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收了对方三百块钱的彩礼钱,下个月她就要过门了。
她不敢在家里反抗,怕被关起来,只敢偷偷的过来找大舅借路费钱。
周向北低着头只顾拿着锄头翻庄稼地里的土,他的腰上绑着一块石头,和一根磨的细细的铁棒。
“我没有钱。”
周向北放下锄头,瘸着腿走到地头上坐了下来,又磨起了身上的铁棒。
这十几年的时间,他变得再也没有了当初在城里毛巾厂当技术员的样子,已经成了一个地道的庄稼人。
驼着背,胡子拉碴的,苍老了很多,眼神黯淡无光的,整个人就像失去了奔头一样。
这种苍老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内在,没有支撑他的东西,他的生活没有了希望,每天除了下地就是磨铁棒,话少的很。
和村子里那些人没啥两样。
谁还能看出他上过学,在城里那样风光过。
王小杏以为是大舅不愿意借给她,
“大舅,那钱我又不是不还给你了,等我在城里找到工作后,就给你寄回来。”
周向北看了一眼这个以为城里的工作是这样好找的外甥女,没有说话。
王小杏甩着自己的两个大辫子,不甘心的继续缠着他,
“大舅,你就借给我吧,等我以后在城里挣大钱了,就把你接过去享福。”
“家里的钱,都在她手里,你要是能要出来,就去要吧。”
周向北话里的那个她指的是赵玉兰。
王小杏闻言顿时撇了撇嘴,她可不敢去找那个赵玉兰要钱。
她见在大舅这要不到,只好跺跺脚,又朝隔壁村子的大姨家赶走。
“娘,我这衣裳咋穿啊?都烂了这么多洞了……”
周卫丽躲在床上,用破棉被盖着没有穿衣裳的下半身,手上拿着屁股后面又破了一个洞的裤子,朝门口用石磨磨麦麸子的赵玉兰嚷嚷道。
“你找块布头子,不会自己补补?”
门口的赵玉兰头都没有扭,她擤了一把鼻涕,习惯性的抹在了鞋底上,然后用袖子擦了擦鼻子。
从背后看,只见她蓬乱着头发,头发一股脑窝在了脑后,穿着粗布衣裳,因为常年劳作,卷起来的裤子露出了粗壮黝黑的小腿。
等小闺女又叫了她,她这才转过脸来。
要是王翠芬在场,一定认不出这个人就是赵玉兰。
因为在乡下,风吹日晒的,又没有钱买雪花膏,那皮肤一天比一天的粗糙,再也见不到十年前在大杂院初次见面的讲究和俊俏了。
她脸上已经有褶子了,明明才三十多岁,可看着像四五十的。
一双嫩手早就布满了茧子,茧子已经积攒的有几层子了。
和村里男人的手没啥两样。
当初的小资腔调,荡然无存。
“娘,豆腐买回来了。”
周卫红端着一个碗,碗里放着手掌大小的豆腐,今天是卫东的生日,家里好不容易才改善一次伙食。
这个时候的周卫红,是内敛的,在她脸上再也见不到小时候的狰狞,怨毒。
“姐,快给我吃一口。”
周卫丽穿上自己的烂裤子,从床上爬起来。
这豆腐对于他们来说,那可是好东西。
赵玉兰把豆腐接过来,直接锁在了柜子里,村子里有那逃难几年没有回来过的人家,看样子也不像要回来的样子。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他们一家子搬到了对方的家里。
好歹不用一家子挤在漏雨,随时要坍塌的草屋里。
“连口豆腐都不给吃,活着还有啥劲,村子里像我这么大的女孩,哪一个都比我穿的好,我天天穿这身打补丁的衣裳。
今年队里发的布票,说啥也该轮到我了吧?”
周卫丽不满的跟在她娘屁股后面说道。
“家里那张两张布票,要留着给你大姐做衣裳,她比你一大岁,快是大姑娘了,不能再穿的那么磕碜。
这都怪你们的爹没本事,要是他有本事,咱家至于只有那两张布票吗?
你要怨就怨你爹。”
赵玉兰埋怨着周向北。
“娘,要不还是把布票给她做吧,我等明年。”
周卫红不太在意能不能穿上新衣裳。
赵玉兰瞅了这个大闺女一眼,知道她想的啥,也是,在这村子里,即使穿的再好有啥用啊?
队里发的那两张布票也买不了啥好布,即使做出来的衣裳,也土气的很,一点都比不上城里的衣裳。
她们是过过好日子的人,反而还不如一天好日子没过过哪,至少不会这样不平。
过了这些年,那俩小的已经不记得她们一家曾经在城里住的好房子,吃的好饭,穿的好衣裳了。
她记得那个时候,她有一件布拉吉,花了整整二十五块钱买的,再配上她在百货大楼买的那双带跟的皮鞋。
走在路上,旁人都看她。
她洗完脸,擦的不是雪花膏,而是百货大楼三块钱一小瓶的擦脸膏,拿蛤蜊油随随便便的往手上抹。
她们一个月里,能吃好几次的肉,有的时候是炖排骨,还有香肠……香喷喷的大米饭,比拳头还大的白面馍馍。
住的地方,在上面,要走木楼梯,屋子干净,敞亮,隔三差五她都用木拖把拖地。
一到这夏天,家里的电风扇就刺啦刺啦的转了起来,吹出来阵阵的凉风。
那个时候,供销社她是常去的,去里面买菜,买白砂糖,海城的供销社是这里的供销社不能比的。
海城的供销社很大,里面的柜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东西,一进去,就会有人问她,同志,你买点啥。
……
“娘,娘……”
周卫丽的叫声,让赵玉兰回了神,看到这黑乎乎的屋子里,到处都是泥,都是土,墙上挂着镰刀,草绳。
灰扑扑的柜子,断腿的桌子,木疙瘩做成的板凳……
这样大的落差,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觉得难受的没法喘气。
“娘,我和你说话哪,你想啥嘞,大姐不要新衣裳,我要,你给我做。”
周卫丽巴不得有新衣裳穿,她都好几年没有穿过新衣裳了。
赵玉兰看向小闺女,看着她那营养不良的头发,毛躁又枯黄,小脸又瘦又干巴,可还是硬着心肠拒绝了她。
“等明年再给你做。”
“爹回来了。”
周卫红从灶房端出来一个筐子,里面放着几个蒸好的地瓜,这就是一家人的午饭。
他们一家人现在一天只吃两顿饭。
“你娘她们咋还不给咱寄钱?”
堂屋里传来赵玉兰的咆哮声。
这些年,赵玉兰一直逼着周向北给住在榕城的他爹娘写信,写信要钱,要票证。
周向北其实没写,每次都骗她写了。
他哪还有脸朝他爹娘要东西啊,当初他在城里当工人都没往家里寄过钱,不对,寄过,寄过十几块钱好像。
周向北熟练解开腰带上的铁棒继续磨了起来,闭着眼,就像是和尚敲木鱼似的。
“你就知道成天磨这个烂玩意,我迟早有一天要把它给砸了。
你闺女连条遮羞的裤子都没有,你个当爹的,就知道啥也不管啥也不问,你个窝囊虫。
我赵玉兰就是嫁给一条狗,都比嫁给你强。
你说话,你给我说话……”
赵玉兰见他不说话,心里憋着的火气一下子爆发了,甚至掰着他的嘴,让他说话。
周向北拿起筐里的一个蒸地瓜,挣脱掉赵玉兰,来到家门口继续磨起了他的铁棒。
“你个没本事的男人,瘸子,你养不活自个的媳妇和娃,不能让她们过上好日子,你连村子里的赵四儿都不胜……”
赵四儿就还是之前村子里的那个懒汉赵四儿,前几年从外面要饭回来了,在村子里整天不好好上工,连周红眼都不胜。
村子里的人没有看得起这个赵四儿的。
周卫红任由她娘骂着她爹,她坐在木头墩子上,吃着属于她的那个地瓜。
“大姐,咱二叔真的在城里当工人吗?”
周卫丽忍不住问周卫红。
在她的认知里,工人那就代表着生活好,能吃上肉,能吃上好粮食。
周卫红没有说话,周卫丽自言自语的继续说着,
“村子里刘燕子都去城里找她那个最有出息的表叔去了,她表叔在城里给她寻了个好婆家,她再也不用回到咱这个双水村了。
听说她在那顿顿都能吃上白面馍馍。”
周卫红听着妹妹羡慕的说着那个刘燕子的事,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
“周文,你和胡跃民俩人怎么样了?”
孙静站在宋清林身边,开着周文的玩笑。
她不敢在家里反抗,怕被关起来,只敢偷偷的过来找大舅借路费钱。
周向北低着头只顾拿着锄头翻庄稼地里的土,他的腰上绑着一块石头,和一根磨的细细的铁棒。
“我没有钱。”
周向北放下锄头,瘸着腿走到地头上坐了下来,又磨起了身上的铁棒。
这十几年的时间,他变得再也没有了当初在城里毛巾厂当技术员的样子,已经成了一个地道的庄稼人。
驼着背,胡子拉碴的,苍老了很多,眼神黯淡无光的,整个人就像失去了奔头一样。
这种苍老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内在,没有支撑他的东西,他的生活没有了希望,每天除了下地就是磨铁棒,话少的很。
和村子里那些人没啥两样。
谁还能看出他上过学,在城里那样风光过。
王小杏以为是大舅不愿意借给她,
“大舅,那钱我又不是不还给你了,等我在城里找到工作后,就给你寄回来。”
周向北看了一眼这个以为城里的工作是这样好找的外甥女,没有说话。
王小杏甩着自己的两个大辫子,不甘心的继续缠着他,
“大舅,你就借给我吧,等我以后在城里挣大钱了,就把你接过去享福。”
“家里的钱,都在她手里,你要是能要出来,就去要吧。”
周向北话里的那个她指的是赵玉兰。
王小杏闻言顿时撇了撇嘴,她可不敢去找那个赵玉兰要钱。
她见在大舅这要不到,只好跺跺脚,又朝隔壁村子的大姨家赶走。
“娘,我这衣裳咋穿啊?都烂了这么多洞了……”
周卫丽躲在床上,用破棉被盖着没有穿衣裳的下半身,手上拿着屁股后面又破了一个洞的裤子,朝门口用石磨磨麦麸子的赵玉兰嚷嚷道。
“你找块布头子,不会自己补补?”
门口的赵玉兰头都没有扭,她擤了一把鼻涕,习惯性的抹在了鞋底上,然后用袖子擦了擦鼻子。
从背后看,只见她蓬乱着头发,头发一股脑窝在了脑后,穿着粗布衣裳,因为常年劳作,卷起来的裤子露出了粗壮黝黑的小腿。
等小闺女又叫了她,她这才转过脸来。
要是王翠芬在场,一定认不出这个人就是赵玉兰。
因为在乡下,风吹日晒的,又没有钱买雪花膏,那皮肤一天比一天的粗糙,再也见不到十年前在大杂院初次见面的讲究和俊俏了。
她脸上已经有褶子了,明明才三十多岁,可看着像四五十的。
一双嫩手早就布满了茧子,茧子已经积攒的有几层子了。
和村里男人的手没啥两样。
当初的小资腔调,荡然无存。
“娘,豆腐买回来了。”
周卫红端着一个碗,碗里放着手掌大小的豆腐,今天是卫东的生日,家里好不容易才改善一次伙食。
这个时候的周卫红,是内敛的,在她脸上再也见不到小时候的狰狞,怨毒。
“姐,快给我吃一口。”
周卫丽穿上自己的烂裤子,从床上爬起来。
这豆腐对于他们来说,那可是好东西。
赵玉兰把豆腐接过来,直接锁在了柜子里,村子里有那逃难几年没有回来过的人家,看样子也不像要回来的样子。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他们一家子搬到了对方的家里。
好歹不用一家子挤在漏雨,随时要坍塌的草屋里。
“连口豆腐都不给吃,活着还有啥劲,村子里像我这么大的女孩,哪一个都比我穿的好,我天天穿这身打补丁的衣裳。
今年队里发的布票,说啥也该轮到我了吧?”
周卫丽不满的跟在她娘屁股后面说道。
“家里那张两张布票,要留着给你大姐做衣裳,她比你一大岁,快是大姑娘了,不能再穿的那么磕碜。
这都怪你们的爹没本事,要是他有本事,咱家至于只有那两张布票吗?
你要怨就怨你爹。”
赵玉兰埋怨着周向北。
“娘,要不还是把布票给她做吧,我等明年。”
周卫红不太在意能不能穿上新衣裳。
赵玉兰瞅了这个大闺女一眼,知道她想的啥,也是,在这村子里,即使穿的再好有啥用啊?
队里发的那两张布票也买不了啥好布,即使做出来的衣裳,也土气的很,一点都比不上城里的衣裳。
她们是过过好日子的人,反而还不如一天好日子没过过哪,至少不会这样不平。
过了这些年,那俩小的已经不记得她们一家曾经在城里住的好房子,吃的好饭,穿的好衣裳了。
她记得那个时候,她有一件布拉吉,花了整整二十五块钱买的,再配上她在百货大楼买的那双带跟的皮鞋。
走在路上,旁人都看她。
她洗完脸,擦的不是雪花膏,而是百货大楼三块钱一小瓶的擦脸膏,拿蛤蜊油随随便便的往手上抹。
她们一个月里,能吃好几次的肉,有的时候是炖排骨,还有香肠……香喷喷的大米饭,比拳头还大的白面馍馍。
住的地方,在上面,要走木楼梯,屋子干净,敞亮,隔三差五她都用木拖把拖地。
一到这夏天,家里的电风扇就刺啦刺啦的转了起来,吹出来阵阵的凉风。
那个时候,供销社她是常去的,去里面买菜,买白砂糖,海城的供销社是这里的供销社不能比的。
海城的供销社很大,里面的柜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东西,一进去,就会有人问她,同志,你买点啥。
……
“娘,娘……”
周卫丽的叫声,让赵玉兰回了神,看到这黑乎乎的屋子里,到处都是泥,都是土,墙上挂着镰刀,草绳。
灰扑扑的柜子,断腿的桌子,木疙瘩做成的板凳……
这样大的落差,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觉得难受的没法喘气。
“娘,我和你说话哪,你想啥嘞,大姐不要新衣裳,我要,你给我做。”
周卫丽巴不得有新衣裳穿,她都好几年没有穿过新衣裳了。
赵玉兰看向小闺女,看着她那营养不良的头发,毛躁又枯黄,小脸又瘦又干巴,可还是硬着心肠拒绝了她。
“等明年再给你做。”
“爹回来了。”
周卫红从灶房端出来一个筐子,里面放着几个蒸好的地瓜,这就是一家人的午饭。
他们一家人现在一天只吃两顿饭。
“你娘她们咋还不给咱寄钱?”
堂屋里传来赵玉兰的咆哮声。
这些年,赵玉兰一直逼着周向北给住在榕城的他爹娘写信,写信要钱,要票证。
周向北其实没写,每次都骗她写了。
他哪还有脸朝他爹娘要东西啊,当初他在城里当工人都没往家里寄过钱,不对,寄过,寄过十几块钱好像。
周向北熟练解开腰带上的铁棒继续磨了起来,闭着眼,就像是和尚敲木鱼似的。
“你就知道成天磨这个烂玩意,我迟早有一天要把它给砸了。
你闺女连条遮羞的裤子都没有,你个当爹的,就知道啥也不管啥也不问,你个窝囊虫。
我赵玉兰就是嫁给一条狗,都比嫁给你强。
你说话,你给我说话……”
赵玉兰见他不说话,心里憋着的火气一下子爆发了,甚至掰着他的嘴,让他说话。
周向北拿起筐里的一个蒸地瓜,挣脱掉赵玉兰,来到家门口继续磨起了他的铁棒。
“你个没本事的男人,瘸子,你养不活自个的媳妇和娃,不能让她们过上好日子,你连村子里的赵四儿都不胜……”
赵四儿就还是之前村子里的那个懒汉赵四儿,前几年从外面要饭回来了,在村子里整天不好好上工,连周红眼都不胜。
村子里的人没有看得起这个赵四儿的。
周卫红任由她娘骂着她爹,她坐在木头墩子上,吃着属于她的那个地瓜。
“大姐,咱二叔真的在城里当工人吗?”
周卫丽忍不住问周卫红。
在她的认知里,工人那就代表着生活好,能吃上肉,能吃上好粮食。
周卫红没有说话,周卫丽自言自语的继续说着,
“村子里刘燕子都去城里找她那个最有出息的表叔去了,她表叔在城里给她寻了个好婆家,她再也不用回到咱这个双水村了。
听说她在那顿顿都能吃上白面馍馍。”
周卫红听着妹妹羡慕的说着那个刘燕子的事,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
“周文,你和胡跃民俩人怎么样了?”
孙静站在宋清林身边,开着周文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