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庭璋的回复是如此冷静,像是在对顾采薇谆谆教导:
【夫子莫急,保重身子。惊闻噩耗,学生与信二哥与夫子同悲。然逝者已矣,生者还有漫漫人生路,尊亲护幼,完成胸中之志才是正理。若有余力,替逝者报仇也可为一志,夫子认为然否?】
顾采薇看着这段话沉思起来,原来徒弟比自己清明多了。
自己倚仗着前世成熟人生经验和这世触手可及的书籍、师傅资源,总是居高临下指导柳庭璋,心中从未将自己与他放在同等高度,视他为徒为弟。
然而遇到大事突变,自己却像是空守宝山的瞎子,不比盲人摸象来得有方向,还需要柳庭璋来提醒未来的路。或者说,自己骨子里,还真是那个天真好骗不知事的小摇光吧?
「完成胸中之志」,几个字对顾采薇来说,无异于无声处听惊雷。三哥临别时说的「顺心而为」,岂非殊途同归?
对啊,还有报仇。
顾瑾真是欺负诚王府到底了,亲手杀了三哥,还平白侮辱尸身。
回想起顾值在梦中关于自己身死尸消那番平铺直叙的说辞,顾采薇只觉如鲠在喉。顿时勾起情绪波澜,不自觉握住粉拳、咬紧贝齿。
虽说现在他们王府弱势,还毫无证据,不过一家子心里明白顾值之死,这就是潜在的力量。
顾采薇思绪百转千回,最终凝于笔端一个大字:
【然。】
不提顾采薇与柳庭璋来来往往的笔谈沟通,信在一旁急于发问、关心三弟的种种细节。
单说,顾采薇几日后葵水一过,身子大安,便催促着母妃进宫。
大皇子肆无忌惮背后,无非是借着皇上的一颗爱子之心,爱己子远胜他人子。
然而诚王府在博取圣宠方面,也不是一无可取,诚王太妃早在听闻三子横死后就想到了借势一途。
诚王太妃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十数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母女两人大约每三两日入一回宫廷请安。
第一次皇上只命人传话说知晓了弟媳侄女心意,并未宣见。
第二次终于召见,皇上面色冷冷,诚王太妃硬是一个字没提三子顾值,反而一副惦记大伯哥龙体的关心神色,轻言细语,贵精不贵多,留足铺垫。
第三次、第四回 ……乃至到了先任诚王逝世满三周年的时候,皇上终于亲临诚王府为幼弟主持仪式,顾采薇又见到了礼部二把手程侍郎,就是惦记着幼薇郡主一手好萝卜糕的那位官员。
多次进宫,顾采薇只需要装成一个惦记皇伯伯的乖巧天真侄女,少说心里话,多撒娇多寒暄,陪侍在母妃身旁即可,做好吉祥物、背景板,将主战场交给诚王太妃。
诚王太妃先是淡淡与皇上叙旧,勾动务丰帝思念幼弟之情,偶尔谈谈儿女经,务丰帝难免移情到幼弟在世子女,兴起关照之心。
眼看火候到了,诚王太妃才在自己夫君满三年祭日的前两日进宫那次,提及三子失踪一事,直接点明与大皇子顾瑾脱不了关系。
终于到了五月底这日,在礼部精心准备下,务丰帝在诚王府正殿,诚心净意为幼弟上香祷念,身后紧跟诚王太妃、诚王夫妻、平郡王、幼薇郡主一家。
再往后面才是一溜排开的皇子皇子妃们,次之是孟王家得恩旨入京的长子夫妇,宗令以及公候贵族、达官显贵。
就在这万众屏气凝神、关注皇上一举一动的场合,务丰帝先是亲口宣布诚王府出孝,紧接着令众人意外的,说起诚王一系第三子直郡王顾值。
完全不同于他当日训斥二皇子和诚王顾传时候的语气,务丰帝此时谈到顾值这个侄子饱含深情,话锋一转喝道:“堂堂郡王,朕之亲侄,就在京城转瞬间无影无踪。朕念及此节,甚觉毛骨悚然,莫非朕有朝一日也会遭此厄运?简直夜不能寐!”
此言一出,多少人两股战战。主管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扑通一声跪地求饶请罪,御林军首领沉默下跪,脱盔在手,以示谢罪。
还有大大小小不少相关官员先后下跪叩首,场面一时间有些诡异的恐怖。
顾采薇心中情绪难明,对帝王的雷霆之怒导致后果更加感受深刻。
然而若非母妃带着自己下足了水磨工夫,皇上又岂会有这么一场发作?谁还能记得三哥的冤屈?
顾采薇悲喜交加,不着痕迹地抬眼打量前方的皇伯伯,她直觉知道,皇上还有下文。
务丰帝抬抬手,令臣子们起身,终于说出诚王太妃熏陶给他的话语:“直郡王失踪一事,老大你难辞其咎。”
不待顾瑾手忙脚乱地要分辩,皇上已经抬步向前,同时轻描淡写地吩咐身边奉旨翰林:“记下来,大皇子顾瑾品行有瑕,难担储君重任。”
“父皇,我冤啊!”顾瑾听到务丰帝就这样剥脱了他争位资格,软倒在地,半晌才回神一般出声叫喊。
奈何君心似铁,务丰帝早已走远,独留下不甘心却无能为力的长子。
不过有心人注意到,皇上左手亲密地拉着大皇子妃的父亲,右手携着二皇子妃的祖父,两位都是朝廷肱骨,一派君臣相得景象。
对于诚王府众人来说,务丰帝这一锤定音,聊以安慰,他们纷纷怀着厌弃的眼神看向狼狈的大皇子顾瑾,只恨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上前为亲人报仇。
六月入夏,天气迅速炎热起来,诚王府撤下了悬挂三年的白布白帐,又因京城人人皆知的直郡王失踪一事,没有一下子转到歌舞升平、欢声笑语,反而频频找寻京兆尹、宗令等处,督促各方继续找寻顾值,也成为高门大户私下唏嘘的一件事。
--
【夫子莫急,保重身子。惊闻噩耗,学生与信二哥与夫子同悲。然逝者已矣,生者还有漫漫人生路,尊亲护幼,完成胸中之志才是正理。若有余力,替逝者报仇也可为一志,夫子认为然否?】
顾采薇看着这段话沉思起来,原来徒弟比自己清明多了。
自己倚仗着前世成熟人生经验和这世触手可及的书籍、师傅资源,总是居高临下指导柳庭璋,心中从未将自己与他放在同等高度,视他为徒为弟。
然而遇到大事突变,自己却像是空守宝山的瞎子,不比盲人摸象来得有方向,还需要柳庭璋来提醒未来的路。或者说,自己骨子里,还真是那个天真好骗不知事的小摇光吧?
「完成胸中之志」,几个字对顾采薇来说,无异于无声处听惊雷。三哥临别时说的「顺心而为」,岂非殊途同归?
对啊,还有报仇。
顾瑾真是欺负诚王府到底了,亲手杀了三哥,还平白侮辱尸身。
回想起顾值在梦中关于自己身死尸消那番平铺直叙的说辞,顾采薇只觉如鲠在喉。顿时勾起情绪波澜,不自觉握住粉拳、咬紧贝齿。
虽说现在他们王府弱势,还毫无证据,不过一家子心里明白顾值之死,这就是潜在的力量。
顾采薇思绪百转千回,最终凝于笔端一个大字:
【然。】
不提顾采薇与柳庭璋来来往往的笔谈沟通,信在一旁急于发问、关心三弟的种种细节。
单说,顾采薇几日后葵水一过,身子大安,便催促着母妃进宫。
大皇子肆无忌惮背后,无非是借着皇上的一颗爱子之心,爱己子远胜他人子。
然而诚王府在博取圣宠方面,也不是一无可取,诚王太妃早在听闻三子横死后就想到了借势一途。
诚王太妃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十数日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母女两人大约每三两日入一回宫廷请安。
第一次皇上只命人传话说知晓了弟媳侄女心意,并未宣见。
第二次终于召见,皇上面色冷冷,诚王太妃硬是一个字没提三子顾值,反而一副惦记大伯哥龙体的关心神色,轻言细语,贵精不贵多,留足铺垫。
第三次、第四回 ……乃至到了先任诚王逝世满三周年的时候,皇上终于亲临诚王府为幼弟主持仪式,顾采薇又见到了礼部二把手程侍郎,就是惦记着幼薇郡主一手好萝卜糕的那位官员。
多次进宫,顾采薇只需要装成一个惦记皇伯伯的乖巧天真侄女,少说心里话,多撒娇多寒暄,陪侍在母妃身旁即可,做好吉祥物、背景板,将主战场交给诚王太妃。
诚王太妃先是淡淡与皇上叙旧,勾动务丰帝思念幼弟之情,偶尔谈谈儿女经,务丰帝难免移情到幼弟在世子女,兴起关照之心。
眼看火候到了,诚王太妃才在自己夫君满三年祭日的前两日进宫那次,提及三子失踪一事,直接点明与大皇子顾瑾脱不了关系。
终于到了五月底这日,在礼部精心准备下,务丰帝在诚王府正殿,诚心净意为幼弟上香祷念,身后紧跟诚王太妃、诚王夫妻、平郡王、幼薇郡主一家。
再往后面才是一溜排开的皇子皇子妃们,次之是孟王家得恩旨入京的长子夫妇,宗令以及公候贵族、达官显贵。
就在这万众屏气凝神、关注皇上一举一动的场合,务丰帝先是亲口宣布诚王府出孝,紧接着令众人意外的,说起诚王一系第三子直郡王顾值。
完全不同于他当日训斥二皇子和诚王顾传时候的语气,务丰帝此时谈到顾值这个侄子饱含深情,话锋一转喝道:“堂堂郡王,朕之亲侄,就在京城转瞬间无影无踪。朕念及此节,甚觉毛骨悚然,莫非朕有朝一日也会遭此厄运?简直夜不能寐!”
此言一出,多少人两股战战。主管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扑通一声跪地求饶请罪,御林军首领沉默下跪,脱盔在手,以示谢罪。
还有大大小小不少相关官员先后下跪叩首,场面一时间有些诡异的恐怖。
顾采薇心中情绪难明,对帝王的雷霆之怒导致后果更加感受深刻。
然而若非母妃带着自己下足了水磨工夫,皇上又岂会有这么一场发作?谁还能记得三哥的冤屈?
顾采薇悲喜交加,不着痕迹地抬眼打量前方的皇伯伯,她直觉知道,皇上还有下文。
务丰帝抬抬手,令臣子们起身,终于说出诚王太妃熏陶给他的话语:“直郡王失踪一事,老大你难辞其咎。”
不待顾瑾手忙脚乱地要分辩,皇上已经抬步向前,同时轻描淡写地吩咐身边奉旨翰林:“记下来,大皇子顾瑾品行有瑕,难担储君重任。”
“父皇,我冤啊!”顾瑾听到务丰帝就这样剥脱了他争位资格,软倒在地,半晌才回神一般出声叫喊。
奈何君心似铁,务丰帝早已走远,独留下不甘心却无能为力的长子。
不过有心人注意到,皇上左手亲密地拉着大皇子妃的父亲,右手携着二皇子妃的祖父,两位都是朝廷肱骨,一派君臣相得景象。
对于诚王府众人来说,务丰帝这一锤定音,聊以安慰,他们纷纷怀着厌弃的眼神看向狼狈的大皇子顾瑾,只恨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上前为亲人报仇。
六月入夏,天气迅速炎热起来,诚王府撤下了悬挂三年的白布白帐,又因京城人人皆知的直郡王失踪一事,没有一下子转到歌舞升平、欢声笑语,反而频频找寻京兆尹、宗令等处,督促各方继续找寻顾值,也成为高门大户私下唏嘘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