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言,得制于省部之手,太阿之柄几于倒持矣。”————————
田芬气愤于周忠的临阵倒戈,虽然不忿,但他没有赵戬那般敢面折皇帝的胆量,只得咬牙退下。没想到田芬才回少府不久,便有诏旨传来,迁田芬为兖州刺史,即刻赴任,另拜黄门侍郎张昶为少府。
这一突如其来的任命让田芬又惊又怕,自己违逆圣意,皇帝明显是借故支走他,但他没想到会给他外放一州之长。据说兖州如今正遭黄巾荼毒,自己手无寸铁,贸然前去恐不济事。
思来想去,他前往王允府上问计,王允很快便接见了他,在得知周忠倒戈支持皇帝后,王允没有多做表示,反倒是对田芬赞赏有加。
田芬心里惶恐,却听王允说:“你既负诏命,不如先往冀州拜谒家祖,我听说袁冀州尚在邺城,你不妨找他问计。兖州地处中原,北至青冀,南达徐淮,位置紧要。朝廷坐镇关中,与关东各州相比,正所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君当慎思也。”
听着话倒像是田芬之所以就任兖州刺史,全是王允一力促成似得。其实说起来也有些关系,自从王允得知周忠奉诏调拨钱谷给北军时,他就知道自己在这一阵中输掉了,田芬不听诏令,是迟早要被清算的,与其如此,还不如当做是王允与皇帝之间的一场利益交换。
用张昶取代少府、王允不再干涉皇帝整顿军旅为条件,换取田芬出任兖州,作为王允地方上的外援。
冀州牧袁绍及其袁氏在地方任职的门生太守,再加上兖州刺史田芬,关东诸侯都将成为王允无形的政治筹码,用来壮大自己的声势,不至于被皇帝一击擒拿。
但他却不知道自己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所谓关东诸公谁也不会将王允视为自己在朝堂上的代言人,因为在某些人眼中,长安朝廷,尤其是皇帝身份的合法性都有问题,更遑论听命了。
王允走进岔路,为人利用而不自知,田芬也是同样不明就里,唯唯答谢后便收拾行装往冀州去了。
这一日皇帝打上林苑回宫,在路上与王斌同乘一车。整顿北军的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了,皇帝在大司农周忠与新任少府张昶的全力配合下,将董卓屯于郿坞的钱粮还有兵械一起拣选出来分发给北军、羽林以及虎贲等将士,甚至连身边的护卫都换上了本属于他们的禁军武装。
当钱粮不在成为掣肘军旅整顿的问题后,北军的训练、招募开展得热火朝天。
王斌至此由衷的佩服皇帝运筹帷幄的本领,车驾行驶在漫长的宫道上,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对皇帝说起蔡邕的事情了。
在王粲等人过府拜访已有两天,王斌口头上虽然同意出面搭救,但还是对此抱有一丝顾虑,担心会因此事给皇帝带来麻烦,在见识到了皇帝的手腕后,王斌再无顾虑,打算趁此跟皇帝说个明白。
“蔡中郎的事,你不说我也打算做些什么。”皇帝思量说道;“我知道马太尉私下在王司徒那里因此事碰壁,若我无动于衷、作壁上观,那蔡中郎势必难以挽回性命。我出面自无不可,但是这个时机要把握好,过晚则来之不及,过早则难以成效。”
王斌知道皇帝这是在对他耳提面命,赶忙虚心受教。
皇帝这也是对着至亲之人王斌才会表露出自己的心意,蔡邕他是一定要救的,无非是想在此事件中使自己的利益扩大化而已。搭救蔡邕,在马日磾等人看来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对其他人来说,不过是阿附声名,至于救不救得出则不是他们特意在乎的事情。
为了彻底俘获马日磾等人的效忠,皇帝就得拿蔡邕的事大做文章,逼马日磾以及那些阿附声名的人来求自己去救。
只有到这个时候,皇帝手中既有兵强马壮的军队,又有关西豪族的倾力支持,王允再是强势也要靠边站了。
王斌不善权谋,但他有个优点就是为皇帝着想,这也是皇帝最为信重他的缘故。只听他将自己从王端一句无心之言得来的启发告知皇帝,皇帝听了大为动容:“你说得对,王粲、士孙萌等人都是年轻才俊,又是名臣之后,与我也差不了几岁。若是能找机会将他们聚集在我身边,一起读书,增进感情。既可不使这些才俊流失于外,又可让其遍览秘府藏书,深厚学识,更可笼络臣子之心,可谓一举多得。”
其实皇帝还有话藏着没说,让臣子家族优秀的儿子入宫侍奉皇帝,不仅可以笼络臣子,给自己打造一个未来的亲信班底,还可以进一步给自己打造一个智囊团。
就像是尚书一开始不过是给皇帝掌管书籍的官员罢了,只是由于孝武皇帝为了与强势的丞相等外朝相抗衡,这才逐渐加重尚书的权力,从参谋顾问、到拟旨决策,渐渐以尚书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内朝。
直到光武皇帝为了加强皇权,事归台阁,导致如今的尚书台权力甚重,再加上有个强势的王允坐镇,皇帝想要做些什么总得想法设法的去商量、去妥协。
好比这次北军的钱粮兵械,一件既简单的事情,只要皇帝下诏,尚书拟诏,官员承诏就可以了。可偏偏就有人在其中不服圣命,借故强项,虽然事情最终还是得到了解决,但依然让皇帝好不痛快,如鲠在喉。
如果有个能绕开尚书台决策、发号施令的新‘内朝’,一切问题不就都能迎刃而解了么?
皇帝越想越是觉得可行,就在他仔细琢磨该找个什么由头来促成此事时,车驾已停驻在宣室殿阶前。
有一人正候在门口,见到皇帝,他稽首道:“侍中臣温冒死进谏陛下!”
“你有什么话,非要弄出这副阵仗不可?”皇帝觉得莫名其妙。
赵温从袖中抽出一根简牍奉上:“臣要说的都在这里了,还望陛下垂鉴。”
皇帝拿过简牍展开一看,心头狂喜,脸色却故意沉了下来。
田芬气愤于周忠的临阵倒戈,虽然不忿,但他没有赵戬那般敢面折皇帝的胆量,只得咬牙退下。没想到田芬才回少府不久,便有诏旨传来,迁田芬为兖州刺史,即刻赴任,另拜黄门侍郎张昶为少府。
这一突如其来的任命让田芬又惊又怕,自己违逆圣意,皇帝明显是借故支走他,但他没想到会给他外放一州之长。据说兖州如今正遭黄巾荼毒,自己手无寸铁,贸然前去恐不济事。
思来想去,他前往王允府上问计,王允很快便接见了他,在得知周忠倒戈支持皇帝后,王允没有多做表示,反倒是对田芬赞赏有加。
田芬心里惶恐,却听王允说:“你既负诏命,不如先往冀州拜谒家祖,我听说袁冀州尚在邺城,你不妨找他问计。兖州地处中原,北至青冀,南达徐淮,位置紧要。朝廷坐镇关中,与关东各州相比,正所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君当慎思也。”
听着话倒像是田芬之所以就任兖州刺史,全是王允一力促成似得。其实说起来也有些关系,自从王允得知周忠奉诏调拨钱谷给北军时,他就知道自己在这一阵中输掉了,田芬不听诏令,是迟早要被清算的,与其如此,还不如当做是王允与皇帝之间的一场利益交换。
用张昶取代少府、王允不再干涉皇帝整顿军旅为条件,换取田芬出任兖州,作为王允地方上的外援。
冀州牧袁绍及其袁氏在地方任职的门生太守,再加上兖州刺史田芬,关东诸侯都将成为王允无形的政治筹码,用来壮大自己的声势,不至于被皇帝一击擒拿。
但他却不知道自己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所谓关东诸公谁也不会将王允视为自己在朝堂上的代言人,因为在某些人眼中,长安朝廷,尤其是皇帝身份的合法性都有问题,更遑论听命了。
王允走进岔路,为人利用而不自知,田芬也是同样不明就里,唯唯答谢后便收拾行装往冀州去了。
这一日皇帝打上林苑回宫,在路上与王斌同乘一车。整顿北军的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了,皇帝在大司农周忠与新任少府张昶的全力配合下,将董卓屯于郿坞的钱粮还有兵械一起拣选出来分发给北军、羽林以及虎贲等将士,甚至连身边的护卫都换上了本属于他们的禁军武装。
当钱粮不在成为掣肘军旅整顿的问题后,北军的训练、招募开展得热火朝天。
王斌至此由衷的佩服皇帝运筹帷幄的本领,车驾行驶在漫长的宫道上,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对皇帝说起蔡邕的事情了。
在王粲等人过府拜访已有两天,王斌口头上虽然同意出面搭救,但还是对此抱有一丝顾虑,担心会因此事给皇帝带来麻烦,在见识到了皇帝的手腕后,王斌再无顾虑,打算趁此跟皇帝说个明白。
“蔡中郎的事,你不说我也打算做些什么。”皇帝思量说道;“我知道马太尉私下在王司徒那里因此事碰壁,若我无动于衷、作壁上观,那蔡中郎势必难以挽回性命。我出面自无不可,但是这个时机要把握好,过晚则来之不及,过早则难以成效。”
王斌知道皇帝这是在对他耳提面命,赶忙虚心受教。
皇帝这也是对着至亲之人王斌才会表露出自己的心意,蔡邕他是一定要救的,无非是想在此事件中使自己的利益扩大化而已。搭救蔡邕,在马日磾等人看来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对其他人来说,不过是阿附声名,至于救不救得出则不是他们特意在乎的事情。
为了彻底俘获马日磾等人的效忠,皇帝就得拿蔡邕的事大做文章,逼马日磾以及那些阿附声名的人来求自己去救。
只有到这个时候,皇帝手中既有兵强马壮的军队,又有关西豪族的倾力支持,王允再是强势也要靠边站了。
王斌不善权谋,但他有个优点就是为皇帝着想,这也是皇帝最为信重他的缘故。只听他将自己从王端一句无心之言得来的启发告知皇帝,皇帝听了大为动容:“你说得对,王粲、士孙萌等人都是年轻才俊,又是名臣之后,与我也差不了几岁。若是能找机会将他们聚集在我身边,一起读书,增进感情。既可不使这些才俊流失于外,又可让其遍览秘府藏书,深厚学识,更可笼络臣子之心,可谓一举多得。”
其实皇帝还有话藏着没说,让臣子家族优秀的儿子入宫侍奉皇帝,不仅可以笼络臣子,给自己打造一个未来的亲信班底,还可以进一步给自己打造一个智囊团。
就像是尚书一开始不过是给皇帝掌管书籍的官员罢了,只是由于孝武皇帝为了与强势的丞相等外朝相抗衡,这才逐渐加重尚书的权力,从参谋顾问、到拟旨决策,渐渐以尚书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内朝。
直到光武皇帝为了加强皇权,事归台阁,导致如今的尚书台权力甚重,再加上有个强势的王允坐镇,皇帝想要做些什么总得想法设法的去商量、去妥协。
好比这次北军的钱粮兵械,一件既简单的事情,只要皇帝下诏,尚书拟诏,官员承诏就可以了。可偏偏就有人在其中不服圣命,借故强项,虽然事情最终还是得到了解决,但依然让皇帝好不痛快,如鲠在喉。
如果有个能绕开尚书台决策、发号施令的新‘内朝’,一切问题不就都能迎刃而解了么?
皇帝越想越是觉得可行,就在他仔细琢磨该找个什么由头来促成此事时,车驾已停驻在宣室殿阶前。
有一人正候在门口,见到皇帝,他稽首道:“侍中臣温冒死进谏陛下!”
“你有什么话,非要弄出这副阵仗不可?”皇帝觉得莫名其妙。
赵温从袖中抽出一根简牍奉上:“臣要说的都在这里了,还望陛下垂鉴。”
皇帝拿过简牍展开一看,心头狂喜,脸色却故意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