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荣上部作品完成于三年前, 讲述的是一个底层女人的悲惨人生,女人只有初中文化,受环境和性格影响没有反抗意识,被父母安排嫁给一个比自己大二十岁的老男人。
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极力劝阻,但女人还是选择孝顺父母,简单挣扎过后退学嫁人。
女人婚前是父母的奴隶,婚后变成了丈夫的奴隶,男人虐待她,打她,同村的小姐妹看不过想带她逃走,可她偏信生了孩子男人就会对她好。
女人生了孩子,男人却变本加厉,不仅打女人连年幼的孩子也不放过,男人失手打死了孩子,女人终于醒悟,决定离开男人。
女人逃走,男人在车站拦住她跪地认错,女人的父母也来了,以死相逼求她回去,女人离不开,她被自己无用的善良绑架,她无法对伤害自己的人狠心,所以选择卧轨,获得了自由。
这部作品的讨论大多集中在人格独立、自我、反抗、教育、道德绑架、孝道等,家暴虽然也被讨论,但并不是重点。
观众大多喜欢也习惯用主角视角看世界,《嫩芽》的主角叶群是个介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孩子,这个年龄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更方便代入‘孩子身份’,因此观众也就能更加直观深刻的体会到家暴带来的伤害和压抑。
观影过程,观众会跟随叶群的视觉体会孩子眼中真实的家暴带来的心理伤害和物理伤害,而不是以母亲或旁观者的角度去考虑辩证,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忍受家暴到底是一种伟大还是自私。
扯下所有的借口和粉饰,家暴就是最直接的伤害。
两部作品共同之处是父亲家暴,母亲最后都死了,不同之处,一个是孩子死了,另一个是父亲死了。
博主大胆分析,这两部作品的母亲灵感来源应该是同一个人,三个孩子的灵感来源也是同一个人,那个孩子就是作者本人。
叶向荣在之前的作品里把‘自己’写死了,为的是摆脱孩子这个‘累赘’,让母亲觉醒并且没有后顾之忧的离开家暴男,但母亲败给了孝道和她的善良的本性,所以失败了。
于是在《嫩芽》里,叶向荣转换思路把反抗的戏给了孩子,但是年幼的孩子无法独立生存,所以他写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完全无法独立生存的叶星,一个是即将成年、勉强可以挣扎着独立的叶群。
叶父的死很突然,也很诡异,电影里叶父的死是一场意外,但是根据剧情推测,叶父死的时候叶星是在家的,况且就死在了门口,经过的邻居难道完全没有发现不对劲?
而且兄弟俩对父亲死亡这件事太淡然了,就好像早有预料,叶父死后邻居的闲话也暗示,兄弟俩和父亲的死并不是毫无关系。
沈陌这个形象对叶群来说过于完美,就像是为叶群量身打造的救世主,故事最后,罪恶的一切后果都被叶群和沈陌承担,有道德瑕疵的沈母和无法独立的叶星却获得了简单‘美好’的新生活。
沈陌的人设在某方面来说过于理想,善良、温柔、有着超越常人的道德底线,所以会因为当年的‘不辞而别’对分别许久的童年好友叶群心存愧疚,也会因为心疼叶群承担叶群的人生。
叶群不是个冲动的人,从前期的表现来看他比一般人能忍,有智慧,有心计,却在最后冲动的杀了人。
而且,叶向荣是独生子。
因此根据种种细节推断:叶群和沈陌都是‘叶星’、即真正的叶群幻想出来的人,是为了拯救‘叶群’而被创造的工具人。
年幼的‘叶群’无法反抗家庭,所以他给自己幻想了一个哥哥,自己则伪装成无害的叶星。
叶群保护‘叶星’并解决了父亲这个障碍,父亲死后依靠哥哥的力量无法获得生活的保障,所以他幻想了邻居沈陌,这也是沈陌和叶群无法善终的原因,因为他们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
结论:叶星就是叶群,叶群和沈陌是作者幻想中的救赎,嫩芽则代表尘埃落定后获得新生的叶星(叶群)。
-
郁沐看完以后忍不住搓了搓胳膊:博主的脑洞会不会太大了?
但似乎有点道理。
他在拍的过程中因为入戏叶群的确几次产生过叶父如果死掉就好了的阴暗想法,表演过程多多少少也带入了这种情绪……叶向荣还夸他演得到位。
费运收拾完厨房端了盘切好的水果过来坐下,插了块苹果喂他。
郁沐张嘴咬住,苹果入口酸酸甜甜,嚼起来脆脆的,他吃完又要了一块,靠在男人怀里一起看手机,心有余悸道:“网友脑洞太大了。”
费运赞同的点头:“都是人才。”
郁沐点开评论区,网友留言有赞同有反对,总体很和谐。
【脑洞好大,我被说服了,二刷走起】
【三刷的我仿佛看了个寂寞】
【被安利了,剧情好刺激】
【这么说叶星才是boss?】
【看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叶星很乖但是好像缺了点什么,原来是小孩的身体里住了成年人的灵魂,小演员演得也好绝】
【擦,鸡皮疙瘩起来了】
【博主想多了,叶星和叶群如果是一个人,小叶群怎么解释,叶星明显是二胎,沈陌那么完整的故事线,有血有肉,你说他是幻象?太扯了!】
【我也不同意,叶群已经够苦了,而且人设完全自洽,才不是谁的幻象】
--
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极力劝阻,但女人还是选择孝顺父母,简单挣扎过后退学嫁人。
女人婚前是父母的奴隶,婚后变成了丈夫的奴隶,男人虐待她,打她,同村的小姐妹看不过想带她逃走,可她偏信生了孩子男人就会对她好。
女人生了孩子,男人却变本加厉,不仅打女人连年幼的孩子也不放过,男人失手打死了孩子,女人终于醒悟,决定离开男人。
女人逃走,男人在车站拦住她跪地认错,女人的父母也来了,以死相逼求她回去,女人离不开,她被自己无用的善良绑架,她无法对伤害自己的人狠心,所以选择卧轨,获得了自由。
这部作品的讨论大多集中在人格独立、自我、反抗、教育、道德绑架、孝道等,家暴虽然也被讨论,但并不是重点。
观众大多喜欢也习惯用主角视角看世界,《嫩芽》的主角叶群是个介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的孩子,这个年龄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更方便代入‘孩子身份’,因此观众也就能更加直观深刻的体会到家暴带来的伤害和压抑。
观影过程,观众会跟随叶群的视觉体会孩子眼中真实的家暴带来的心理伤害和物理伤害,而不是以母亲或旁观者的角度去考虑辩证,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忍受家暴到底是一种伟大还是自私。
扯下所有的借口和粉饰,家暴就是最直接的伤害。
两部作品共同之处是父亲家暴,母亲最后都死了,不同之处,一个是孩子死了,另一个是父亲死了。
博主大胆分析,这两部作品的母亲灵感来源应该是同一个人,三个孩子的灵感来源也是同一个人,那个孩子就是作者本人。
叶向荣在之前的作品里把‘自己’写死了,为的是摆脱孩子这个‘累赘’,让母亲觉醒并且没有后顾之忧的离开家暴男,但母亲败给了孝道和她的善良的本性,所以失败了。
于是在《嫩芽》里,叶向荣转换思路把反抗的戏给了孩子,但是年幼的孩子无法独立生存,所以他写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完全无法独立生存的叶星,一个是即将成年、勉强可以挣扎着独立的叶群。
叶父的死很突然,也很诡异,电影里叶父的死是一场意外,但是根据剧情推测,叶父死的时候叶星是在家的,况且就死在了门口,经过的邻居难道完全没有发现不对劲?
而且兄弟俩对父亲死亡这件事太淡然了,就好像早有预料,叶父死后邻居的闲话也暗示,兄弟俩和父亲的死并不是毫无关系。
沈陌这个形象对叶群来说过于完美,就像是为叶群量身打造的救世主,故事最后,罪恶的一切后果都被叶群和沈陌承担,有道德瑕疵的沈母和无法独立的叶星却获得了简单‘美好’的新生活。
沈陌的人设在某方面来说过于理想,善良、温柔、有着超越常人的道德底线,所以会因为当年的‘不辞而别’对分别许久的童年好友叶群心存愧疚,也会因为心疼叶群承担叶群的人生。
叶群不是个冲动的人,从前期的表现来看他比一般人能忍,有智慧,有心计,却在最后冲动的杀了人。
而且,叶向荣是独生子。
因此根据种种细节推断:叶群和沈陌都是‘叶星’、即真正的叶群幻想出来的人,是为了拯救‘叶群’而被创造的工具人。
年幼的‘叶群’无法反抗家庭,所以他给自己幻想了一个哥哥,自己则伪装成无害的叶星。
叶群保护‘叶星’并解决了父亲这个障碍,父亲死后依靠哥哥的力量无法获得生活的保障,所以他幻想了邻居沈陌,这也是沈陌和叶群无法善终的原因,因为他们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
结论:叶星就是叶群,叶群和沈陌是作者幻想中的救赎,嫩芽则代表尘埃落定后获得新生的叶星(叶群)。
-
郁沐看完以后忍不住搓了搓胳膊:博主的脑洞会不会太大了?
但似乎有点道理。
他在拍的过程中因为入戏叶群的确几次产生过叶父如果死掉就好了的阴暗想法,表演过程多多少少也带入了这种情绪……叶向荣还夸他演得到位。
费运收拾完厨房端了盘切好的水果过来坐下,插了块苹果喂他。
郁沐张嘴咬住,苹果入口酸酸甜甜,嚼起来脆脆的,他吃完又要了一块,靠在男人怀里一起看手机,心有余悸道:“网友脑洞太大了。”
费运赞同的点头:“都是人才。”
郁沐点开评论区,网友留言有赞同有反对,总体很和谐。
【脑洞好大,我被说服了,二刷走起】
【三刷的我仿佛看了个寂寞】
【被安利了,剧情好刺激】
【这么说叶星才是boss?】
【看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叶星很乖但是好像缺了点什么,原来是小孩的身体里住了成年人的灵魂,小演员演得也好绝】
【擦,鸡皮疙瘩起来了】
【博主想多了,叶星和叶群如果是一个人,小叶群怎么解释,叶星明显是二胎,沈陌那么完整的故事线,有血有肉,你说他是幻象?太扯了!】
【我也不同意,叶群已经够苦了,而且人设完全自洽,才不是谁的幻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