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多谢黄娘子、多谢黄娘子!”陆祥叔千恩万谢,只是神情还有遗憾之色。
确实如此,林婶这些年不知道被这病痛折磨了多久了,现在知道年轻时候治疗就能好才晓得错过了多好的机会,很难不遗憾。
倒是林婶本人因为这些年生病修养心境,只是微微遗憾就接受了,给白巡和在旁边杀鱼的卓仪行了一礼,笑着宽慰丈夫:“现在能遇到黄娘子也多亏了阿卓、芸花还有白郎君,不然往后连‘换季不生病’都不可能享受到,现在还有机会已经是一件很叫人高兴得事了。”
陆芸花路上和他们说了请黄娘子的过程,所以林婶说感谢的时候也谢了在请大夫这事情中出了大力气的卓仪和白巡。
“婶子客气了。”卓仪和白巡皆是还礼。
大家又寒暄几句,祥叔见快要到了吃饭的时间又急着去给林婶抓药,和大家打了声招呼带着林婶告辞。
“嫂子,我们今天吃什么?”白巡从风度翩翩转为慵懒,舒展着身体伸了个懒腰,打起精神问陆芸花。
陆芸花指了一下卓仪手底下的两条鳜鱼:“两条鳜鱼,做鳜鱼粥!”
第100章 当面说
“不过……黄阿姐,不知我现在给阿娘准备饭食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鳜鱼粥性温,鱼肉又算是适合病人的食材,但是陆芸花不能确定余氏的病能不能吃鱼,所以还是问一下比较放心。
黄娘子收拾着桌上的纸笔,闻言想了想安顿道:“其实现在主要是体虚,需要时间慢慢调养,只要是温补性平的食材皆可,做的时候稍微软烂些就行。”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在吃饭半个时辰后再吃药,”黄娘子着重提了这句。
陆芸花郑重记下:“那这鳜鱼粥应当是没有问题的,我先把粥熬上。”
卓仪在水边已经把鱼收拾好了,洗得干干净净给她放进厨房。
卓家不像是陆家因为在家打了井所以吃的是井水,这屋子靠山,前主人便从山上引了一条山溪进院,在后院那里,平时清晨卓仪做完早课会用桶打了水倒进水缸,这一大缸水就是一整天的生活用水了。
卓仪基本不会在家处理活物,比如鸡或者羊、兔之类的,一般走些路上山上自己的猎人小屋处理,这样家里就不会有味道,但是鱼的血腥味没有那么重,顺着水流洗干净就好,也不用特意去山上。
陆芸花去储藏室取了些生姜和春笋,这两天春笋正当季,不说王婶秦婶这样的婶婶们会在去山上找完山货之后给她送一些,就平日里他们一家人在村里散步的时候也会遇上提着新鲜菜蔬送给他们的村民,说是感激陆芸花开起来的豆坊叫他们多了许多收入、叫他们家家里人有了活计等等,所以现在家里有不少春笋和野菜。
之前陆芸花与村长商量以后,豆坊收人时优先招收例如寡母带孩子这样家庭情况不好的村民,因为豆坊生意够好,招了不少人,大家都知道县城有现在这样多的工作机会多亏了陆芸花,所以都很感激她。
当然,或许会有觉得陆芸花有钱又厉害所以想巴结着走一走关系的心情,但在陆家村这样淳朴的村子里,人们终究还是没有那样多的小心思,促使他们给陆芸花送菜蔬等物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感激”。
“配着粥吃野菜还是过于寡淡了些。”就算黄娘子说是想吃些清淡软烂的食物,也不该拿着野菜配粥这样的食谱来招待客人,所以陆芸花想了想去取了一大篮子春笋和白巡送来的干货中的一把杏仁,准备做一道“煿金煮玉”。
这个名字听起来十分风雅,其实是两道菜,一道“煿”是煎炸笋尖;一道“煮”是清熬笋粥。有云“脱油盘内煿黄金,和米承铛中煮白玉。”①正是宋人描写这道一笋两吃的的诗句。
陆芸花把春笋中笋茎的给切去,只留下上面部分嫩嫩的笋尖,这是要做“煿金”的材料,笋尖脆嫩、笋茎厚实,都是一样的鲜美,但口感不同就有不同的烹饪方法。
就因为吃起来口感不同,笋茎更适合用来炖煮做羹,但现在已经有了鳜鱼粥,“煮玉”就没有必要做了,可是笋切开后过夜就不大好,陆芸花便把它切了放在外面的竹篾子上,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晾晒制作笋干。
不论是什么油炸食物都是刚刚炸出来味道最好,所以陆芸花先做起要花时间的鳜鱼粥。
粥、稀饭和米汤很多人看起来是差不多的东西,其实他们有着很微妙的区别。煮粥火候水米比例都有讲究,要米要处于一种开花但是不糊烂的程度;稀饭则不然,要求米不开花,颗颗完整似是饭粒;米汤最薄,水多米少,煮出来说是饭更像汤。
这道鳜鱼粥除了要米符合“粥”的要求以外,还有很特别的一点:它的鱼肉不用切,煮的时候整个放在粥上。
没错,去头去尾的整块鱼肉轻轻拨去鱼皮,整个放在已经泡了很一会儿、煮起来很容易就能开花的米上。盖上陶锅盖子,半煮半焖之下鳜鱼鱼肉软烂,只要轻轻提起鱼骨大片大片的鱼肉便尽数落进粥里,鳜鱼鱼肉鲜美柔嫩,刺少丰腴,只要再捡去一些小骨刺、拿勺子搅一搅,鳜鱼蒜瓣状的肉就成了鱼茸,和煮开花的大米相得益彰。
“两条鱼应当是够了的……”陆芸花比了比去皮鱼肉的大小,这两条鳜鱼都不算小,配上米粥应该够吃了。
--
确实如此,林婶这些年不知道被这病痛折磨了多久了,现在知道年轻时候治疗就能好才晓得错过了多好的机会,很难不遗憾。
倒是林婶本人因为这些年生病修养心境,只是微微遗憾就接受了,给白巡和在旁边杀鱼的卓仪行了一礼,笑着宽慰丈夫:“现在能遇到黄娘子也多亏了阿卓、芸花还有白郎君,不然往后连‘换季不生病’都不可能享受到,现在还有机会已经是一件很叫人高兴得事了。”
陆芸花路上和他们说了请黄娘子的过程,所以林婶说感谢的时候也谢了在请大夫这事情中出了大力气的卓仪和白巡。
“婶子客气了。”卓仪和白巡皆是还礼。
大家又寒暄几句,祥叔见快要到了吃饭的时间又急着去给林婶抓药,和大家打了声招呼带着林婶告辞。
“嫂子,我们今天吃什么?”白巡从风度翩翩转为慵懒,舒展着身体伸了个懒腰,打起精神问陆芸花。
陆芸花指了一下卓仪手底下的两条鳜鱼:“两条鳜鱼,做鳜鱼粥!”
第100章 当面说
“不过……黄阿姐,不知我现在给阿娘准备饭食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鳜鱼粥性温,鱼肉又算是适合病人的食材,但是陆芸花不能确定余氏的病能不能吃鱼,所以还是问一下比较放心。
黄娘子收拾着桌上的纸笔,闻言想了想安顿道:“其实现在主要是体虚,需要时间慢慢调养,只要是温补性平的食材皆可,做的时候稍微软烂些就行。”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在吃饭半个时辰后再吃药,”黄娘子着重提了这句。
陆芸花郑重记下:“那这鳜鱼粥应当是没有问题的,我先把粥熬上。”
卓仪在水边已经把鱼收拾好了,洗得干干净净给她放进厨房。
卓家不像是陆家因为在家打了井所以吃的是井水,这屋子靠山,前主人便从山上引了一条山溪进院,在后院那里,平时清晨卓仪做完早课会用桶打了水倒进水缸,这一大缸水就是一整天的生活用水了。
卓仪基本不会在家处理活物,比如鸡或者羊、兔之类的,一般走些路上山上自己的猎人小屋处理,这样家里就不会有味道,但是鱼的血腥味没有那么重,顺着水流洗干净就好,也不用特意去山上。
陆芸花去储藏室取了些生姜和春笋,这两天春笋正当季,不说王婶秦婶这样的婶婶们会在去山上找完山货之后给她送一些,就平日里他们一家人在村里散步的时候也会遇上提着新鲜菜蔬送给他们的村民,说是感激陆芸花开起来的豆坊叫他们多了许多收入、叫他们家家里人有了活计等等,所以现在家里有不少春笋和野菜。
之前陆芸花与村长商量以后,豆坊收人时优先招收例如寡母带孩子这样家庭情况不好的村民,因为豆坊生意够好,招了不少人,大家都知道县城有现在这样多的工作机会多亏了陆芸花,所以都很感激她。
当然,或许会有觉得陆芸花有钱又厉害所以想巴结着走一走关系的心情,但在陆家村这样淳朴的村子里,人们终究还是没有那样多的小心思,促使他们给陆芸花送菜蔬等物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感激”。
“配着粥吃野菜还是过于寡淡了些。”就算黄娘子说是想吃些清淡软烂的食物,也不该拿着野菜配粥这样的食谱来招待客人,所以陆芸花想了想去取了一大篮子春笋和白巡送来的干货中的一把杏仁,准备做一道“煿金煮玉”。
这个名字听起来十分风雅,其实是两道菜,一道“煿”是煎炸笋尖;一道“煮”是清熬笋粥。有云“脱油盘内煿黄金,和米承铛中煮白玉。”①正是宋人描写这道一笋两吃的的诗句。
陆芸花把春笋中笋茎的给切去,只留下上面部分嫩嫩的笋尖,这是要做“煿金”的材料,笋尖脆嫩、笋茎厚实,都是一样的鲜美,但口感不同就有不同的烹饪方法。
就因为吃起来口感不同,笋茎更适合用来炖煮做羹,但现在已经有了鳜鱼粥,“煮玉”就没有必要做了,可是笋切开后过夜就不大好,陆芸花便把它切了放在外面的竹篾子上,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晾晒制作笋干。
不论是什么油炸食物都是刚刚炸出来味道最好,所以陆芸花先做起要花时间的鳜鱼粥。
粥、稀饭和米汤很多人看起来是差不多的东西,其实他们有着很微妙的区别。煮粥火候水米比例都有讲究,要米要处于一种开花但是不糊烂的程度;稀饭则不然,要求米不开花,颗颗完整似是饭粒;米汤最薄,水多米少,煮出来说是饭更像汤。
这道鳜鱼粥除了要米符合“粥”的要求以外,还有很特别的一点:它的鱼肉不用切,煮的时候整个放在粥上。
没错,去头去尾的整块鱼肉轻轻拨去鱼皮,整个放在已经泡了很一会儿、煮起来很容易就能开花的米上。盖上陶锅盖子,半煮半焖之下鳜鱼鱼肉软烂,只要轻轻提起鱼骨大片大片的鱼肉便尽数落进粥里,鳜鱼鱼肉鲜美柔嫩,刺少丰腴,只要再捡去一些小骨刺、拿勺子搅一搅,鳜鱼蒜瓣状的肉就成了鱼茸,和煮开花的大米相得益彰。
“两条鱼应当是够了的……”陆芸花比了比去皮鱼肉的大小,这两条鳜鱼都不算小,配上米粥应该够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