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萧灼华瞧赖瑾把所有琐碎杂事都扔给她的样子,不知道赖瑾是不是真的待她好, 但得说, 是挺信任她的。她拔剑出鞘,看向上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形成的钢纹, 手指轻轻抚过剑身,道:“倒也值得。”潇洒利落地还剑归鞘,坐着马车回大营。
赖瑾扔给她的事情太多, 她如果亲力亲为,累死都干不过来, 只能是按照赖瑾教的, 通过考试和考评制度选拔人才, 把活都安排下去。各项事情安排完,她帐下的管事的人,比赖瑾帐篷里的千总还多,挺有发号施令的快乐。
萧灼华回去之后,便按照赖瑾说的,扩招女兵,选拔县令、县尉、县监。
考试选才、考评选拔都已经用得很顺手了,选县官也是参照这标准来。
萧灼华将招考告示贴出去,同时注明县令、县尉、县监的权责,以及,只要是边郡户籍者皆可报考,且不限男女。
她按照赖瑾之前教她的,增设了吏部、兵部、刑部。
县令属官,归属吏部管。县尉属兵,主缉盗查案维护地方治安之事,归兵部管。县监,掌刑法,主监察、断案、审案,没有缉拿、管钱的权利,属刑部管。
这三部还没有设,但赖瑾提过六部制度,还说要把农和商单独列成两个部,增加成八个。他既然有这构想,又特意跟她提过,如今就正好安排上。她也觉得挺好,以免县令压得县尉、县监形同虚设,连朝廷的都不听。
她估计,赖瑾划了野沟子县,迟迟未设县衙,估计是考虑到吏部、刑部、兵部跟朝廷的九卿衙门的权职有些像,暂时不好安排。
如今战事即起,便没那些顾虑了,反正一切都靠刀兵说话。
县令、县尉、县监,事关重大,萧灼华根据赖瑾制定的重重策略、军规制度,又参考了些朝廷、律法制度,亲自出考题。她出完考题后,拿去给赖瑾看。
赖瑾看完,加加减减了些条目,便将考试项目定下来,让萧灼华在军中也贴一份。他加了条,同等成绩下,有军籍者优先。
赖瑾忙着招新兵、把新兵编入各营、训练、发兵械等,为大军出征做准备,忙得根本顾不上县令、县尉、县监选拔的事,全部交给萧灼华去办。反正挑上来的人,能用就用,不能用再换就是了。他手握大军,还怕一个县里的官翻浪不成?况且,大概率的是出自军中。
孙潜押回来,赖瑾百忙之中挤时间,特意安排人给他搭了个台子,当着全军的面,借他的人头正了一波军威,挂到辕门上。因为他配合追缴钱财态度好,没悬尸,只挂了脑袋。
铁匠作坊的炉子日夜不歇,还从军中调派了人去帮忙,打铁的活全停了,全部用来铸铜矛。他几万大军,每人带来好几十斤铜钱,铸铜矛,管够!矛杆、矛尖一体铸成。铜的融点比铁低,炼起来比铁方便多了。
赖瑾刚把召来的九万新兵安排入营、发上铜矛,老贾带着人回来了。
老贾告诉赖瑾:“中郎将跟博英郡侯一起出的兵。中郎将在青山郡歇了一夜就走了,博英郡侯紧跟着就开始调人召集兵马,约见了隔壁的青阳郡守,又派出幕僚去往平川、广庭等几个郡当说客。博英郡侯开出的条件是,打下镇边大军,他只取三成,其余七层,由各郡分。”
赖瑾问:“出兵理由是什么?”
老贾说:“最开始是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后来又传出斩杀传诏的中郎将之事,意图造反,打出平叛的名头。我回来的时候,沿途各郡都在动兵了。”
赖瑾说:“造反的名头,我才不背。”
他立即写了篇讨伐檄文:中郎将和以博英郡侯为首的七郡之地,为了贪图先太子的遗产,欺负我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合谋构陷我。你们这些人,欺负一个被发配到边郡的未及束发之年的少年郎,不要脸。我家为大盛朝廷抛头颅洒热血,以两郡之地去抵抗东陵十国倾尽举国之力的进攻,你们为了抢我的钱,竟然污蔑我造反,无耻,不要脸!我就算是死,也不让你们得逞。成国公府出来的孩子,哪怕只有十三岁,那也是有血性的汉子。我宁肯战死,也不叫你们如此欺辱我,我已经将所有金子都发出去了,所有铜钱都融了,我就算是死,也不叫你们吞掉我先太子姐夫和表姐留给我的遗产,绝不叫你们得逞。你们这帮趁着我家为大盛朝拼命,在背后捅刀子的奸贼,你们是东陵国的奸细,反贼!
大白话,念出来,文盲都能听懂。他写完,就叫宣传兵背下来,传出去。
他现在要打仗了,库里堆了大量布帛绢布,找会写字的人来,抄!
布帛多贵啊,可以当钱用的,哪怕写了字,那也不能扔啊,只要拿来用,就能看到字。总是有认字的,一念,传得沸沸扬扬。
赖瑾要在陈郡招兵,让宣传兵发的是打仗招兵的。讨伐檄文,先派人发到淮郡去,再从淮郡一路发出去。
兵贵神速,事不宜迟。
趁着博英郡侯还在路上,赖瑾带着刚收编好拿上铜矛的大军,只带了赶路的粮,直奔淮郡。
他要打的就是博英郡侯过六郡之地的时间差。秋收时节到了,野沟子县的地里一粒粮都没有,但是出了野沟子县,沿途遍地的粮,全在地里。
实在不行,一边派人攻着城,一边派兵去地里现割都成,况且,十三万大军,打几个豪族坞堡抢粮,跟玩似的,用人堆,都能把坞堡给埋了。
--
赖瑾扔给她的事情太多, 她如果亲力亲为,累死都干不过来, 只能是按照赖瑾教的, 通过考试和考评制度选拔人才, 把活都安排下去。各项事情安排完,她帐下的管事的人,比赖瑾帐篷里的千总还多,挺有发号施令的快乐。
萧灼华回去之后,便按照赖瑾说的,扩招女兵,选拔县令、县尉、县监。
考试选才、考评选拔都已经用得很顺手了,选县官也是参照这标准来。
萧灼华将招考告示贴出去,同时注明县令、县尉、县监的权责,以及,只要是边郡户籍者皆可报考,且不限男女。
她按照赖瑾之前教她的,增设了吏部、兵部、刑部。
县令属官,归属吏部管。县尉属兵,主缉盗查案维护地方治安之事,归兵部管。县监,掌刑法,主监察、断案、审案,没有缉拿、管钱的权利,属刑部管。
这三部还没有设,但赖瑾提过六部制度,还说要把农和商单独列成两个部,增加成八个。他既然有这构想,又特意跟她提过,如今就正好安排上。她也觉得挺好,以免县令压得县尉、县监形同虚设,连朝廷的都不听。
她估计,赖瑾划了野沟子县,迟迟未设县衙,估计是考虑到吏部、刑部、兵部跟朝廷的九卿衙门的权职有些像,暂时不好安排。
如今战事即起,便没那些顾虑了,反正一切都靠刀兵说话。
县令、县尉、县监,事关重大,萧灼华根据赖瑾制定的重重策略、军规制度,又参考了些朝廷、律法制度,亲自出考题。她出完考题后,拿去给赖瑾看。
赖瑾看完,加加减减了些条目,便将考试项目定下来,让萧灼华在军中也贴一份。他加了条,同等成绩下,有军籍者优先。
赖瑾忙着招新兵、把新兵编入各营、训练、发兵械等,为大军出征做准备,忙得根本顾不上县令、县尉、县监选拔的事,全部交给萧灼华去办。反正挑上来的人,能用就用,不能用再换就是了。他手握大军,还怕一个县里的官翻浪不成?况且,大概率的是出自军中。
孙潜押回来,赖瑾百忙之中挤时间,特意安排人给他搭了个台子,当着全军的面,借他的人头正了一波军威,挂到辕门上。因为他配合追缴钱财态度好,没悬尸,只挂了脑袋。
铁匠作坊的炉子日夜不歇,还从军中调派了人去帮忙,打铁的活全停了,全部用来铸铜矛。他几万大军,每人带来好几十斤铜钱,铸铜矛,管够!矛杆、矛尖一体铸成。铜的融点比铁低,炼起来比铁方便多了。
赖瑾刚把召来的九万新兵安排入营、发上铜矛,老贾带着人回来了。
老贾告诉赖瑾:“中郎将跟博英郡侯一起出的兵。中郎将在青山郡歇了一夜就走了,博英郡侯紧跟着就开始调人召集兵马,约见了隔壁的青阳郡守,又派出幕僚去往平川、广庭等几个郡当说客。博英郡侯开出的条件是,打下镇边大军,他只取三成,其余七层,由各郡分。”
赖瑾问:“出兵理由是什么?”
老贾说:“最开始是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后来又传出斩杀传诏的中郎将之事,意图造反,打出平叛的名头。我回来的时候,沿途各郡都在动兵了。”
赖瑾说:“造反的名头,我才不背。”
他立即写了篇讨伐檄文:中郎将和以博英郡侯为首的七郡之地,为了贪图先太子的遗产,欺负我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合谋构陷我。你们这些人,欺负一个被发配到边郡的未及束发之年的少年郎,不要脸。我家为大盛朝廷抛头颅洒热血,以两郡之地去抵抗东陵十国倾尽举国之力的进攻,你们为了抢我的钱,竟然污蔑我造反,无耻,不要脸!我就算是死,也不让你们得逞。成国公府出来的孩子,哪怕只有十三岁,那也是有血性的汉子。我宁肯战死,也不叫你们如此欺辱我,我已经将所有金子都发出去了,所有铜钱都融了,我就算是死,也不叫你们吞掉我先太子姐夫和表姐留给我的遗产,绝不叫你们得逞。你们这帮趁着我家为大盛朝拼命,在背后捅刀子的奸贼,你们是东陵国的奸细,反贼!
大白话,念出来,文盲都能听懂。他写完,就叫宣传兵背下来,传出去。
他现在要打仗了,库里堆了大量布帛绢布,找会写字的人来,抄!
布帛多贵啊,可以当钱用的,哪怕写了字,那也不能扔啊,只要拿来用,就能看到字。总是有认字的,一念,传得沸沸扬扬。
赖瑾要在陈郡招兵,让宣传兵发的是打仗招兵的。讨伐檄文,先派人发到淮郡去,再从淮郡一路发出去。
兵贵神速,事不宜迟。
趁着博英郡侯还在路上,赖瑾带着刚收编好拿上铜矛的大军,只带了赶路的粮,直奔淮郡。
他要打的就是博英郡侯过六郡之地的时间差。秋收时节到了,野沟子县的地里一粒粮都没有,但是出了野沟子县,沿途遍地的粮,全在地里。
实在不行,一边派人攻着城,一边派兵去地里现割都成,况且,十三万大军,打几个豪族坞堡抢粮,跟玩似的,用人堆,都能把坞堡给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