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当时看到这个塘报的时候,乔微就觉得奇怪,北齐的骑兵行进速度一向很快,从北齐到两国边境绝不可能走上一个月,所以她才会对有后面对林清媛的疑问。
“是什么良机?”隆明帝不止一次对女儿细致若微,洞若观火的能力赞叹过,这也是他愿意在朝政上多和这个女儿聊聊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不是在和女儿聊天,而是身边多了个谋士,他正在和自己的谋士商谈政事。
“您觉得什么良机能够让北齐倾巢而出,并且等这么长时间。”乔微抿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道:“说句不敬的话,儿臣觉得这个良机应当是应在您身上,若是您出了什么意外,依照大盛现在的情况,大盛绝对会出现动乱。”
说到这乔微就不再说了,只道:“再说下去,恐怕就要先让您恕我大不敬和妄议朝臣之罪了。”有些话对于隆明帝这样的聪明人来说只要点到为止就好。
隆明帝岂能不知道女儿话中的意思,他若是出了什么事,到时候昌国公府肯定会扶持五皇子上位,三皇子的母家手握部分兵权定然也会不愤,到时两家刀兵相向,还有大皇子,他本人虽然懦弱母家也无助力,但长子的身份摆在那里,宗室总是会推举他上位。
到时候他这三个皇子,各自为政,国家动荡,大盛国政内忧,哪里还有什么兵力去对付外患?最终的结局就是边关失守,北齐攻进大盛,至于最后大盛会不会灭国就要看天意了。
“不错,若是他们真的在等待时机,一定会从朕的身上做文章。”隆明帝点头,“北齐在大盛一直有暗探,朕最近会命人彻查。”
“父皇心里有数就好。”乔微看着隆明帝将此事放在心上,也不再说什么。
倒是隆明帝想了想,还是问道:“你觉得如果你是这些暗探,应该会选择什么时候下手?”
“儒会。”乔微答道:“我大盛宫墙守卫森严,他们北齐的暗探要是真有那个本事,早就进了皇宫刺杀,也不用等到这个时候,所以应当会落在儒会上。”
说到儒会,乔微不得不说道:“儒会之事虽说父皇只和国子监商议过,但也并不算机密,这前去各地请各大家的人手以及参加儒会要准备的各样东西,就不可能被保密。”
“只是到底是何人透露这个消息,父皇最好还是查一查,毕竟北齐只道的太早太及时。”乔微说道。
隆明帝本来就对此有疑心,听了乔微这么说自然更记在心中。
“朕会让人传出消息,儒会最后一天朕会到场。”隆明帝心中已然有了计划,至于昌国公那里,不用乔微说,他自己筹谋了那么久,甚至这场儒会就是为此专门设立。
如今这些事情都凑巧赶在了一起,可巧也有巧的好处不是吗?
“你三日后去接方莫钧,可想要要怎么说服他了吗?”隆明帝说起儒会之事,儒会他筹谋良久,为的是一说君臣之道,二说储君立嗣,三说这党派之争,当然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前两者最为重要,昌国公府最近行事屡屡越界,朝堂中储君立嗣争斗不休,他现在想想就觉得头痛,所以想要借儒会从立法上说明这些问题。
“我自问这么些年别的许是不行,但口舌之才还是有些。”乔微说这话的时候没有谦虚,满是自信,“父皇等着我凯旋,为我庆功就是。”
隆明帝很喜欢女儿这骄矜的样子,他的女儿就应当盛世骄阳。
“那朕在这临安宫中摆下庆功酒,等着你。”隆明帝大笑道。
这边,乔微哄得隆明帝开怀,可是同为夫妻的皇后却是高兴不起来,甚至颇为头痛。
“你说这孩子怎么那么添乱?”皇后想到自己嫡亲的侄女平宁侯府大姑娘就有些生气,“她想要这五皇子妃的位置,也要看看自己够不够格!”
秦宫令如何不知皇后的心思,赶紧劝道:“大姑娘想来也是爱慕咱们五皇子至深,不然也不会到现在未嫁,只是这性子到底有些……直爽,又爱吃些醋,难免和安恪县主有些摩擦。”
“她性子不好,安恪也是被昌国公府宠得不让人。”皇后揉了揉眉头,“本宫看五皇子确实不喜她,还是绝了她的心思,赶紧嫁人,别给本宫添麻烦。”
“奴婢一会儿就让人去平宁侯府传话。”秦宫令上前给皇后按了按头,轻声道:“其实和昌国公府的婚事还是要早些定下才好,免得似大姑娘这样的小姑娘闹腾,也得让那些觊觎安恪县主的人歇了心思。”
“你说得本宫又何尝不知道。”皇后叹了口气,“老三老六天天围着安恪转,也幸亏老五是皇子中最出众的一个,又和安恪最好,安恪也心仪他,只是昌国公府的意思是再留一留安恪,不愿那么早成亲。”
“那也应该早日把名分定下来,不成亲总能定亲不是?”秦宫令说道。
“你说得对。”皇后点头,“本宫回头再和清河说说,总是要先定下来才好。”
“只是大姑娘那边?”秦宫令道:“五皇子到底罚的重了些,说是大姑娘蓄意挑事,众目睽睽之下,罚了大姑娘禁足一个月,抄写经文五十遍。”
“如此一来,大姑娘以后的名声怕是不好,于婚事上有碍。”秦宫令说道:“其实大姑娘一人倒也无所谓,只是不能让平宁侯府和您还有五皇子离了心啊。”她知道皇后不在乎一个侄女,但对平宁府的支持很是看重。
--
“是什么良机?”隆明帝不止一次对女儿细致若微,洞若观火的能力赞叹过,这也是他愿意在朝政上多和这个女儿聊聊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不是在和女儿聊天,而是身边多了个谋士,他正在和自己的谋士商谈政事。
“您觉得什么良机能够让北齐倾巢而出,并且等这么长时间。”乔微抿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道:“说句不敬的话,儿臣觉得这个良机应当是应在您身上,若是您出了什么意外,依照大盛现在的情况,大盛绝对会出现动乱。”
说到这乔微就不再说了,只道:“再说下去,恐怕就要先让您恕我大不敬和妄议朝臣之罪了。”有些话对于隆明帝这样的聪明人来说只要点到为止就好。
隆明帝岂能不知道女儿话中的意思,他若是出了什么事,到时候昌国公府肯定会扶持五皇子上位,三皇子的母家手握部分兵权定然也会不愤,到时两家刀兵相向,还有大皇子,他本人虽然懦弱母家也无助力,但长子的身份摆在那里,宗室总是会推举他上位。
到时候他这三个皇子,各自为政,国家动荡,大盛国政内忧,哪里还有什么兵力去对付外患?最终的结局就是边关失守,北齐攻进大盛,至于最后大盛会不会灭国就要看天意了。
“不错,若是他们真的在等待时机,一定会从朕的身上做文章。”隆明帝点头,“北齐在大盛一直有暗探,朕最近会命人彻查。”
“父皇心里有数就好。”乔微看着隆明帝将此事放在心上,也不再说什么。
倒是隆明帝想了想,还是问道:“你觉得如果你是这些暗探,应该会选择什么时候下手?”
“儒会。”乔微答道:“我大盛宫墙守卫森严,他们北齐的暗探要是真有那个本事,早就进了皇宫刺杀,也不用等到这个时候,所以应当会落在儒会上。”
说到儒会,乔微不得不说道:“儒会之事虽说父皇只和国子监商议过,但也并不算机密,这前去各地请各大家的人手以及参加儒会要准备的各样东西,就不可能被保密。”
“只是到底是何人透露这个消息,父皇最好还是查一查,毕竟北齐只道的太早太及时。”乔微说道。
隆明帝本来就对此有疑心,听了乔微这么说自然更记在心中。
“朕会让人传出消息,儒会最后一天朕会到场。”隆明帝心中已然有了计划,至于昌国公那里,不用乔微说,他自己筹谋了那么久,甚至这场儒会就是为此专门设立。
如今这些事情都凑巧赶在了一起,可巧也有巧的好处不是吗?
“你三日后去接方莫钧,可想要要怎么说服他了吗?”隆明帝说起儒会之事,儒会他筹谋良久,为的是一说君臣之道,二说储君立嗣,三说这党派之争,当然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前两者最为重要,昌国公府最近行事屡屡越界,朝堂中储君立嗣争斗不休,他现在想想就觉得头痛,所以想要借儒会从立法上说明这些问题。
“我自问这么些年别的许是不行,但口舌之才还是有些。”乔微说这话的时候没有谦虚,满是自信,“父皇等着我凯旋,为我庆功就是。”
隆明帝很喜欢女儿这骄矜的样子,他的女儿就应当盛世骄阳。
“那朕在这临安宫中摆下庆功酒,等着你。”隆明帝大笑道。
这边,乔微哄得隆明帝开怀,可是同为夫妻的皇后却是高兴不起来,甚至颇为头痛。
“你说这孩子怎么那么添乱?”皇后想到自己嫡亲的侄女平宁侯府大姑娘就有些生气,“她想要这五皇子妃的位置,也要看看自己够不够格!”
秦宫令如何不知皇后的心思,赶紧劝道:“大姑娘想来也是爱慕咱们五皇子至深,不然也不会到现在未嫁,只是这性子到底有些……直爽,又爱吃些醋,难免和安恪县主有些摩擦。”
“她性子不好,安恪也是被昌国公府宠得不让人。”皇后揉了揉眉头,“本宫看五皇子确实不喜她,还是绝了她的心思,赶紧嫁人,别给本宫添麻烦。”
“奴婢一会儿就让人去平宁侯府传话。”秦宫令上前给皇后按了按头,轻声道:“其实和昌国公府的婚事还是要早些定下才好,免得似大姑娘这样的小姑娘闹腾,也得让那些觊觎安恪县主的人歇了心思。”
“你说得本宫又何尝不知道。”皇后叹了口气,“老三老六天天围着安恪转,也幸亏老五是皇子中最出众的一个,又和安恪最好,安恪也心仪他,只是昌国公府的意思是再留一留安恪,不愿那么早成亲。”
“那也应该早日把名分定下来,不成亲总能定亲不是?”秦宫令说道。
“你说得对。”皇后点头,“本宫回头再和清河说说,总是要先定下来才好。”
“只是大姑娘那边?”秦宫令道:“五皇子到底罚的重了些,说是大姑娘蓄意挑事,众目睽睽之下,罚了大姑娘禁足一个月,抄写经文五十遍。”
“如此一来,大姑娘以后的名声怕是不好,于婚事上有碍。”秦宫令说道:“其实大姑娘一人倒也无所谓,只是不能让平宁侯府和您还有五皇子离了心啊。”她知道皇后不在乎一个侄女,但对平宁府的支持很是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