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巧巧还是怕顾海林的,一听腰杆子微微就不直了,抿嘴不说话。
“《周礼》为何而写?”
顾巧巧心中暗喜:“为千秋万世立法则”。
顾海林脸上凶色淡了点,转而鼓励道:“这题答的很好,别小瞧自己”。
自家女儿也许在念书方面真的变了,顾海林牵起嘴角,又问:“《左传》如何评价《周礼》?”
顾诀半只脚刚放心地踏出门,又收回来,回头担忧地看着顾巧巧。
顾巧巧脸色僵住,质问顾海林:“怎么能问《左传》?今日考察的是《周礼》,不能问旁的书” 。
“《左传》也涉及到了《周礼》,你得学会旁征博引”。
顾巧巧一脸无语:“…………不会”。
能答上一题,顾海林也很欣慰,转头问走回来的顾诀:“诀儿,你来回答,答案让巧巧抄写一百遍”。
顾巧巧一屁股险些坐到地上,她哥哥长篇大论起来能和夫子彻夜长谈。
《左传·隐公》里说到周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说完,他转头向顾巧巧解释:“这句话是说遵守礼制,才能让国家长久,社稷安定,让人们尊卑有别,上下有序,对后代受益无穷”。
顾巧巧盯着顾诀,希望他能精简点,顾诀也适时收住,但顾海林却没有停的意思。
“除了礼教,周朝的强盛还依靠什么?”
顾诀想了想,答:“他们极力推动农业发展,革新技术,推崇周礼,复兴德政教化,是要让天下归心。总的来说,周朝的兴盛就是依靠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
“很好”,顾海林欣慰地拍拍顾诀肩膀:“诀儿,你会试已过,殿试也是迟早的事,将来登科及第,前途无可限量”。
顾诀腼腆一笑:“还是父亲教导得好”。
……
“阿姐,阿姐!”
恍惚中一阵地动山摇,世界分崩,顾诀和顾海林的身影越来越模糊,逐渐消失不见。
顾巧巧脑袋突然一沉,猛地睁开眼,眼前有个大脸盘子。
她定睛看了看,才认出是姜学君。
姜学君攒出袖子想给顾巧巧擦额头上的汗:“梦魇了么?”
顾巧巧微微喘着粗气,把姜学君的手扒拉下来:“怎么了?”
“隔壁刘婶儿来了,在侧院里,要给你做衣裳,阿娘叫你去呢”。
顾巧巧侧头看向厨房,杨晓兰早就不在了,她打个盹竟这么久。
“走吧”。顾巧巧起身,跟着姜学君往侧院去。
梦里的顾诀引经据典,满腹诗书,她对顾诀更多的是那个脏兮兮的乞丐模样。书里面顾诀本是经国之才,只可惜,他没能走上这条路。
两兄妹的感情也不错,原身都是一口一个哥哥地喊顾诀。
侧院里,刘婶儿和杨晓兰聊得正开心。
“巧巧被你们娇惯养着,以后只能嫁到富婆家去,才不会吃苦”。
刘婶儿是远近闻名的媒人,听完这话,杨晓兰觉得她大抵是要介绍谁,她端着碗苞谷在鸡圈前喂养:“巧巧还想自由几年,我们压根儿就没考虑这些”。
刘婶儿笑道:“林家二儿子也是人中龙凤,他们家虽来姜家岩不久,家境如何你这个当娘的应该清楚”。
林家从外地搬来后,在姜家岩圈了一大块地,建的房屋特别大,二儿子是姨太太生的,继承了一副好面相,是林老爷的心尖尖,以后林家一大半是要落到他身上的。
“回头我和巧巧说说,多谢你替我们巧巧操心”。
“自古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点头,巧巧能有什么意见?林家也是个好归宿,你是她娘,又不会害她”。
“以后日子是她自己过,我想着她选个喜欢的就成,本本份份,踏踏实实”。
刘婶儿自觉林家拜托自己的事没戏,又说到姜大郎身上:“那我给你家大郎说个好姑娘,陈老爷看中你家学成,陈家小女儿样貌德行在咱们姜家岩排行也算前头的,你看中不?”
顾巧巧正走到门口,听罢心下了然,怪不得陈家给他们送西瓜。她顿住脚步,朝身后姜学君摆摆手,示意听会儿再进去。
“这些我不管,回头我跟他说一声,他愿意相看就去”。
顾巧巧在门外听着,对杨晓兰心中又多了一分敬佩。这样的时代下,能做到这一步的母亲,太难得了。
刘婶儿脸色有些尴尬,姜益家的媒真不好做。她把话题扯开,见杨晓兰给鸡崽喂水,问她:“我家的鸡吃的不少,就是不下蛋,咋回事?”
“现在母鸡不下蛋,大多是因为天气热,半夜你起来给它们喂一回水试试看”。
刘婶儿哂笑一下:“是吗?我说呢”。
见话题告一段落,顾巧巧拍拍姜学君脑袋,二人一起走进院子。
她盈盈往那儿一站,向刘婶儿问好:“婶子好”。
刘婶儿望回头瞧姐弟二人一眼,喜笑颜开道:“巧巧,你哥哥早先路过我家门口,说你买了新布,让我过来看看”。
刘婶儿是做衣服的好手,姜家岩许多姑娘撑门面的衣服全拜托她帮忙做。
“谢谢婶子”,顾巧巧礼貌向她表示谢意,她有些衣服一回都没穿过,新布原本想着留到过年再用,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用。
“你身段好,就当是给我宣传,见过你穿的人,回头来找我做,多好的事”。
--
“《周礼》为何而写?”
顾巧巧心中暗喜:“为千秋万世立法则”。
顾海林脸上凶色淡了点,转而鼓励道:“这题答的很好,别小瞧自己”。
自家女儿也许在念书方面真的变了,顾海林牵起嘴角,又问:“《左传》如何评价《周礼》?”
顾诀半只脚刚放心地踏出门,又收回来,回头担忧地看着顾巧巧。
顾巧巧脸色僵住,质问顾海林:“怎么能问《左传》?今日考察的是《周礼》,不能问旁的书” 。
“《左传》也涉及到了《周礼》,你得学会旁征博引”。
顾巧巧一脸无语:“…………不会”。
能答上一题,顾海林也很欣慰,转头问走回来的顾诀:“诀儿,你来回答,答案让巧巧抄写一百遍”。
顾巧巧一屁股险些坐到地上,她哥哥长篇大论起来能和夫子彻夜长谈。
《左传·隐公》里说到周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说完,他转头向顾巧巧解释:“这句话是说遵守礼制,才能让国家长久,社稷安定,让人们尊卑有别,上下有序,对后代受益无穷”。
顾巧巧盯着顾诀,希望他能精简点,顾诀也适时收住,但顾海林却没有停的意思。
“除了礼教,周朝的强盛还依靠什么?”
顾诀想了想,答:“他们极力推动农业发展,革新技术,推崇周礼,复兴德政教化,是要让天下归心。总的来说,周朝的兴盛就是依靠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
“很好”,顾海林欣慰地拍拍顾诀肩膀:“诀儿,你会试已过,殿试也是迟早的事,将来登科及第,前途无可限量”。
顾诀腼腆一笑:“还是父亲教导得好”。
……
“阿姐,阿姐!”
恍惚中一阵地动山摇,世界分崩,顾诀和顾海林的身影越来越模糊,逐渐消失不见。
顾巧巧脑袋突然一沉,猛地睁开眼,眼前有个大脸盘子。
她定睛看了看,才认出是姜学君。
姜学君攒出袖子想给顾巧巧擦额头上的汗:“梦魇了么?”
顾巧巧微微喘着粗气,把姜学君的手扒拉下来:“怎么了?”
“隔壁刘婶儿来了,在侧院里,要给你做衣裳,阿娘叫你去呢”。
顾巧巧侧头看向厨房,杨晓兰早就不在了,她打个盹竟这么久。
“走吧”。顾巧巧起身,跟着姜学君往侧院去。
梦里的顾诀引经据典,满腹诗书,她对顾诀更多的是那个脏兮兮的乞丐模样。书里面顾诀本是经国之才,只可惜,他没能走上这条路。
两兄妹的感情也不错,原身都是一口一个哥哥地喊顾诀。
侧院里,刘婶儿和杨晓兰聊得正开心。
“巧巧被你们娇惯养着,以后只能嫁到富婆家去,才不会吃苦”。
刘婶儿是远近闻名的媒人,听完这话,杨晓兰觉得她大抵是要介绍谁,她端着碗苞谷在鸡圈前喂养:“巧巧还想自由几年,我们压根儿就没考虑这些”。
刘婶儿笑道:“林家二儿子也是人中龙凤,他们家虽来姜家岩不久,家境如何你这个当娘的应该清楚”。
林家从外地搬来后,在姜家岩圈了一大块地,建的房屋特别大,二儿子是姨太太生的,继承了一副好面相,是林老爷的心尖尖,以后林家一大半是要落到他身上的。
“回头我和巧巧说说,多谢你替我们巧巧操心”。
“自古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点头,巧巧能有什么意见?林家也是个好归宿,你是她娘,又不会害她”。
“以后日子是她自己过,我想着她选个喜欢的就成,本本份份,踏踏实实”。
刘婶儿自觉林家拜托自己的事没戏,又说到姜大郎身上:“那我给你家大郎说个好姑娘,陈老爷看中你家学成,陈家小女儿样貌德行在咱们姜家岩排行也算前头的,你看中不?”
顾巧巧正走到门口,听罢心下了然,怪不得陈家给他们送西瓜。她顿住脚步,朝身后姜学君摆摆手,示意听会儿再进去。
“这些我不管,回头我跟他说一声,他愿意相看就去”。
顾巧巧在门外听着,对杨晓兰心中又多了一分敬佩。这样的时代下,能做到这一步的母亲,太难得了。
刘婶儿脸色有些尴尬,姜益家的媒真不好做。她把话题扯开,见杨晓兰给鸡崽喂水,问她:“我家的鸡吃的不少,就是不下蛋,咋回事?”
“现在母鸡不下蛋,大多是因为天气热,半夜你起来给它们喂一回水试试看”。
刘婶儿哂笑一下:“是吗?我说呢”。
见话题告一段落,顾巧巧拍拍姜学君脑袋,二人一起走进院子。
她盈盈往那儿一站,向刘婶儿问好:“婶子好”。
刘婶儿望回头瞧姐弟二人一眼,喜笑颜开道:“巧巧,你哥哥早先路过我家门口,说你买了新布,让我过来看看”。
刘婶儿是做衣服的好手,姜家岩许多姑娘撑门面的衣服全拜托她帮忙做。
“谢谢婶子”,顾巧巧礼貌向她表示谢意,她有些衣服一回都没穿过,新布原本想着留到过年再用,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用。
“你身段好,就当是给我宣传,见过你穿的人,回头来找我做,多好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