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页
前往玉井县的队伍声势浩荡,阵仗骇人,护佑侍卫更是不计其数。
瑶姬坐在八骥龙撵内,命宫女掀开轿帘,屡屡跟沿途百姓微笑挥手,不嫌疲厌。
君王若只是神隐在王城中的模糊概念,民众又怎会对其产生彻底的依赖与信任。
毕竟连信徒整日跪拜的佛像还有画图雕塑呢。
相遇,切身与其互动,并得到回馈,才能生出亲近感。
例如高官乘轿上朝,日积月累地在街上晃荡,偶尔露露真颜,便能有几分成效。
瑶姬要做,就要做得更好。
她这位国君能亲自与百姓架起沟通的桥梁,无须借他人之手。
* * *
路还是那段路,到达快慢,全分怎么走。
瑶姬故意让仪仗行得缓而又缓,晌午时分还入客栈修整片刻。
再加上出发得迟些,一路磨磨蹭蹭的,恰好压在未时到达玉井县。
龙撵尚未停稳,只听耳边传来霹雳般的山响,震耳欲聋,几乎要将人的心给活活颤碎。
目光所及之处的远方掀起滔天尘埃,因两县离得近,站在高楼上的人,甚至能瞧见阳茂县轰然倒塌的房屋。
耳边惊呼四起,马蹄杂乱,人声叫嚷,许多连夜逃来玉井,甚至连个正经安身处都没有的难民手脚发软靠在行礼上,口中呓语连连,精神震晃。
“塌了……真塌了……”
“我们……我们还活着……”
“菩萨啊!神女!”
“灵妙夫人果真是我靖炀的救星啊!”
“祥瑞,她才是真正的祥瑞!”
人群正鼎沸间,瑶姬款款步下龙撵,满目担忧地望着街上民众:“阳茂县的人可全逃出来了?万幸万幸……”
细细端详,百姓发现瑶姬形容憔悴,眼底甚至出现淡淡青痕,纵然梳妆后,仍难掩虚弱。
她、她这是为救阳茂,彻夜未睡啊!
动情者由一二人变至百十,逐渐蔓延成千万。
膝盖跪在坚硬地面的“扑通”声由街头传至巷尾,在百姓口中转了千百回的称呼,最终统一汇集成“陛下”。
这是他们靖炀的新国君。
幸哉,幸哉。
* * *
瑶姬数不清前来送行的百姓究竟有多少,她吩咐侍卫不可过度驱赶,只维持适当距离便可。
灾后重建总是需要时间的,在此期间,难民的安身问题也得安排妥当。
在得到瑶姬的亲口保证后,百姓眼中热泪更甚,纵然掩面而泣,却依旧停不下追寻她的脚步。
有的人明知自己的手穿不过侍卫遮挡的长.枪,却依然执着地伸着。
只要能跟这位救苦救难的国君更近一点,就算挨几下打也值了。
他们不知,在瑶姬事前警告下,侍卫俱牢记本分,态度平和,无一人敢面露凶光呵斥。
瑶姬学着他们的样子,也将手伸出撵外,回应着众人的热情。
这感觉,如此熟稔。
曾几何时,她是舞台上炙手可热的影后,粉丝影迷千千万,每每出席露面,都会获得强烈的欢呼。
那份喜爱与支持,通过一张张面容和呐喊,传到她心底,成为她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么久,那场面会再度上演。
不过,和以往不同,瑶姬在这份感应中,体会到了群众足以托付性命的赤诚。
这份量太重,却又令人沉醉,积沙成塔般逐渐将瑶姬包围,相融为一体。
她是靖炀的国君,他们是她的子民。
登基前夜,瑶姬首次体会到做一位真正的国君,是何滋味。
无上的欢喜。
* * *
这一日过得如梦似幻,回宫后,瑶姬甚至觉得身边氛围也大不相同。
金殿之上,原本对联姻策略坚持不移的老臣们,逐渐没了声量。
才略提一句,就彻底淹没在大片大片的兴奋讨论中。
有意播散的消息总是能以飞速遍落各地,靖炀的臣子,还从未有过如此倚仗国君的时刻。
突狄有粮草又如何?
他们这位能窥破天机的国君,才是最最珍贵的宝物。
李玉是打心里为瑶姬高兴,可恭贺的臣子太多,将他挤得太靠边,根本凑不上前。
美言总能翻出花来,李玉满腹经纶,却难以开口。
他知道,瑶姬心怀宽广,不会计较他先前的不信任。
可两人间似乎产生了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仿佛再无法回到过去。
也许几月后,就会有新的宠臣伴在她身侧。
李玉维持着恭贺的笑,慢慢退至群臣身后,安静地欣赏龙椅上的瑶姬。
他不后悔先前的举动,因为他尽到了做臣子的本分。
其余的,命罢了,强求不来。
* * *
顾桢这厮,就不是个能按部就班做事的人。
自苍济成死后,这家伙参与朝堂议事的次数简直屈指可数。
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玩消失,东冒一下西出一回,找瑶姬的时辰也不守规矩。
甚至连朝服他也不喜穿,不知何时早换成雅淡的青竹长衫,全然没个国师样。
瑶姬也懒得睬他,说实话,他还是这样顺眼些。
若将他硬塞进板正的朝服中,整日的请早问安,倒更让她恶寒。
忙完正事,瑶姬回到雨香阁刚得半点空闲,这厮便从花窗翻进屋内,连正门都不愿走。
--
瑶姬坐在八骥龙撵内,命宫女掀开轿帘,屡屡跟沿途百姓微笑挥手,不嫌疲厌。
君王若只是神隐在王城中的模糊概念,民众又怎会对其产生彻底的依赖与信任。
毕竟连信徒整日跪拜的佛像还有画图雕塑呢。
相遇,切身与其互动,并得到回馈,才能生出亲近感。
例如高官乘轿上朝,日积月累地在街上晃荡,偶尔露露真颜,便能有几分成效。
瑶姬要做,就要做得更好。
她这位国君能亲自与百姓架起沟通的桥梁,无须借他人之手。
* * *
路还是那段路,到达快慢,全分怎么走。
瑶姬故意让仪仗行得缓而又缓,晌午时分还入客栈修整片刻。
再加上出发得迟些,一路磨磨蹭蹭的,恰好压在未时到达玉井县。
龙撵尚未停稳,只听耳边传来霹雳般的山响,震耳欲聋,几乎要将人的心给活活颤碎。
目光所及之处的远方掀起滔天尘埃,因两县离得近,站在高楼上的人,甚至能瞧见阳茂县轰然倒塌的房屋。
耳边惊呼四起,马蹄杂乱,人声叫嚷,许多连夜逃来玉井,甚至连个正经安身处都没有的难民手脚发软靠在行礼上,口中呓语连连,精神震晃。
“塌了……真塌了……”
“我们……我们还活着……”
“菩萨啊!神女!”
“灵妙夫人果真是我靖炀的救星啊!”
“祥瑞,她才是真正的祥瑞!”
人群正鼎沸间,瑶姬款款步下龙撵,满目担忧地望着街上民众:“阳茂县的人可全逃出来了?万幸万幸……”
细细端详,百姓发现瑶姬形容憔悴,眼底甚至出现淡淡青痕,纵然梳妆后,仍难掩虚弱。
她、她这是为救阳茂,彻夜未睡啊!
动情者由一二人变至百十,逐渐蔓延成千万。
膝盖跪在坚硬地面的“扑通”声由街头传至巷尾,在百姓口中转了千百回的称呼,最终统一汇集成“陛下”。
这是他们靖炀的新国君。
幸哉,幸哉。
* * *
瑶姬数不清前来送行的百姓究竟有多少,她吩咐侍卫不可过度驱赶,只维持适当距离便可。
灾后重建总是需要时间的,在此期间,难民的安身问题也得安排妥当。
在得到瑶姬的亲口保证后,百姓眼中热泪更甚,纵然掩面而泣,却依旧停不下追寻她的脚步。
有的人明知自己的手穿不过侍卫遮挡的长.枪,却依然执着地伸着。
只要能跟这位救苦救难的国君更近一点,就算挨几下打也值了。
他们不知,在瑶姬事前警告下,侍卫俱牢记本分,态度平和,无一人敢面露凶光呵斥。
瑶姬学着他们的样子,也将手伸出撵外,回应着众人的热情。
这感觉,如此熟稔。
曾几何时,她是舞台上炙手可热的影后,粉丝影迷千千万,每每出席露面,都会获得强烈的欢呼。
那份喜爱与支持,通过一张张面容和呐喊,传到她心底,成为她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没想到兜兜转转这么久,那场面会再度上演。
不过,和以往不同,瑶姬在这份感应中,体会到了群众足以托付性命的赤诚。
这份量太重,却又令人沉醉,积沙成塔般逐渐将瑶姬包围,相融为一体。
她是靖炀的国君,他们是她的子民。
登基前夜,瑶姬首次体会到做一位真正的国君,是何滋味。
无上的欢喜。
* * *
这一日过得如梦似幻,回宫后,瑶姬甚至觉得身边氛围也大不相同。
金殿之上,原本对联姻策略坚持不移的老臣们,逐渐没了声量。
才略提一句,就彻底淹没在大片大片的兴奋讨论中。
有意播散的消息总是能以飞速遍落各地,靖炀的臣子,还从未有过如此倚仗国君的时刻。
突狄有粮草又如何?
他们这位能窥破天机的国君,才是最最珍贵的宝物。
李玉是打心里为瑶姬高兴,可恭贺的臣子太多,将他挤得太靠边,根本凑不上前。
美言总能翻出花来,李玉满腹经纶,却难以开口。
他知道,瑶姬心怀宽广,不会计较他先前的不信任。
可两人间似乎产生了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仿佛再无法回到过去。
也许几月后,就会有新的宠臣伴在她身侧。
李玉维持着恭贺的笑,慢慢退至群臣身后,安静地欣赏龙椅上的瑶姬。
他不后悔先前的举动,因为他尽到了做臣子的本分。
其余的,命罢了,强求不来。
* * *
顾桢这厮,就不是个能按部就班做事的人。
自苍济成死后,这家伙参与朝堂议事的次数简直屈指可数。
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玩消失,东冒一下西出一回,找瑶姬的时辰也不守规矩。
甚至连朝服他也不喜穿,不知何时早换成雅淡的青竹长衫,全然没个国师样。
瑶姬也懒得睬他,说实话,他还是这样顺眼些。
若将他硬塞进板正的朝服中,整日的请早问安,倒更让她恶寒。
忙完正事,瑶姬回到雨香阁刚得半点空闲,这厮便从花窗翻进屋内,连正门都不愿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