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在第三日请贺喜的人们来吃酒,日子紧迫,王妃难免许多事要忙,不及寒暄,就匆匆领命去了。
众人都散了,各忙各的去,唯有王爷留下陪太妃说话。
王爷蹙了蹙眉,问着太妃的意思:“母妃,皇上此举的用意不言自明啊。”
太妃点头,随即又道:“今儿早朝,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皇上如何突然下了旨意,都不曾有消息传来。”
王爷回来之后,就一直忙着应付宾客,好不容易才有了机会与太妃说清此事,叹道:“关于立世子一事,朝上有官员提过好几次,皇上颇为厌烦,每次皆以是我们王府家事推到了我身上。此事关系重大,儿子不敢轻易定夺,拿话敷衍了过去。今儿早朝,镇国公重提此事,而且言语间对小五很是赞赏,随后有不少朝臣表态赞成。
谁知,永昌侯顺水推舟提了一句恩封子弟,皇上当即大喜,说是小五宽容敦厚,人品出众,赐他正四品上轻军都尉。一言既下,众臣惊异,可天子一言驷马难追,当即就命人拟了圣旨。”镇国公的妹妹是魏平侯夫人,背后的猫腻一想即知。
太妃已然想到大概,闻言不禁失笑:“这不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不过,我想问问你心中到底是什么主意?”
对太妃对魏家的讽刺,王爷没什么反应,世家联姻本就是为了权势,魏家此举是在情理之中,便是王妃,他虽觉她贤惠温厚,但不会傻到以为她宁愿老四继位,若她果真有心,为何这么多年从未提起过。为人母者,总会为自己子女多考虑一些,王爷不想太苛责了。
他理了理自己的思绪,徐徐说道:“煜儿逝后,儿子当然是毫不犹豫的选择老四继位,他是正宗嫡子,上有皇后娘娘照拂,下有母舅家支持,而且自小聪俊好学。可惜,他后来不学好,一味向着歪路走,连我的话都不忘在心里。
小五性子敦厚,不是振兴之子,但好歹不会闹出多大事来,能守住王府基业,而老四还不知要把王府闹成什么样子呢。可经历了吴王谋反,皇上对太皇太后生了疑心,要避讳着她的人本是正理,儿子更不敢将这一番大业交到他手里。是以,这些年,儿子日夜思量,都拿不定主意。”
“你应该也发现了,自老四他媳妇进门之后,老四改了好些,最近都不在与从前那些人混在一起。”太妃并不否认王爷的话,当初那个情形王爷不敢让老四继位是为杭家着想,她宠爱老四,可杭家百年基业才是最重要的。
“母妃说得,儿子亦是有感,若老四能这般下去,杭家自当交到他手中。如此,我也算对得起华欣了。”毕竟,王爷与华欣郡主那是结发夫妻,不希望眼睁睁看着两人唯一的儿子走到穷途末路。
太妃依然不大放心,故意试探道:“那魏氏呢?”
王爷顿了半刻,沉声说道:“她是庄郡王府王妃,一言一行都要有主母风范。倘若她做出什么失德之举,我也只能不念情分了。”
王爷能说出这个话太妃很满意,她还担心自己这个儿子与魏氏情分好,他日王府发生什么事会包庇呢,看来王爷还是个胸中有谋略的人,知道孰轻孰重。
全国有百万余大军,密探就有好几千人,加上送信的使者,那就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每日各处又会送各种各样的消息回来,王爷手下几人就从中筛选出可疑的重要的事情上报,所以大多数时候,王爷公务繁重到几乎无力顾家,便是过年皇上封笔,他那边也一刻不能停。
有时,情知家中事情不太寻常,他都只能交给他人料理。
……
话说蒋氏回了房之后,好一场气闷,尤其想起方才风荷的笑,越想越不是滋味,只觉得是嘲讽她们。
虽然府里府外有不少人曾戏言杭天睿是世子,可他自己倒是不作这个想法,他与四哥同是嫡子,论身份、长幼,四哥都比他更有资格继承王府。他对自己被立为世子的希望抱得很小,此时得知自己可能已经被排除了,也不是很难过,毕竟他觉得不当世子,他还是能逍遥自在的,不会因此而缺少什么。
依杭家的权势,他是嫡子,分家产能分到不少,又有俸禄,一家子和和乐乐过日子比当王爷每日累死累活强多了。
见蒋氏不说话,便道:“你莫非身子不适吗?”两人已和好,只他待蒋氏不及从前细致体贴,适当的关心还是有的。
蒋氏看自己丈夫满不在乎的样子,心下更是难受,自己一心为他谋划,他倒好,半点不放在心上,气恼上头便道:“我身子好得很。你关心关心其他更好些。”
杭天睿吃了她这句话,认为她又在无理取闹了,懒得搭理她,只是吩咐丫鬟给他取了家常的衣裳来,穿了大半天的繁琐衣服,身子难受得紧。
他要是哄蒋氏几句,蒋氏还能暂时放下此事,容后商议,可他这样一来,弄得蒋氏心火更旺,冷冷道:“你好歹是个男人,能不能有点气性啊。总这副样子,我看着都难受。”说完,她自己也有几分悔意,认为话说重了惹得他生气倒不是她的本意了。
果然,杭天睿登时板了脸,无论什么男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女人看不起,还是自己的枕边人。何况他没做什么错事,凭什么这样指责他,他当即气得拂袖而起,抬脚要走。
蒋氏好似一句话打在棉花上,那三分悔意变成了五分埋怨,一把拉住他道:“你去哪里,是不是要去绿意那个小蹄子房里?”
--
众人都散了,各忙各的去,唯有王爷留下陪太妃说话。
王爷蹙了蹙眉,问着太妃的意思:“母妃,皇上此举的用意不言自明啊。”
太妃点头,随即又道:“今儿早朝,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皇上如何突然下了旨意,都不曾有消息传来。”
王爷回来之后,就一直忙着应付宾客,好不容易才有了机会与太妃说清此事,叹道:“关于立世子一事,朝上有官员提过好几次,皇上颇为厌烦,每次皆以是我们王府家事推到了我身上。此事关系重大,儿子不敢轻易定夺,拿话敷衍了过去。今儿早朝,镇国公重提此事,而且言语间对小五很是赞赏,随后有不少朝臣表态赞成。
谁知,永昌侯顺水推舟提了一句恩封子弟,皇上当即大喜,说是小五宽容敦厚,人品出众,赐他正四品上轻军都尉。一言既下,众臣惊异,可天子一言驷马难追,当即就命人拟了圣旨。”镇国公的妹妹是魏平侯夫人,背后的猫腻一想即知。
太妃已然想到大概,闻言不禁失笑:“这不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不过,我想问问你心中到底是什么主意?”
对太妃对魏家的讽刺,王爷没什么反应,世家联姻本就是为了权势,魏家此举是在情理之中,便是王妃,他虽觉她贤惠温厚,但不会傻到以为她宁愿老四继位,若她果真有心,为何这么多年从未提起过。为人母者,总会为自己子女多考虑一些,王爷不想太苛责了。
他理了理自己的思绪,徐徐说道:“煜儿逝后,儿子当然是毫不犹豫的选择老四继位,他是正宗嫡子,上有皇后娘娘照拂,下有母舅家支持,而且自小聪俊好学。可惜,他后来不学好,一味向着歪路走,连我的话都不忘在心里。
小五性子敦厚,不是振兴之子,但好歹不会闹出多大事来,能守住王府基业,而老四还不知要把王府闹成什么样子呢。可经历了吴王谋反,皇上对太皇太后生了疑心,要避讳着她的人本是正理,儿子更不敢将这一番大业交到他手里。是以,这些年,儿子日夜思量,都拿不定主意。”
“你应该也发现了,自老四他媳妇进门之后,老四改了好些,最近都不在与从前那些人混在一起。”太妃并不否认王爷的话,当初那个情形王爷不敢让老四继位是为杭家着想,她宠爱老四,可杭家百年基业才是最重要的。
“母妃说得,儿子亦是有感,若老四能这般下去,杭家自当交到他手中。如此,我也算对得起华欣了。”毕竟,王爷与华欣郡主那是结发夫妻,不希望眼睁睁看着两人唯一的儿子走到穷途末路。
太妃依然不大放心,故意试探道:“那魏氏呢?”
王爷顿了半刻,沉声说道:“她是庄郡王府王妃,一言一行都要有主母风范。倘若她做出什么失德之举,我也只能不念情分了。”
王爷能说出这个话太妃很满意,她还担心自己这个儿子与魏氏情分好,他日王府发生什么事会包庇呢,看来王爷还是个胸中有谋略的人,知道孰轻孰重。
全国有百万余大军,密探就有好几千人,加上送信的使者,那就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每日各处又会送各种各样的消息回来,王爷手下几人就从中筛选出可疑的重要的事情上报,所以大多数时候,王爷公务繁重到几乎无力顾家,便是过年皇上封笔,他那边也一刻不能停。
有时,情知家中事情不太寻常,他都只能交给他人料理。
……
话说蒋氏回了房之后,好一场气闷,尤其想起方才风荷的笑,越想越不是滋味,只觉得是嘲讽她们。
虽然府里府外有不少人曾戏言杭天睿是世子,可他自己倒是不作这个想法,他与四哥同是嫡子,论身份、长幼,四哥都比他更有资格继承王府。他对自己被立为世子的希望抱得很小,此时得知自己可能已经被排除了,也不是很难过,毕竟他觉得不当世子,他还是能逍遥自在的,不会因此而缺少什么。
依杭家的权势,他是嫡子,分家产能分到不少,又有俸禄,一家子和和乐乐过日子比当王爷每日累死累活强多了。
见蒋氏不说话,便道:“你莫非身子不适吗?”两人已和好,只他待蒋氏不及从前细致体贴,适当的关心还是有的。
蒋氏看自己丈夫满不在乎的样子,心下更是难受,自己一心为他谋划,他倒好,半点不放在心上,气恼上头便道:“我身子好得很。你关心关心其他更好些。”
杭天睿吃了她这句话,认为她又在无理取闹了,懒得搭理她,只是吩咐丫鬟给他取了家常的衣裳来,穿了大半天的繁琐衣服,身子难受得紧。
他要是哄蒋氏几句,蒋氏还能暂时放下此事,容后商议,可他这样一来,弄得蒋氏心火更旺,冷冷道:“你好歹是个男人,能不能有点气性啊。总这副样子,我看着都难受。”说完,她自己也有几分悔意,认为话说重了惹得他生气倒不是她的本意了。
果然,杭天睿登时板了脸,无论什么男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女人看不起,还是自己的枕边人。何况他没做什么错事,凭什么这样指责他,他当即气得拂袖而起,抬脚要走。
蒋氏好似一句话打在棉花上,那三分悔意变成了五分埋怨,一把拉住他道:“你去哪里,是不是要去绿意那个小蹄子房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