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郭嘉:“天子看中的是琅琊伏氏、还有主公的势力。可主公本就是他的臣子,非要再密切些,唯有与结下姻缘,将伏氏抬上……‘外戚’之位。”
“外戚”的话音一落,书房里又没人说话了。
当年的窦武、此前的何进,稳坐外戚位后都获得了世家拥护,风光无限。秦异人虽“离经叛道”过了头,然而究竟是伏家的女儿,琅琊伏氏身为功臣世家,族中几代与皇家有姻,站上外戚之位也是合理的。
良久,孙策才若有所思地“唔”了一声,又抬头,目光还是坦诚的。他又问了一遍:“主公有什么其他想法吗?”
秦楚低下头顿了顿,目光最终落在了伏完那封字迹潦草的信帛上。她对着幼年玩伴苦笑了一下。
是了。利益当前,父母乃至伏寿本人都无异议,她甚至不需要召集手下开什么议事会,因为就算是吕布孙策这样不通文墨的武将,都能一眼看出最佳选择是哪项。
走向上位的道路必然是艰辛的。她蹚过黄巾与西羌的尸水,在腥风血雨里走了一路,手中白剑不知抹过多少人的颈项,终究没能做到刀枪不入。
在某些极为短暂的瞬间,尸山血海里辟出新路的秦异人仍然会感到五指的麻木,下手前有片刻的犹豫——或许是因为心脏偶尔的刺痛。
欲于此途前行,她生来是该背负一些东西的。
“没有,是我软弱了。”
她轻轻摇头,最终还是回答了手下:
“天子欲立阿寿为后,这是好事……就这样办吧。”
唯一一件幸运的事是,没有人、连刘辩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性命早在那日鸩酒后,就已握在了秦楚手中。
就像被双手护住的微弱烛火,一松手,便能四散消去。
第98章
天子欲立伏氏女为后。
消息传下来的那天, 反应最大的不是世家门阀,而是掌管国库的大司农——据说他接下圣旨时,脸比城郊菜地里的韭菜都绿,站起身时膝盖都在打颤。
如今雒阳不比以往, 穷得叮当响。先是灵帝国丧, 少帝登基, 又是火烧北宫, 之后还有董卓横行, 零零总总耗费了大量金银,国库比刘辩的身子骨都要虚。
大司农如丧考妣地窝在农监里三天没出门,一个劲地翻着记录收支的竹简,手下几个副官算了又算,终于在第四天的时候交出了凿凿二字:
——没钱。
刘辩:“……”
然而东汉的红白喜事一贯是要大操大办的, 皇家之事更不容怠慢。何况秦楚与伏氏的地位摆在那里, 皇帝孱弱无力,不得不仰人鼻息,既然想借外戚之力收拢中央权力, 自然也要拿出诚意。
要钱,就得先集权;可是要集权,还得先拿钱拉拢人。
刘辩跟大司农扯皮推诿了几天, 回回只有“没钱”两字当做答案,实在没辙,迫不得已下,还是与几个影不太正的世家做了交易,依着先帝“卖官”的做法, 提拔一堆乱七八糟的人上去, 总算凑齐了两万斤黄金。
依照“六礼”的帝后婚仪, 黄金两万斤得是迎娶皇后的聘礼基础,交出这笔高昂费用之后,才能开始考虑其他事宜。
除了羊雁鱼鹿等所谓的“聘礼三十物”,还要准备束帛、玉璧、车马等奢侈昂贵的彩礼。这一番针头削铁后,莫说伤筋动骨,就算是高坐明堂的刘辩都觉得身心俱疲,差不多要倾家荡产了。
至于这刮骨抽筋的聘礼,也理所应当地进了城北大将军府。
“身外之物对我来说没什么用。”
秦楚刚刚打发完运送聘礼的御林军,上前看了看,收纳聘礼的梨花木箱已经叠了三五层了。
她从里头摸出一把镶了石榴红玉的银剑,抽出来看了两眼,觉得没什么意思,便往孙策手里一扔:
“喏,这应该是阿策喜欢的——这些东西我本来不想收,可送到城北还是城东,实在是件要紧事。”
孙策慌忙托住剑,没听懂她的意思,愣愣地回了一句:
“为什么必须收?”
郭嘉摇摇羽扇,慢悠悠地晃过来,拖着声音替主公答了:“因为聘礼进的是大将军府还是不其侯府,关系到做主的人是谁。”
他说着,抻起头往箱里看了两眼,又很是失望地收回目光,感叹了一声:
“唉,居然没有鹅毛扇。”
孙策握着红玉剑低头思索,到底没琢磨出来什么什么叫“做主的人”,于是很好脾气地接了郭嘉一句:
“军师想要的话,我可以去山上捉野雉给你做。”
“……不必了,”郭嘉眼皮一跳,“我也不是很缺扇子。”
不管怎么说,来自皇家的金银财帛还是堆满了大将军府的仓库。
聘礼中最光鲜的部分被陆陆续续地赏予了府中属臣,剩下那些,则分批被运往了徐/州,成了发展东武的重要资源。
正如郭嘉所说的,聘礼去向决定了“外戚派”的中心人物——伏完虽也拜了辅国将军,却常闭门谢客,装聋作哑,因而雒阳诸官也就默认了“有事往大将军府”的规则,也渐渐习惯了认秦楚为外戚之首。
与此同时,南方的袁术虽挟了陈留王,却再没掀起什么水花。
据驻于徐/州的暗卫所说,袁术正在私下写信与各方诸侯交易,意图效仿袁绍,组成另外一支南方联军。
--
“外戚”的话音一落,书房里又没人说话了。
当年的窦武、此前的何进,稳坐外戚位后都获得了世家拥护,风光无限。秦异人虽“离经叛道”过了头,然而究竟是伏家的女儿,琅琊伏氏身为功臣世家,族中几代与皇家有姻,站上外戚之位也是合理的。
良久,孙策才若有所思地“唔”了一声,又抬头,目光还是坦诚的。他又问了一遍:“主公有什么其他想法吗?”
秦楚低下头顿了顿,目光最终落在了伏完那封字迹潦草的信帛上。她对着幼年玩伴苦笑了一下。
是了。利益当前,父母乃至伏寿本人都无异议,她甚至不需要召集手下开什么议事会,因为就算是吕布孙策这样不通文墨的武将,都能一眼看出最佳选择是哪项。
走向上位的道路必然是艰辛的。她蹚过黄巾与西羌的尸水,在腥风血雨里走了一路,手中白剑不知抹过多少人的颈项,终究没能做到刀枪不入。
在某些极为短暂的瞬间,尸山血海里辟出新路的秦异人仍然会感到五指的麻木,下手前有片刻的犹豫——或许是因为心脏偶尔的刺痛。
欲于此途前行,她生来是该背负一些东西的。
“没有,是我软弱了。”
她轻轻摇头,最终还是回答了手下:
“天子欲立阿寿为后,这是好事……就这样办吧。”
唯一一件幸运的事是,没有人、连刘辩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性命早在那日鸩酒后,就已握在了秦楚手中。
就像被双手护住的微弱烛火,一松手,便能四散消去。
第98章
天子欲立伏氏女为后。
消息传下来的那天, 反应最大的不是世家门阀,而是掌管国库的大司农——据说他接下圣旨时,脸比城郊菜地里的韭菜都绿,站起身时膝盖都在打颤。
如今雒阳不比以往, 穷得叮当响。先是灵帝国丧, 少帝登基, 又是火烧北宫, 之后还有董卓横行, 零零总总耗费了大量金银,国库比刘辩的身子骨都要虚。
大司农如丧考妣地窝在农监里三天没出门,一个劲地翻着记录收支的竹简,手下几个副官算了又算,终于在第四天的时候交出了凿凿二字:
——没钱。
刘辩:“……”
然而东汉的红白喜事一贯是要大操大办的, 皇家之事更不容怠慢。何况秦楚与伏氏的地位摆在那里, 皇帝孱弱无力,不得不仰人鼻息,既然想借外戚之力收拢中央权力, 自然也要拿出诚意。
要钱,就得先集权;可是要集权,还得先拿钱拉拢人。
刘辩跟大司农扯皮推诿了几天, 回回只有“没钱”两字当做答案,实在没辙,迫不得已下,还是与几个影不太正的世家做了交易,依着先帝“卖官”的做法, 提拔一堆乱七八糟的人上去, 总算凑齐了两万斤黄金。
依照“六礼”的帝后婚仪, 黄金两万斤得是迎娶皇后的聘礼基础,交出这笔高昂费用之后,才能开始考虑其他事宜。
除了羊雁鱼鹿等所谓的“聘礼三十物”,还要准备束帛、玉璧、车马等奢侈昂贵的彩礼。这一番针头削铁后,莫说伤筋动骨,就算是高坐明堂的刘辩都觉得身心俱疲,差不多要倾家荡产了。
至于这刮骨抽筋的聘礼,也理所应当地进了城北大将军府。
“身外之物对我来说没什么用。”
秦楚刚刚打发完运送聘礼的御林军,上前看了看,收纳聘礼的梨花木箱已经叠了三五层了。
她从里头摸出一把镶了石榴红玉的银剑,抽出来看了两眼,觉得没什么意思,便往孙策手里一扔:
“喏,这应该是阿策喜欢的——这些东西我本来不想收,可送到城北还是城东,实在是件要紧事。”
孙策慌忙托住剑,没听懂她的意思,愣愣地回了一句:
“为什么必须收?”
郭嘉摇摇羽扇,慢悠悠地晃过来,拖着声音替主公答了:“因为聘礼进的是大将军府还是不其侯府,关系到做主的人是谁。”
他说着,抻起头往箱里看了两眼,又很是失望地收回目光,感叹了一声:
“唉,居然没有鹅毛扇。”
孙策握着红玉剑低头思索,到底没琢磨出来什么什么叫“做主的人”,于是很好脾气地接了郭嘉一句:
“军师想要的话,我可以去山上捉野雉给你做。”
“……不必了,”郭嘉眼皮一跳,“我也不是很缺扇子。”
不管怎么说,来自皇家的金银财帛还是堆满了大将军府的仓库。
聘礼中最光鲜的部分被陆陆续续地赏予了府中属臣,剩下那些,则分批被运往了徐/州,成了发展东武的重要资源。
正如郭嘉所说的,聘礼去向决定了“外戚派”的中心人物——伏完虽也拜了辅国将军,却常闭门谢客,装聋作哑,因而雒阳诸官也就默认了“有事往大将军府”的规则,也渐渐习惯了认秦楚为外戚之首。
与此同时,南方的袁术虽挟了陈留王,却再没掀起什么水花。
据驻于徐/州的暗卫所说,袁术正在私下写信与各方诸侯交易,意图效仿袁绍,组成另外一支南方联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