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他舌头短一截,吐字奇怪,甚至有点好笑。
但造成这副后果的原因,想来还是唏嘘。
第79章 好了,你累了。
马巽毕竟为官多年,应承沉着,目光也犀利。
儿子行刺圣上,他府上早在数日前,就被三法司的人踏平了门槛子,但今日来的却是素未谋面的远宁王,一瞬间看出王爷此行别有深意。
或许,生门就在此。
王爷笑而不语的看他,拿出一份折子,是三法司这几日内审马承扬的奏报。
文书上,马承扬签字画押,承认倒卖地皮、也承认与已故瑞王以权谋私、还承认了与瑞王旧部意图行刺圣驾。
前两条还好,最后这一条,足以把马家一家老小拉出来,该剐的剐,该砍的砍。
马巽再如何冷静,手也逐渐抖起来,自他失势被明称养病,实则软禁的困于府中后,只道儿子蒙瑞王照顾,生意越做越好,当真不知道,儿子为什么突然要去做这诛九族的勾当。
刑部尚书亲自到府上查问时,马巽瞬间头大,只觉得脑袋发飘的不真实。
每日里盘算着该去偷偷找谁求情,他暗地里找过瑞王的儿子远在封地的瑞康郡王。
但也不知是郡王耳目灵通,还是确实不想再与父亲的旧交纠缠不清,直接闭门谢客,马巽差去的人,郡王见都没见。
于是马巽又偷偷出府,去求瑞王的女儿端淑郡主,谁知郡主反倒哭诉起她父王死了还不消停,闹出这一出,直言自己泥菩萨过江。
只是马巽当然不知,在王爷猜测瑞王被害事由不简单时,便偷偷查过端淑郡主,捏到了郡主曾经把驸马偷养的外室迫害致残的把柄,要她对此事袖手不管。
想那瑞王白辰一支就只剩下郡主和郡王姐弟二人,门第冷落。
先父前门客的儿子谋刺皇上
本就是烂摊子,郡主当然不会傻得削尖了脑袋,迎难而上。
一颗软钉子,把马巽顶回来了。
马巽感叹人走茶凉之余不甘束手,先后与三法司的几位主事,明里暗里联系了个遍。可依旧是谋刺圣驾,没人敢应。
终于,转机来了,能撑起这摊烂事儿的,只怕大尧唯有远宁王一人。
但马巽知道,他非要拿些什么来交换,才能迎来真正的转机。
远宁王见他若有所思的模样,道:马大人是否知道,他为何愿意承认这诛九族的大罪,却不巧言辩白?
是了,为什么?
熬刑不过,所以只求痛快?
王爷笑了笑,道:因为文亦斌文大人向令郎承诺,若是如实交代,他便能求陛下只诛杀涉案之人,饶了马家亲眷,说着,王爷指了指三司上奏的文书,文大人这文字游戏玩的虽不高明,令郎却还是上当了。
马巽又细看那奏报,指明马巽是瑞王旧部,不可能对此事毫不知情,请陛下示下,如何处置。
不由得火气往上撞,从前他与文亦斌分别是左右都御史,相处多年只道文亦斌为人谨慎,却没想到,他这般睚眦必报。
把奏报一合,向远宁王道:王爷既然肯屈尊下榻,便给下官直条明路吧。
远宁王摇着扇子,问道:马大人以为,文御史为何要针对你呢?其实这案子如何查探,都没有半点线索指向大人,怎么看都是令郎受人蒙蔽。
马巽略微迟疑了片刻,显然远宁王是目前微一的救命稻草了,便也就把当年的过往说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当年白景纳太子妃时,文家的外戚身份,差一点就被马巽搅合黄了。
就此结下了梁子,文亦斌面上无所谓,但事实上该是恨透了马巽。
可这事儿,其实也不是马巽本意,而是瑞王属意的文亦斌先是攀附远宁王一支,而后又想与皇室结亲,日后必成大患。
话匣子打开,便一时半会儿合不上了。
远宁王此行收获匪浅,得知了些皇族记档上查不到的过往。
话要从先皇一朝说起。
白景的父亲名叫白落。
他继位时,闹了好大一场皇族政变。
先皇白落兄弟一共四人,瑞王白辰生性懒散,早早的闲云野鹤了。
剩下的三名兄弟,明和暗争大尧的天下。
终于不知为何,当时大皇子生母,一夜之间,倒戈亲子。向皇帝丈夫奏称民间有双头蛇(※)祸乱人间,预示皇族将生同室操戈的混乱,为免除流血灾难,请皇上废黜太子,改立白落。
太子并非胸无点墨的纨绔,宫中也多少安插了眼线。得知生母暗中要求皇上废黜他时,他莫名且惊骇,但让他更为诧异的是,他的父王竟然同意了。
仓促间,只得纠集势力,发动逼宫动乱。
不知那是一个被多少人鲜血染红的夜
最终,大皇子死于混乱,远宁王的父亲则是在动乱中护驾有功,两个儿子也因此丧生御前,才被封为大尧的异姓郡王。
说着,马巽摇头叹息道:这事,没有史官敢详细下笔,当年的皇室内乱,经年日久无人再提,只怕王爷您都知之不详,毕竟您是先王老来得子,这段往事,也不知老王爷是否和您提及过。
远宁王面不改色的听马巽叙述,心里可没脸上平静。
--
但造成这副后果的原因,想来还是唏嘘。
第79章 好了,你累了。
马巽毕竟为官多年,应承沉着,目光也犀利。
儿子行刺圣上,他府上早在数日前,就被三法司的人踏平了门槛子,但今日来的却是素未谋面的远宁王,一瞬间看出王爷此行别有深意。
或许,生门就在此。
王爷笑而不语的看他,拿出一份折子,是三法司这几日内审马承扬的奏报。
文书上,马承扬签字画押,承认倒卖地皮、也承认与已故瑞王以权谋私、还承认了与瑞王旧部意图行刺圣驾。
前两条还好,最后这一条,足以把马家一家老小拉出来,该剐的剐,该砍的砍。
马巽再如何冷静,手也逐渐抖起来,自他失势被明称养病,实则软禁的困于府中后,只道儿子蒙瑞王照顾,生意越做越好,当真不知道,儿子为什么突然要去做这诛九族的勾当。
刑部尚书亲自到府上查问时,马巽瞬间头大,只觉得脑袋发飘的不真实。
每日里盘算着该去偷偷找谁求情,他暗地里找过瑞王的儿子远在封地的瑞康郡王。
但也不知是郡王耳目灵通,还是确实不想再与父亲的旧交纠缠不清,直接闭门谢客,马巽差去的人,郡王见都没见。
于是马巽又偷偷出府,去求瑞王的女儿端淑郡主,谁知郡主反倒哭诉起她父王死了还不消停,闹出这一出,直言自己泥菩萨过江。
只是马巽当然不知,在王爷猜测瑞王被害事由不简单时,便偷偷查过端淑郡主,捏到了郡主曾经把驸马偷养的外室迫害致残的把柄,要她对此事袖手不管。
想那瑞王白辰一支就只剩下郡主和郡王姐弟二人,门第冷落。
先父前门客的儿子谋刺皇上
本就是烂摊子,郡主当然不会傻得削尖了脑袋,迎难而上。
一颗软钉子,把马巽顶回来了。
马巽感叹人走茶凉之余不甘束手,先后与三法司的几位主事,明里暗里联系了个遍。可依旧是谋刺圣驾,没人敢应。
终于,转机来了,能撑起这摊烂事儿的,只怕大尧唯有远宁王一人。
但马巽知道,他非要拿些什么来交换,才能迎来真正的转机。
远宁王见他若有所思的模样,道:马大人是否知道,他为何愿意承认这诛九族的大罪,却不巧言辩白?
是了,为什么?
熬刑不过,所以只求痛快?
王爷笑了笑,道:因为文亦斌文大人向令郎承诺,若是如实交代,他便能求陛下只诛杀涉案之人,饶了马家亲眷,说着,王爷指了指三司上奏的文书,文大人这文字游戏玩的虽不高明,令郎却还是上当了。
马巽又细看那奏报,指明马巽是瑞王旧部,不可能对此事毫不知情,请陛下示下,如何处置。
不由得火气往上撞,从前他与文亦斌分别是左右都御史,相处多年只道文亦斌为人谨慎,却没想到,他这般睚眦必报。
把奏报一合,向远宁王道:王爷既然肯屈尊下榻,便给下官直条明路吧。
远宁王摇着扇子,问道:马大人以为,文御史为何要针对你呢?其实这案子如何查探,都没有半点线索指向大人,怎么看都是令郎受人蒙蔽。
马巽略微迟疑了片刻,显然远宁王是目前微一的救命稻草了,便也就把当年的过往说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当年白景纳太子妃时,文家的外戚身份,差一点就被马巽搅合黄了。
就此结下了梁子,文亦斌面上无所谓,但事实上该是恨透了马巽。
可这事儿,其实也不是马巽本意,而是瑞王属意的文亦斌先是攀附远宁王一支,而后又想与皇室结亲,日后必成大患。
话匣子打开,便一时半会儿合不上了。
远宁王此行收获匪浅,得知了些皇族记档上查不到的过往。
话要从先皇一朝说起。
白景的父亲名叫白落。
他继位时,闹了好大一场皇族政变。
先皇白落兄弟一共四人,瑞王白辰生性懒散,早早的闲云野鹤了。
剩下的三名兄弟,明和暗争大尧的天下。
终于不知为何,当时大皇子生母,一夜之间,倒戈亲子。向皇帝丈夫奏称民间有双头蛇(※)祸乱人间,预示皇族将生同室操戈的混乱,为免除流血灾难,请皇上废黜太子,改立白落。
太子并非胸无点墨的纨绔,宫中也多少安插了眼线。得知生母暗中要求皇上废黜他时,他莫名且惊骇,但让他更为诧异的是,他的父王竟然同意了。
仓促间,只得纠集势力,发动逼宫动乱。
不知那是一个被多少人鲜血染红的夜
最终,大皇子死于混乱,远宁王的父亲则是在动乱中护驾有功,两个儿子也因此丧生御前,才被封为大尧的异姓郡王。
说着,马巽摇头叹息道:这事,没有史官敢详细下笔,当年的皇室内乱,经年日久无人再提,只怕王爷您都知之不详,毕竟您是先王老来得子,这段往事,也不知老王爷是否和您提及过。
远宁王面不改色的听马巽叙述,心里可没脸上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