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们的一举一动被长生老母看到眼里,长生老母立即做了决定,将这几个孩子连同他们的家眷全部处死,将他们的势力以及所有心腹连根除去。为了消除这些人在坞堡里面的影响,在后来的五年里面,长生老母隔三差五的都要清除一批人。直到秋叶来到坞堡之前的几个月,老母才对金山老主管表示可以收手了。所以暗地里金山他们这批最先跟着老母的人觉得,上天是真的有灵的,要不然不会趁着万事俱备,把这样一个合适的人送到老母跟前。
把这一些人杀了之后,长生老母立即派人联络了老土匪,老土匪被冯家的郡守折腾的三尸神暴跳,早就下手去报仇,可惜没有一次得手。于是老土匪秘密的来见长生老母,两个人关门之后商量了一个办法。冯家的郡守在他们两个秘密相会的半年之后,在回冯家的路上,出了山阳郡进入了平阳郡,被一伙悍匪杀了。
这件事瞬间被朝廷知道,悍匪头子最后被明正典刑,但是同伙却逃入了大山里面,因为这里闹土匪,甚至敢杀朝廷命官,只要来这里做郡守,每次来赴任都会被土匪打劫,而且土匪放下了话,第一次打劫是警告,还不走就要杀人了。
从此之后山阳郡再没了郡守。
“那个被杀的冯郡守和如今的冯大帅应该是堂兄弟。冯家的人被悍匪杀了,当初冯家没有往咱们西园身上想,老母动手的时间是在杀了那几位少爷半年之后,而且杀他们的理由是这些人同室操戈陷害兄弟,背后的齐家也没被查出来,这事儿算得上是天衣无缝。
尽管这事情做的缜密,您也要记得冯家和咱们是有着仇的,当初这冯家做事太绝,计策太毒辣,想要通过那几个逆贼杀了老母,老母杀了他们之后,难受的半个月都没缓过来,毕竟养了那么多年,而且他们都有了孩子,这些小孩子日日在老母跟前承欢,就算是养一只猫儿狗儿,也是有了几分爱护之心,所以老母当时伤心极了。属下曾听她说势必要杀冯家报仇。
只是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或许这话是当年老母愤怒之际脱口而出,也许是真的有报仇的心思,无奈时局和身体限制了她报仇。但是以眼下看,平阳郡就卡在咱们的关口,咱们想要出关第一布就要踏平平阳郡,而平阳郡的冯家,是绝对不会放咱们的势力进入的,所以,这个冬天,又要打一场硬仗。”
第127章 扩张 四
就算现在天下都在枪收粮食, 但是以治下的人数来看,秋叶能立即动员出来二十万青壮开出关和冯大帅死磕。
毕竟绿水县只有少量的耕地,每年收粮食, 他们都会去漫水县帮忙,用劳动换点粮食回来养活全家。这种来打短工的叫做麦客。放到星苑县也是这样,星苑县会在收获的季节放着盐矿不开采,成群结队的到隔壁的北郭县帮忙收割。
在农业国家里,大家都知道收获时节是最重要的。要在下雨天来临之前, 把所有的粮食拉入粮仓, 要不然一年的辛苦白费不说,来年会饿死很多人。
而这一年里, 明里暗里到山阳郡逃难的人估计要有七十多万, 这里面青壮年居多,把老弱妇孺去掉之后,光是兵员就有二十万人。
所以, 秋叶能够组织的人马非常富裕。
自然秋叶不惧怕北方的邻居心怀恶意,甚至秋叶心里面暗戳戳的高兴着, 要是对方敢主动攻打长生关, 秋叶就能名正言顺的出兵。
金山老主管刚才就担心到时候主动攻击平阳郡会被天下人口诛笔伐。如今秋叶就觉得, 冯大帅的使者来的真是时候。
“老主管,我们为什么不主动露富呢?”
“您是想要让他们主动来攻打咱们!”老主管一下子看明白秋叶的用意了,随后笑着摇了摇头:“您是不是想让他们看看咱们的仓库?没必要,就让他们平阳郡的人来看看咱们地里面的粮食就行了。光是今年秋季收的粮食足够他们出动一趟了, 别的不说,属下敢保证, 这会儿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消息确实传出去了, 冯家家底厚, 传递消息的渠道很多,而且一个信使想要浑水摸鱼,化装成商人从长生关里面混出去也是非常容易的。
六天后,冯大帅收到了消息,是使者的口信,说是老邻居今年大丰收。
为使者传递口信的人在冯大帅面前既没有夸大也没有瞎编,如实的把自己看到的景象向冯大帅讲了一遍。
“......漫山遍野全是庄稼,就连那些路边上也有不少的东西种着,甚至田间地头也有一些萝卜,白菜,黄豆,绿豆。小的除了看见那些庄稼之外,也看见了当地的百姓,虽然都瘦了一些,但是与咱们这里的流民完全不一样,脸上并不是青白色,而是多少带了点红润。”
这说明当地百姓好歹是有的吃,多多少少能吃饱。
光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冯大帅就对隔壁的老邻居挺羡慕的,如今天下大旱,北方几乎是饿殍遍野,但是被两座大山包围起来临着大江的山阳郡到现在如世外桃源一般。
既然有这么多粮食放在旁边,那为什么不去抢呢?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冯大帅已经把隔壁邻居的粮食当成了自己的,“少不了要让咱们的大军辛苦一些。”
说完之后他身边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但是送信的没笑,他提醒冯大帅,“大帅,他们的那个神女并非傀儡,不是个省油的灯啊,里面也有不少能人义士辅助她,怕是有些艰难。而且小的从那刚刚建造起来的长生关路过,那关雄伟高大,看到瓮城假门不计其数,甚至有不少防止登城的器械。”
冯大帅这个时候正在兴头上,听见这个人这么说心里面就有些不高兴,“不可这么说,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里如此肥沃的一片土地,却有一个毛丫头掌管。这叫什么?这叫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有一个穿着青衫的读书人出来接了一句,“这一年来,通过那些商队还有一些流民们口述,得知这小女子有几分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已经收拢了不少流民了。那些流民岂是好相与的?这些流民攻城拔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知道祸害了多少人家,少不得要请大帅拨乱反正,帮着邻居把那些占据了土地的流民从山阳郡赶出去。这也是救民倒悬,也能让那妖女不在作威作福。”
这是在暗地里提醒冯大帅要有一个出兵的正当理由。
冯大帅瞬间明白了,那就是打着帮忙的旗号进入到山阳郡,至于进去之后该怎么做是自己说了算的,但是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至于刚才报信儿的这个人说的雄关,冯大帅根本不放在心上,因为他们家族这么多年靠银子和土地就已经铺开了一条康庄大道,就不信守关的那些将领们不爱银子。
所以冯大帅对着报信的人挥了挥手,让他下去休息,然后叉着腰在堂上来回踱步。
“你们说谁家找咱们帮忙比较合适?”
两边的人在冯大帅的示意下,纷纷找了凳子坐下。
经过一番嗡嗡嗡的商量之后,大家觉得以钱家的名义求援是最合适的。
钱家在朝廷里有人脉,所以过几天这事闹起来,朝堂上能帮着说话。而且在均县和平阳郡挨着,早些年的时候是有过来往的,只是可惜这一家人已经被灭门了。
冯大帅在意的就是既然是被灭门了,怎么说才能让天下人相信是钱家求援呢?
“钱家这一张牌确实好用,但是人都已经死绝了。万一到时候其他的人来询问,让咱们把钱家的人交出来,他们要审一审。到时候没人可怎么办?”
这根本不是个事儿,只要找一个人说他是钱家的人,他就是钱家的人!至于钱家的亲戚说钱家没这个人——就说这是钱家家主的私生子,因为害怕家里面的母老虎,平时是养在平阳郡的。如今就是因这个私生子的请求,冯大帅才发兵拨乱反正。
那么出兵的理由有了,接下来就是调派大军了。
别看平阳郡要比山阳郡面积大上不少,耕地也多,但是他们这个时候只能组织起八万大军。这八万大军已经是平阳郡的全部实力了,而且在北方有八万带甲的士兵,已经算是实力雄厚了,毕竟光养着八万张嘴,每天消耗的粮食都不是一个小数。
冯大帅的打算是把这八万人全部派出去攻打关隘。在冯大帅看来,这八万人已经不少了,光是密密麻麻的站在长生关前,就能把关上的守军吓得心惊胆战。
并且冯大帅自认为自己熟读兵书,品得其中三味,应用的时候往往能出神入化。还美滋滋的跟大家说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光靠着庞大的数量就能吓得他们开关投降。
就在冯大帅自吹自擂的时候,堂上角落里一个青年人忍不住把眉头皱了起来。他是冯家的家奴,准确的来说,他是个孤儿被冯家收养。一路过关斩将艰难的长大了,长大了之后立即成了冯家的家奴,用老管家的话来说,没有冯家就没有他们活命的机会。如今正是要拿一辈子报答冯家的恩情。
这堂上都是客人,如今自吹自擂的冯大帅又是这个青年人的主人。根本没有这个青年说话的资格,然而这个青年哪怕是没有读过兵书,也没有带兵上阵过,但是他也明白现如今不能把所有的大军全部压上去,一旦遭遇了败仗,八万大军顺风投降,到时候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如果林荣在这里会忍不住嘲笑冯大帅,两军还没有接触,根本没有达到战略决战的条件,所以没必要把所有的力量压上去赌一个输赢。如此不知道用兵只会一败涂地。
但是冯大帅不这么想,他高兴了之后又听了周围一片阿谀奉承之声,只觉得自己明天就能胜利凯旋。所以当周围的人退走了之后,冯大帅仍然是红光满面。
心情舒畅的他想要去后面泡泡澡,秋天还有些燥热,动一动身上就能出一身热汗。而且像他这样的贵人,贴身的衣服穿的都是丝绸材质,不像棉那样透气吸汗。所以出汗之后丝绸就贴在身上,动一动就觉得极不舒服。
就在冯大帅打算到后堂沐浴更衣好好的放松的时候,刚才站在角落里面的青年想了想,本着报答家主的想法,立即低头小步跟在后面。
“家主,八万大军都是精兵......”
话还没说完,冯大帅本来高兴的脸立即板了下来,转头看了看这个低着头十分卑微的青年,嘴里不高兴的嗯了一声。
“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
“是,奴听见了。”
“拉下去,打四十板。卑贱的东西!”
这个青年没想到会这样,立即被人捂着嘴拖了下去,冯大帅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反而跟身边的老管家说:“你们现如今光顾着自己享乐了,家里面的规矩都教不好,像这样的奴才敢随意插话,搁在几十年早就打死了。叫我说,你们也别光天天坐着,家里面的规矩也是要提起来的,要不然将来这些奴才们随意说话,惹得客人们笑话,让我冯家颜面无光。”
老管家吓得一头冷汗低着头唯唯诺诺。
冯大帅说了之后便让丫鬟们扶着往后院去了,老管家赶快用袖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
眼看着冯大帅走远了,老管家才做转身急匆匆的往外边去。这个时候有不少管事跟在老管家身后,其中就有一个说:“冯四十八这个人早就想往上爬了,眼空心大不服咱们的管教。这一下惹祸了吧?我早说像这样不懂事儿的就不应该往前院安排。像他这样长得高高大大的,在庄子上做活不行吗?”
老管家没有说话,急着往前走,但是身后这群管事里面有一个张嘴反驳刚才的那个管事儿:“你这是事后诸葛亮啊!当时你说这话了吗?也就这会儿出事儿了才说这话显得你自己清清白白。为什么把四十八调到前面来,还不是因为他长得相貌堂堂。当时把人调过来的时候你们说什么了吗?”
有人打圆场:“少说几句吧,如今怎么办?”
已经走出了前院,老管家毕竟年纪大了,出了前院的范围之后站住了,在树荫下又擦擦脸上的汗。“家主只说打他板子,也没说要了他命。打完了之后先扔到庄子上养着,将来养好了别往府中来了。”
既然是老管家开口了,那将来家主要是找后账也有老管家在前面顶着,所以这群管事们才不说话了。
这群管事们散开了之后,老管家看了看天上的太阳用袖子又将脖子上的汗珠擦去,忍不住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
别说四十八了,连他老人家也觉得把所有的人手全部压上去不是一个好主意。可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要清楚自己是什么身份。
只希望山阳郡的人不堪一击,要不然......
作者有话说:
不知道有没有童年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夏天收麦子的时候,以前学校会放假的,叫麦忙假。
第128章 扩张 五
冯大帅在进攻之前, 居然效仿古人写了一篇檄文!还传送给天下各郡,十分高调!
秋叶听说的时候居然有几分感动。
有一说一,秋叶在这个世界并不是博学多才之人, 甚至在前面十几年秋叶是没读过书的,那个时候巫马家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全家都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倾尽全家之力在供养着二叔读书。读书是一种很神圣的事情,是一种能改变阶级的事情, 是一种能带来利益的事情, 连家中长子的街溜子富贵都没资格上手摸一摸书本。
所以秋叶作为一个丫头片子,连书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更别说去读书了, 也不要说站在外边听二叔读书,二叔那就是个懒蛋.秋叶除了看见爷爷生气的时候那家伙装模作样的读出来几句之外,天天窝在屋子里面, 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呢,等着人家读书的时候在外边偷学两句等于白日做梦。
后来到了长生老母身边, 老母因为知道秋叶会写字, 也就默认了秋叶会读会写, 根本没有问秋叶读了什么书,读了几年了。
所以秋叶吃的还是上辈子的老本儿。
而秋叶上辈子的老本是什么呢?只能感谢九年义务教育,课堂上的文言文教育以及在高考压力下高中三年狂背古文,让她不至于是个睁眼瞎。这些知识积累了一段时间之后, 在后来因为用不上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就像是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记得吃了多少种食物一样,但是食物却真的支撑了身体各个器官正常工作运行。学过的知识也是如此, 潜移默化, 在不知不觉, 甚至是觉得没有的时候,在默默影响着一个人。
秋叶把上辈子学的应试技巧以及阅读套路忘得差不多了,这辈子凭借着那么一点点印象,连蒙带猜还能看懂书的。至于写文章,秋叶身边有婢女也有专门给她起草文书的记室,所以动笔的时候不太多。
这一切掩盖了秋叶是个文盲的事实,也让秋叶头一次听见有人写檄文讨伐自己觉得惊喜莫名,真的有一种被别人高看一眼的错觉。秋叶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社会地位,自己也是一个值得人家郑重对待的一方诸侯了。
当檄文拿来的时候,秋叶心里在想:我多谢他高看我一眼,希望写的是骈体文!最好气势足一点!!文章最好华丽一些!!!
遥想历史,曹操被锋利如刀的檄文差点治好偏头痛。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檄》里面的一句“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简直是流传千古。
秋叶就想,大部分人这一辈子,其实是活了两回。第一次死亡是□□的死亡,第二次死亡,是认识怀念亡者的最后一人死亡。无论是曹操或者是武则天,他们其实是活了三回。等到史书焚毁,文明灭绝,他们真正的籍籍无名之时,没有人再讨论他们那辉煌过去,他们才是真正的与这个世界告别。
时至今日,秋叶坐到这个位置上,就想着自己也要像曹操或者武则天的一样,得到三次活命的机会。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50年后自己可能会离开这个世界了,100年后还记得自己音容笑貌的人也离开这个世界了,如果有一篇出名的文章记录着自己,或许自己在千百年后仍然还活在史书上,活在传说里,活在野史里面。
人类文明传承下去靠的就是文字图像。
一篇檄文,一篇如刀的檄文,能满足秋叶这个野望。
但秋叶是个文盲,她满怀希望的把这一篇檄文拿到手里,只读了前面几句就觉得诘屈聱牙,自己有很多字还不认识。而且没有标点符号,看的脑仁疼。
秋叶一直在学习,但是有些东西真的是靠时间积累才能发生质变的,就目前来说,秋叶还没有等到量变产生质变的那一刻。
她也没掩饰自己是个文盲,把檄文递给了周莲,“不染,你来读一读。”
周莲整理了衣服之后,恭恭敬敬地把檄文接了过来。这檄文其实就是战书,是一方势力向着另一方势力宣战,拉开了乱世的帷幕,这是给王朝覆灭吹响的第一声唢呐。从这篇檄文发出来的那一刻起,标志着王朝威信的轰然倒塌,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就比如当年天下诸侯不再对周天子心怀敬畏,就如楚王问询九鼎的重量,今日也是如此,足以载入史册。
周莲知道自己正站在新旧交锋的关键一天。如果周围的这些人真的能笑傲到最后,自己多少就能在史书上占上一两行。
真的如此的话,此生足矣!
他先是低头看了一遍,随后便朗声阅读了出来。
秋叶侧耳倾听,连蒙带猜知道对方把自己骂了一通。内容就是一些老调重弹的说自己如何鱼肉百姓,又说自己颠倒阴阳,他们的那位大帅要把大伙从自己的魔爪下救出去......
骂人都没新意,让秋叶听完之后心中暗生闷气。
把这一些人杀了之后,长生老母立即派人联络了老土匪,老土匪被冯家的郡守折腾的三尸神暴跳,早就下手去报仇,可惜没有一次得手。于是老土匪秘密的来见长生老母,两个人关门之后商量了一个办法。冯家的郡守在他们两个秘密相会的半年之后,在回冯家的路上,出了山阳郡进入了平阳郡,被一伙悍匪杀了。
这件事瞬间被朝廷知道,悍匪头子最后被明正典刑,但是同伙却逃入了大山里面,因为这里闹土匪,甚至敢杀朝廷命官,只要来这里做郡守,每次来赴任都会被土匪打劫,而且土匪放下了话,第一次打劫是警告,还不走就要杀人了。
从此之后山阳郡再没了郡守。
“那个被杀的冯郡守和如今的冯大帅应该是堂兄弟。冯家的人被悍匪杀了,当初冯家没有往咱们西园身上想,老母动手的时间是在杀了那几位少爷半年之后,而且杀他们的理由是这些人同室操戈陷害兄弟,背后的齐家也没被查出来,这事儿算得上是天衣无缝。
尽管这事情做的缜密,您也要记得冯家和咱们是有着仇的,当初这冯家做事太绝,计策太毒辣,想要通过那几个逆贼杀了老母,老母杀了他们之后,难受的半个月都没缓过来,毕竟养了那么多年,而且他们都有了孩子,这些小孩子日日在老母跟前承欢,就算是养一只猫儿狗儿,也是有了几分爱护之心,所以老母当时伤心极了。属下曾听她说势必要杀冯家报仇。
只是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或许这话是当年老母愤怒之际脱口而出,也许是真的有报仇的心思,无奈时局和身体限制了她报仇。但是以眼下看,平阳郡就卡在咱们的关口,咱们想要出关第一布就要踏平平阳郡,而平阳郡的冯家,是绝对不会放咱们的势力进入的,所以,这个冬天,又要打一场硬仗。”
第127章 扩张 四
就算现在天下都在枪收粮食, 但是以治下的人数来看,秋叶能立即动员出来二十万青壮开出关和冯大帅死磕。
毕竟绿水县只有少量的耕地,每年收粮食, 他们都会去漫水县帮忙,用劳动换点粮食回来养活全家。这种来打短工的叫做麦客。放到星苑县也是这样,星苑县会在收获的季节放着盐矿不开采,成群结队的到隔壁的北郭县帮忙收割。
在农业国家里,大家都知道收获时节是最重要的。要在下雨天来临之前, 把所有的粮食拉入粮仓, 要不然一年的辛苦白费不说,来年会饿死很多人。
而这一年里, 明里暗里到山阳郡逃难的人估计要有七十多万, 这里面青壮年居多,把老弱妇孺去掉之后,光是兵员就有二十万人。
所以, 秋叶能够组织的人马非常富裕。
自然秋叶不惧怕北方的邻居心怀恶意,甚至秋叶心里面暗戳戳的高兴着, 要是对方敢主动攻打长生关, 秋叶就能名正言顺的出兵。
金山老主管刚才就担心到时候主动攻击平阳郡会被天下人口诛笔伐。如今秋叶就觉得, 冯大帅的使者来的真是时候。
“老主管,我们为什么不主动露富呢?”
“您是想要让他们主动来攻打咱们!”老主管一下子看明白秋叶的用意了,随后笑着摇了摇头:“您是不是想让他们看看咱们的仓库?没必要,就让他们平阳郡的人来看看咱们地里面的粮食就行了。光是今年秋季收的粮食足够他们出动一趟了, 别的不说,属下敢保证, 这会儿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消息确实传出去了, 冯家家底厚, 传递消息的渠道很多,而且一个信使想要浑水摸鱼,化装成商人从长生关里面混出去也是非常容易的。
六天后,冯大帅收到了消息,是使者的口信,说是老邻居今年大丰收。
为使者传递口信的人在冯大帅面前既没有夸大也没有瞎编,如实的把自己看到的景象向冯大帅讲了一遍。
“......漫山遍野全是庄稼,就连那些路边上也有不少的东西种着,甚至田间地头也有一些萝卜,白菜,黄豆,绿豆。小的除了看见那些庄稼之外,也看见了当地的百姓,虽然都瘦了一些,但是与咱们这里的流民完全不一样,脸上并不是青白色,而是多少带了点红润。”
这说明当地百姓好歹是有的吃,多多少少能吃饱。
光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冯大帅就对隔壁的老邻居挺羡慕的,如今天下大旱,北方几乎是饿殍遍野,但是被两座大山包围起来临着大江的山阳郡到现在如世外桃源一般。
既然有这么多粮食放在旁边,那为什么不去抢呢?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冯大帅已经把隔壁邻居的粮食当成了自己的,“少不了要让咱们的大军辛苦一些。”
说完之后他身边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但是送信的没笑,他提醒冯大帅,“大帅,他们的那个神女并非傀儡,不是个省油的灯啊,里面也有不少能人义士辅助她,怕是有些艰难。而且小的从那刚刚建造起来的长生关路过,那关雄伟高大,看到瓮城假门不计其数,甚至有不少防止登城的器械。”
冯大帅这个时候正在兴头上,听见这个人这么说心里面就有些不高兴,“不可这么说,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里如此肥沃的一片土地,却有一个毛丫头掌管。这叫什么?这叫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有一个穿着青衫的读书人出来接了一句,“这一年来,通过那些商队还有一些流民们口述,得知这小女子有几分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已经收拢了不少流民了。那些流民岂是好相与的?这些流民攻城拔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知道祸害了多少人家,少不得要请大帅拨乱反正,帮着邻居把那些占据了土地的流民从山阳郡赶出去。这也是救民倒悬,也能让那妖女不在作威作福。”
这是在暗地里提醒冯大帅要有一个出兵的正当理由。
冯大帅瞬间明白了,那就是打着帮忙的旗号进入到山阳郡,至于进去之后该怎么做是自己说了算的,但是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至于刚才报信儿的这个人说的雄关,冯大帅根本不放在心上,因为他们家族这么多年靠银子和土地就已经铺开了一条康庄大道,就不信守关的那些将领们不爱银子。
所以冯大帅对着报信的人挥了挥手,让他下去休息,然后叉着腰在堂上来回踱步。
“你们说谁家找咱们帮忙比较合适?”
两边的人在冯大帅的示意下,纷纷找了凳子坐下。
经过一番嗡嗡嗡的商量之后,大家觉得以钱家的名义求援是最合适的。
钱家在朝廷里有人脉,所以过几天这事闹起来,朝堂上能帮着说话。而且在均县和平阳郡挨着,早些年的时候是有过来往的,只是可惜这一家人已经被灭门了。
冯大帅在意的就是既然是被灭门了,怎么说才能让天下人相信是钱家求援呢?
“钱家这一张牌确实好用,但是人都已经死绝了。万一到时候其他的人来询问,让咱们把钱家的人交出来,他们要审一审。到时候没人可怎么办?”
这根本不是个事儿,只要找一个人说他是钱家的人,他就是钱家的人!至于钱家的亲戚说钱家没这个人——就说这是钱家家主的私生子,因为害怕家里面的母老虎,平时是养在平阳郡的。如今就是因这个私生子的请求,冯大帅才发兵拨乱反正。
那么出兵的理由有了,接下来就是调派大军了。
别看平阳郡要比山阳郡面积大上不少,耕地也多,但是他们这个时候只能组织起八万大军。这八万大军已经是平阳郡的全部实力了,而且在北方有八万带甲的士兵,已经算是实力雄厚了,毕竟光养着八万张嘴,每天消耗的粮食都不是一个小数。
冯大帅的打算是把这八万人全部派出去攻打关隘。在冯大帅看来,这八万人已经不少了,光是密密麻麻的站在长生关前,就能把关上的守军吓得心惊胆战。
并且冯大帅自认为自己熟读兵书,品得其中三味,应用的时候往往能出神入化。还美滋滋的跟大家说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光靠着庞大的数量就能吓得他们开关投降。
就在冯大帅自吹自擂的时候,堂上角落里一个青年人忍不住把眉头皱了起来。他是冯家的家奴,准确的来说,他是个孤儿被冯家收养。一路过关斩将艰难的长大了,长大了之后立即成了冯家的家奴,用老管家的话来说,没有冯家就没有他们活命的机会。如今正是要拿一辈子报答冯家的恩情。
这堂上都是客人,如今自吹自擂的冯大帅又是这个青年人的主人。根本没有这个青年说话的资格,然而这个青年哪怕是没有读过兵书,也没有带兵上阵过,但是他也明白现如今不能把所有的大军全部压上去,一旦遭遇了败仗,八万大军顺风投降,到时候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如果林荣在这里会忍不住嘲笑冯大帅,两军还没有接触,根本没有达到战略决战的条件,所以没必要把所有的力量压上去赌一个输赢。如此不知道用兵只会一败涂地。
但是冯大帅不这么想,他高兴了之后又听了周围一片阿谀奉承之声,只觉得自己明天就能胜利凯旋。所以当周围的人退走了之后,冯大帅仍然是红光满面。
心情舒畅的他想要去后面泡泡澡,秋天还有些燥热,动一动身上就能出一身热汗。而且像他这样的贵人,贴身的衣服穿的都是丝绸材质,不像棉那样透气吸汗。所以出汗之后丝绸就贴在身上,动一动就觉得极不舒服。
就在冯大帅打算到后堂沐浴更衣好好的放松的时候,刚才站在角落里面的青年想了想,本着报答家主的想法,立即低头小步跟在后面。
“家主,八万大军都是精兵......”
话还没说完,冯大帅本来高兴的脸立即板了下来,转头看了看这个低着头十分卑微的青年,嘴里不高兴的嗯了一声。
“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
“是,奴听见了。”
“拉下去,打四十板。卑贱的东西!”
这个青年没想到会这样,立即被人捂着嘴拖了下去,冯大帅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反而跟身边的老管家说:“你们现如今光顾着自己享乐了,家里面的规矩都教不好,像这样的奴才敢随意插话,搁在几十年早就打死了。叫我说,你们也别光天天坐着,家里面的规矩也是要提起来的,要不然将来这些奴才们随意说话,惹得客人们笑话,让我冯家颜面无光。”
老管家吓得一头冷汗低着头唯唯诺诺。
冯大帅说了之后便让丫鬟们扶着往后院去了,老管家赶快用袖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
眼看着冯大帅走远了,老管家才做转身急匆匆的往外边去。这个时候有不少管事跟在老管家身后,其中就有一个说:“冯四十八这个人早就想往上爬了,眼空心大不服咱们的管教。这一下惹祸了吧?我早说像这样不懂事儿的就不应该往前院安排。像他这样长得高高大大的,在庄子上做活不行吗?”
老管家没有说话,急着往前走,但是身后这群管事里面有一个张嘴反驳刚才的那个管事儿:“你这是事后诸葛亮啊!当时你说这话了吗?也就这会儿出事儿了才说这话显得你自己清清白白。为什么把四十八调到前面来,还不是因为他长得相貌堂堂。当时把人调过来的时候你们说什么了吗?”
有人打圆场:“少说几句吧,如今怎么办?”
已经走出了前院,老管家毕竟年纪大了,出了前院的范围之后站住了,在树荫下又擦擦脸上的汗。“家主只说打他板子,也没说要了他命。打完了之后先扔到庄子上养着,将来养好了别往府中来了。”
既然是老管家开口了,那将来家主要是找后账也有老管家在前面顶着,所以这群管事们才不说话了。
这群管事们散开了之后,老管家看了看天上的太阳用袖子又将脖子上的汗珠擦去,忍不住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
别说四十八了,连他老人家也觉得把所有的人手全部压上去不是一个好主意。可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要清楚自己是什么身份。
只希望山阳郡的人不堪一击,要不然......
作者有话说:
不知道有没有童年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夏天收麦子的时候,以前学校会放假的,叫麦忙假。
第128章 扩张 五
冯大帅在进攻之前, 居然效仿古人写了一篇檄文!还传送给天下各郡,十分高调!
秋叶听说的时候居然有几分感动。
有一说一,秋叶在这个世界并不是博学多才之人, 甚至在前面十几年秋叶是没读过书的,那个时候巫马家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全家都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倾尽全家之力在供养着二叔读书。读书是一种很神圣的事情,是一种能改变阶级的事情, 是一种能带来利益的事情, 连家中长子的街溜子富贵都没资格上手摸一摸书本。
所以秋叶作为一个丫头片子,连书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更别说去读书了, 也不要说站在外边听二叔读书,二叔那就是个懒蛋.秋叶除了看见爷爷生气的时候那家伙装模作样的读出来几句之外,天天窝在屋子里面, 也不知道是在干什么呢,等着人家读书的时候在外边偷学两句等于白日做梦。
后来到了长生老母身边, 老母因为知道秋叶会写字, 也就默认了秋叶会读会写, 根本没有问秋叶读了什么书,读了几年了。
所以秋叶吃的还是上辈子的老本儿。
而秋叶上辈子的老本是什么呢?只能感谢九年义务教育,课堂上的文言文教育以及在高考压力下高中三年狂背古文,让她不至于是个睁眼瞎。这些知识积累了一段时间之后, 在后来因为用不上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就像是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记得吃了多少种食物一样,但是食物却真的支撑了身体各个器官正常工作运行。学过的知识也是如此, 潜移默化, 在不知不觉, 甚至是觉得没有的时候,在默默影响着一个人。
秋叶把上辈子学的应试技巧以及阅读套路忘得差不多了,这辈子凭借着那么一点点印象,连蒙带猜还能看懂书的。至于写文章,秋叶身边有婢女也有专门给她起草文书的记室,所以动笔的时候不太多。
这一切掩盖了秋叶是个文盲的事实,也让秋叶头一次听见有人写檄文讨伐自己觉得惊喜莫名,真的有一种被别人高看一眼的错觉。秋叶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社会地位,自己也是一个值得人家郑重对待的一方诸侯了。
当檄文拿来的时候,秋叶心里在想:我多谢他高看我一眼,希望写的是骈体文!最好气势足一点!!文章最好华丽一些!!!
遥想历史,曹操被锋利如刀的檄文差点治好偏头痛。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檄》里面的一句“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简直是流传千古。
秋叶就想,大部分人这一辈子,其实是活了两回。第一次死亡是□□的死亡,第二次死亡,是认识怀念亡者的最后一人死亡。无论是曹操或者是武则天,他们其实是活了三回。等到史书焚毁,文明灭绝,他们真正的籍籍无名之时,没有人再讨论他们那辉煌过去,他们才是真正的与这个世界告别。
时至今日,秋叶坐到这个位置上,就想着自己也要像曹操或者武则天的一样,得到三次活命的机会。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50年后自己可能会离开这个世界了,100年后还记得自己音容笑貌的人也离开这个世界了,如果有一篇出名的文章记录着自己,或许自己在千百年后仍然还活在史书上,活在传说里,活在野史里面。
人类文明传承下去靠的就是文字图像。
一篇檄文,一篇如刀的檄文,能满足秋叶这个野望。
但秋叶是个文盲,她满怀希望的把这一篇檄文拿到手里,只读了前面几句就觉得诘屈聱牙,自己有很多字还不认识。而且没有标点符号,看的脑仁疼。
秋叶一直在学习,但是有些东西真的是靠时间积累才能发生质变的,就目前来说,秋叶还没有等到量变产生质变的那一刻。
她也没掩饰自己是个文盲,把檄文递给了周莲,“不染,你来读一读。”
周莲整理了衣服之后,恭恭敬敬地把檄文接了过来。这檄文其实就是战书,是一方势力向着另一方势力宣战,拉开了乱世的帷幕,这是给王朝覆灭吹响的第一声唢呐。从这篇檄文发出来的那一刻起,标志着王朝威信的轰然倒塌,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就比如当年天下诸侯不再对周天子心怀敬畏,就如楚王问询九鼎的重量,今日也是如此,足以载入史册。
周莲知道自己正站在新旧交锋的关键一天。如果周围的这些人真的能笑傲到最后,自己多少就能在史书上占上一两行。
真的如此的话,此生足矣!
他先是低头看了一遍,随后便朗声阅读了出来。
秋叶侧耳倾听,连蒙带猜知道对方把自己骂了一通。内容就是一些老调重弹的说自己如何鱼肉百姓,又说自己颠倒阴阳,他们的那位大帅要把大伙从自己的魔爪下救出去......
骂人都没新意,让秋叶听完之后心中暗生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