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在最前面,神色十分平静,事实上在面对周家那位大少爷的冷嘲热讽时,他的神色就是如此,似乎被嘲讽的人不是他自己。
沈伯文并没有敷衍唐阔的意思,事实上,他的确有计划。经过这几天的拜访谈话,他发现这些本地豪族之间,其实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完全有分化拉拢的空间。
愿意配合自己的,回头并不会少了他们的好处,而那些不配合的,不好意思,已经上了他记仇的小本子,回头就找两位阁老还有景德帝告状,当然了,告状的手段不会太外露。
走在最后面的黄裕阳方才一言未发,不由自主地便想起了方才在周家的情景。
看着沈伯文走路时依旧挺直的腰背,他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心中多少有些感慨和触动。
这几日跟自己现在这位年轻的上司相处下来,他不知不觉间就收起了自己对沈伯文以往的那些审视和评估,或许还有少许的偏见。
——认为他年纪轻就不怎么会办事。
他从来没有想过,沈伯文这样年轻有为,不到三十岁就高中一甲前三,能从正六品直升正四品的人物,还能为了百姓跟这些豪族家主们低头,只为了他们能尽可能多捐出些钱粮来……
不得不说,沈伯文在他心中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不再只是从前那个单薄的人了。
他想了一通,最后的决定便是自己今后要更加配合对方的工作。
与此同时,位于兴化府城东边的苏府之中,也有人在谈论沈伯文。
苏家家主正在跟自己的幼子闲聊,幼子对于自己为什么会主动提出给百姓们捐出不少钱粮的事十分疑惑,至于长子,是家族未来的接班人,自然与自己心意相通,明白自己的想法。
因而需要被教育的只有被老妻惯坏了的幼子。
但幼子也很聪明,只是不愿意动脑筋去想,但凡自己多点拨几句,他就懂了。
因而苏家家主也十分享受这种教育儿子的时候。
“所以说,爹您之所以愿意捐出部分钱粮,除了换陛下的奖赏之外,更重要的是看重这位沈知府沈大人?”
苏家幼子——苏家明听罢之后,过了会儿才试探着问道。
“孺子可教。”苏家家主满意地捋了捋胡子,道:“吾儿说得不错,正好猜中为夫的心思。”
“您就这么看好他将来的前途吗?”
苏家明又提出了一个疑问。
他并不是想不明白看重背后的原因,他们苏家如今在兴化府这一带地方,还算得上是兴旺,毕竟他们有钱有地,还有人望,但问题也很明显——他们在朝中无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苏家这几代人都没什么读书的天分,三代以来撑死了就考出来了两个举人,其中一个还早逝了,剩下的还有三个秀才,五个童生,至于进士,竟然一个都没出……
三个秀才其中就包括苏家明自己。
哪怕是出了一个进士呢?靠他们苏家的钱财和人脉,也能培养出来一个属于自家的朝廷官员。
想到这里,苏家明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自家父亲和大哥的打算了。
事实上这种事,以往他们也没少做,只不过之前投资的都是福建这边出身的官员们,沈伯文这样外籍来兴化府为官的,还是头一个。
针对他的这个疑问,苏家家主却只是笑了笑,卖了个关子:“到以后你就知道了。”
苏家明只好暂时放弃从自家父亲这里得到解答的打算,准备自己再好好想想。
苏家家主自然看得出来,不过也乐见其成。
“不过你倒是可以去沈大人那边帮几天忙,看看跟在人家身后,能学到多少东西。”
他人老成精,能看出来的东西比这些小年轻多,这句话倒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真的有这个打算。
见幼子点了头,才又给他分析了几句:“至于周家杨家那几家,家主冥顽不化,已经在下坡路上走了许久,只不过他们自己还没有发现而已。”
“也许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尝到苦果了。”
苏家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第一百零六章
沈伯文并没有拒绝苏家家主的请求, 算是除了先前答应好的条件之外的一点好处吧。
然后苏家明就跟在沈伯文身边开始干活儿了。
因为是自请来帮忙的,属于编外人员,酬劳是没有的, 不过苏家明出身苏家,也并不把那三瓜两枣放在眼里,他在意的只是自家父亲口中所说, 自己能从沈伯文身上学到些什么。
沈伯文自己做事认真暂且不必说,但却并非一丝不苟, 行事之间颇有些灵活变通之处,效率极高,合理地给下属们安排工作, 让他们不会忙道下衙之后,也不至于提前太早完成以至于无所事事。
但最重要的是他发现,沈伯文此人同自己先前见过的朝廷官员们的不同之处。
分明已经是正四品的高官了,这个年纪的正四品,整个大周朝都屈指可数,夸一句前途无量并不夸张, 尤其苏家明还曾经听说沈伯文师从韩辑韩先生, 会试的座师是褚阁老, 亲妹妹又嫁给了谢阁老的次子,哦不, 现在应该叫谢首辅了。
他自己将来说不定也能入阁做阁老呢,这是极有可能的事。
但他平日里同别人相处时,身上却看不出高官的架子, 平易近人得很。
--
沈伯文并没有敷衍唐阔的意思,事实上,他的确有计划。经过这几天的拜访谈话,他发现这些本地豪族之间,其实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完全有分化拉拢的空间。
愿意配合自己的,回头并不会少了他们的好处,而那些不配合的,不好意思,已经上了他记仇的小本子,回头就找两位阁老还有景德帝告状,当然了,告状的手段不会太外露。
走在最后面的黄裕阳方才一言未发,不由自主地便想起了方才在周家的情景。
看着沈伯文走路时依旧挺直的腰背,他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心中多少有些感慨和触动。
这几日跟自己现在这位年轻的上司相处下来,他不知不觉间就收起了自己对沈伯文以往的那些审视和评估,或许还有少许的偏见。
——认为他年纪轻就不怎么会办事。
他从来没有想过,沈伯文这样年轻有为,不到三十岁就高中一甲前三,能从正六品直升正四品的人物,还能为了百姓跟这些豪族家主们低头,只为了他们能尽可能多捐出些钱粮来……
不得不说,沈伯文在他心中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不再只是从前那个单薄的人了。
他想了一通,最后的决定便是自己今后要更加配合对方的工作。
与此同时,位于兴化府城东边的苏府之中,也有人在谈论沈伯文。
苏家家主正在跟自己的幼子闲聊,幼子对于自己为什么会主动提出给百姓们捐出不少钱粮的事十分疑惑,至于长子,是家族未来的接班人,自然与自己心意相通,明白自己的想法。
因而需要被教育的只有被老妻惯坏了的幼子。
但幼子也很聪明,只是不愿意动脑筋去想,但凡自己多点拨几句,他就懂了。
因而苏家家主也十分享受这种教育儿子的时候。
“所以说,爹您之所以愿意捐出部分钱粮,除了换陛下的奖赏之外,更重要的是看重这位沈知府沈大人?”
苏家幼子——苏家明听罢之后,过了会儿才试探着问道。
“孺子可教。”苏家家主满意地捋了捋胡子,道:“吾儿说得不错,正好猜中为夫的心思。”
“您就这么看好他将来的前途吗?”
苏家明又提出了一个疑问。
他并不是想不明白看重背后的原因,他们苏家如今在兴化府这一带地方,还算得上是兴旺,毕竟他们有钱有地,还有人望,但问题也很明显——他们在朝中无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苏家这几代人都没什么读书的天分,三代以来撑死了就考出来了两个举人,其中一个还早逝了,剩下的还有三个秀才,五个童生,至于进士,竟然一个都没出……
三个秀才其中就包括苏家明自己。
哪怕是出了一个进士呢?靠他们苏家的钱财和人脉,也能培养出来一个属于自家的朝廷官员。
想到这里,苏家明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自家父亲和大哥的打算了。
事实上这种事,以往他们也没少做,只不过之前投资的都是福建这边出身的官员们,沈伯文这样外籍来兴化府为官的,还是头一个。
针对他的这个疑问,苏家家主却只是笑了笑,卖了个关子:“到以后你就知道了。”
苏家明只好暂时放弃从自家父亲这里得到解答的打算,准备自己再好好想想。
苏家家主自然看得出来,不过也乐见其成。
“不过你倒是可以去沈大人那边帮几天忙,看看跟在人家身后,能学到多少东西。”
他人老成精,能看出来的东西比这些小年轻多,这句话倒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真的有这个打算。
见幼子点了头,才又给他分析了几句:“至于周家杨家那几家,家主冥顽不化,已经在下坡路上走了许久,只不过他们自己还没有发现而已。”
“也许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尝到苦果了。”
苏家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第一百零六章
沈伯文并没有拒绝苏家家主的请求, 算是除了先前答应好的条件之外的一点好处吧。
然后苏家明就跟在沈伯文身边开始干活儿了。
因为是自请来帮忙的,属于编外人员,酬劳是没有的, 不过苏家明出身苏家,也并不把那三瓜两枣放在眼里,他在意的只是自家父亲口中所说, 自己能从沈伯文身上学到些什么。
沈伯文自己做事认真暂且不必说,但却并非一丝不苟, 行事之间颇有些灵活变通之处,效率极高,合理地给下属们安排工作, 让他们不会忙道下衙之后,也不至于提前太早完成以至于无所事事。
但最重要的是他发现,沈伯文此人同自己先前见过的朝廷官员们的不同之处。
分明已经是正四品的高官了,这个年纪的正四品,整个大周朝都屈指可数,夸一句前途无量并不夸张, 尤其苏家明还曾经听说沈伯文师从韩辑韩先生, 会试的座师是褚阁老, 亲妹妹又嫁给了谢阁老的次子,哦不, 现在应该叫谢首辅了。
他自己将来说不定也能入阁做阁老呢,这是极有可能的事。
但他平日里同别人相处时,身上却看不出高官的架子, 平易近人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