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护送先生至第二道宫门前,那里有宫人相候引路,带你前往鸣銮殿觐见。
对方虽有蔚国第一谋士之头衔,却无确切官职,更无品级,因此柴一诺无须用谦称,亦无须用尊称,你我往来,完全妥当。
竞庭歌颔首,打量一瞬眼前人,暗忖祁人与蔚人果真两般风貌,便是武将也显得斯文许多。
小柴大人年纪轻轻,已经官至四品,还是掌管弓弩兵的射声校尉,当真来日可期。
柴一诺今年二十五,比竞庭歌要大上好几岁,而后者之所以在称谓上加一个小字,因为前者之父仍然在朝为官,便是骠骑将军本人,是为柴大人。
竞先生过誉。先生对我朝之事当真了然,说起来我此次升迁,不过七日前才下的旨意。
入得正安门,隔着约一人半距离,两人缓步并行。四名禁军兵士跟在一丈开外,神情端肃。
我是谋士,不仅要看一国朝局,自然也看青川时局。大祁乃青川第一国,更当格外关注。
柴一诺微挑眉:先生慧名满天下,不想竟是心直口快之人。
从正阳门至第二道宫门约五里路。宽阔青石路面光洁如镜,道路两旁不植花草,不置盆景,只三五棵高大梧桐遥遥相望,点缀皇宫最外圈疏朗的秋意。
我一向直接。大人莫怪。若我记得不错,小纪大人与校尉大人你同岁,年初升至通政司通政使,居三品。说起来,柴家与纪家都是随太祖打天下的大祁名门,怎的纪相如今就位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令尊还是二品的骠骑将军?连带着大人您,也与小纪大人有了高下之别。她摇头,似是不平,
想来柴家刚直,不若纪府上下会笼络君心。
纪齐尚未入仕,没有官衔。纪平以门荫入仕,未参科考,虽也才二十五,却已在朝为官九年。竞庭歌口中的小纪大人,自然指纪平。
此番话毕,四下安静,忽闻两声柔婉嘹亮的轻鸣在空中响起,似是云雀。柴一诺并不着急答话,半晌方道:
竞先生果真名不虚传。只是你初入霁都,尚未面圣,便如此直言不讳在先,是否着急了些?
竞庭歌莞尔,远远望向正前方高大宫门上储延门三个字,语声轻盈:
庭歌此来霁都,本就有意拜访大祁能人志士,切磋学习。今日适逢小柴大人亲来引路,机会难得,怎好错过?
柴一诺亦朗然而笑:素闻先生足智多谋,今日听先生言谈,却似乎对一些浅显道理认知不足。青川尚武,各国朝堂上武将比文臣更多,这是事实。但相国乃百官之长,辅佐君主管理国事,素来由文臣出任,是几百年不曾改的规矩。纪桓大人在位两朝,于内政于外交皆功勋赫赫,乃名动当世的贤相。至于家父,
他亦看向不远处的储延门,乌金宫门之上是澄蓝高远的深秋明空,
骠骑将军府自太祖时便承蒙圣恩,无论军功,代代世袭。太宗时因着璧河之战,我祖父获封一品大将军,亦是位极人臣。至定宗时期,并未发生过重大战役,他停顿,将封亭关三个字咽回去,
所谓无功不受禄,家父未立军功而世袭骠骑将军之位,已是君恩浩荡。而本朝至今未任命过大将军,武将之中,也无人能再越过骠骑将军府。
他步履如初,泰然自若,先生所谓厚薄高下,恕我直言,并不恰当。
小柴大人好强的辩才,我以为相较之下,武将总要嘴拙些。说起来青川各国掌军事的最高官员设置,一直是太尉;只是近两朝各国先后将军权完全收归皇权,过去的兵权三分制已经形同虚设,到这一朝,四国太尉之职皆已悬空。既无战事,各武将在军队中的威望亦淡,与兵士最为亲厚的,反而是日常统领操练之人。她再次莞尔,并不转头,
这个人,在蔚国是霍衍;在大祁,是沈疾。我时常同蔚君陛下玩笑说,霍衍虽无大将军之名,却有大将军之实。沈疾大人也是一样的。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思入骨新
竞庭歌的声音其实偏于婉媚,有时甚至隐有软糯之感,但不知是语气语调又或者讲话内容本身的问题,听在人耳朵里总显得凌厉。
青川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将领帅兵打仗甚至获封大将军之职的,与日常负责军中事务的并不是同一人。武将与各营兵士的亲厚程度,亦与官职地位不直接相关。先生此言,依然不恰当。
竞庭歌再次莞尔,盈盈道:于太平世道自然不相关,若遇上争战年头,几十万大军更愿意听谁号令,却是有可能翻转时局的关键。局转时易,这官职地位变迁也就难说了。否则千百年来朝堂之上,百官共事一主,还争权夺利做什么?
军中人所秉承的众多原则里,为首一条,乃忠君爱国。习武之人,除暴安良,为国为民,方不费一身技艺。至于先生所言权利沉浮,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强求亦是枉然。柴一诺身姿挺拔,举步铿锵,若不是这通身端严昂然的步态,观其面听其言,并不那么像武将。
小柴大人倒明豁,只不知小纪大人是否也是作此想。通政司掌内外奏章和臣民申诉文书,乃协理国事之要职,他年方二十五已至三品,小柴大人作为骠骑将军府长子,就算不为自己考虑,难道也不在意家族前程?
--
对方虽有蔚国第一谋士之头衔,却无确切官职,更无品级,因此柴一诺无须用谦称,亦无须用尊称,你我往来,完全妥当。
竞庭歌颔首,打量一瞬眼前人,暗忖祁人与蔚人果真两般风貌,便是武将也显得斯文许多。
小柴大人年纪轻轻,已经官至四品,还是掌管弓弩兵的射声校尉,当真来日可期。
柴一诺今年二十五,比竞庭歌要大上好几岁,而后者之所以在称谓上加一个小字,因为前者之父仍然在朝为官,便是骠骑将军本人,是为柴大人。
竞先生过誉。先生对我朝之事当真了然,说起来我此次升迁,不过七日前才下的旨意。
入得正安门,隔着约一人半距离,两人缓步并行。四名禁军兵士跟在一丈开外,神情端肃。
我是谋士,不仅要看一国朝局,自然也看青川时局。大祁乃青川第一国,更当格外关注。
柴一诺微挑眉:先生慧名满天下,不想竟是心直口快之人。
从正阳门至第二道宫门约五里路。宽阔青石路面光洁如镜,道路两旁不植花草,不置盆景,只三五棵高大梧桐遥遥相望,点缀皇宫最外圈疏朗的秋意。
我一向直接。大人莫怪。若我记得不错,小纪大人与校尉大人你同岁,年初升至通政司通政使,居三品。说起来,柴家与纪家都是随太祖打天下的大祁名门,怎的纪相如今就位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令尊还是二品的骠骑将军?连带着大人您,也与小纪大人有了高下之别。她摇头,似是不平,
想来柴家刚直,不若纪府上下会笼络君心。
纪齐尚未入仕,没有官衔。纪平以门荫入仕,未参科考,虽也才二十五,却已在朝为官九年。竞庭歌口中的小纪大人,自然指纪平。
此番话毕,四下安静,忽闻两声柔婉嘹亮的轻鸣在空中响起,似是云雀。柴一诺并不着急答话,半晌方道:
竞先生果真名不虚传。只是你初入霁都,尚未面圣,便如此直言不讳在先,是否着急了些?
竞庭歌莞尔,远远望向正前方高大宫门上储延门三个字,语声轻盈:
庭歌此来霁都,本就有意拜访大祁能人志士,切磋学习。今日适逢小柴大人亲来引路,机会难得,怎好错过?
柴一诺亦朗然而笑:素闻先生足智多谋,今日听先生言谈,却似乎对一些浅显道理认知不足。青川尚武,各国朝堂上武将比文臣更多,这是事实。但相国乃百官之长,辅佐君主管理国事,素来由文臣出任,是几百年不曾改的规矩。纪桓大人在位两朝,于内政于外交皆功勋赫赫,乃名动当世的贤相。至于家父,
他亦看向不远处的储延门,乌金宫门之上是澄蓝高远的深秋明空,
骠骑将军府自太祖时便承蒙圣恩,无论军功,代代世袭。太宗时因着璧河之战,我祖父获封一品大将军,亦是位极人臣。至定宗时期,并未发生过重大战役,他停顿,将封亭关三个字咽回去,
所谓无功不受禄,家父未立军功而世袭骠骑将军之位,已是君恩浩荡。而本朝至今未任命过大将军,武将之中,也无人能再越过骠骑将军府。
他步履如初,泰然自若,先生所谓厚薄高下,恕我直言,并不恰当。
小柴大人好强的辩才,我以为相较之下,武将总要嘴拙些。说起来青川各国掌军事的最高官员设置,一直是太尉;只是近两朝各国先后将军权完全收归皇权,过去的兵权三分制已经形同虚设,到这一朝,四国太尉之职皆已悬空。既无战事,各武将在军队中的威望亦淡,与兵士最为亲厚的,反而是日常统领操练之人。她再次莞尔,并不转头,
这个人,在蔚国是霍衍;在大祁,是沈疾。我时常同蔚君陛下玩笑说,霍衍虽无大将军之名,却有大将军之实。沈疾大人也是一样的。
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思入骨新
竞庭歌的声音其实偏于婉媚,有时甚至隐有软糯之感,但不知是语气语调又或者讲话内容本身的问题,听在人耳朵里总显得凌厉。
青川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将领帅兵打仗甚至获封大将军之职的,与日常负责军中事务的并不是同一人。武将与各营兵士的亲厚程度,亦与官职地位不直接相关。先生此言,依然不恰当。
竞庭歌再次莞尔,盈盈道:于太平世道自然不相关,若遇上争战年头,几十万大军更愿意听谁号令,却是有可能翻转时局的关键。局转时易,这官职地位变迁也就难说了。否则千百年来朝堂之上,百官共事一主,还争权夺利做什么?
军中人所秉承的众多原则里,为首一条,乃忠君爱国。习武之人,除暴安良,为国为民,方不费一身技艺。至于先生所言权利沉浮,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强求亦是枉然。柴一诺身姿挺拔,举步铿锵,若不是这通身端严昂然的步态,观其面听其言,并不那么像武将。
小柴大人倒明豁,只不知小纪大人是否也是作此想。通政司掌内外奏章和臣民申诉文书,乃协理国事之要职,他年方二十五已至三品,小柴大人作为骠骑将军府长子,就算不为自己考虑,难道也不在意家族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