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轻叹了一声儿,道:“说吧,来找哀家,什么事儿。”
不用问,也知道宸王的意图是什么。
宸王“嘿嘿”一笑,道:“还真是什么事儿都逃不过您老人家的法眼!皇祖母,您老人家可真神呢!孙儿是一点儿也骗不过你!”
说完,在横榻上蹭了蹭,正了正身子,却是笑容渐渐收敛。
待到坐定,已经是一脸正色了。
直接摊牌道:“外头的风言风语,皇祖母可都听说了?”
斜倚在横榻上的太后看了他一眼,道:“直接说你的意思。”
她原是猜到了老三想要借薄馨兰探消息的意思,便是连提起容菀汐三个字都不曾。就是不想让老三察觉到她这边已经做出的决定。原是想要消消停停儿的解决了容菀汐、消消停停的了结了此事,不想横生枝节。但却忽略了一点,老三可不是那样只看表面的人。
老三听到薄馨兰说她没提起容菀汐,想到的,绝对不是宫里这边还没对此事有什么反应,而是宫里这边要有大动作。
看来她真是老糊涂啦……
老三察觉到了她对容菀汐的处置之意,就紧赶着入宫来,为的,应该不是想要说,“皇祖母您英明”。
她故意晾着老三,就是想要看看,他对容菀汐的心思,到底到了什么地步。一个时辰过去了,他还是耐心地等着,而不是拂袖走人另寻他法,可见对容菀汐的紧张,已经到了一点儿风险也不能冒的地步。
所以此时,也就没心思和他绕弯子,直接看看他用什么说服之法就行了。
让他痛快儿说了,痛快儿驳了他,打发他走。让他回去自己冷静冷静。
“看来京都城里的风言风语,皇祖母是听说了。那孙儿也就不饶弯子……皇祖母您想想,那紫云山上的冰湖红莲七月十五才开花儿,从紫云山到容城需要几日?从容城回到京都,又需要几日?那百日穿肠可是天下奇毒,解毒又需要几日?就算菀汐连日不停歇的奔波,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回到京都城。怎么能在这几日的功夫里,就断定菀汐在边疆不守妇道,不想回来了?”
“而且这才几日的功夫,京都城里就把这捕风捉影的事情传说得沸沸扬扬,说什么有边疆来的行商亲眼看到的。这怎么可能呢?就算那行商有汗血宝马,从边疆到京都城最快也要十日,可菀汐到边疆,一共才几日呢?总不能在菀汐到边疆的第一晚,就和二哥做了那龌龊之事,且又敲锣打鼓地请满城的人来观看吧?”
宸王很是郑重:“皇祖母,这事儿定是有人有意为之,故意加害菀汐和孙儿。或许还要把二哥也捎带着,一举三得。若是换做孙儿,遇着了这样的机会,孙儿也定然不放过。”
宸王的意思,明显是在说庸王故意加害。
但太后却并不在意此事。只是笑道:“宸儿啊,祖母早就和你说过,在皇家,凡事不问对错。就算是有人故意加害又能如何?若是没有容菀汐给人这个机会,事情总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只要她活着,她和翎王的事,早晚有人拿出来大做文章。皇家的名声,不是让她这么败坏的。”
太后叹道:“庸王、翎王、你,容菀汐游走于三个王爷之间,哪怕她无所作为,哪怕她只是往那儿一站,都是个大祸害。这次的事你化解了,下次呢?再下次呢?若是哪一次弄出一个无法化解的大麻烦出来,该当如何收场?”
所以容菀汐这个大祸害,必须要除掉。
虽然太后没有明说出来,但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其实太后的态度,宸王是早就料到的。知道太后不会细细听他为菀汐所做的辩解,因为在皇祖母那里,真相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情,皇祖母认识到了菀汐的麻烦。所以无论事情真假、无论孰是孰非,麻烦,都是必须要解决掉的。
宸王便也不再据理和太后解释什么,而是直接起身,跪地坚决道:“皇祖母,这是孙儿的家事,孙儿希望,皇祖母和母妃不要插手。”
宸王的反应,也在太后的预料之中。她素来知道宸王的脾气,知道他一旦动了情,就糊涂起来。
此时真正见到宸王如此坚决的态度,太后非但没有妥协之意,反而更坚定了除掉容菀汐之心。因为明摆着,宸王已经对她动了真情。
但却并未马上回绝宸王,甚至于,别没有打算回绝他。
太后抚弄着护甲,眸光紧锁着宸王……
半晌,才道:“你父皇常说,所有的儿子中,你最像他。但哀家却觉得,不然……”
“你母妃初进宫那会儿,你父皇视若珍宝。像个初初情窦初开的少年似的,每日都往你母妃宫里跑。整个人也和之前完全不同,浑身透着那股子沉溺情爱的劲儿。因此而惹得朝中大臣多有不满,惹得你母亲在后宫的处境堪忧。你父皇察觉到了自己的不妥,着意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过几日的功夫,待你母妃,便与寻常妃嫔无异……”
“不耽于情爱,对女人不沉溺不执著,只以江山社稷为计、只以局势为计,这才是帝王该有的风范。可是你呢?宸儿,你自己说,你可有你父皇的半点儿魄力?”
太后很少斥责宸王,因为这孙儿自小便聪明懂事,喜欢还来不及,哪里来的斥责之意?但这一次,那后一句里,已经满是凛然的威严。
--
不用问,也知道宸王的意图是什么。
宸王“嘿嘿”一笑,道:“还真是什么事儿都逃不过您老人家的法眼!皇祖母,您老人家可真神呢!孙儿是一点儿也骗不过你!”
说完,在横榻上蹭了蹭,正了正身子,却是笑容渐渐收敛。
待到坐定,已经是一脸正色了。
直接摊牌道:“外头的风言风语,皇祖母可都听说了?”
斜倚在横榻上的太后看了他一眼,道:“直接说你的意思。”
她原是猜到了老三想要借薄馨兰探消息的意思,便是连提起容菀汐三个字都不曾。就是不想让老三察觉到她这边已经做出的决定。原是想要消消停停儿的解决了容菀汐、消消停停的了结了此事,不想横生枝节。但却忽略了一点,老三可不是那样只看表面的人。
老三听到薄馨兰说她没提起容菀汐,想到的,绝对不是宫里这边还没对此事有什么反应,而是宫里这边要有大动作。
看来她真是老糊涂啦……
老三察觉到了她对容菀汐的处置之意,就紧赶着入宫来,为的,应该不是想要说,“皇祖母您英明”。
她故意晾着老三,就是想要看看,他对容菀汐的心思,到底到了什么地步。一个时辰过去了,他还是耐心地等着,而不是拂袖走人另寻他法,可见对容菀汐的紧张,已经到了一点儿风险也不能冒的地步。
所以此时,也就没心思和他绕弯子,直接看看他用什么说服之法就行了。
让他痛快儿说了,痛快儿驳了他,打发他走。让他回去自己冷静冷静。
“看来京都城里的风言风语,皇祖母是听说了。那孙儿也就不饶弯子……皇祖母您想想,那紫云山上的冰湖红莲七月十五才开花儿,从紫云山到容城需要几日?从容城回到京都,又需要几日?那百日穿肠可是天下奇毒,解毒又需要几日?就算菀汐连日不停歇的奔波,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回到京都城。怎么能在这几日的功夫里,就断定菀汐在边疆不守妇道,不想回来了?”
“而且这才几日的功夫,京都城里就把这捕风捉影的事情传说得沸沸扬扬,说什么有边疆来的行商亲眼看到的。这怎么可能呢?就算那行商有汗血宝马,从边疆到京都城最快也要十日,可菀汐到边疆,一共才几日呢?总不能在菀汐到边疆的第一晚,就和二哥做了那龌龊之事,且又敲锣打鼓地请满城的人来观看吧?”
宸王很是郑重:“皇祖母,这事儿定是有人有意为之,故意加害菀汐和孙儿。或许还要把二哥也捎带着,一举三得。若是换做孙儿,遇着了这样的机会,孙儿也定然不放过。”
宸王的意思,明显是在说庸王故意加害。
但太后却并不在意此事。只是笑道:“宸儿啊,祖母早就和你说过,在皇家,凡事不问对错。就算是有人故意加害又能如何?若是没有容菀汐给人这个机会,事情总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只要她活着,她和翎王的事,早晚有人拿出来大做文章。皇家的名声,不是让她这么败坏的。”
太后叹道:“庸王、翎王、你,容菀汐游走于三个王爷之间,哪怕她无所作为,哪怕她只是往那儿一站,都是个大祸害。这次的事你化解了,下次呢?再下次呢?若是哪一次弄出一个无法化解的大麻烦出来,该当如何收场?”
所以容菀汐这个大祸害,必须要除掉。
虽然太后没有明说出来,但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其实太后的态度,宸王是早就料到的。知道太后不会细细听他为菀汐所做的辩解,因为在皇祖母那里,真相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情,皇祖母认识到了菀汐的麻烦。所以无论事情真假、无论孰是孰非,麻烦,都是必须要解决掉的。
宸王便也不再据理和太后解释什么,而是直接起身,跪地坚决道:“皇祖母,这是孙儿的家事,孙儿希望,皇祖母和母妃不要插手。”
宸王的反应,也在太后的预料之中。她素来知道宸王的脾气,知道他一旦动了情,就糊涂起来。
此时真正见到宸王如此坚决的态度,太后非但没有妥协之意,反而更坚定了除掉容菀汐之心。因为明摆着,宸王已经对她动了真情。
但却并未马上回绝宸王,甚至于,别没有打算回绝他。
太后抚弄着护甲,眸光紧锁着宸王……
半晌,才道:“你父皇常说,所有的儿子中,你最像他。但哀家却觉得,不然……”
“你母妃初进宫那会儿,你父皇视若珍宝。像个初初情窦初开的少年似的,每日都往你母妃宫里跑。整个人也和之前完全不同,浑身透着那股子沉溺情爱的劲儿。因此而惹得朝中大臣多有不满,惹得你母亲在后宫的处境堪忧。你父皇察觉到了自己的不妥,着意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过几日的功夫,待你母妃,便与寻常妃嫔无异……”
“不耽于情爱,对女人不沉溺不执著,只以江山社稷为计、只以局势为计,这才是帝王该有的风范。可是你呢?宸儿,你自己说,你可有你父皇的半点儿魄力?”
太后很少斥责宸王,因为这孙儿自小便聪明懂事,喜欢还来不及,哪里来的斥责之意?但这一次,那后一句里,已经满是凛然的威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