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前几日,西州的客栈人满为患,小部分是收到请柬前来的,大部分是前来看热闹的,还有一些则是冲着梁奕而来的朝廷内官,人不能到,礼物肯定不能少。
和丰三年五月初二,礼部算出来的好日子,是黄道吉日。
西州城内洋溢着喜悦的气息,丝毫不亚于过年时的喜庆,却和过年的喜庆不是一种氛围,没办法,御前侍卫挂兵部侍郎衔兼小都统梁奕今日迎亲,光是这份头衔得让人敬畏三分。
要迎娶是西州刘家三小姐刘雨,然而身份更不简单,乃是云阳长公主,现在南齐朝唯一的一位长公主,并且是皇赐婚,能够得到皇赐婚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很多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也不一定有机会。
要说今日最幸苦的当属西州知州孙元逸,今天是长公主大婚,出了问题他这个知州需要负责,派人在西州的各个角落仔细盯着,只要有任何不对劲的人都要立刻盘问,同样要预防各种会出现的问题。
治安问题他要亲自盯着不说,还得迎接不断到来的官员,这本来是梁奕应该负责的,不过孙元逸是西州知州,哪怕不是大婚都是需要前来迎接的,其有不少连孙家都要礼让三分的。
一个多时辰过后,见过的官员不下于百人,这里是西州,应天府的官员来的自然是最早的,知府陈无名,同知杨柄,监察使赵杰等如数到齐,李哲当初还是西州知州时,这个赵杰已经是监察使,如今李哲已经是大梁知府,而这个赵杰依旧没有变,至于吏部怎么考察的那不知道了。
紧接着是江南知府孙伟,他的到来有两个原因,第一云阳长公主刘雨的母亲是江南府人,他作为知府虽然和梁奕不相识,但还是得来一样,第二个原因是梁奕和孙元浩以及孙元逸两人的关系,孙伟是孙家二爷也是两人的亲爷爷,这层关系不来说不过去。
随后来的还有大梁知府李哲,大梁监察使陆舒,因为距离较远,两人在收到消息时便启程赶来。
除此之外还有十余名知府,四十多名知县,以及那些朝廷内官派来送礼的,加他们的随从和护卫,西州第一次显得如此拥挤不堪。
官员们到了之后,商人们方才陆续进城,以孙家为首的商人世家一同而来,和官员们一样,各种随从,护卫,丫鬟等等,同样是千余人,平日里很难聚在一起的人,今日都因为梁奕的大婚而聚集而来。
大婚的一切,礼部十日前在准备,按照今日的规模幸亏有礼部前来主持和安排,否则在西州根本找不到能够负责组织和调度之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太宏大。
没办法,这可是长公主出嫁,大婚的规模在南齐是仅次于皇后大婚的存在,皇和皇后的大婚是在皇宫内,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光听描述根本感受不到,而今日是亲身经历,感同身受。
原本宴席是设在梁奕府邸附近的一片空地,而计算过可能来过的人后否决了这个决定,空地再大最多摆个一百多桌,恐怕连今日来的一半人都没有位置可做,这些又不是平民百姓,总不可能让一部分人先吃,再分成第二批开席。
最后选择在西州城外一处较为空旷的平地,经过一番简单的修缮,足够容纳千桌,倒是解决了这个大问题,至于桌子板凳,碗筷这些还是从周围紧急借来的,在有序的准备一切都没有问题。
厨师是礼部从皇宫带来的,只有区区十来人,最后还得从整个应天府借了将近一百名厨子,同时还借来了三百多名帮手,依然显得不够用,最后没办法将军的厨子都借下来了。
临近开席,宾客们陆续到来,原本还空荡荡的千桌很快座无虚席,时间越来越近,所有人都做着准备,只等一声令下,这场空前规模的婚礼会开始。
这时候西州城外又来了前来祝贺的,但是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远处到来的轿子,光看轿子和随行的规模知道来人绝对不简单。
同时坐在主桌的几人迅速站起身,走出去准备迎接新来的宾客,脸露出的都是恭敬的模样,其他人见此瞬间明白来的人身份绝对不简单,孙家见二爷都如此恭敬,不敢拿捏同样起身,只不过留在原地等待露面。
不一会儿梁奕这个新郎官也收到了消息,等他走出来一看,走在最前面的几人他多次见过,大概猜到了轿子里面人的身份,不敢怠慢,准备出来迎接。
队伍停下后,从前面的轿子里走下来一位年人,神情肃穆,气度不凡,眉宇间露出来的都是威严的模样,随后后面的轿子里下来一位十来岁的少年,没有年人身的气息,但身的气质决定不会是普通人。
梁奕在皇宫待了三年时间,这二人身份自然清楚的很,不敢轻视怠慢,赶紧前拱手道“梁奕见过景王爷,见过大皇子。”
这些人当认识二人的屈指可数,但梁奕的言语还是说出了二人的身份,纷纷拱手道“见过景王爷,见过大皇子。”
“梁奕,不必客气,今日你是新郎官,无需行此大礼,诸位都请起吧。”
“谢王爷,谢大皇子。”
梁奕没有想到虽然董高逸没来,但是还是派了两位代表前来,这位景王是当今皇还活着的唯一一位皇叔,大皇子则是董高逸和皇后刘嫣的长子,不出意外日后很大可能是南齐朝的太子殿下。
景王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是王爷,而且在有实权的时候也是铁腕人物,平民和官员见面肯定要行礼的,南齐姓董,不管身份地位有多高,还是要识时务。
另外前来的还有仅仅十一岁的大皇子前来,其的缘由很清楚,要知道皇子未成年来不得轻易离开皇宫,而第一次出宫还是因为梁奕的大婚。
htlbook5151732l
和丰三年五月初二,礼部算出来的好日子,是黄道吉日。
西州城内洋溢着喜悦的气息,丝毫不亚于过年时的喜庆,却和过年的喜庆不是一种氛围,没办法,御前侍卫挂兵部侍郎衔兼小都统梁奕今日迎亲,光是这份头衔得让人敬畏三分。
要迎娶是西州刘家三小姐刘雨,然而身份更不简单,乃是云阳长公主,现在南齐朝唯一的一位长公主,并且是皇赐婚,能够得到皇赐婚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很多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也不一定有机会。
要说今日最幸苦的当属西州知州孙元逸,今天是长公主大婚,出了问题他这个知州需要负责,派人在西州的各个角落仔细盯着,只要有任何不对劲的人都要立刻盘问,同样要预防各种会出现的问题。
治安问题他要亲自盯着不说,还得迎接不断到来的官员,这本来是梁奕应该负责的,不过孙元逸是西州知州,哪怕不是大婚都是需要前来迎接的,其有不少连孙家都要礼让三分的。
一个多时辰过后,见过的官员不下于百人,这里是西州,应天府的官员来的自然是最早的,知府陈无名,同知杨柄,监察使赵杰等如数到齐,李哲当初还是西州知州时,这个赵杰已经是监察使,如今李哲已经是大梁知府,而这个赵杰依旧没有变,至于吏部怎么考察的那不知道了。
紧接着是江南知府孙伟,他的到来有两个原因,第一云阳长公主刘雨的母亲是江南府人,他作为知府虽然和梁奕不相识,但还是得来一样,第二个原因是梁奕和孙元浩以及孙元逸两人的关系,孙伟是孙家二爷也是两人的亲爷爷,这层关系不来说不过去。
随后来的还有大梁知府李哲,大梁监察使陆舒,因为距离较远,两人在收到消息时便启程赶来。
除此之外还有十余名知府,四十多名知县,以及那些朝廷内官派来送礼的,加他们的随从和护卫,西州第一次显得如此拥挤不堪。
官员们到了之后,商人们方才陆续进城,以孙家为首的商人世家一同而来,和官员们一样,各种随从,护卫,丫鬟等等,同样是千余人,平日里很难聚在一起的人,今日都因为梁奕的大婚而聚集而来。
大婚的一切,礼部十日前在准备,按照今日的规模幸亏有礼部前来主持和安排,否则在西州根本找不到能够负责组织和调度之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太宏大。
没办法,这可是长公主出嫁,大婚的规模在南齐是仅次于皇后大婚的存在,皇和皇后的大婚是在皇宫内,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光听描述根本感受不到,而今日是亲身经历,感同身受。
原本宴席是设在梁奕府邸附近的一片空地,而计算过可能来过的人后否决了这个决定,空地再大最多摆个一百多桌,恐怕连今日来的一半人都没有位置可做,这些又不是平民百姓,总不可能让一部分人先吃,再分成第二批开席。
最后选择在西州城外一处较为空旷的平地,经过一番简单的修缮,足够容纳千桌,倒是解决了这个大问题,至于桌子板凳,碗筷这些还是从周围紧急借来的,在有序的准备一切都没有问题。
厨师是礼部从皇宫带来的,只有区区十来人,最后还得从整个应天府借了将近一百名厨子,同时还借来了三百多名帮手,依然显得不够用,最后没办法将军的厨子都借下来了。
临近开席,宾客们陆续到来,原本还空荡荡的千桌很快座无虚席,时间越来越近,所有人都做着准备,只等一声令下,这场空前规模的婚礼会开始。
这时候西州城外又来了前来祝贺的,但是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远处到来的轿子,光看轿子和随行的规模知道来人绝对不简单。
同时坐在主桌的几人迅速站起身,走出去准备迎接新来的宾客,脸露出的都是恭敬的模样,其他人见此瞬间明白来的人身份绝对不简单,孙家见二爷都如此恭敬,不敢拿捏同样起身,只不过留在原地等待露面。
不一会儿梁奕这个新郎官也收到了消息,等他走出来一看,走在最前面的几人他多次见过,大概猜到了轿子里面人的身份,不敢怠慢,准备出来迎接。
队伍停下后,从前面的轿子里走下来一位年人,神情肃穆,气度不凡,眉宇间露出来的都是威严的模样,随后后面的轿子里下来一位十来岁的少年,没有年人身的气息,但身的气质决定不会是普通人。
梁奕在皇宫待了三年时间,这二人身份自然清楚的很,不敢轻视怠慢,赶紧前拱手道“梁奕见过景王爷,见过大皇子。”
这些人当认识二人的屈指可数,但梁奕的言语还是说出了二人的身份,纷纷拱手道“见过景王爷,见过大皇子。”
“梁奕,不必客气,今日你是新郎官,无需行此大礼,诸位都请起吧。”
“谢王爷,谢大皇子。”
梁奕没有想到虽然董高逸没来,但是还是派了两位代表前来,这位景王是当今皇还活着的唯一一位皇叔,大皇子则是董高逸和皇后刘嫣的长子,不出意外日后很大可能是南齐朝的太子殿下。
景王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是王爷,而且在有实权的时候也是铁腕人物,平民和官员见面肯定要行礼的,南齐姓董,不管身份地位有多高,还是要识时务。
另外前来的还有仅仅十一岁的大皇子前来,其的缘由很清楚,要知道皇子未成年来不得轻易离开皇宫,而第一次出宫还是因为梁奕的大婚。
htlbook515173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