!处处都是要银子······”
    “啊?”
    汪彤儿不由佩服起皇帝办事的效率跟魄力来,这才多长的时间,就采纳了自己的荐议成立海上护卫队,开始收纳商船的关税。
    明正帝不愧是明君啊!
    看着面前一筹莫展的宁知府,要是他知道所有这些害他愁肠的鬼点子都是面前的人所出,估计他要火起跳了起来······
    本来他只要再安心在溱州待个三两年,只要不再出错遇到像朱延深那样的盐商,估计就能升迁赴京述职。
    都是自己在皇帝跟前讨好表现,害得他不能安度升迁之前平安时光。
    不过,此时不设立关税,不久之后还是要设立的。
    这么一来,你宁致远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把这两项都办好了,也显示你宁致远不是碌碌无为之辈,也算是你在溱州这块地方上的政绩跟作为。
    其实,朝廷肯定会派官员前来督办的,还有海上护卫队估计应是宁总督的任务。
    哎!行吧,谁让自己脚欠来到知府衙门找他的呢?自己只能再用现代人的经验给他指点一二吧!谁让自己是始作俑者?
    不过,做官得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才行。
    “咳咳,”汪彤儿轻咳一声道:“宁知府别犯愁,学生给你个荐议不知是否行得通?”
    宁致远听汪彤儿这么一说,紧锁的眉头略微舒展开,“你说说看。”
    第284章 献计献策
    “那学生说了,宁大人你要是觉得能行就好,不能行便当是学生我胡说可好?”
    “好好,你但说无妨。”
    估计宁致远这也是抱着病急乱投医,多个人商议,总比自己干着急,一筹莫展也来得好的心态。
    “学生先说银子的事,建码头可以弄个招标的法子,让有银子的商户来建码头,随后再把码头承包出去······”
    汪彤儿提出来,还要回去把它完善出来的,虽是自己的提点,但具体的细则还是要宁知府跟他的手下一众官吏师爷等筹谋想出来,这跟做生意一样,想法是一回事,做不做得成是另外一回事,这里面涉及多少执行和细节的问题?宁知府真是听进去了在他那儿通过了,可见他是个极细心和有章程的人,这样的官员往后必定会高升的。这也是互惠互利的事,商户弄码头以后,哪怕专门做点停靠的生意,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宁致远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年,心里感慨万分:自己都为官近十载,还不如人家刚刚之举的少年郎。
    “再有,刚开始收取货船的税收时,商户们肯定是一时想不开,宁大人你要加大力度去宣传,像这次抵抗倭匪不都是朝廷的官兵前去抗倭的吗?朝廷为了防范于未然,设立海上护卫也是需要银子来养活的,朝廷为了你们商户的利益,可谓煞费心思,只需要你们缴纳这么一丢丢的银子,总好过被倭匪杀人越货一窝端来得划算万分,再说,海上有了护卫队也是保你们商船平安不是?从此以后,你们再也不用害怕倭匪,海匪之类的匪徒······”
    再说朝廷制度是沟渠,搭建好了,而商业与商人则是水,怎么引水而活水,鸟语花香,是大人审视之事。当然可由他们竞争一二,正所谓会当击水三千里,百舸竞帆争上游。
    只是,还有那漕运,怕是以后要军中与朝廷大员们共管了。这可是件大事儿。
    汪彤儿一口气说得是口干舌燥,宁致远是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
    “好好!说得好呀,等事成之后,本官上奏是、朝廷给秦玉你表功!”宁致远大展眉头,开心得连声说好。
    “别,千万别告诉外人说是学生提议的,更不能上奏朝廷,所有这些是您宁知府想出来的办法。”汪彤儿赶紧摇着说道。
    想什么呢?假使皇帝知道这又是自己的主意,还不知道脑补什么?
    自己还留着点点子留着以后慢慢的吐呢!
    汪彤儿想起贡院的号房,这会儿刚巧是个进言的机会,于是,站起身对着宁知府重新躬身一揖道:“知府大人,学生还有个题外的话题,今儿顺便给您说,希望您能放在心上。”
    宁知府忙放下手中的茶盏,以为他是要为自家爹谋取什么,心中打算着只要不过分离谱,答应她也无妨。想到这,温声问道:“什么事但说无妨。”
    汪彤儿知道错过这次机会,等到京城还不知道有没有此等机会跟皇帝进言?
    跟皇帝进言也没直接给宁知府提议来得简单,办事的效益也显著。
    “学生去贡院考试时,见那号房不但太过狭仄,且是木质结构,学生以为这样的房子太过不安全,假使有考生用火不但,着火了可怎么办?所以学生斗胆提议能否把贡院里的号房改用砖头砌成?”
    汪彤儿想起贡院那狭仄的号房还从外面给锁上了门,这万一着火哪来得及逃生?
    况且号房里的照明又不是现代人用的电灯,都是油灯还有考生自带的蜡烛。
    所有这这些照明用具都是火灾之源······
    “知府大人您也可以募捐,世人但凡有银子的有谁不敬重读书人?您只要发个告示出去,肯定会有许多商人上杆子来送银子的。”
    宁致远再一次钦佩起汪彤儿来:别看她年纪小,办事稳妥,人还特善良······这脑袋瓜里全是金点子,是个千载难遇的人才······可惜啊!马上就要离开溱州去京城,自己再也听不到她的于无伦比美妙的小曲······
    汪彤儿看着宁知府对自己欣赏又惋惜的模样,以为他是为了自己聪明的智慧,舍不得自己离开而惋惜的。
    要是他是痛惜今后再也听不到自己的歌声时,估计得翻个大白眼给他——什么人呢?
    “好好!你这个提议好啊!”
    之前贡院也有在考试时,号房着火的事,所幸没有人员伤亡,所以也就没当回事。经汪彤儿这么一提议,宁致远立马惊出一身冷汗来,这要是真的着火,来不及灭火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宁致远赞成地两手一拍,说道:“这个提议好啊!刚巧是乡试结束,人们对这次考试谈论的热度未减之时。本官明日就让师爷出个告示贴到衙门外大门旁边的院墙上。估计前来送银子的商户不少。”
    溱州是个富庶的州城,每年有不少的商户给知府衙门跟知府大人送银子。
    你像之前的朱延深每年就给知府衙门跟宁致远送了不少银两,秦宝臻亦是如此,只是没朱延深送得多而已。
    幸亏宁致远不是个贪官,商户送来的大多数银两几乎都用在每年汛期的修建渠坝上。
    因为溱州是个江海交接处,每年的汛期都要提前召集河工在江海交汇处两岸修筑堤坝。
    这些银子单纯靠朝廷发放过来是车水杯薪,而且银子来得不及时。
    因此,商户们送来的银子应了修固堤坝的急。
    不然,一旦堤坝决堤,造成的水患,他宁致远是第一责任人。
    有的银子除了衙门里官吏跟衙役年终奖,再有改善衙门里每天的伙食。
    衙门里每日包一顿午饭给衙役们吃,几乎都是一素炒一寡汤,外带栗米饭管饱。只是没油水。
    有了商户们给的银子,也能每日寡汤或素炒里加上几片肉,也算是福利了。
    最后剩下的理所当然的落进知府大人的荷包里。
    第285章 称兄道弟
    所有这些,还是他宁致远作为一个清官所为,要是个贪官,还管你修不修堤坝,管你衙门里其他人的福利还有伙食?统统都落进自己的荷包为是。
    难怪人们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也是在富庶的州城才有,你要是去了一个本来就贫瘠的州城去,想要这十万雪花银还不被老百姓给骂死!
    明正帝也是因为宁致远不是那种贪官,所以才网开一面,没惩治他,以观后效。
    皇帝也知道水清无鱼的道理······
    “秦玉,你去京城不能忘了本官,经常给我写信可好?”
    --

章节目录


侯门贵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淡淡紫Y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淡淡紫Y并收藏侯门贵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