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的无为军要进池州其实只是烟雾,无为军根本做不了什么。
真正的要看政治信号,有没有什么标志性事件发生。如果有,导致蔡京在政治上被动,反对派什么时候派出重量级酷吏进池州,那就是要出事的信号了。
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看似到处是机会,可惜就算真的一遇风云就化龙,那也要遇到风云。现在赵诚还被困在这池州城的最底层,携带着小学毕业的档案谋出路。但人家重点中学的张主任说了,“你人品有问题我们暂时不收”。
当然也要正视到也许是赵诚自己想多了,毕竟从来到北宋起现在还不足一周,总不能指望七天做知府一月入青云。
说起来大宋是个对读书人最友好的时代,有地球历史以来没有之一。这也就意味着,书院在这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乎于圣地。
如同后世一样,有很挫的学校也就会有超级名校。巍山书院就是名校之一,这里毕竟出过被今上钦点的女状元,为此还掀起了政治风暴。
从州府到礼部,都有针对巍山书院的拨款和资助,哪怕它不是官学。
除此外,巍山书院厉害的还在于有直接保送太学的名额。
正常时候这权利在本路提举监学事手里,也就是李建由他爹说了算,这种形势叫“特派贡生”。意思是特殊情况无法走程序参考的,就特别提名后贡献给皇帝的人才。
这不奇怪,就算现代的一些时期,也会出现不念本科直接考研究生的特例,譬如品三国的那位易中天先生就是这种特例。现在是蔡京当政,一切都有可能。
巍山书院的每科保送名额和提举监学司的名额不冲突,相当于各有各的资源。负责这事的人听说正巧就是张纪,她是当今皇帝赵佶钦点的巍山居士。
蔡京投皇帝所好,指示礼部给了巍山书院这特权。实际上一些人则认为蔡京需要张纪的存在、来压制腐儒理学党(元祐学派)的声势。
北宋政治最有意思,而蔡京时代则是整个北宋政治格局最混乱的时代,到处是漏洞的同时,也意味着到处是机会。
简单说就是,现下朝廷政治的特殊性导致了张纪可以送人一步登天。
坊间传言,只要自身有点积累、不是太差劲,张纪捧你你就能做官。
这是因为能进太学的人已经是这时代的超级精英,地位肯定高于后世扩招前的清华北大。
北宋规矩除了榜下捉女婿外,在这时期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叫裙带。
用后世的话就叫“腿部挂件”,并非一定要考起进士才能做官。只要进入太学,在这时期一定可以做官。
后世有种说法,进入学府后学的不是知识,是人脉关系和经验。这时代的太学更是如此。
作为全国顶层的精英,在太学时必然被人关注,只要出众,就会有各派系大佬召见说“老夫看你骨骼惊奇,关于往后你有什么想法”。有人这么问的时候,就代表一定可以做官。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道理和赵诚看重鬼脚七一样的质朴。谁都需要自己人,有了自己人才叫党群。抱团后才能在小冰河时期不被冷死。北宋政治上的小冰河时期就是蔡京时代。
想升的快当然是抱蔡京的大腿。要名声好就抱清流的大腿,譬如蔡京的那些死对头。
神仙开片时就意味着,哪怕反对蔡京也能做官,譬如在太学时只需表现的有报复有理想,清流党大佬一召见就代表可以做官了。
因为清流党也需要抱团,需要新的血液进入组织。
在北宋做官有几条路,一是权二代荫补出仕,这个最容易但天花板最低,基本不可能升高官。若非特殊情况或者老爹特别牛逼,这类人甚至不可能出任实缺,基本就在体制内永远拿俸禄的命。
第二是过礼部省试。
是的不用去考殿试,通过“教育部考试”后就在体制内了,但也有天花板,还要等吏部筛选。
筛选的意思是等安排完殿试的人后,如果还有实缺你就上,没有就等。
吏部有空缺时,原则上能力优先,但这是无法量化的屁话。同等能力下“工龄”优先,譬如一样的考分,你排了五年,另外那个只排队了四年,那么你就上。但这也是屁话。
在这阶段是最讲人脉和财力的地方,抱上了大腿就可以出仕。当然了,不考殿试的“贡士”也有天花板,正常情况下官也做不大。
第三条路是连省试都没过的太学生,就类似于张纪或教育厅长保送的特例学子。
这不奇怪,任何事都可以有特例,如果不计较天花板和级别,有部门愿意要又有大佬推荐,太学生就可以去做官了。
做官的同时可以再抽时间再去考试,就像后世某时期一大票已经是官的人为了打破天花板、组队去党校刷文凭那样,导致本科多如狗硕士满地走的情形。
第四条路最硬派也最难参加殿试考进士。
考起后一定有官做,且不用等候吏部筛选,直接任命官职。若没有空缺,就把现任不是进士血统的官员靠边,直接让你上。这是北宋的死规矩。
进士往上也没有天花板,可以做到宰相,且这在北宋也就意味着免死金牌。
这些都是指文系官员。
武臣则是另外一条路,相当容易。譬如大宋足球先生高俅家里肯定放着一堆武官的空白告身,想要的话进京和他儿子高衙内做两次嫖友,帮着欺负一下林冲之流的人就行。
众所周知,一起当过兵或一起嫖过娼的都是铁关系。于是很快就可以有个连长(都头)之类的军职。
当然武官在大宋没人权,有事时就会被砍的稀里哗啦,文官不高兴就可以砍,不用请旨,连向上汇报都不用。用后世一些时期的话说就叫临时工。
在后世特殊时期,开除个看单车房的正式工程序非常复杂,几乎等于做不到。但开除个“外聘合同制”的副厂长或副总经理一句话就滚蛋。简单说就是体制内外有差别,这叫阶级。
那么在文明时代的这些现象,在北宋只会更加粗暴。于是就形成了这里对文人近乎病态的宽容环境。
这就是大宋。
这些也就是赵诚最近学习到的心得,书院真有用的,在书院里的人,是这时代信息量和智商都最高的一个群体。
想归想,人是要面对现实的,赵诚觉着,先尼玛把现在的砖搬好了,弄到一个去太学的名额再说吧……
真正的要看政治信号,有没有什么标志性事件发生。如果有,导致蔡京在政治上被动,反对派什么时候派出重量级酷吏进池州,那就是要出事的信号了。
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看似到处是机会,可惜就算真的一遇风云就化龙,那也要遇到风云。现在赵诚还被困在这池州城的最底层,携带着小学毕业的档案谋出路。但人家重点中学的张主任说了,“你人品有问题我们暂时不收”。
当然也要正视到也许是赵诚自己想多了,毕竟从来到北宋起现在还不足一周,总不能指望七天做知府一月入青云。
说起来大宋是个对读书人最友好的时代,有地球历史以来没有之一。这也就意味着,书院在这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乎于圣地。
如同后世一样,有很挫的学校也就会有超级名校。巍山书院就是名校之一,这里毕竟出过被今上钦点的女状元,为此还掀起了政治风暴。
从州府到礼部,都有针对巍山书院的拨款和资助,哪怕它不是官学。
除此外,巍山书院厉害的还在于有直接保送太学的名额。
正常时候这权利在本路提举监学事手里,也就是李建由他爹说了算,这种形势叫“特派贡生”。意思是特殊情况无法走程序参考的,就特别提名后贡献给皇帝的人才。
这不奇怪,就算现代的一些时期,也会出现不念本科直接考研究生的特例,譬如品三国的那位易中天先生就是这种特例。现在是蔡京当政,一切都有可能。
巍山书院的每科保送名额和提举监学司的名额不冲突,相当于各有各的资源。负责这事的人听说正巧就是张纪,她是当今皇帝赵佶钦点的巍山居士。
蔡京投皇帝所好,指示礼部给了巍山书院这特权。实际上一些人则认为蔡京需要张纪的存在、来压制腐儒理学党(元祐学派)的声势。
北宋政治最有意思,而蔡京时代则是整个北宋政治格局最混乱的时代,到处是漏洞的同时,也意味着到处是机会。
简单说就是,现下朝廷政治的特殊性导致了张纪可以送人一步登天。
坊间传言,只要自身有点积累、不是太差劲,张纪捧你你就能做官。
这是因为能进太学的人已经是这时代的超级精英,地位肯定高于后世扩招前的清华北大。
北宋规矩除了榜下捉女婿外,在这时期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叫裙带。
用后世的话就叫“腿部挂件”,并非一定要考起进士才能做官。只要进入太学,在这时期一定可以做官。
后世有种说法,进入学府后学的不是知识,是人脉关系和经验。这时代的太学更是如此。
作为全国顶层的精英,在太学时必然被人关注,只要出众,就会有各派系大佬召见说“老夫看你骨骼惊奇,关于往后你有什么想法”。有人这么问的时候,就代表一定可以做官。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道理和赵诚看重鬼脚七一样的质朴。谁都需要自己人,有了自己人才叫党群。抱团后才能在小冰河时期不被冷死。北宋政治上的小冰河时期就是蔡京时代。
想升的快当然是抱蔡京的大腿。要名声好就抱清流的大腿,譬如蔡京的那些死对头。
神仙开片时就意味着,哪怕反对蔡京也能做官,譬如在太学时只需表现的有报复有理想,清流党大佬一召见就代表可以做官了。
因为清流党也需要抱团,需要新的血液进入组织。
在北宋做官有几条路,一是权二代荫补出仕,这个最容易但天花板最低,基本不可能升高官。若非特殊情况或者老爹特别牛逼,这类人甚至不可能出任实缺,基本就在体制内永远拿俸禄的命。
第二是过礼部省试。
是的不用去考殿试,通过“教育部考试”后就在体制内了,但也有天花板,还要等吏部筛选。
筛选的意思是等安排完殿试的人后,如果还有实缺你就上,没有就等。
吏部有空缺时,原则上能力优先,但这是无法量化的屁话。同等能力下“工龄”优先,譬如一样的考分,你排了五年,另外那个只排队了四年,那么你就上。但这也是屁话。
在这阶段是最讲人脉和财力的地方,抱上了大腿就可以出仕。当然了,不考殿试的“贡士”也有天花板,正常情况下官也做不大。
第三条路是连省试都没过的太学生,就类似于张纪或教育厅长保送的特例学子。
这不奇怪,任何事都可以有特例,如果不计较天花板和级别,有部门愿意要又有大佬推荐,太学生就可以去做官了。
做官的同时可以再抽时间再去考试,就像后世某时期一大票已经是官的人为了打破天花板、组队去党校刷文凭那样,导致本科多如狗硕士满地走的情形。
第四条路最硬派也最难参加殿试考进士。
考起后一定有官做,且不用等候吏部筛选,直接任命官职。若没有空缺,就把现任不是进士血统的官员靠边,直接让你上。这是北宋的死规矩。
进士往上也没有天花板,可以做到宰相,且这在北宋也就意味着免死金牌。
这些都是指文系官员。
武臣则是另外一条路,相当容易。譬如大宋足球先生高俅家里肯定放着一堆武官的空白告身,想要的话进京和他儿子高衙内做两次嫖友,帮着欺负一下林冲之流的人就行。
众所周知,一起当过兵或一起嫖过娼的都是铁关系。于是很快就可以有个连长(都头)之类的军职。
当然武官在大宋没人权,有事时就会被砍的稀里哗啦,文官不高兴就可以砍,不用请旨,连向上汇报都不用。用后世一些时期的话说就叫临时工。
在后世特殊时期,开除个看单车房的正式工程序非常复杂,几乎等于做不到。但开除个“外聘合同制”的副厂长或副总经理一句话就滚蛋。简单说就是体制内外有差别,这叫阶级。
那么在文明时代的这些现象,在北宋只会更加粗暴。于是就形成了这里对文人近乎病态的宽容环境。
这就是大宋。
这些也就是赵诚最近学习到的心得,书院真有用的,在书院里的人,是这时代信息量和智商都最高的一个群体。
想归想,人是要面对现实的,赵诚觉着,先尼玛把现在的砖搬好了,弄到一个去太学的名额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