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高荣丽回娘家之后,张宝发一直没上炕睡觉,在家里不时地吸着老旱烟等候着儿媳回来。他看见高荣丽推开房门走进外屋,便赶忙从自己的房间里走出来问道:“荣丽,文礼没跟咱们三家子的队员一块赶回来,怕是有什么事了吧?”
高荣丽回答道:“他和特派员今儿个到大队长家里去了,说明儿个能赶回来,特派员和大队长也一同来咱们三家子。”
“太好啦,太好啦!”张宝发高兴地问道:“荣丽,你回娘家听没听说,大队长的老父亲李长荣老汉能不能来咱们三家子做?”
“对啦,爸,你老人家要是不提起这回事的话,那我还真把这个事给忘到脑门后去了。”高荣丽想起高长福嘱咐的那件事,于是回答道:“大队长的老爸来咱们三家子做,我离开娘家之前,我爸还特意让我回来告诉你老人家,大队长的老爸跟他们一起来咱们三家子,说他跟你们老哥几个还没见过面呢,想利用这个机会见见面,见了面之后好好叙叙家常。”
“好,太好啦……虽说我跟李长荣没见过面,但是我听人说这个人很讲究……”张宝发高兴地笑着说。
“你们老哥几个见了面肯定是高兴了,我们这些当晚辈的在旁边看着也高兴啊!”高荣丽赔着笑脸道。
……
第二天上午,特派员大个子、李春海和张文礼带着李长荣来到张宝发家,二位老人家一见面就拥抱在一起。
张宝发高兴地问道:“老哥,走这么远的山路,身子骨能吃得消吗?”
两位老人家松开手之后,李长荣拍拍胸脯笑着回答道:“身子骨硬朗着呢,你问问他们三个年轻人,在走路的时候,他们三个年轻人不但没落下我,而且在走老爷岭那段山路的时候,反而被我给落在后头了。”
特派员大个子微笑着说:“李大叔身子骨硬朗着呢,在走山路的时候,我们三个确实不是他的对手。”
“张老弟呀,不是老哥在你面前王婆卖瓜吧。”李长荣说完大笑起来。
张文礼笑着说:“你们老哥俩在这里唠吧,我们几个到西屋去聊。”
三个人走了以后,张宝发仔细端详着李长荣:个子不高,消瘦的瓜子脸上露出一副慈祥的面容,从他眼角深深的鱼尾纹中,不难看出在他的大半生中经历了不少人间的沧桑、生活的磨练,磨练出一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一种对未来充满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张宝发早就听儿子介绍过李长荣的情况。李长荣老婆早年去世,他领着儿子李春海过日子,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始终保持那种乐观主义精神,将儿子养大成人,并且支持儿子参加天堂山救国大队,自己却过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生活,难能可贵呀!
张宝发问道:“老哥呀,你现在一个人生活行吗?”
“已经习惯了。”李长荣回答道
“如果你不嫌弃的话,那就搬到我们家来住,我那儿媳也没什么说的。”张宝发诚心诚意地说。“你要是搬来的话,平常日子咱老哥俩还能在一起唠唠嗑儿,省得一个人寂寞无聊。”
“张老弟啊,你的心意我领了。”李长荣笑着说。“我这个人一个人清静惯了,到人多的地方还不习惯呢。再说,人在哪疙瘩住服了,不愿意挪动地方——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春海现在也老大不小了,该成个家了。”张宝发说。“成了家,也有个人给你做口饭吃啊,省得饥一顿饱一顿的,弄坏了身子骨。”
“我这个人不算开通,孩子的终身大事由他自个儿决定,我这个当老人的跟别人不一样,不给孩子做主,顶多给参谋参谋到头了。”李长荣笑着说。
“孩子的终身大事确实不能草率行事,那种剜到筐里就是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你的做法是对的,在这一点上我得向你学习。”看来张宝发非常赞同李长荣这种在处理儿女婚姻方面上的做法。
在老哥俩谈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宗贵才跟在高长福后边走了进来。一走进屋里,高长福就先声夺人地说:“听说老弟来了,我就急三火四地赶过来了。老弟呀,你终于踏进我们三家子的土地上了,真让人高兴啊!”
李长荣处于礼节,跟高长福和宗贵才握完手后笑着问道:“你俩是……”
看见高长福和宗贵才从院子走进屋里,特派员大个子、李春海和张文礼从西屋走过来,张文礼打断李长荣的话,然后指着高长福介绍道:“他是我的岳父,名叫高长福。”
“春海以前跟我说过,你年长我几岁,我管你叫老哥吧。”李长荣高兴地说。“老哥,咱哥俩初次见面,今儿个是大年初六,老弟给老哥拜个晚年啦,老哥过年好!”
“老弟过年也好!”高长福笑着还礼道。
张文礼给老哥几个互相介绍完之后说:“你们四位老人家谁岁数大,谁岁数小,我一时还弄不清楚,你们四个边聊边去排吧,我们就不在里边掺和了。”
四位老人在一起聊了一会儿之后,在年龄上真的排出了顺序:宗贵才老大,高长福老二,李长荣老三,张宝发老四。
在以后的谈话过程中,自然要称兄道弟了,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他们刚开始的谈话,少不了要介绍自家的情况,最后谈到哪天到哪家吃饭的问题。
宗贵才、高长福、张宝发这老哥三个的意见不统一,都想让李长荣先到自己家吃饭。
宗贵才脑子灵机一动,用老大的身份对高长福和张宝发说:“我看咱们老哥仨谁也别争了,既然我排行老大,在这个问题上我说的话就算数。老三初次到咱们三家子来,咱们哥仨谁家的饭也不能落下。天堂山救国大队不是放了六天假吗,从今儿个算起,每家两天。从小的往上排,今儿个和明儿个,在咱们老弟张宝发家,后个儿和大后个儿在老二高长福家,最后两天在我宗贵才家。我看就这样定下来了,到时候咱们老哥四个不喝它个一醉方休那就不够意思啦。”
高长福看着张宝发微微一笑说:“既然老大发话了,咱哥俩照办就是了。”
李长荣陪着笑脸说:“随主变。”
张宝发打算将商量好的结果公布于众,于是将大家叫过来,并对儿子张文礼说:“文礼,一会儿你告诉你媳妇一声,就说这事是我们老哥几个定下来的,今儿个和明儿个在咱们家吃饭,让荣丽提前准备一下。对了,别忘了告诉你大姐,让她回来帮荣丽忙活忙活,要不然的话,荣丽自个儿忙不过来。”
此时此刻,村子里响起了连续不断的锣鼓声,这声音传到了张家,在张家屋子里不明真象的人听到这声音之后觉得奇怪。
特派员大个子赶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村民们自发组织的锣鼓队,一是庆祝天堂山救国大队初战告捷,二是欢迎特派员和老三爷俩到咱们三家子来欢聚一堂,这叫双喜临门。”高长福乐哈哈地回答道。“今儿个赶巧了,正是大年初六,是咱们这疙瘩的人出门串亲戚的日子,这样的皇道吉日,让乡亲们热闹热闹,在咱们三家子这个山沟沟里,还是大姑娘上桥啊!你们说,乡亲们能不高兴吗?”
李春海看着高长福反问道:“大叔,这事是不是你老人家出的点子呢?”
“大队长,谁出的点子我先不回答你这个问题。”高长福看着李春海故意挑剔地问道:“大队长,我问你,你刚才管我叫什么来着?”
“叫你大叔不对吗?”李春海反问道。
“这事对还是不对我说了不算,你得问问你家老爷子,看看他说对还是不对。”高长福看李长荣一眼之后回答道。
“春海,你叫错了,应该叫高大爷,因为他比我年长三岁。”李长荣微笑着说。
“春海,你以后管我叫高大爷,这么称呼就对了。”高长福说完这句话之后,将刚才老哥四个从年龄上排行的顺序告诉了大家,完后对那几个年轻人说:“你们几个年轻人都给我记住了,这几天谁要是叫错了的话,在酒桌上喝酒的时候就罚谁,叫错几次就罚几杯,绝不含糊,不能瘸子屁股两拧,我自告奋勇当这个义务监督员。”
高长福的话刚一说完,满屋子里的人都大笑起来,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偷偷地揩着自己的眼泪……大家都觉得高长福的话风趣幽默。
(本章完)
高荣丽回答道:“他和特派员今儿个到大队长家里去了,说明儿个能赶回来,特派员和大队长也一同来咱们三家子。”
“太好啦,太好啦!”张宝发高兴地问道:“荣丽,你回娘家听没听说,大队长的老父亲李长荣老汉能不能来咱们三家子做?”
“对啦,爸,你老人家要是不提起这回事的话,那我还真把这个事给忘到脑门后去了。”高荣丽想起高长福嘱咐的那件事,于是回答道:“大队长的老爸来咱们三家子做,我离开娘家之前,我爸还特意让我回来告诉你老人家,大队长的老爸跟他们一起来咱们三家子,说他跟你们老哥几个还没见过面呢,想利用这个机会见见面,见了面之后好好叙叙家常。”
“好,太好啦……虽说我跟李长荣没见过面,但是我听人说这个人很讲究……”张宝发高兴地笑着说。
“你们老哥几个见了面肯定是高兴了,我们这些当晚辈的在旁边看着也高兴啊!”高荣丽赔着笑脸道。
……
第二天上午,特派员大个子、李春海和张文礼带着李长荣来到张宝发家,二位老人家一见面就拥抱在一起。
张宝发高兴地问道:“老哥,走这么远的山路,身子骨能吃得消吗?”
两位老人家松开手之后,李长荣拍拍胸脯笑着回答道:“身子骨硬朗着呢,你问问他们三个年轻人,在走路的时候,他们三个年轻人不但没落下我,而且在走老爷岭那段山路的时候,反而被我给落在后头了。”
特派员大个子微笑着说:“李大叔身子骨硬朗着呢,在走山路的时候,我们三个确实不是他的对手。”
“张老弟呀,不是老哥在你面前王婆卖瓜吧。”李长荣说完大笑起来。
张文礼笑着说:“你们老哥俩在这里唠吧,我们几个到西屋去聊。”
三个人走了以后,张宝发仔细端详着李长荣:个子不高,消瘦的瓜子脸上露出一副慈祥的面容,从他眼角深深的鱼尾纹中,不难看出在他的大半生中经历了不少人间的沧桑、生活的磨练,磨练出一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一种对未来充满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张宝发早就听儿子介绍过李长荣的情况。李长荣老婆早年去世,他领着儿子李春海过日子,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始终保持那种乐观主义精神,将儿子养大成人,并且支持儿子参加天堂山救国大队,自己却过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生活,难能可贵呀!
张宝发问道:“老哥呀,你现在一个人生活行吗?”
“已经习惯了。”李长荣回答道
“如果你不嫌弃的话,那就搬到我们家来住,我那儿媳也没什么说的。”张宝发诚心诚意地说。“你要是搬来的话,平常日子咱老哥俩还能在一起唠唠嗑儿,省得一个人寂寞无聊。”
“张老弟啊,你的心意我领了。”李长荣笑着说。“我这个人一个人清静惯了,到人多的地方还不习惯呢。再说,人在哪疙瘩住服了,不愿意挪动地方——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春海现在也老大不小了,该成个家了。”张宝发说。“成了家,也有个人给你做口饭吃啊,省得饥一顿饱一顿的,弄坏了身子骨。”
“我这个人不算开通,孩子的终身大事由他自个儿决定,我这个当老人的跟别人不一样,不给孩子做主,顶多给参谋参谋到头了。”李长荣笑着说。
“孩子的终身大事确实不能草率行事,那种剜到筐里就是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你的做法是对的,在这一点上我得向你学习。”看来张宝发非常赞同李长荣这种在处理儿女婚姻方面上的做法。
在老哥俩谈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宗贵才跟在高长福后边走了进来。一走进屋里,高长福就先声夺人地说:“听说老弟来了,我就急三火四地赶过来了。老弟呀,你终于踏进我们三家子的土地上了,真让人高兴啊!”
李长荣处于礼节,跟高长福和宗贵才握完手后笑着问道:“你俩是……”
看见高长福和宗贵才从院子走进屋里,特派员大个子、李春海和张文礼从西屋走过来,张文礼打断李长荣的话,然后指着高长福介绍道:“他是我的岳父,名叫高长福。”
“春海以前跟我说过,你年长我几岁,我管你叫老哥吧。”李长荣高兴地说。“老哥,咱哥俩初次见面,今儿个是大年初六,老弟给老哥拜个晚年啦,老哥过年好!”
“老弟过年也好!”高长福笑着还礼道。
张文礼给老哥几个互相介绍完之后说:“你们四位老人家谁岁数大,谁岁数小,我一时还弄不清楚,你们四个边聊边去排吧,我们就不在里边掺和了。”
四位老人在一起聊了一会儿之后,在年龄上真的排出了顺序:宗贵才老大,高长福老二,李长荣老三,张宝发老四。
在以后的谈话过程中,自然要称兄道弟了,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他们刚开始的谈话,少不了要介绍自家的情况,最后谈到哪天到哪家吃饭的问题。
宗贵才、高长福、张宝发这老哥三个的意见不统一,都想让李长荣先到自己家吃饭。
宗贵才脑子灵机一动,用老大的身份对高长福和张宝发说:“我看咱们老哥仨谁也别争了,既然我排行老大,在这个问题上我说的话就算数。老三初次到咱们三家子来,咱们哥仨谁家的饭也不能落下。天堂山救国大队不是放了六天假吗,从今儿个算起,每家两天。从小的往上排,今儿个和明儿个,在咱们老弟张宝发家,后个儿和大后个儿在老二高长福家,最后两天在我宗贵才家。我看就这样定下来了,到时候咱们老哥四个不喝它个一醉方休那就不够意思啦。”
高长福看着张宝发微微一笑说:“既然老大发话了,咱哥俩照办就是了。”
李长荣陪着笑脸说:“随主变。”
张宝发打算将商量好的结果公布于众,于是将大家叫过来,并对儿子张文礼说:“文礼,一会儿你告诉你媳妇一声,就说这事是我们老哥几个定下来的,今儿个和明儿个在咱们家吃饭,让荣丽提前准备一下。对了,别忘了告诉你大姐,让她回来帮荣丽忙活忙活,要不然的话,荣丽自个儿忙不过来。”
此时此刻,村子里响起了连续不断的锣鼓声,这声音传到了张家,在张家屋子里不明真象的人听到这声音之后觉得奇怪。
特派员大个子赶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村民们自发组织的锣鼓队,一是庆祝天堂山救国大队初战告捷,二是欢迎特派员和老三爷俩到咱们三家子来欢聚一堂,这叫双喜临门。”高长福乐哈哈地回答道。“今儿个赶巧了,正是大年初六,是咱们这疙瘩的人出门串亲戚的日子,这样的皇道吉日,让乡亲们热闹热闹,在咱们三家子这个山沟沟里,还是大姑娘上桥啊!你们说,乡亲们能不高兴吗?”
李春海看着高长福反问道:“大叔,这事是不是你老人家出的点子呢?”
“大队长,谁出的点子我先不回答你这个问题。”高长福看着李春海故意挑剔地问道:“大队长,我问你,你刚才管我叫什么来着?”
“叫你大叔不对吗?”李春海反问道。
“这事对还是不对我说了不算,你得问问你家老爷子,看看他说对还是不对。”高长福看李长荣一眼之后回答道。
“春海,你叫错了,应该叫高大爷,因为他比我年长三岁。”李长荣微笑着说。
“春海,你以后管我叫高大爷,这么称呼就对了。”高长福说完这句话之后,将刚才老哥四个从年龄上排行的顺序告诉了大家,完后对那几个年轻人说:“你们几个年轻人都给我记住了,这几天谁要是叫错了的话,在酒桌上喝酒的时候就罚谁,叫错几次就罚几杯,绝不含糊,不能瘸子屁股两拧,我自告奋勇当这个义务监督员。”
高长福的话刚一说完,满屋子里的人都大笑起来,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偷偷地揩着自己的眼泪……大家都觉得高长福的话风趣幽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