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然能感受到,李福对李世民的孺慕之情,以及他内心的孤单。
此时,李福跪坐在案几后,身姿依旧挺拔,却垂首不语,唇角抿着,周身笼罩了孤寂之感,明明房内温暖如春,宇文修多罗却总觉得李福的身影对她呈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感。
只是如今有她在,岂能放任这“孤舟蓑笠翁”不管。宇文修多罗走上前去,温声道:“十三郎,我就在这里陪你,你若有什么想说的,都说与我,可好?”
“阿婉,我无事。”李福的声音略带了些沙哑,神情未动,他总是习惯了,将这些过往深埋心底,不与任何人说起。
宇文修多罗哪能不知道他,面上说着自己无事,内心只怕是喊着要她快安慰。她亦不是别人一拒绝就甩手走人的人,当下就抱住了李福的胳膊,笑嘻嘻地说:“我还偏不走了。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事,让十三郎连我都不愿说。”
此时此刻的她杏眸弯弯,眸中熠熠似落了碎星,就那样看着他,如同冬日暖阳一般,照得他心中暖融融的,仿佛将世间所有的美好与温暖,都带到了他的面前。
沉寂了半晌,李福总算开口了,轻念道:“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
这是李世民出征时,写给李治的家书,其意为“不见你的书信,我担心的要死”。李世民对长孙皇后之子女的疼爱,着实称得上前无古人。太子李承乾谋反,他留了李承乾性命。长孙皇后崩后,他亲自抚养晋阳公主和李治,给了新城公主远超于其他公主的封赏,甚至在李治成为太子后,还要留他居在太极宫里。
“这是阿爷出征时写给九兄的书信,句句都是对九兄的关切。”
只有在宇文修多罗面前,李福才将李世民唤作“阿爷”,而不是“叔父”。就是在李勣面前,他都不曾如此。
只听李福接着道:“当日阿爷为着青史名声,再加上那么丁点愧疚,要选出一人过继给隐太子,那个人就是我。”
宇文修多罗还是挽着他,就那般听着。李福出继一事,她自然是知晓的。
“我一直以为是阿娘不得重视,阿爷才会将我出继。若是如此,倒也罢了。直到那日,我陪着二十一娘玩闹,躲在千步廊下,等她来寻。这时候,阿爷和长孙无忌也来了此处。”李福说着,又顿了一顿,眼神略滞,似是陷入了回忆,“我听到了阿爷说,他选我出继,是因为年幼皇子中,他觉得我运筹帷幄,很是聪慧。他要让我成为九兄的羽翼。”
聪慧的皇子,要成为李治的羽翼,但不能成为李治的绊脚石,出继便是最好的选择。李建成之子,自然与皇位无缘。
将深埋心底多年的话说出,李福如释重负般,轻吐了一口气。这件事情,他连李勣和杨太妃都未曾告知。
而李治,确实也是个仁厚的人,仍然与他兄弟相称,允他侍亲母杨太妃,仿佛他从未出继过一般。只是李福在想,固然是李治宽仁,但此举也可能是李世民的授意。
李世民临终前,贬斥李勣于西疆叠州,以试其忠心。而李勣接到旨意,并无多言便去了叠州,李世民就嘱咐李治,此人乃可用之才,待到他登基后将李勣召回。这样,李勣就会忠心为李治所用。
过了许久,李福又说:“阿爷是威震四海的天可汗,文治武功。自小,他就是我最崇敬的人......”
他话未说完,宇文修多罗哪还能不明白。李福本就是没有野心的人,她自然能想来,李福在经历过此事后,敛了少年意气,也敛了自身聪慧,成了如今这样老成持重的模样。
一时间,她竟觉得所有安慰的话都是多余,眼珠转动,略想了想,宇文修多罗就招来了墨竹,吩咐道:“墨竹,将库里的剑南烧春都拿出来,再取两个碗来。”
这种需要一醉方休的时候,哪还能用青斑绿纹的鹦鹉杯,光彩透亮的琉璃盏等物小酌。自然是要玉碗盛来琥珀光,有李白诗中喝醉后“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快意,一扫沮丧才好。
听到她这一叠声的吩咐,李福愣了一瞬,随即就笑了:“是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待到墨竹几人捧了凤颈银酒壶来,壶上还雕着精致的仰莲纹,镶着宝石,熠熠生辉。宇文修多罗亲自执着银壶,将酒倒入四曲海棠形的银碗中,递给李福。
一碗又一碗酒喝下去,李福已是微醺,他星目微眯,对宇文修多罗说:“阿婉,你曾说我无欲则刚,可是,我也曾羡慕九兄......”
说罢,又仰头喝了一碗酒,全然不复平日端着仪态,小酌慢饮的模样。他有些醉了,发髻微乱,面色泛红,虽不是平日里那般如孤松之独立的模样,却也是若玉山之将崩①。果然,俊美郎君醉了酒的时候,都是醉玉颓山,极为好看的。
宇文修多罗本想劝他,说李世民并非是因为完全偏爱李治才如此,更有许多政治因素在其中,虽然她也列举不出来有何政治因素。只是想到李福如何能不懂这些,她也将话咽了下去,给自己添了酒,巧笑嫣然,举盏对李福道:“望十三郎过去的所有不快,都消融在这一盏酒里。往后余生,风雨同舟,我会一直陪着你。”
她说着,忽然想到了那句“往后余生,风雪是你”的歌词,忽觉自己仿佛在念誓词一般。
看着宇文修多罗满目真诚,巧笑倩兮的模样,又听到她这一席话,他亦是心潮澎湃,只觉满心都被宇文修多罗这一句话填满。
--
此时,李福跪坐在案几后,身姿依旧挺拔,却垂首不语,唇角抿着,周身笼罩了孤寂之感,明明房内温暖如春,宇文修多罗却总觉得李福的身影对她呈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感。
只是如今有她在,岂能放任这“孤舟蓑笠翁”不管。宇文修多罗走上前去,温声道:“十三郎,我就在这里陪你,你若有什么想说的,都说与我,可好?”
“阿婉,我无事。”李福的声音略带了些沙哑,神情未动,他总是习惯了,将这些过往深埋心底,不与任何人说起。
宇文修多罗哪能不知道他,面上说着自己无事,内心只怕是喊着要她快安慰。她亦不是别人一拒绝就甩手走人的人,当下就抱住了李福的胳膊,笑嘻嘻地说:“我还偏不走了。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事,让十三郎连我都不愿说。”
此时此刻的她杏眸弯弯,眸中熠熠似落了碎星,就那样看着他,如同冬日暖阳一般,照得他心中暖融融的,仿佛将世间所有的美好与温暖,都带到了他的面前。
沉寂了半晌,李福总算开口了,轻念道:“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
这是李世民出征时,写给李治的家书,其意为“不见你的书信,我担心的要死”。李世民对长孙皇后之子女的疼爱,着实称得上前无古人。太子李承乾谋反,他留了李承乾性命。长孙皇后崩后,他亲自抚养晋阳公主和李治,给了新城公主远超于其他公主的封赏,甚至在李治成为太子后,还要留他居在太极宫里。
“这是阿爷出征时写给九兄的书信,句句都是对九兄的关切。”
只有在宇文修多罗面前,李福才将李世民唤作“阿爷”,而不是“叔父”。就是在李勣面前,他都不曾如此。
只听李福接着道:“当日阿爷为着青史名声,再加上那么丁点愧疚,要选出一人过继给隐太子,那个人就是我。”
宇文修多罗还是挽着他,就那般听着。李福出继一事,她自然是知晓的。
“我一直以为是阿娘不得重视,阿爷才会将我出继。若是如此,倒也罢了。直到那日,我陪着二十一娘玩闹,躲在千步廊下,等她来寻。这时候,阿爷和长孙无忌也来了此处。”李福说着,又顿了一顿,眼神略滞,似是陷入了回忆,“我听到了阿爷说,他选我出继,是因为年幼皇子中,他觉得我运筹帷幄,很是聪慧。他要让我成为九兄的羽翼。”
聪慧的皇子,要成为李治的羽翼,但不能成为李治的绊脚石,出继便是最好的选择。李建成之子,自然与皇位无缘。
将深埋心底多年的话说出,李福如释重负般,轻吐了一口气。这件事情,他连李勣和杨太妃都未曾告知。
而李治,确实也是个仁厚的人,仍然与他兄弟相称,允他侍亲母杨太妃,仿佛他从未出继过一般。只是李福在想,固然是李治宽仁,但此举也可能是李世民的授意。
李世民临终前,贬斥李勣于西疆叠州,以试其忠心。而李勣接到旨意,并无多言便去了叠州,李世民就嘱咐李治,此人乃可用之才,待到他登基后将李勣召回。这样,李勣就会忠心为李治所用。
过了许久,李福又说:“阿爷是威震四海的天可汗,文治武功。自小,他就是我最崇敬的人......”
他话未说完,宇文修多罗哪还能不明白。李福本就是没有野心的人,她自然能想来,李福在经历过此事后,敛了少年意气,也敛了自身聪慧,成了如今这样老成持重的模样。
一时间,她竟觉得所有安慰的话都是多余,眼珠转动,略想了想,宇文修多罗就招来了墨竹,吩咐道:“墨竹,将库里的剑南烧春都拿出来,再取两个碗来。”
这种需要一醉方休的时候,哪还能用青斑绿纹的鹦鹉杯,光彩透亮的琉璃盏等物小酌。自然是要玉碗盛来琥珀光,有李白诗中喝醉后“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快意,一扫沮丧才好。
听到她这一叠声的吩咐,李福愣了一瞬,随即就笑了:“是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待到墨竹几人捧了凤颈银酒壶来,壶上还雕着精致的仰莲纹,镶着宝石,熠熠生辉。宇文修多罗亲自执着银壶,将酒倒入四曲海棠形的银碗中,递给李福。
一碗又一碗酒喝下去,李福已是微醺,他星目微眯,对宇文修多罗说:“阿婉,你曾说我无欲则刚,可是,我也曾羡慕九兄......”
说罢,又仰头喝了一碗酒,全然不复平日端着仪态,小酌慢饮的模样。他有些醉了,发髻微乱,面色泛红,虽不是平日里那般如孤松之独立的模样,却也是若玉山之将崩①。果然,俊美郎君醉了酒的时候,都是醉玉颓山,极为好看的。
宇文修多罗本想劝他,说李世民并非是因为完全偏爱李治才如此,更有许多政治因素在其中,虽然她也列举不出来有何政治因素。只是想到李福如何能不懂这些,她也将话咽了下去,给自己添了酒,巧笑嫣然,举盏对李福道:“望十三郎过去的所有不快,都消融在这一盏酒里。往后余生,风雨同舟,我会一直陪着你。”
她说着,忽然想到了那句“往后余生,风雪是你”的歌词,忽觉自己仿佛在念誓词一般。
看着宇文修多罗满目真诚,巧笑倩兮的模样,又听到她这一席话,他亦是心潮澎湃,只觉满心都被宇文修多罗这一句话填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