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从京城以及附近郡县征召城门卫军,补充兵力。
连征兵带训练,忙碌了三个多月,城门卫军从北卫营、南卫营手里接过了京城防守职责,北卫营、南卫营撤回到城外的大营。
之后皇帝又连续几道诏令下达。
第一道诏令,是成国公世子赖瑭升任太尉的正式诏书。赖瑭卸下北卫营卫将军职务,从二品卫将军晋升为一品大将军,统领南卫营、北卫营,二营兵马。
第二道诏令,成国公三子赖琦,英勇善战,在城门突围战立下卓著功勋,封北卫营卫将军,统军八万。
第三道,成国公七子赖瑾,英勇战善,在城门突围战立下卓著功勋,封边郡郡守、镇边将军,统军两万。
赖琦从前来传旨的中郎将手里接过皇帝诏书,反复地看了又看,满脸的难以置信。他接管北卫营,北卫营十万兵变成八万了?那少下来人两万去哪?
他正在惊疑中,又听到中郎将宣读的封赖瑾的诏书,眼睛瞪得跟牛一样大,扭头朝赖瑾望去。
赖瑾整个人都无语了。他才十二岁,跟禁军打的时候,要不是底下的奴仆拼命护住他,他早没了。英勇善战?皇帝没毛病吧?边郡在哪?大盛朝三十六郡,有这么个地方吗?
他接过诏书,反复看了三遍,没错,就是这么写的!
三兄弟都接了诏书,中郎将客套了几句,便抱拳告辞,带着随从走人。
成国公示意他们兄弟几个书房说话,把世子夫人、赖瑗、赖琬也都叫上。离家远的两个孩子,就只能回头写信去告知他们。
赖瑾踏进书房,落坐,瞥见没外人,便直说了,“大哥,你这是兵权被架空了吧?”北卫营的兵归了三哥管,南卫营听英国公的,才不会听他大哥的。
老三赖琦说:“镇国公府就是嫡长子袭爵,嫡次子掌兵,老二掌了兵又想要爵,才听了陈王的。”皇帝居心不良,挑拨他们兄弟感情。“小七是嫡子,直接就给发配了。边郡没听过,边县倒是有一个。”
赖瑭说:“边县地处边陲,地广人稀,虽然只有一个小县的人口,占地却有数个郡之多。”
赖琦说:“得了吧,那是什么地?那地荒得连庄稼都种不活。就算要封郡守,清郡那么好的地儿,怎么不封给七弟?七弟流着沐家的血脉,他去掌清郡,多稳啊。”
成国公说:“想得挺美。有得封就不错了,轮得到你们挑肥捡瘦。你们出去打听打听,谁不羡慕成国公府满门显贵,你们四兄弟最差的都是郡守,掌一郡之地。阿瑶、阿瑗、阿琬亦都封了乡主。陛下三十多个儿女,公主们大多也只有一乡之地,只有是陈王因为是嫡皇子,封地是郡,其余的皇子,即便是亲王也只有一个县。”
赖琦满脸为难,“我哪带得了北卫营呀。”
成国公说:“你听你大哥的,有什么事,兄弟俩商量着来就是。”
他扭头看向赖瑾,“家里七个孩子,属你人最小,主意最大,之前一直把你拘在家里,就是怕你出去捅出大篓子。如今边郡远,折腾些亦是无防,你去练练手,若是不成,再想办法另谋出路。”
毕竟是最小的孩子,又是嫡子,名为封赏,实为发配,去那边远那么偏那么穷的地方,成国公是真的心疼。
他提点道:“那边部族众多,游猎的、游牧的都野得很,时常到周边郡县劫掠,但那里的马是好马。过了边县、越过沼泽地,沃野千里,牧草长得有一人多高,牛羊马匹养得膘肥体壮。你有两万兵,只要你有能耐,足够你起家了。”
赖瑾惊得大张着嘴发出“啊”地一声,说:“阿爹,我才十二岁!”当郡守,还给两万兵,皇帝是疯了吧。不对,这两万兵是自家的,皇帝在拆分他家的兵权,肯定还有后一步行动。
作者有话要说:
大盛朝的行政区域参照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划分为:郡、县、乡、里、亭。
什长:军中带兵十人的小头头。
第10章
十二岁都可以开始议亲了,只有赖瑾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成国公夫人扭头,训道:“就算是孩子,也该学着长大了。哪怕是只鸟,到了你这年龄,也该学着扑腾翅膀自己飞了。我与你阿爹已经年过半百,还能护你几年?”
赖瑾默然。他要是加上上辈子活的年头,说自己是孩子确实挺昧良心的。
成国公的神情罕见地多了些凝重,说道:“如今京中是个什么局势,你们都瞧见了。镇国公府是怎么没的,你们也看到了。”
赖瑾闻言就知道成国公另外还有安排。
赖琦坐得笔直,但手里还捏着诏书,指间微微颤抖。刚出了镇国公府赵卓跟着陈王造反的事,如今就来这一出,再看阿爹的样子好像还有别的安排,让他的心头难安。仿佛突然之间,阿爹和大哥都不再为他遮风挡雨,要让他站出来面对京中风云变幻的局势,他怕自己应付不了,怕落入圈套害了家人。
赖瑭瞧见赖琦悄悄哆嗦的模样,悄声道:“慌甚?”
赖琦坐得更直,强撑着说:“没慌。”
成国公的视线从兄弟三人身上扫过,说道:“树大分枝,人大分家。爵位、军职、官位皆是陛下所定,无从更改。”他顿了顿,才继续说:“成国公府有清郡、尚郡两郡封地的贡岁,用来支撑府里、以及十万兵卒的开销。”
--
连征兵带训练,忙碌了三个多月,城门卫军从北卫营、南卫营手里接过了京城防守职责,北卫营、南卫营撤回到城外的大营。
之后皇帝又连续几道诏令下达。
第一道诏令,是成国公世子赖瑭升任太尉的正式诏书。赖瑭卸下北卫营卫将军职务,从二品卫将军晋升为一品大将军,统领南卫营、北卫营,二营兵马。
第二道诏令,成国公三子赖琦,英勇善战,在城门突围战立下卓著功勋,封北卫营卫将军,统军八万。
第三道,成国公七子赖瑾,英勇战善,在城门突围战立下卓著功勋,封边郡郡守、镇边将军,统军两万。
赖琦从前来传旨的中郎将手里接过皇帝诏书,反复地看了又看,满脸的难以置信。他接管北卫营,北卫营十万兵变成八万了?那少下来人两万去哪?
他正在惊疑中,又听到中郎将宣读的封赖瑾的诏书,眼睛瞪得跟牛一样大,扭头朝赖瑾望去。
赖瑾整个人都无语了。他才十二岁,跟禁军打的时候,要不是底下的奴仆拼命护住他,他早没了。英勇善战?皇帝没毛病吧?边郡在哪?大盛朝三十六郡,有这么个地方吗?
他接过诏书,反复看了三遍,没错,就是这么写的!
三兄弟都接了诏书,中郎将客套了几句,便抱拳告辞,带着随从走人。
成国公示意他们兄弟几个书房说话,把世子夫人、赖瑗、赖琬也都叫上。离家远的两个孩子,就只能回头写信去告知他们。
赖瑾踏进书房,落坐,瞥见没外人,便直说了,“大哥,你这是兵权被架空了吧?”北卫营的兵归了三哥管,南卫营听英国公的,才不会听他大哥的。
老三赖琦说:“镇国公府就是嫡长子袭爵,嫡次子掌兵,老二掌了兵又想要爵,才听了陈王的。”皇帝居心不良,挑拨他们兄弟感情。“小七是嫡子,直接就给发配了。边郡没听过,边县倒是有一个。”
赖瑭说:“边县地处边陲,地广人稀,虽然只有一个小县的人口,占地却有数个郡之多。”
赖琦说:“得了吧,那是什么地?那地荒得连庄稼都种不活。就算要封郡守,清郡那么好的地儿,怎么不封给七弟?七弟流着沐家的血脉,他去掌清郡,多稳啊。”
成国公说:“想得挺美。有得封就不错了,轮得到你们挑肥捡瘦。你们出去打听打听,谁不羡慕成国公府满门显贵,你们四兄弟最差的都是郡守,掌一郡之地。阿瑶、阿瑗、阿琬亦都封了乡主。陛下三十多个儿女,公主们大多也只有一乡之地,只有是陈王因为是嫡皇子,封地是郡,其余的皇子,即便是亲王也只有一个县。”
赖琦满脸为难,“我哪带得了北卫营呀。”
成国公说:“你听你大哥的,有什么事,兄弟俩商量着来就是。”
他扭头看向赖瑾,“家里七个孩子,属你人最小,主意最大,之前一直把你拘在家里,就是怕你出去捅出大篓子。如今边郡远,折腾些亦是无防,你去练练手,若是不成,再想办法另谋出路。”
毕竟是最小的孩子,又是嫡子,名为封赏,实为发配,去那边远那么偏那么穷的地方,成国公是真的心疼。
他提点道:“那边部族众多,游猎的、游牧的都野得很,时常到周边郡县劫掠,但那里的马是好马。过了边县、越过沼泽地,沃野千里,牧草长得有一人多高,牛羊马匹养得膘肥体壮。你有两万兵,只要你有能耐,足够你起家了。”
赖瑾惊得大张着嘴发出“啊”地一声,说:“阿爹,我才十二岁!”当郡守,还给两万兵,皇帝是疯了吧。不对,这两万兵是自家的,皇帝在拆分他家的兵权,肯定还有后一步行动。
作者有话要说:
大盛朝的行政区域参照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划分为:郡、县、乡、里、亭。
什长:军中带兵十人的小头头。
第10章
十二岁都可以开始议亲了,只有赖瑾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成国公夫人扭头,训道:“就算是孩子,也该学着长大了。哪怕是只鸟,到了你这年龄,也该学着扑腾翅膀自己飞了。我与你阿爹已经年过半百,还能护你几年?”
赖瑾默然。他要是加上上辈子活的年头,说自己是孩子确实挺昧良心的。
成国公的神情罕见地多了些凝重,说道:“如今京中是个什么局势,你们都瞧见了。镇国公府是怎么没的,你们也看到了。”
赖瑾闻言就知道成国公另外还有安排。
赖琦坐得笔直,但手里还捏着诏书,指间微微颤抖。刚出了镇国公府赵卓跟着陈王造反的事,如今就来这一出,再看阿爹的样子好像还有别的安排,让他的心头难安。仿佛突然之间,阿爹和大哥都不再为他遮风挡雨,要让他站出来面对京中风云变幻的局势,他怕自己应付不了,怕落入圈套害了家人。
赖瑭瞧见赖琦悄悄哆嗦的模样,悄声道:“慌甚?”
赖琦坐得更直,强撑着说:“没慌。”
成国公的视线从兄弟三人身上扫过,说道:“树大分枝,人大分家。爵位、军职、官位皆是陛下所定,无从更改。”他顿了顿,才继续说:“成国公府有清郡、尚郡两郡封地的贡岁,用来支撑府里、以及十万兵卒的开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