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卫军是野战军,因而不具有守城和维持治安的责任,即便休整也就只在扬州府就地休整,如此也算是节省调遣的时间。
数十万近卫军中,也就只有近卫军第一兵团在近卫军副总兵官刘肇基率领下去了济南驰援朱昭明。
既然近卫军在扬州府休整,朱由检便也打算在扬州城长驻些日子,负责拱卫京畿的近卫军第二军也暂不调回南京。
在这初夏时节,扬州也因此在添了数十万人后比昔日更加热闹了些,一时扬州之盛更胜往日。
礼部尚书刘宗周到达之前,朱由检刚巧可以抽空在这扬州城逛逛。
至于犒赏此次大战有功人员与抚恤近卫军伤亡人员以及恢复民生所需之钱粮和湖广军务,也只能等还京之后才能进行具体安排,而且大战刚刚结束,一切的消息情报都还在路上,他这些日子倒也难得的可以偷偷闲。
从崇祯十七年开始,朱由检就已经在实行诸多改革,尤其是在军政与钱法税收方面,改动颇大。
但朱由检对于盐业却只恢复到了开中法以前的制度,因而从年初开始,大多盐商便开始在江北一带购置田地,种粮换盐,这也是促进崇祯十八年粮食产量依旧增长的原因之一。
而近卫军对清军多铎部的歼灭也避免了这些盐商们在江北一带的粮食损失,使得他们也对近卫军战败清军之事也很是高兴。
朱由检走在扬州府城大街上,便能看见各处牌坊木楼上皆挂着热烈庆祝近卫军旗开得胜等竖幅,茶楼酒肆都流传着近卫军的英勇。
而在淮扬巡抚署,现在李明睿所驻在之地更是有无数富商巨贾排着队求见。
得亏马士英与史可法等在河道总督署,而现在的河道总督署还有帝王朱由检驻跸于此,因而富商巨贾还不敢找到河道总督署来。
朱由检自然也知道这些扬州盐商如此关注近卫军和对近卫军如此亲近不仅仅是因为顺从民意,感激近卫军抵抗建奴之功,而是因为盐引数量现在由军方控制,盐引权现在掌控在淮扬总督与兵部尚书手里,由兵部根据军队粮食需求确定盐引数量,再由淮扬总督授命两淮盐道签发盐引。
而现在大战结束后,粮食供给量必然增多而军队粮食需求量必然减少,意味着盐引的数量也就会减少,盐价会提升,也就是说,从现在起谁和军方关系好些,自然得到盐引的机会更大,明年赚得钱自然也就更多。
好在近卫军军纪在身,不得不随意进城,使得扬州盐商们倒也没办法直接腐朽军队内部,当然加上朱由检这个皇帝还在扬州城,大元帅府的官员们自然也不敢造次,都只乖乖地待在河道总督署和淮扬总督署里办事,即便有亲朋故旧来访,也一概被暂时安排在驿站,不得随意见面。
朱由检不希望自己的近卫军与扬州盐商的利益绑在一块,但他也关心着一件事,便是从崇祯七月一号开始,免税期便正式宣告结束这件事。
从七月一号开始,大明第一波商税与关税将开始起征,即从各行各业开始,便要正式根据营业规模和每年所得缴纳税赋,商税与关税起征开始之日,大明国库会收入多少,会遇到多少阻碍,都是未知数。
而这些富甲一方的扬州盐商们不但要缴纳粮食从军方获得盐引还得根据售盐规模缴纳商税,到时候盐价势必会达到百姓不能承受的地步。
因而朱由检在想要不要直接由朝廷控制基础盐价,同时取消盐引制度,以此不束缚盐业产量,同时只允许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成立盐业公司,以此达到市场竞争的效益,使得在同样的盐价下,盐业公司不敢掺假降低盐的质量,零售商为增加销量也不敢掺假和随意增加售卖价格,另外朝廷还可以通过国家财政之松紧调节盐价,达到宏观调控财富流入国库的比例。
取消盐引制度,与去年朱由检改良盐引制度不同,这势必会触碰到军方的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是兵部,兵部决定了盐引数量,从而决定了有多少财富流入兵部即军方集团中。
而现在,朱由检要取消盐引制度,必须保证在近卫军还未被盐商侵蚀前,才能顺利的把通过盐业对底层百姓的利益剥削取缔掉,以此缓解阶级矛盾。
但朱由检也不得不考虑军方的利益需求,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维持不仅仅是需要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还得需要物质条件的极大优越和政治地位的极高地位来确保。
精神世界和政治地位,朱由检如今都已经给了,至于物质利益,军队俸禄与作战奖励以及兵器研发等资金来源,朱由检现在既然要取缔盐引制度给军队提供利益,那便需要在其他方面给予军方照顾。
但这也不能伤害庶民与士绅阶层的利益,唯一的办法便是让军队通过对方贸易和对外掠夺获得利益需求。
朱由检能想象得到,未来肯定要和郑芝龙的走私海盗集团有一番角逐才行。
在国内,朱由检肯定是不会让军队参与期间的,那样只会扰乱市场,增加军队0腐0败率。
眼下,朱由检既然在扬州城,肯定是要先确定好盐业的定价权交给谁比较好,物色好第一批盐业公司的人选才行。
朱由检自己清楚,谁要是掌控了大明的盐业定价权,谁就有利可贪。
而第一批盐业公司肯定会成为未来最大的一批盐业皇商,他们一旦成为合法的盐业生产商与批发商,就等于获得了盐业的生产权,但以后的盐业公司肯定会比现在的盐商数量少,也就意味着未来盐业公司的负责人将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如此大的蛋糕交给谁比较好,朱由检倒也一时不敢随意下决定。
事实上,朱由检如果这样做的话,势必会把现在大多数盐商的利益给剥夺,然后分给了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以及平民百姓,造福很少的一部分朝廷可控制的盐商。
这样做,肯定会遭到大多数盐商的极大反对,但以盐业公司名额拉拢几个镇得住场子和靠谱的盐商站在朝廷一边,自然改革的难度就会小很多。
谁才是朕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盐商?朱由检拿起了手中的筷子,看着楼外言笑晏晏的富商巨贾们,一时无解。
数十万近卫军中,也就只有近卫军第一兵团在近卫军副总兵官刘肇基率领下去了济南驰援朱昭明。
既然近卫军在扬州府休整,朱由检便也打算在扬州城长驻些日子,负责拱卫京畿的近卫军第二军也暂不调回南京。
在这初夏时节,扬州也因此在添了数十万人后比昔日更加热闹了些,一时扬州之盛更胜往日。
礼部尚书刘宗周到达之前,朱由检刚巧可以抽空在这扬州城逛逛。
至于犒赏此次大战有功人员与抚恤近卫军伤亡人员以及恢复民生所需之钱粮和湖广军务,也只能等还京之后才能进行具体安排,而且大战刚刚结束,一切的消息情报都还在路上,他这些日子倒也难得的可以偷偷闲。
从崇祯十七年开始,朱由检就已经在实行诸多改革,尤其是在军政与钱法税收方面,改动颇大。
但朱由检对于盐业却只恢复到了开中法以前的制度,因而从年初开始,大多盐商便开始在江北一带购置田地,种粮换盐,这也是促进崇祯十八年粮食产量依旧增长的原因之一。
而近卫军对清军多铎部的歼灭也避免了这些盐商们在江北一带的粮食损失,使得他们也对近卫军战败清军之事也很是高兴。
朱由检走在扬州府城大街上,便能看见各处牌坊木楼上皆挂着热烈庆祝近卫军旗开得胜等竖幅,茶楼酒肆都流传着近卫军的英勇。
而在淮扬巡抚署,现在李明睿所驻在之地更是有无数富商巨贾排着队求见。
得亏马士英与史可法等在河道总督署,而现在的河道总督署还有帝王朱由检驻跸于此,因而富商巨贾还不敢找到河道总督署来。
朱由检自然也知道这些扬州盐商如此关注近卫军和对近卫军如此亲近不仅仅是因为顺从民意,感激近卫军抵抗建奴之功,而是因为盐引数量现在由军方控制,盐引权现在掌控在淮扬总督与兵部尚书手里,由兵部根据军队粮食需求确定盐引数量,再由淮扬总督授命两淮盐道签发盐引。
而现在大战结束后,粮食供给量必然增多而军队粮食需求量必然减少,意味着盐引的数量也就会减少,盐价会提升,也就是说,从现在起谁和军方关系好些,自然得到盐引的机会更大,明年赚得钱自然也就更多。
好在近卫军军纪在身,不得不随意进城,使得扬州盐商们倒也没办法直接腐朽军队内部,当然加上朱由检这个皇帝还在扬州城,大元帅府的官员们自然也不敢造次,都只乖乖地待在河道总督署和淮扬总督署里办事,即便有亲朋故旧来访,也一概被暂时安排在驿站,不得随意见面。
朱由检不希望自己的近卫军与扬州盐商的利益绑在一块,但他也关心着一件事,便是从崇祯七月一号开始,免税期便正式宣告结束这件事。
从七月一号开始,大明第一波商税与关税将开始起征,即从各行各业开始,便要正式根据营业规模和每年所得缴纳税赋,商税与关税起征开始之日,大明国库会收入多少,会遇到多少阻碍,都是未知数。
而这些富甲一方的扬州盐商们不但要缴纳粮食从军方获得盐引还得根据售盐规模缴纳商税,到时候盐价势必会达到百姓不能承受的地步。
因而朱由检在想要不要直接由朝廷控制基础盐价,同时取消盐引制度,以此不束缚盐业产量,同时只允许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成立盐业公司,以此达到市场竞争的效益,使得在同样的盐价下,盐业公司不敢掺假降低盐的质量,零售商为增加销量也不敢掺假和随意增加售卖价格,另外朝廷还可以通过国家财政之松紧调节盐价,达到宏观调控财富流入国库的比例。
取消盐引制度,与去年朱由检改良盐引制度不同,这势必会触碰到军方的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是兵部,兵部决定了盐引数量,从而决定了有多少财富流入兵部即军方集团中。
而现在,朱由检要取消盐引制度,必须保证在近卫军还未被盐商侵蚀前,才能顺利的把通过盐业对底层百姓的利益剥削取缔掉,以此缓解阶级矛盾。
但朱由检也不得不考虑军方的利益需求,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维持不仅仅是需要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还得需要物质条件的极大优越和政治地位的极高地位来确保。
精神世界和政治地位,朱由检如今都已经给了,至于物质利益,军队俸禄与作战奖励以及兵器研发等资金来源,朱由检现在既然要取缔盐引制度给军队提供利益,那便需要在其他方面给予军方照顾。
但这也不能伤害庶民与士绅阶层的利益,唯一的办法便是让军队通过对方贸易和对外掠夺获得利益需求。
朱由检能想象得到,未来肯定要和郑芝龙的走私海盗集团有一番角逐才行。
在国内,朱由检肯定是不会让军队参与期间的,那样只会扰乱市场,增加军队0腐0败率。
眼下,朱由检既然在扬州城,肯定是要先确定好盐业的定价权交给谁比较好,物色好第一批盐业公司的人选才行。
朱由检自己清楚,谁要是掌控了大明的盐业定价权,谁就有利可贪。
而第一批盐业公司肯定会成为未来最大的一批盐业皇商,他们一旦成为合法的盐业生产商与批发商,就等于获得了盐业的生产权,但以后的盐业公司肯定会比现在的盐商数量少,也就意味着未来盐业公司的负责人将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如此大的蛋糕交给谁比较好,朱由检倒也一时不敢随意下决定。
事实上,朱由检如果这样做的话,势必会把现在大多数盐商的利益给剥夺,然后分给了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以及平民百姓,造福很少的一部分朝廷可控制的盐商。
这样做,肯定会遭到大多数盐商的极大反对,但以盐业公司名额拉拢几个镇得住场子和靠谱的盐商站在朝廷一边,自然改革的难度就会小很多。
谁才是朕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盐商?朱由检拿起了手中的筷子,看着楼外言笑晏晏的富商巨贾们,一时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