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准备好章程,陛下准许,景宁公主择日和亲。”
——
和亲一事定了下来,朝内朝外都松了一口气,远在北地的战火也暂且歇了下来,凉国频繁派使者来催促和亲事宜,都被赵景宁以各种理由拖延挡了回去。
凉国派来的使臣个个都受过这位公主脸色的,赵景宁不是嫌弃送来的聘礼中翡翠水色不好,就是说派来的几个迎礼嬷嬷没有一副吉祥面相,从黎国到凉国跟在她后头折腾,足足拖了两个多月,直到秋风起了各项章程才勉强入了这位公主的眼,礼部又择了几个上好的日子供她选择,最后敲定了九月二十三大婚,最迟九月初公主就要准备好从平都出嫁,一路红妆,直到燕州完婚。
往常最疼她的赵祯,却在这两个多月的婚事筹备中连脸都没露,只是默认了礼部上下顺着她的心意去办,直到出嫁的那天,帝驾也没有出现在宫门,最后还是两位丞相大人领着百官送赵景宁远嫁的。
对于随她出嫁的随从,除了她府上的那台戏班子,还有她亲自向赵祯讨要了青玄道长做一路北上的随行人之外,赵景宁连贴身的丫鬟都没带一个,全数按照礼部的安排带的人手。
赵景宁一身嫁衣,金冠在顶,深深地回望自己踏出的宫门,看着前来送行的群臣,最后慢慢地将目光上移,移到城墙上的那抹明黄色上。
赵祯终究还是没忍住来送她,他一个人远远地看着她,距离将他们看向彼此的视线变得模糊,赵祯恍然间好似看到了赵景宁从小到大从这扇门跑向自己的样子。
就是这扇门,因为母妃病逝,赵景宁从行宫被接回来,赵祯就等在这扇门前,看着那个小小的粉团子远远地看着自己,犹疑地走了两步后,奔跑着扑到他的怀中,叫了他一声“哥哥”,也是这扇门,在景王之乱结束后,赵景宁从落枫斋回来赵祯也是等在这扇门前,她依旧小跑了两步后,担忧地打量自己上下半晌,带着哭腔喊了一声“兄长”。
赵祯原本想着,总有一日,他也会站在这扇门下,把他亲自交给某一个青年才俊,然后在她回门的那天再在这扇门下等着,等着他的妹妹回家。
可如今,一切都成了奢望。
依旧是这扇门,他不在门下,赵景宁也不再是往门内跑,她要出了这门,往北去,再往北去,去到他极目远眺都触不到半分的地方,去到千里之外连书信都不能当天来回的地方,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一个陌生的环境,以黎国公主的身份,而不是他赵祯的妹妹,去嫁给一个局势让她嫁的人。
若是有人在赵祯年少时告诉他,有一天你会亲手送赵景宁远嫁,他一定不信。可一直以来赵祯对她步步呵护,他从未忘却初心,怎么就走到这样的地步了呢?
他君王至尊,黎国之主,怎么就被逼到要靠自己的妹妹和亲才能挣得一丝喘息机会的地步了呢?
赵景宁远远地朝着他一笑,这冷战的两个多月来,他们之间都没有见过彼此的笑容,如今她给了他一个最灿烂的。
她笑着做了一个口型,而后转身踏上了马车。马车帘没有被掀起,她没有再回头。
赵祯背在身后的手默默握拳,目视着她的车驾越走越远,手心被自己掐得青紫却感受不到疼痛。
她轻轻地喊了一声“哥哥”,赵祯便觉得这天底下没有比他还窝囊的皇帝了。
匹夫尚且能不顾一切地护住自己的家人,而他却不能。
他娇养着的小公主还是没能永远地庇护在他的羽翼下,在他问鼎天下,黄袍加身的时候。
第186章 全一诺
赵景宁出嫁后,赵祯就大病了一场,病势缠.绵了七八日才缓过来,重新打起精神来处理政事。
北地的情势也暂时稳住,赵元盛和孟倚林依旧守在北地防卫,梅韶本来也想跟着赵景宁出嫁的车驾一起去北地的,结果佟参不日便要到平都,赵祯便命梅韶留下来整归他带过来的一些人手。
平都的后备军还有两万,只是没有上战场的经验,有了赵景宁争取出来的这段时日,加上佟参带来的将领,正好可以趁着这点喘息的机会临时训练一番,这样总不至于临时上了战场之后乱了阵脚。
秋日正是养马练兵的好时候,只是如今在战时,赵祯和梅韶都没有心思去细细考究如何长久地治军,如何挑选良马,就连白秉臣也一门心思地盯着户部清点国库,囤积粮草,预备着随时可能燃起的战火。好在梅韶施行的屯田制施行也有一年了,白秉臣只是多费些心力,倒也没有十分紧缺的状况。
赵祯自赵景宁出嫁后一心扑在政事上,平日里除了去后宫看看白子衿,其余时间全部泡在勤政殿中。这日赵祯正叫了梅韶入宫聊佟参带来的军官分配,算着日子,赵景宁也离燕州不远了。
说到此处,赵祯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道:“等会你出宫去趟景宁的公主府,把那台戏班子给朕叫进宫中来。”
梅韶怔了一下,向赵祯投去一个狐疑的目光。
赵祯看出他的心思,问道:“我听说你去景宁府上看过一场戏,你没看出来?”
梅韶本来就不喜欢听戏,那日去也不是为了看戏,现在想起来就只记得他们个个脸上涂着厚厚的粉,连相貌都分不清楚。
赵祯一看他的神态就知道他没注意,解释道:“那个戏班子都是佟参训练出来的好手,还是他那个弟弟说,要坐稳天下,不仅要明面上的兵将,也要暗处的眼线,于是他们特意训了这第一批好手出来,擅长近战刺杀。赵景和比武招亲的时候,佟参就带来送到了朕的手上。朕想让他们去护着景宁,可那个时候不好暴露东都的事,便迂回了一番,先送给了景和。景和不爱戏,又和景宁交好,见她喜欢,一定会转赠给她……”
--
——
和亲一事定了下来,朝内朝外都松了一口气,远在北地的战火也暂且歇了下来,凉国频繁派使者来催促和亲事宜,都被赵景宁以各种理由拖延挡了回去。
凉国派来的使臣个个都受过这位公主脸色的,赵景宁不是嫌弃送来的聘礼中翡翠水色不好,就是说派来的几个迎礼嬷嬷没有一副吉祥面相,从黎国到凉国跟在她后头折腾,足足拖了两个多月,直到秋风起了各项章程才勉强入了这位公主的眼,礼部又择了几个上好的日子供她选择,最后敲定了九月二十三大婚,最迟九月初公主就要准备好从平都出嫁,一路红妆,直到燕州完婚。
往常最疼她的赵祯,却在这两个多月的婚事筹备中连脸都没露,只是默认了礼部上下顺着她的心意去办,直到出嫁的那天,帝驾也没有出现在宫门,最后还是两位丞相大人领着百官送赵景宁远嫁的。
对于随她出嫁的随从,除了她府上的那台戏班子,还有她亲自向赵祯讨要了青玄道长做一路北上的随行人之外,赵景宁连贴身的丫鬟都没带一个,全数按照礼部的安排带的人手。
赵景宁一身嫁衣,金冠在顶,深深地回望自己踏出的宫门,看着前来送行的群臣,最后慢慢地将目光上移,移到城墙上的那抹明黄色上。
赵祯终究还是没忍住来送她,他一个人远远地看着她,距离将他们看向彼此的视线变得模糊,赵祯恍然间好似看到了赵景宁从小到大从这扇门跑向自己的样子。
就是这扇门,因为母妃病逝,赵景宁从行宫被接回来,赵祯就等在这扇门前,看着那个小小的粉团子远远地看着自己,犹疑地走了两步后,奔跑着扑到他的怀中,叫了他一声“哥哥”,也是这扇门,在景王之乱结束后,赵景宁从落枫斋回来赵祯也是等在这扇门前,她依旧小跑了两步后,担忧地打量自己上下半晌,带着哭腔喊了一声“兄长”。
赵祯原本想着,总有一日,他也会站在这扇门下,把他亲自交给某一个青年才俊,然后在她回门的那天再在这扇门下等着,等着他的妹妹回家。
可如今,一切都成了奢望。
依旧是这扇门,他不在门下,赵景宁也不再是往门内跑,她要出了这门,往北去,再往北去,去到他极目远眺都触不到半分的地方,去到千里之外连书信都不能当天来回的地方,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一个陌生的环境,以黎国公主的身份,而不是他赵祯的妹妹,去嫁给一个局势让她嫁的人。
若是有人在赵祯年少时告诉他,有一天你会亲手送赵景宁远嫁,他一定不信。可一直以来赵祯对她步步呵护,他从未忘却初心,怎么就走到这样的地步了呢?
他君王至尊,黎国之主,怎么就被逼到要靠自己的妹妹和亲才能挣得一丝喘息机会的地步了呢?
赵景宁远远地朝着他一笑,这冷战的两个多月来,他们之间都没有见过彼此的笑容,如今她给了他一个最灿烂的。
她笑着做了一个口型,而后转身踏上了马车。马车帘没有被掀起,她没有再回头。
赵祯背在身后的手默默握拳,目视着她的车驾越走越远,手心被自己掐得青紫却感受不到疼痛。
她轻轻地喊了一声“哥哥”,赵祯便觉得这天底下没有比他还窝囊的皇帝了。
匹夫尚且能不顾一切地护住自己的家人,而他却不能。
他娇养着的小公主还是没能永远地庇护在他的羽翼下,在他问鼎天下,黄袍加身的时候。
第186章 全一诺
赵景宁出嫁后,赵祯就大病了一场,病势缠.绵了七八日才缓过来,重新打起精神来处理政事。
北地的情势也暂时稳住,赵元盛和孟倚林依旧守在北地防卫,梅韶本来也想跟着赵景宁出嫁的车驾一起去北地的,结果佟参不日便要到平都,赵祯便命梅韶留下来整归他带过来的一些人手。
平都的后备军还有两万,只是没有上战场的经验,有了赵景宁争取出来的这段时日,加上佟参带来的将领,正好可以趁着这点喘息的机会临时训练一番,这样总不至于临时上了战场之后乱了阵脚。
秋日正是养马练兵的好时候,只是如今在战时,赵祯和梅韶都没有心思去细细考究如何长久地治军,如何挑选良马,就连白秉臣也一门心思地盯着户部清点国库,囤积粮草,预备着随时可能燃起的战火。好在梅韶施行的屯田制施行也有一年了,白秉臣只是多费些心力,倒也没有十分紧缺的状况。
赵祯自赵景宁出嫁后一心扑在政事上,平日里除了去后宫看看白子衿,其余时间全部泡在勤政殿中。这日赵祯正叫了梅韶入宫聊佟参带来的军官分配,算着日子,赵景宁也离燕州不远了。
说到此处,赵祯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道:“等会你出宫去趟景宁的公主府,把那台戏班子给朕叫进宫中来。”
梅韶怔了一下,向赵祯投去一个狐疑的目光。
赵祯看出他的心思,问道:“我听说你去景宁府上看过一场戏,你没看出来?”
梅韶本来就不喜欢听戏,那日去也不是为了看戏,现在想起来就只记得他们个个脸上涂着厚厚的粉,连相貌都分不清楚。
赵祯一看他的神态就知道他没注意,解释道:“那个戏班子都是佟参训练出来的好手,还是他那个弟弟说,要坐稳天下,不仅要明面上的兵将,也要暗处的眼线,于是他们特意训了这第一批好手出来,擅长近战刺杀。赵景和比武招亲的时候,佟参就带来送到了朕的手上。朕想让他们去护着景宁,可那个时候不好暴露东都的事,便迂回了一番,先送给了景和。景和不爱戏,又和景宁交好,见她喜欢,一定会转赠给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