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大雨下到第九天,她晚上陪爸妈吃完晚饭,帐篷外忽然传来地动山摇的动静。
樊泽也吓得从自己的帐篷里出来,到处打听出了什么事。
他知道元锦让村民搬出来,是因为自然灾害,也为了这事忙了将近一个月,没想到真的会发生。
“村后的大山塌了!”村长穿着雨衣打着伞,挨家挨户通知,“都不要随便出门,村子那边发生了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大家注意安全。”
“老祖宗保佑我们呢,那山竟然真的塌了。”宋建明听说后山塌了,站起来转了两圈又坐回去,“命是捡回来了,房子要怎么建,建在哪里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下通知。”
张秀芬也愁得直叹气。
元锦从电脑屏幕上抬起头,嘴巴张了张,到底还是什么都没说。
县政府有迁村安置的经验,之前迁出的村子,都是提前规划建好房子,再说动村民搬出。这次不同,南山村是因为有自然灾害风险,紧急迁出。
他们什么预案都没有,规划没做,新村选址也没定。她拜托梁春晓递交的两份地质勘察报告,也还没正式批复。
后山塌房引发泥石流的事,很快在安置区传开。
元锦和梁春晓第二天回村里查看灾情,见梯田被毁了一半,庆幸之余又头疼。
南山村的农田原本就不多,少了一半,今后生存都成问题。雨还没停,就是想恢复生产都没法子,没人手也没大型机械。
“你给的地质报告,这两天会有批复下来。这不是一家一户的事,得住建局那边审核地质条件。”梁春晓远远看着塌了一半的山头,止不住叹气,“土地肯定没有多余的,能不能把那几座荒山利用起来,还得开会讨论。”
元锦点头表示理解。
政府安排工作,不是拍脑袋就能马上做决定。
“你别着急,这次降雨结束肯定会有结果,回吧。”梁春晓情绪不高,“我原本以为再待一年就能回去,看来老天是不想让我走。”
“两年,最多两年你一定能回去。”元锦跟上她,开玩笑的语气,“你也在头疼村子今后的发展问题?”
这场天灾如果没避开,她还活着,往后余生都活在愧疚自责当中,毕竟是两百多条人命债。如果她死在泥石流里,她的父母家人,会痛苦一辈子。
现在人还在,什么困难都不是事。
“不瞒你说,这事不好解决。”梁春晓苦笑应声,“我是非常头疼,下来三年南山村才脱贫,路都修不起。”
一场泥石流,整个村都埋了。
要不是元锦自己花钱请人勘察,又找神婆演戏,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她真的就只是想完成工作,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怎么就那么难。
“你比较熟悉这里,有空列一份可发展的畜牧农产品单子给我。我找农业专家帮忙把脉,看看我们搞什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南山村的百姓都富起来。”元锦笑着拍她的肩膀,“别气馁,一定有办法解决的。”
梁春晓红着眼点头。
她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全靠厚着脸皮跟,手把手带。要是元锦能留下来帮自己,最好不过。
然而她也就是想想,不敢跟元锦提,人在宁城有好工作有人脉,没可能回来扶贫。
“别丧气啊,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争取把南山村乃至周边的村镇,变成我们河东县的一道风景一张名片,让所有人都知道这里,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元锦又笑,“一起加油。”
梁春晓懵了一会,反应过来顿时咧开嘴大笑起来,“好,一起加油,我们可以。”
元锦丢给她一个含笑的眼神,脚步轻快。
回到安置区,元锦趁着降雨还没结束,在网上搜索知名的农业专家。县里的财政跟筛子差不多,能抠出一点建房的补贴,县长不知跑了多少趟。
她可不指望让他们去请专家,自己来更快,需要花钱找裴家就行。
确定人选后,元锦将徐教授的地质报告,南山村的气候数据,一并发到几位教授的邮箱里。
江陵省地处南方,省内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小部分地区一年只两季。
南山村的气候属于比较喜欢作妖的那种,有时候一年四季,偶尔一年两季。水稻和其他的经济作物,都能种植两季。由于山上石头比较多,果树种植几乎没有。
邮件发出三个小时后,元锦收到了第一封回信,正好梁春晓也发来了可种植的经济作物名单。
她把回信仔细看完,开心拿起手机给梁春晓回电话。
梁春晓不止忙南山村一个村子,附近的长甘村、牛堂村也要管。这场雨下了十几天,她得去统计受灾情况。
“是我,我这边信号不大好,你说吧。”梁春晓的嗓门很大。
“你路上注意安全,我这边确定了要种的东西,等你回来我们再商量。”元锦唇角含笑,“是大好事,你相信我。”
结束通话,元锦听着外边的雨声,又有点笑不出来了。
少了一半的水田,第二季水稻的收成少了一半。夏粮该卖的已经卖的差不多,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来年夏粮丰收。
大雨下到周末终于放晴,梁春晓统计完其他村子的受灾情况,匆匆赶回来。
元锦跟着她进了帐篷,笑着将自己整理的文件递过去,“下面看你的了。”
--
樊泽也吓得从自己的帐篷里出来,到处打听出了什么事。
他知道元锦让村民搬出来,是因为自然灾害,也为了这事忙了将近一个月,没想到真的会发生。
“村后的大山塌了!”村长穿着雨衣打着伞,挨家挨户通知,“都不要随便出门,村子那边发生了山体滑坡形成泥石流,大家注意安全。”
“老祖宗保佑我们呢,那山竟然真的塌了。”宋建明听说后山塌了,站起来转了两圈又坐回去,“命是捡回来了,房子要怎么建,建在哪里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下通知。”
张秀芬也愁得直叹气。
元锦从电脑屏幕上抬起头,嘴巴张了张,到底还是什么都没说。
县政府有迁村安置的经验,之前迁出的村子,都是提前规划建好房子,再说动村民搬出。这次不同,南山村是因为有自然灾害风险,紧急迁出。
他们什么预案都没有,规划没做,新村选址也没定。她拜托梁春晓递交的两份地质勘察报告,也还没正式批复。
后山塌房引发泥石流的事,很快在安置区传开。
元锦和梁春晓第二天回村里查看灾情,见梯田被毁了一半,庆幸之余又头疼。
南山村的农田原本就不多,少了一半,今后生存都成问题。雨还没停,就是想恢复生产都没法子,没人手也没大型机械。
“你给的地质报告,这两天会有批复下来。这不是一家一户的事,得住建局那边审核地质条件。”梁春晓远远看着塌了一半的山头,止不住叹气,“土地肯定没有多余的,能不能把那几座荒山利用起来,还得开会讨论。”
元锦点头表示理解。
政府安排工作,不是拍脑袋就能马上做决定。
“你别着急,这次降雨结束肯定会有结果,回吧。”梁春晓情绪不高,“我原本以为再待一年就能回去,看来老天是不想让我走。”
“两年,最多两年你一定能回去。”元锦跟上她,开玩笑的语气,“你也在头疼村子今后的发展问题?”
这场天灾如果没避开,她还活着,往后余生都活在愧疚自责当中,毕竟是两百多条人命债。如果她死在泥石流里,她的父母家人,会痛苦一辈子。
现在人还在,什么困难都不是事。
“不瞒你说,这事不好解决。”梁春晓苦笑应声,“我是非常头疼,下来三年南山村才脱贫,路都修不起。”
一场泥石流,整个村都埋了。
要不是元锦自己花钱请人勘察,又找神婆演戏,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她真的就只是想完成工作,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怎么就那么难。
“你比较熟悉这里,有空列一份可发展的畜牧农产品单子给我。我找农业专家帮忙把脉,看看我们搞什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南山村的百姓都富起来。”元锦笑着拍她的肩膀,“别气馁,一定有办法解决的。”
梁春晓红着眼点头。
她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全靠厚着脸皮跟,手把手带。要是元锦能留下来帮自己,最好不过。
然而她也就是想想,不敢跟元锦提,人在宁城有好工作有人脉,没可能回来扶贫。
“别丧气啊,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争取把南山村乃至周边的村镇,变成我们河东县的一道风景一张名片,让所有人都知道这里,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元锦又笑,“一起加油。”
梁春晓懵了一会,反应过来顿时咧开嘴大笑起来,“好,一起加油,我们可以。”
元锦丢给她一个含笑的眼神,脚步轻快。
回到安置区,元锦趁着降雨还没结束,在网上搜索知名的农业专家。县里的财政跟筛子差不多,能抠出一点建房的补贴,县长不知跑了多少趟。
她可不指望让他们去请专家,自己来更快,需要花钱找裴家就行。
确定人选后,元锦将徐教授的地质报告,南山村的气候数据,一并发到几位教授的邮箱里。
江陵省地处南方,省内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小部分地区一年只两季。
南山村的气候属于比较喜欢作妖的那种,有时候一年四季,偶尔一年两季。水稻和其他的经济作物,都能种植两季。由于山上石头比较多,果树种植几乎没有。
邮件发出三个小时后,元锦收到了第一封回信,正好梁春晓也发来了可种植的经济作物名单。
她把回信仔细看完,开心拿起手机给梁春晓回电话。
梁春晓不止忙南山村一个村子,附近的长甘村、牛堂村也要管。这场雨下了十几天,她得去统计受灾情况。
“是我,我这边信号不大好,你说吧。”梁春晓的嗓门很大。
“你路上注意安全,我这边确定了要种的东西,等你回来我们再商量。”元锦唇角含笑,“是大好事,你相信我。”
结束通话,元锦听着外边的雨声,又有点笑不出来了。
少了一半的水田,第二季水稻的收成少了一半。夏粮该卖的已经卖的差不多,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来年夏粮丰收。
大雨下到周末终于放晴,梁春晓统计完其他村子的受灾情况,匆匆赶回来。
元锦跟着她进了帐篷,笑着将自己整理的文件递过去,“下面看你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