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小像飘落在她的脚下,或许是偶然,又或许是天意,可无论如何,是她唯一能留下的纪念。
寺丞看看杜夫人,又低头盯着画,几道墨线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影,仿佛能看出画画之人的用心与爱意。
他低声开口道:“大人,要不把这幅画给杜夫人吧……”
柳阳景温和的眼瞥过寺丞,随即转回去,他伸出手,捏住画像,向外抽出。
“此为物证,柳某为陛下查案,怎能徇私,怕是遂不了杜夫人的愿。”
他的声音含着歉意,手中的动作却不容拒绝。
杜夫人捏着画像的另一头,不愿放手,但随着对方的力道越来越大,宣纸逐渐绷紧,即将破裂。
她慌忙放开手,向后踉跄几步,柳阳景不紧不慢地收回画像,放到寺丞怀里。
“放到车上。”
寺丞沉默点点头,跑走了。
-
柳阳景站在原地,朝杜夫人微微躬身,“证物已运完,惊扰了杜府,还请勿怪。”
杜夫人恍惚点点头,没有说话。
柳阳景转身欲走,又想到什么,回头道:“在案子结束之前,还要劳烦杜夫人,约束下人不要外出,至于食蔬,我会派人每日送往。”
妇人还呆呆望着那放着画像的马车,没有听到柳阳景的话。
对方也没有重复,反正只是通知一句,他早已命御林军围住杜府,就算里面的人想要外出,也没有可能。
只是杜夫人没有说话,另一道年轻的声音却闯了进来。
“娘,你怎么了!”
杭絮朝声源望去,一个风尘仆仆的男人站在街对面,神色焦急。
他又喊道:“你们要做什么?”
他跑了几步,想到什么,把包裹扔下。
男人来到杜夫人身边,挡在她的面前,面对柳阳景,扬声道:“你要对我娘做什么,信不信我报官?”
他怒意勃发,透过凌乱的胡髯,可以看见涨红的脸色。
“津儿,是你吗,你……回来了?”
男人回头:“娘,是我,我回来了,你放心,我不会让他们伤害你的。”
“你怎么、怎么现在才回来……”
杜夫人揪住男人的衣襟,声音里带上了哽咽。
男人握住母亲的手,看向柳阳景:“你是谁,要对杜府做什么?”
杭絮朝柳阳景看去,他的神色依旧温和,还带着几分笑意。
“在下大理寺卿,奉陛下之命来杜府查案,还请公子不要干扰。”
“我是杜侍郎的儿子,有什么事不能知道!”
杜津向柳阳景的方向走了两步。
两人相隔咫尺,柳阳景却没有后退,低下头看男人——两人的身材都清瘦,可站在一起,杭絮才发现柳阳景比杜津高上不少。
他垂着眼,声音温和:“柳某似乎没有义务同杜公子解释。”
“再者,公子是杜侍郎的独子,竟不知道父亲的消息,岂不是有些可笑?”
杜津愣住,扬起的头低下来。
凌乱的发丝覆盖他的面容,只露出一双茫然的眼睛。
杭絮看着那眼睛,一点熟悉从心头闪过。
-
大理寺。
一车车的证物被运到内堂,铺在地上,主簿们靠在椅子上,面色绝望,可以想象,这几天他们的工作量将会急剧上升。
杭絮在门口看着柳阳景,对方站在中央,有条不紊的指挥手下,他们来回跑动,把各种证物搬到指定的地方,清瘦的年轻人立在原地,岿然不动,恰似一根主心骨。
“哎哟”
一个搬了堆纸的主簿没看见路,踩到一个卷轴,在杭絮身边滑倒,手中的东西洒落在地。
她弯下腰,把躺在地上龇牙咧嘴的主簿拎起来。
“没事吧?”
“多谢王妃。”主簿揉揉脊背,“没事没事。”
他蹲下来收拢地上的东西,杭絮也帮忙捡着,递过去的时候,忽然问道:“柳大人在大理寺多久了?”
他想了想道:“我来大理寺两年了,那时候大人还是大理寺少卿,过了半年就升了官。”
“若是从进大理寺算起,离现在……大约有个七八年吧。”
主簿感叹道:“大人好像天生就适合断案,听大理寺的老人说,大人科举后,只在在翰林院待了三个月,就被陛下调到了大理寺,跟他同期的人,还要在翰林院修两年书呢!”
杭絮点点头,把地上最后一张宣纸放在主簿怀中:“多谢。”
她没有在内堂多留,问完便离开,四处看了看,随意抓了一个面熟的寺丞,问道:“那个乞丐被关在哪里?”
寺丞答道;“就在后殿的地牢里,我带王妃过去吧。”
大理寺规模颇大,杭絮走了一刻钟,才到入口,一路上见到了许多官员,各色衣袍代表不同的品级,皆行色匆匆,看着井然有序。
寺丞同地牢门口的守卫说了几句话,那守卫点点头,把杭絮带了进去。
地牢用石砖砌成,因其地势低,湿气从缝隙侵入石板,地板湿滑而粘腻。
杭絮一步步走得小心,跟着守卫绕过一座又一座牢笼,那些犯人靠在墙上,目光呆滞,不发一言。
毕竟能进了大理寺的地牢,大多犯了大罪,区别只是绞刑或处斩而已。
--
寺丞看看杜夫人,又低头盯着画,几道墨线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影,仿佛能看出画画之人的用心与爱意。
他低声开口道:“大人,要不把这幅画给杜夫人吧……”
柳阳景温和的眼瞥过寺丞,随即转回去,他伸出手,捏住画像,向外抽出。
“此为物证,柳某为陛下查案,怎能徇私,怕是遂不了杜夫人的愿。”
他的声音含着歉意,手中的动作却不容拒绝。
杜夫人捏着画像的另一头,不愿放手,但随着对方的力道越来越大,宣纸逐渐绷紧,即将破裂。
她慌忙放开手,向后踉跄几步,柳阳景不紧不慢地收回画像,放到寺丞怀里。
“放到车上。”
寺丞沉默点点头,跑走了。
-
柳阳景站在原地,朝杜夫人微微躬身,“证物已运完,惊扰了杜府,还请勿怪。”
杜夫人恍惚点点头,没有说话。
柳阳景转身欲走,又想到什么,回头道:“在案子结束之前,还要劳烦杜夫人,约束下人不要外出,至于食蔬,我会派人每日送往。”
妇人还呆呆望着那放着画像的马车,没有听到柳阳景的话。
对方也没有重复,反正只是通知一句,他早已命御林军围住杜府,就算里面的人想要外出,也没有可能。
只是杜夫人没有说话,另一道年轻的声音却闯了进来。
“娘,你怎么了!”
杭絮朝声源望去,一个风尘仆仆的男人站在街对面,神色焦急。
他又喊道:“你们要做什么?”
他跑了几步,想到什么,把包裹扔下。
男人来到杜夫人身边,挡在她的面前,面对柳阳景,扬声道:“你要对我娘做什么,信不信我报官?”
他怒意勃发,透过凌乱的胡髯,可以看见涨红的脸色。
“津儿,是你吗,你……回来了?”
男人回头:“娘,是我,我回来了,你放心,我不会让他们伤害你的。”
“你怎么、怎么现在才回来……”
杜夫人揪住男人的衣襟,声音里带上了哽咽。
男人握住母亲的手,看向柳阳景:“你是谁,要对杜府做什么?”
杭絮朝柳阳景看去,他的神色依旧温和,还带着几分笑意。
“在下大理寺卿,奉陛下之命来杜府查案,还请公子不要干扰。”
“我是杜侍郎的儿子,有什么事不能知道!”
杜津向柳阳景的方向走了两步。
两人相隔咫尺,柳阳景却没有后退,低下头看男人——两人的身材都清瘦,可站在一起,杭絮才发现柳阳景比杜津高上不少。
他垂着眼,声音温和:“柳某似乎没有义务同杜公子解释。”
“再者,公子是杜侍郎的独子,竟不知道父亲的消息,岂不是有些可笑?”
杜津愣住,扬起的头低下来。
凌乱的发丝覆盖他的面容,只露出一双茫然的眼睛。
杭絮看着那眼睛,一点熟悉从心头闪过。
-
大理寺。
一车车的证物被运到内堂,铺在地上,主簿们靠在椅子上,面色绝望,可以想象,这几天他们的工作量将会急剧上升。
杭絮在门口看着柳阳景,对方站在中央,有条不紊的指挥手下,他们来回跑动,把各种证物搬到指定的地方,清瘦的年轻人立在原地,岿然不动,恰似一根主心骨。
“哎哟”
一个搬了堆纸的主簿没看见路,踩到一个卷轴,在杭絮身边滑倒,手中的东西洒落在地。
她弯下腰,把躺在地上龇牙咧嘴的主簿拎起来。
“没事吧?”
“多谢王妃。”主簿揉揉脊背,“没事没事。”
他蹲下来收拢地上的东西,杭絮也帮忙捡着,递过去的时候,忽然问道:“柳大人在大理寺多久了?”
他想了想道:“我来大理寺两年了,那时候大人还是大理寺少卿,过了半年就升了官。”
“若是从进大理寺算起,离现在……大约有个七八年吧。”
主簿感叹道:“大人好像天生就适合断案,听大理寺的老人说,大人科举后,只在在翰林院待了三个月,就被陛下调到了大理寺,跟他同期的人,还要在翰林院修两年书呢!”
杭絮点点头,把地上最后一张宣纸放在主簿怀中:“多谢。”
她没有在内堂多留,问完便离开,四处看了看,随意抓了一个面熟的寺丞,问道:“那个乞丐被关在哪里?”
寺丞答道;“就在后殿的地牢里,我带王妃过去吧。”
大理寺规模颇大,杭絮走了一刻钟,才到入口,一路上见到了许多官员,各色衣袍代表不同的品级,皆行色匆匆,看着井然有序。
寺丞同地牢门口的守卫说了几句话,那守卫点点头,把杭絮带了进去。
地牢用石砖砌成,因其地势低,湿气从缝隙侵入石板,地板湿滑而粘腻。
杭絮一步步走得小心,跟着守卫绕过一座又一座牢笼,那些犯人靠在墙上,目光呆滞,不发一言。
毕竟能进了大理寺的地牢,大多犯了大罪,区别只是绞刑或处斩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