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帝虽说解决了当务之急,总算徐萧两家没闹掰了,要不然相互扯后腿他可受不了。
“……萧小郎仁义,是个顶天立地的。要说与是宣城的姻缘,偏被王家给破坏了。如今这却是天意轮转,你且叫萧小郎放宽了心,朕今后定然弥补他,不会让他做了好人却吃了暗亏。”
话说的明白,宣城公主还是要嫁给萧宝树的。
谢显忙道“臣代小郎谢过皇上,只是目前却是不宜重事重提。萧小郎满腔义气,在他心里他是做了该做的事,如果当下许了宣城公主倒显得他多有预谋,急功近利。再者,强敌环绕,只待这事过了,宣城公主到了出嫁的年龄再公布不晚。”
这正是玉衡帝的意思,哪有不应的。他说出来的意思,就是想心照不宣,萧家自己心里有数就得了。跟着皇帝有肉吃,总不会亏了他们。
皇帝现在操心的是新安王的亲事,还有一项重中之重,那就是人瓦解王家的势力。
王家敢和皇室叫板,给他这皇帝个哑巴亏吃,他要是不一一还回去,还当他是个软柿子捏乎呢。
短短天的功夫,接连下了圣旨。
首先就是设立了两位吏部尚书,谢显即时走马上任,成为大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吏部尚书,并舍人如故。
这些年大梁历任皇帝有意架空,加之世家大族不作为的情况下,大多享着高官厚禄,却不事生产,所以尽管清贵显职都被世族们占据了,但皇帝却封了诸多的舍人,真正干实事的也都是这些舍人。
经年累月,舍人便成了实权派。
在大梁,不看官职多大多清贵,真正握有实权的官大多还兼有舍人,否则也只是清贵而已。
这就看出谢显是宠臣来的了,年纪轻轻身居高位,还都是实权在握。
紧接着,还没等这消息热透了,又一项旨意下来,取消了五兵尚书,恍若一道惊雷,震慑朝野。王家还没缓过神来呢,王朗的任命旨意下来了迁任侍中。
这就算不得是个打击了。
侍中实是前朝之宰相,算是清贵实权之官。
可是王朗却只是望令兴叹,侍中之职说实权就实权,说是个摆设还真就是个摆设,至少在玉衡帝一朝真正行侍中之权的也就一个谢侍中,其余的大多是个花瓶。
显然自己出手狠决,膈应上了皇帝,这是皇帝挟风带雨的报复。
不过,也只能领旨谢恩而已,以图后效吧。
玉衡帝并没有一报还一报之后收手,反而一记重拳更改了郡县官任免的入仕年限,并缩短了任期。以往郡县官一任为期六年,也缩短至三年。
不仅将人事任免紧紧抓在自己手中,还下诏四方举荐贤才,但凡有真才实学的立即擢用。举荐若有人从中作假,连举荐人一同削职为民,永不启用。
玉衡帝这样的旨意并不是第一次下了,以前也曾有过。
只是哪一次时机颇有些耐人寻味,被视为对琅琊王氏的又一拳重击。
朝中利益互博如火如荼毒,转眼就到了萧徐两家成亲的日子。
虽然是阴婚,可是两家都是大梁有头有脸的人物,场面排场还不小,一大早上萧宝树就和个排位成了亲,之后便去徐家接灵柩出城,一路护送回竞陵入祖坟。
阴亲有讲究,但凡结了阴亲的不论男女活着的人至少一年内不可再次成亲。
萧司空早有打算,这一年便让萧宝树留在竞陵,自小他就没见过祖父母,也没在跟前近孝,难得回趟竞陵,便在墓前守孝一年,静静他的心,也借此冷冷他那天生爱作爱闹的性子。还将身边得力的谋事也给派去了,并带了为数二十人的将士保护,再有十来个小厮早晚贴身伺侯。
唯恐萧宝树荒废学业——
当然在建康也没什么学业可荒废的,但为人父不免多虑,特地还给在竞陵任太守的大儿子去了信,让萧宝山在当地给找两个德高望重的老师传道授课。
想的是很好,可是当看着萧宝树扶着灵柩出城,眼圈也是红了。心里舍不得,捧在手心上的宝儿啊,居然年纪轻轻就遇到这样的事,离开爹娘的身边。就他这爱闯祸的性子,身边没个人看着,可别把天给捅个窟窿。
谢夫人那都不用提了,哭成了个泪人儿,歪在萧宝信怀里,可着劲儿地在心里骂萧司空狠心。
还什么雌雄双煞,离开娘的身边那就都是心头宝,世界上最好的大宝贝,什么不好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好。
徐尚书向萧司空拱手道谢,一切尽在不言中。
见闺女灵柩已经离开视线太远,便扶着自家夫人上车回了。
萧宝信也好声劝谢夫人“经一事长一智,以后宝树定会不负阿爹和阿娘的教导,做个萧家的好儿郎。阿娘,宝树有担当,咱们合该高兴才是。”
话是这样说,其实她心里也酸。
自打出了这事,就再没在萧宝树脸上看过以前那么没心没肺的笑。
沉稳了,成长了,可是再不复之前傻愣愣却单纯的快乐。
“走吧,回吧。”萧司空转身长叹一声。
“阿娘,今日是二娘子添妆,咱们还要去二叔府上呢。”萧宝信轻声劝解,不想谢夫人再闹脾气了。
说穿了,能理解萧司空的大概也只有她了——或许还有谢显?她不确定,但她肯定是知道的。
朝中局势纷杂多变,谁也不知道闹到后来谁会出什么招。萧宝树在建康城就是萧家一块竖起来的招牌,好坏都容易招。
宝树还年轻,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既然如此便不如支开远远的,不让有心人做砧板。
再者,别人不知道,萧宝信父女却知道,前世刘贵妃死后没两年玉衡帝就死了,紧接着便是天下大乱,萧家覆灭。
美其名曰是让萧宝树给祖父母守墓守孝,其实是把他给从漩涡中抽将出来,以避祸。
萧家保住了便好,若他父女二人失败,好歹萧宝山也是一郡太守,也能护着萧宝树,留他兄弟二人一条生路。
“……萧小郎仁义,是个顶天立地的。要说与是宣城的姻缘,偏被王家给破坏了。如今这却是天意轮转,你且叫萧小郎放宽了心,朕今后定然弥补他,不会让他做了好人却吃了暗亏。”
话说的明白,宣城公主还是要嫁给萧宝树的。
谢显忙道“臣代小郎谢过皇上,只是目前却是不宜重事重提。萧小郎满腔义气,在他心里他是做了该做的事,如果当下许了宣城公主倒显得他多有预谋,急功近利。再者,强敌环绕,只待这事过了,宣城公主到了出嫁的年龄再公布不晚。”
这正是玉衡帝的意思,哪有不应的。他说出来的意思,就是想心照不宣,萧家自己心里有数就得了。跟着皇帝有肉吃,总不会亏了他们。
皇帝现在操心的是新安王的亲事,还有一项重中之重,那就是人瓦解王家的势力。
王家敢和皇室叫板,给他这皇帝个哑巴亏吃,他要是不一一还回去,还当他是个软柿子捏乎呢。
短短天的功夫,接连下了圣旨。
首先就是设立了两位吏部尚书,谢显即时走马上任,成为大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吏部尚书,并舍人如故。
这些年大梁历任皇帝有意架空,加之世家大族不作为的情况下,大多享着高官厚禄,却不事生产,所以尽管清贵显职都被世族们占据了,但皇帝却封了诸多的舍人,真正干实事的也都是这些舍人。
经年累月,舍人便成了实权派。
在大梁,不看官职多大多清贵,真正握有实权的官大多还兼有舍人,否则也只是清贵而已。
这就看出谢显是宠臣来的了,年纪轻轻身居高位,还都是实权在握。
紧接着,还没等这消息热透了,又一项旨意下来,取消了五兵尚书,恍若一道惊雷,震慑朝野。王家还没缓过神来呢,王朗的任命旨意下来了迁任侍中。
这就算不得是个打击了。
侍中实是前朝之宰相,算是清贵实权之官。
可是王朗却只是望令兴叹,侍中之职说实权就实权,说是个摆设还真就是个摆设,至少在玉衡帝一朝真正行侍中之权的也就一个谢侍中,其余的大多是个花瓶。
显然自己出手狠决,膈应上了皇帝,这是皇帝挟风带雨的报复。
不过,也只能领旨谢恩而已,以图后效吧。
玉衡帝并没有一报还一报之后收手,反而一记重拳更改了郡县官任免的入仕年限,并缩短了任期。以往郡县官一任为期六年,也缩短至三年。
不仅将人事任免紧紧抓在自己手中,还下诏四方举荐贤才,但凡有真才实学的立即擢用。举荐若有人从中作假,连举荐人一同削职为民,永不启用。
玉衡帝这样的旨意并不是第一次下了,以前也曾有过。
只是哪一次时机颇有些耐人寻味,被视为对琅琊王氏的又一拳重击。
朝中利益互博如火如荼毒,转眼就到了萧徐两家成亲的日子。
虽然是阴婚,可是两家都是大梁有头有脸的人物,场面排场还不小,一大早上萧宝树就和个排位成了亲,之后便去徐家接灵柩出城,一路护送回竞陵入祖坟。
阴亲有讲究,但凡结了阴亲的不论男女活着的人至少一年内不可再次成亲。
萧司空早有打算,这一年便让萧宝树留在竞陵,自小他就没见过祖父母,也没在跟前近孝,难得回趟竞陵,便在墓前守孝一年,静静他的心,也借此冷冷他那天生爱作爱闹的性子。还将身边得力的谋事也给派去了,并带了为数二十人的将士保护,再有十来个小厮早晚贴身伺侯。
唯恐萧宝树荒废学业——
当然在建康也没什么学业可荒废的,但为人父不免多虑,特地还给在竞陵任太守的大儿子去了信,让萧宝山在当地给找两个德高望重的老师传道授课。
想的是很好,可是当看着萧宝树扶着灵柩出城,眼圈也是红了。心里舍不得,捧在手心上的宝儿啊,居然年纪轻轻就遇到这样的事,离开爹娘的身边。就他这爱闯祸的性子,身边没个人看着,可别把天给捅个窟窿。
谢夫人那都不用提了,哭成了个泪人儿,歪在萧宝信怀里,可着劲儿地在心里骂萧司空狠心。
还什么雌雄双煞,离开娘的身边那就都是心头宝,世界上最好的大宝贝,什么不好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好。
徐尚书向萧司空拱手道谢,一切尽在不言中。
见闺女灵柩已经离开视线太远,便扶着自家夫人上车回了。
萧宝信也好声劝谢夫人“经一事长一智,以后宝树定会不负阿爹和阿娘的教导,做个萧家的好儿郎。阿娘,宝树有担当,咱们合该高兴才是。”
话是这样说,其实她心里也酸。
自打出了这事,就再没在萧宝树脸上看过以前那么没心没肺的笑。
沉稳了,成长了,可是再不复之前傻愣愣却单纯的快乐。
“走吧,回吧。”萧司空转身长叹一声。
“阿娘,今日是二娘子添妆,咱们还要去二叔府上呢。”萧宝信轻声劝解,不想谢夫人再闹脾气了。
说穿了,能理解萧司空的大概也只有她了——或许还有谢显?她不确定,但她肯定是知道的。
朝中局势纷杂多变,谁也不知道闹到后来谁会出什么招。萧宝树在建康城就是萧家一块竖起来的招牌,好坏都容易招。
宝树还年轻,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既然如此便不如支开远远的,不让有心人做砧板。
再者,别人不知道,萧宝信父女却知道,前世刘贵妃死后没两年玉衡帝就死了,紧接着便是天下大乱,萧家覆灭。
美其名曰是让萧宝树给祖父母守墓守孝,其实是把他给从漩涡中抽将出来,以避祸。
萧家保住了便好,若他父女二人失败,好歹萧宝山也是一郡太守,也能护着萧宝树,留他兄弟二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