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他是怎么知道的?”朱标皱眉道,“那天夜里事发虽然突然,可白天的时候我们出门也并未告诉任何人,一路上没有招摇只是赶路,我自信我爹这边也没有泄露半点消息……”
刘基道:“不需要打听,冲天气运还能看不到么?”
朱标哑口无言,告诫自己要早点从老朱同志教导的权谋里分出心来,习惯习惯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
“那么他跪谢的事怎么算?”
刘基顾及刘老须在场,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刘老须在他们谈论到黄修竹时,就开始眼观鼻鼻观心心观尾巴,自然也就没有看到刘基的动作。
朱标会意,问道:“依先生的意思,我得去找他问问。”
“对。”刘基道,“自古以来人妖两立,哪怕有御妖的手段,也多是泯灭妖类本身的意志,或是以残忍的法子折磨身体心灵,刻下术式让它们听话——从公子你这里看,我倒觉得会有另外的一条路。”
“另外的一条路?”
刘基笑了笑,不说话了。
又打哑迷。
朱标也不追问,他的意思无非就是凭借自己特殊的地方,有望把人、妖两股势力都抓在手里,好实现一个千年以来谁都无法妄想的王朝。
至于什么地方特殊,以后还能不知道吗?
到时候老朱同志登基做了皇帝,海晏河清,四海波静,就真的是书中才有的盛世。
这样想一想,朱标也很心动,追求统一好像是种花民族刻在骨子里的本性,现在不但有人,还有妖,那么追求人与妖的共治倒不妨也加进规划里去。
看到朱标陷入思考,刘基就赶紧抄起藤条桌上的青瓷碗,把剩下的汤一口闷了,免得浪费。
“先生——同去?”
“好。”刘基早就等着这句话。
他们二人决定明天一早就去,今天先休息。
夜里刘老须被安排在朱标的书房里睡下,它躺在角落的一叠棉布上,盖着一块毛巾,眼睛看见的是黑漆漆的仿佛有沙粒感的空气,脑子想的却全是自己的女儿。
甜甜有没有在睡觉,是不是还在哭,嫁妆都该送些什么好……
它翻了个身,想来想去,想的很多,却没有想出什么实在的东西来,最后黑暗中只余下一声悠长的叹息。
第20章 竹笋知节
第二天起来,天气竟回暖许多。
两人一狗一鼠出门,找了辆马车,朝钟山方向前进。
人和狗坐在车里,刘老须自告奋勇地承担了驾车的责任,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握着马鞭,坐在车辕上赶车。
刘基似乎兴趣盎然,对朱标问道:“你有没有读过王介甫的诗词文章?”
朱标道:“还没有。”
“钟山也叫蒋山,孙权的祖父名字是孙钟,他那个时候为了避讳,就把钟字改做蒋字。”刘基道,“王介甫写过一篇《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里面有句森疎五愿木,蹇浅一人泉,这个一人泉,就是我感兴趣的地方。”
朱标点点头,心里感概刘基的博学,很多人只知道他在军事政治方面对朱元璋的贡献,却忘了刘基也是能和宋濂、高启一起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的儒学大家。
刘基掀开帘子看了看路,接着道:“传说一人泉在钟山山巅,盛于一个小窍里,泉水只够一个人喝,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来神异非常。”
“是不是集一山灵气汇成的山泉?”
“不错。”刘基突然从左袖里掏出一个水桶那么大的葫芦来,抱在怀里,笑道,“公子有没有备好容器?不装上几盆的量可就算是白来了。”
这葫芦都有二十几寸长了。
朱标别说葫芦了,连个葫芦把手也没有拿,无奈道:“我没有先生想的长远。”
“无事,我分你一个。”刘基似乎早有预料,又从右边的袖子里掏出一个更大的葫芦。
这个葫芦一拿出来,都顶到车顶上去了。
刘基并不是个顽固的人,出于他和朱标名义上虽无,实则却有的师徒关系,再加上他们私交甚好,即使两人地位有差别,他也已经很少用敬语了,逐渐只在见面和告别时称呼一声。
他也在朱标面前展现了随和风趣的一面。
倒是朱标还一直叫他先生。
窗外景色变动,木叶慢慢多起来,灵气也浓郁一些,风吹过去,竟然也不怎么寒冷,比起出门时又热上一点,虽然有雪,却没有冬天的温度,无疑是接近了钟灵毓秀之地。
——他们离钟山已经很近了。
朱标突然道:“先生。”
刘基睁开本在闭目眼神的眼睛:“嗯。”
“钟山乃王气所居之地,此山为龙脉,是不是?”
“没错。”刘基指着白雪皑皑的山脉,“你看山上那盘绕的金黄龙气,不是很显眼么?”
朱标探出头去,确实看到了钟山之巅上的金黄之气,但当他的视线向下移动时,却又看见了地底的龙脉。
有一条绵延数千里的巨大金龙伏在地上,抗起了整座山脉,所有的山石都好像是从他背上长出来的一般。
其龙角、龙鳞、龙爪、龙尾、龙须,全都栩栩如生,金黄一片,熠熠生辉,散发着一种无法形容的澎湃的生命力与朝气。
地龙……
不,这是埋在钟山山底的龙脉。
--
刘基道:“不需要打听,冲天气运还能看不到么?”
朱标哑口无言,告诫自己要早点从老朱同志教导的权谋里分出心来,习惯习惯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
“那么他跪谢的事怎么算?”
刘基顾及刘老须在场,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刘老须在他们谈论到黄修竹时,就开始眼观鼻鼻观心心观尾巴,自然也就没有看到刘基的动作。
朱标会意,问道:“依先生的意思,我得去找他问问。”
“对。”刘基道,“自古以来人妖两立,哪怕有御妖的手段,也多是泯灭妖类本身的意志,或是以残忍的法子折磨身体心灵,刻下术式让它们听话——从公子你这里看,我倒觉得会有另外的一条路。”
“另外的一条路?”
刘基笑了笑,不说话了。
又打哑迷。
朱标也不追问,他的意思无非就是凭借自己特殊的地方,有望把人、妖两股势力都抓在手里,好实现一个千年以来谁都无法妄想的王朝。
至于什么地方特殊,以后还能不知道吗?
到时候老朱同志登基做了皇帝,海晏河清,四海波静,就真的是书中才有的盛世。
这样想一想,朱标也很心动,追求统一好像是种花民族刻在骨子里的本性,现在不但有人,还有妖,那么追求人与妖的共治倒不妨也加进规划里去。
看到朱标陷入思考,刘基就赶紧抄起藤条桌上的青瓷碗,把剩下的汤一口闷了,免得浪费。
“先生——同去?”
“好。”刘基早就等着这句话。
他们二人决定明天一早就去,今天先休息。
夜里刘老须被安排在朱标的书房里睡下,它躺在角落的一叠棉布上,盖着一块毛巾,眼睛看见的是黑漆漆的仿佛有沙粒感的空气,脑子想的却全是自己的女儿。
甜甜有没有在睡觉,是不是还在哭,嫁妆都该送些什么好……
它翻了个身,想来想去,想的很多,却没有想出什么实在的东西来,最后黑暗中只余下一声悠长的叹息。
第20章 竹笋知节
第二天起来,天气竟回暖许多。
两人一狗一鼠出门,找了辆马车,朝钟山方向前进。
人和狗坐在车里,刘老须自告奋勇地承担了驾车的责任,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握着马鞭,坐在车辕上赶车。
刘基似乎兴趣盎然,对朱标问道:“你有没有读过王介甫的诗词文章?”
朱标道:“还没有。”
“钟山也叫蒋山,孙权的祖父名字是孙钟,他那个时候为了避讳,就把钟字改做蒋字。”刘基道,“王介甫写过一篇《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里面有句森疎五愿木,蹇浅一人泉,这个一人泉,就是我感兴趣的地方。”
朱标点点头,心里感概刘基的博学,很多人只知道他在军事政治方面对朱元璋的贡献,却忘了刘基也是能和宋濂、高启一起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的儒学大家。
刘基掀开帘子看了看路,接着道:“传说一人泉在钟山山巅,盛于一个小窍里,泉水只够一个人喝,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来神异非常。”
“是不是集一山灵气汇成的山泉?”
“不错。”刘基突然从左袖里掏出一个水桶那么大的葫芦来,抱在怀里,笑道,“公子有没有备好容器?不装上几盆的量可就算是白来了。”
这葫芦都有二十几寸长了。
朱标别说葫芦了,连个葫芦把手也没有拿,无奈道:“我没有先生想的长远。”
“无事,我分你一个。”刘基似乎早有预料,又从右边的袖子里掏出一个更大的葫芦。
这个葫芦一拿出来,都顶到车顶上去了。
刘基并不是个顽固的人,出于他和朱标名义上虽无,实则却有的师徒关系,再加上他们私交甚好,即使两人地位有差别,他也已经很少用敬语了,逐渐只在见面和告别时称呼一声。
他也在朱标面前展现了随和风趣的一面。
倒是朱标还一直叫他先生。
窗外景色变动,木叶慢慢多起来,灵气也浓郁一些,风吹过去,竟然也不怎么寒冷,比起出门时又热上一点,虽然有雪,却没有冬天的温度,无疑是接近了钟灵毓秀之地。
——他们离钟山已经很近了。
朱标突然道:“先生。”
刘基睁开本在闭目眼神的眼睛:“嗯。”
“钟山乃王气所居之地,此山为龙脉,是不是?”
“没错。”刘基指着白雪皑皑的山脉,“你看山上那盘绕的金黄龙气,不是很显眼么?”
朱标探出头去,确实看到了钟山之巅上的金黄之气,但当他的视线向下移动时,却又看见了地底的龙脉。
有一条绵延数千里的巨大金龙伏在地上,抗起了整座山脉,所有的山石都好像是从他背上长出来的一般。
其龙角、龙鳞、龙爪、龙尾、龙须,全都栩栩如生,金黄一片,熠熠生辉,散发着一种无法形容的澎湃的生命力与朝气。
地龙……
不,这是埋在钟山山底的龙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