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李锦那狡黠的笑意,金舒的额角突突直跳。
该死,真就是找不出理由来反驳一下。
李锦见她终于放弃了,才轻轻松开了压着她唇角的扇子,转身欲走。
只两步,他迎着夕阳,停在了门口。
残阳如血,李锦侧过身,半面阴影半面光的笑着:“倘若真是运气不好,遇到万箭齐发的一日,先生切莫逞强。”
他勾唇笑起,帅气难当:“就让我挡你身前,如此,还能有机会活一个。”
说完,他背手而行,消失在金舒的面前。
屋内,烛火微微跳动,写好了护本,金舒的心头又憋屈又难受。
曾经李锦不让她用自己打比方,说晦气。那时候她不觉有什么不妥。现在轮到李锦用自己打比方的时候,金舒心头那个憋闷。
她算是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晦气,太晦气了!
一个人坐在仵作房里许久,她才长长叹了口气。
起身将要离开,就见严诏站在门边,提着御膳房带出来的枣花糕,脸绷得很严肃:“此案不让你插手,也是为你好。”
他提起手里的点心:“为了以防万一,你到我府里先住几日。”
金舒愣住了,她看着严诏那肃然的神情,抿了抿嘴:“此案如此凶险?”
就见严诏摇了摇头:“也不是。”
他迈进门槛,将枣花酥放在了金舒的手旁。
“王爷不仅要保护你,也要保护宋甄。”他咂嘴,“你不是还拿着他的笛子?”
金舒有些迷糊:“关笛子何事?”
“拿着宋甄笛子的人,全心全意帮靖王断案。”严诏冷哼,“太子不得第一个对宋甄下手啊?”
他顿了顿:“让你来我的府里住两日,也是出自这一样的考量。”
金舒愣住了,前半句话她理解,后半句话她没听明白。
见她不明所以,严诏的口气柔和了许多:“怎么?宋甄没跟你提过,我也是太子亲信之一?”
第191章 势力繁杂的真相
秋夜的风,已然有了寒意。
裹挟着清淡的花香,将金舒面前的烛火轻轻吹拂。惹得墙上人影戳戳,严诏的面颊忽明忽暗。
金舒想起,一月之前宋甄将她带到京城外的义庄。
在开棺检验林忠义尸体的最后关头,他轻飘飘说的那句话:若再不走,严大人就要撑不住了。
原来如此。
睨着严诏一如往昔的肃然模样,金舒抿了抿嘴,竟不知要如何回应他的话。
一路上,金舒打着灯笼跟在严诏身旁,思绪纷乱如麻。
她从未怀疑过严诏,这个尽心尽力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的老师,这个李锦也称他一声“师父”的人。
他竟然和宋甄一样,是太子的亲信之一。
入夜后的京城,宵禁之后,大道上除了巡夜的官兵,便只剩下他与金舒两人。
灯笼摇晃,如此刻金舒的心情,摇摆不定。
严诏眼角的余光瞧着她的面颊,又抬眼扫了屋檐上护送他们两人的白羽,许久才沉声道:“我曾与你讲过,宫墙之后,势力繁杂。”
金舒抿嘴,眉头皱在一起:“但大人也没讲过竟繁杂至此。”
繁杂到,敌方势力就在自己身边。
身前严诏稍稍侧目,带着少有的笑意:“你这豆芽菜,若是早告诉你了,你还不卷着包袱就跑路了?”
金舒抿嘴。
“起码不会老老实实跟着我学。”
严家三代忠良,代代都是辅佐帝王的功臣。
说来也怪,严家看上的皇子,往往都是最不得势的那个。
不论是六年前的李景,还是现在的李锦,甚至四十年前的李义,都是清一色的游走在权利边缘的透明人。
“我父亲当年是丞相,到了我这一辈,原本当是大哥继承家业。”
严府百年的广亮大门下,严诏走上石阶,睨了一眼正中的匾额:“但他与旁的兄弟,不到二十便被人杀害,严家只剩我一人。”
掌灯跟在他身旁,听着这些过往曾经,瞧着严府内里朴素的院落,金舒忽然发觉,自己对这个教给她不少知识的老师、上司,竟一无所知。
“当时,我父亲便竭尽全力,不让我再入仕途,而我为了给亲兄弟申冤,拿起了仵作的刀。”
他轻笑一声:“当年大魏,人死灯灭,讲究一个完整,讲究一个入土为安。”
“而我就是那第一个,让死人都不安生的家伙。”严诏自嘲一般的笑起,领着金舒到厢房门口。
“你这几日暂且就在这里歇息,我这院子里没别人,就一个做饭的老嬷嬷,还有个管家。”说到这,他指了指屋里的圆桌,“那些书,供你解闷。”
说完,他便转身便走。
金舒站在院子里怔愣了一息的功夫,仿佛下定了决心一样,提着灯笼,看着他的背影:“师父!”
她唤:“我信你。”
她说:“所以,请告诉我真相!”
严诏前行的脚步停了下来,他缓缓转身,面颊上是始终不变的严肃。
“我已经告诉你了。”
谁知,金舒竟上前两步:“不,我想要听的是,势力繁杂的真相。”
严诏一滞,片刻之后,冷笑一声:“为了你那轻如鸿毛的死?”他毫不留情的摆手,“省省吧。”
--
该死,真就是找不出理由来反驳一下。
李锦见她终于放弃了,才轻轻松开了压着她唇角的扇子,转身欲走。
只两步,他迎着夕阳,停在了门口。
残阳如血,李锦侧过身,半面阴影半面光的笑着:“倘若真是运气不好,遇到万箭齐发的一日,先生切莫逞强。”
他勾唇笑起,帅气难当:“就让我挡你身前,如此,还能有机会活一个。”
说完,他背手而行,消失在金舒的面前。
屋内,烛火微微跳动,写好了护本,金舒的心头又憋屈又难受。
曾经李锦不让她用自己打比方,说晦气。那时候她不觉有什么不妥。现在轮到李锦用自己打比方的时候,金舒心头那个憋闷。
她算是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晦气,太晦气了!
一个人坐在仵作房里许久,她才长长叹了口气。
起身将要离开,就见严诏站在门边,提着御膳房带出来的枣花糕,脸绷得很严肃:“此案不让你插手,也是为你好。”
他提起手里的点心:“为了以防万一,你到我府里先住几日。”
金舒愣住了,她看着严诏那肃然的神情,抿了抿嘴:“此案如此凶险?”
就见严诏摇了摇头:“也不是。”
他迈进门槛,将枣花酥放在了金舒的手旁。
“王爷不仅要保护你,也要保护宋甄。”他咂嘴,“你不是还拿着他的笛子?”
金舒有些迷糊:“关笛子何事?”
“拿着宋甄笛子的人,全心全意帮靖王断案。”严诏冷哼,“太子不得第一个对宋甄下手啊?”
他顿了顿:“让你来我的府里住两日,也是出自这一样的考量。”
金舒愣住了,前半句话她理解,后半句话她没听明白。
见她不明所以,严诏的口气柔和了许多:“怎么?宋甄没跟你提过,我也是太子亲信之一?”
第191章 势力繁杂的真相
秋夜的风,已然有了寒意。
裹挟着清淡的花香,将金舒面前的烛火轻轻吹拂。惹得墙上人影戳戳,严诏的面颊忽明忽暗。
金舒想起,一月之前宋甄将她带到京城外的义庄。
在开棺检验林忠义尸体的最后关头,他轻飘飘说的那句话:若再不走,严大人就要撑不住了。
原来如此。
睨着严诏一如往昔的肃然模样,金舒抿了抿嘴,竟不知要如何回应他的话。
一路上,金舒打着灯笼跟在严诏身旁,思绪纷乱如麻。
她从未怀疑过严诏,这个尽心尽力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的老师,这个李锦也称他一声“师父”的人。
他竟然和宋甄一样,是太子的亲信之一。
入夜后的京城,宵禁之后,大道上除了巡夜的官兵,便只剩下他与金舒两人。
灯笼摇晃,如此刻金舒的心情,摇摆不定。
严诏眼角的余光瞧着她的面颊,又抬眼扫了屋檐上护送他们两人的白羽,许久才沉声道:“我曾与你讲过,宫墙之后,势力繁杂。”
金舒抿嘴,眉头皱在一起:“但大人也没讲过竟繁杂至此。”
繁杂到,敌方势力就在自己身边。
身前严诏稍稍侧目,带着少有的笑意:“你这豆芽菜,若是早告诉你了,你还不卷着包袱就跑路了?”
金舒抿嘴。
“起码不会老老实实跟着我学。”
严家三代忠良,代代都是辅佐帝王的功臣。
说来也怪,严家看上的皇子,往往都是最不得势的那个。
不论是六年前的李景,还是现在的李锦,甚至四十年前的李义,都是清一色的游走在权利边缘的透明人。
“我父亲当年是丞相,到了我这一辈,原本当是大哥继承家业。”
严府百年的广亮大门下,严诏走上石阶,睨了一眼正中的匾额:“但他与旁的兄弟,不到二十便被人杀害,严家只剩我一人。”
掌灯跟在他身旁,听着这些过往曾经,瞧着严府内里朴素的院落,金舒忽然发觉,自己对这个教给她不少知识的老师、上司,竟一无所知。
“当时,我父亲便竭尽全力,不让我再入仕途,而我为了给亲兄弟申冤,拿起了仵作的刀。”
他轻笑一声:“当年大魏,人死灯灭,讲究一个完整,讲究一个入土为安。”
“而我就是那第一个,让死人都不安生的家伙。”严诏自嘲一般的笑起,领着金舒到厢房门口。
“你这几日暂且就在这里歇息,我这院子里没别人,就一个做饭的老嬷嬷,还有个管家。”说到这,他指了指屋里的圆桌,“那些书,供你解闷。”
说完,他便转身便走。
金舒站在院子里怔愣了一息的功夫,仿佛下定了决心一样,提着灯笼,看着他的背影:“师父!”
她唤:“我信你。”
她说:“所以,请告诉我真相!”
严诏前行的脚步停了下来,他缓缓转身,面颊上是始终不变的严肃。
“我已经告诉你了。”
谁知,金舒竟上前两步:“不,我想要听的是,势力繁杂的真相。”
严诏一滞,片刻之后,冷笑一声:“为了你那轻如鸿毛的死?”他毫不留情的摆手,“省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