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仔儿……?”李茂玉一手抓着李青风,眼睛看着李青文,“真的长大了,跟上次见时根本不是一个模样了。”
“可不是,姑你上次回家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李青风说完,让李青文带李茂贤他们回客栈,自己还得去追人。
“别去了,小四哥!”李青文抓住他,“东西都用油纸和布包的死死的,啥也没丢,这人生地不熟的,咱们且放他一马吧。”
劝完李青风,李青文乖乖的叫了声,“爹,姑……”
面前的李茂玉比记忆中要沧桑一些,即便多年未见,有血缘的羁绊,再相逢时,并不感觉到陌生。
李茂玉抬手摸了摸李青文的脑袋,笑道:“前阵子我做梦梦到你爷爷,看他高兴成那样,我还问他,地底下不用受累还是怎的,他说你去看他,还喊了爷爷……”
一提到爷爷,李青文鼻子就开始发酸,正要开口,陈文带着人来了,只能勉强压下心里的翻腾。
这么多人堵在街上实在碍事,大家一边说一边往客栈走。
到了客栈,陈文和李青风先进去,其他人站在门外迟疑了一下,拘谨的把鞋底的泥在地上蹭了蹭。
这客栈一看就是好的,从来没来过,怕弄脏了人家的地方。
不管他们心里寻思啥,李青风一直催着,众人陆续的进了客栈。
在这里看到李茂贤,还有李家恁多的人,陈文就彻底放心了,把该交代的交代清楚,便带着人离开,前往京城。
只要俘虏一天还没有送到地方,陈文都不敢掉以轻心,尤其是进了城池里面,鱼龙混杂,更要格外小心谨慎。
第82章
李茂贤带着李茂玉一家从南阳县回到杨树村, 秦林也在李家住了一阵子。
朱县令升至知府,不日将赴任,他也要跟随而去,这一走离并州可就远了, 以后他和李茂贤再见更难, 趁这个机会自然要好聚一番。
久别重逢, 哥俩有说不完的话,除了叙旧,俩人说的最多的便是旱情。
并州向来是土不肥, 水不丰,根据以往的县志记载, 时常便有旱情,一旱就是两三年。
朱县令和秦林跟柳山县的县令不同, 心系百姓, 兢兢业业, 离县今年的干旱,他们早就警觉, 走访了附相邻几十个村县,发觉大都受了灾, 更知事态严重。
今年的雨水本来就稀薄, 秋收减少,百姓苦不堪言, 八九月份又炸了几次响雷,着实令人心中不安。
“秋分响雷,遍地生贼”, 明年恐怕又是个灾年。
知道杨树村人多地少, 今年就已经开始勒紧腰带, 秦林也觉得该早做打算,否则难捱过去。
李茂贤也说了江淙的事情,秦林感叹造化弄人,说他会跟京城那边打探消息,让李青文和江淙他们在边城先好好的。
秦林身上事情也多,到底也没能在李家过年,走之前跟村里的长辈们说了两天话,听了他对来年的猜测,村里人心里愈发沉重。
临走时,秦林抓了二两银子给李茂贤,他的俸银不多,吃住在衙门,不少都贴补给了穷苦百姓。
李茂贤收了,反手又偷偷往他包袱里塞了十几两。
上次他从边城回来,卖了东西得了不少银子,送去京城一些,剩下的都留在手里。去南阳县花了一些,手里的也不多了。
朱县令两袖清风,秦林的日子向来清苦,这次去京城面圣才将将做了一身新衣服,李茂贤知道他这个大哥银钱向来紧手。
减收成、交税粮,看着家里厢房的粮食,心里担忧明年的雨水,这个年,家家户户过的都不咋畅快。
破五不出门。
从初一到初五,众人便坐在一起商量出去干活挣钱的事情,李茂贤准备领着村里的青壮劳力去范阳城。
李茂玉这个时候开口说自己也要去,她在南阳县城时,帮着一个铺子的掌柜家娘子做过好几年事情,主人家一直夸她手脚麻利。后来铺子生意做大,那娘子一家搬到范阳城,有心带她一起,但李茂玉在南阳城有一大家人,自然不能走。
那个铺子从前是经营米粮的,需要有力气的人手,李茂玉想,他哥只去过范阳城几趟,谁也不认识,自己起码还有个扑头。
就这样,初六那日,李茂玉和李茂贤还有同族的几十个人,收拾包袱便离开了家。
一众人心怀期望的到了范阳城,却接连碰壁。
李茂玉打听到了那家娘子,只是他家的米粮铺子早就赔钱关张,现在一家老少守着一个半间的杂货店,度日尚且艰难,更不会需要甚么人手。
那家娘子跟李茂玉说,他们来晚了,去年刚秋收完,范阳城就涌进许多做大力的,恁多人在城里转了一两个月都没找到活干,有的甚至干一个月只要半个月的工钱。
那娘子说的没错,李茂贤他们在城中询问了许多铺子,那些招工的人知道他们都是农闲出来赚钱贴补家用的,工钱压的极低,并不耐烦讨价还价,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有的是人做。
范阳城中,跟李茂贤他们穿戴打扮一样的,很多人都是大老远跑来的,不想白白走这一趟,一日给几个铜板就被驴马一般使唤,累的脸红青筋爆出,看着既让人咬牙切齿,又无比的心酸。
在范阳城转了几日,杨树村的人心里更慌了,纷纷跟李茂贤说,工钱低就低些,总比没有强。
李茂贤却摇头,那样拼命的劳累,身子熬不住,挣的那几个子儿,就是卖命钱。
那个时候,他想,与其在这里被人使唤,不如带侄子们去边城拼一把。
正寻思着,在大街上就听到李青风一声狮子吼……
李青文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爹和村里人,李茂贤和村里人更没料到他们这个时候回来。
送走陈文后,两厢人坐在客栈里,分别说了村子和边城的事情。
见到李青文和李青风,村里的人比李茂贤还高兴,蒲扇大的手摇着哥俩的肩膀,让他们回去一定带上自己。
“快来,快来!”李青风也迫不及待的道:“去年种地我们差点累死,上千亩地,要不是帮忙的人多,我们坟头这个时候都长草了。”
听他乱说话,李茂玉拍了李青风背后一下,“你们都是急性子。”
李青风道:“姑,要是你在那,怕是比我更急。”
听说边城高粱亩产如此之高,地随意开垦,产的粮食多的甚至都没地方装,李青顺他们眼珠子都急红了,“叔,让我们跟着仔儿他们去边城吧!”
“叔,我们知道路上危险,可眼下实在是没招了!”
“我们兄弟三个一起去,只要有一个能活着到边城,以后的日子就不愁了……”
知道村里受灾,李青文心里也急,他忍不住道:“爹,江大哥他们还在拢北城外的驿站等着,咱把东西先卖了,回村里抓紧商量。”
李茂贤点头,这多人都要去边城,得回村子里再做决断。
就这样,李青文哥俩在前头,李茂贤他们赶着车去药材铺。
药材铺的掌柜的正坐在柜台后面支着下巴,看到李青文,连忙起身,“小兄弟,这次都有啥好东西啊。”
那次从李家兄弟手里收到了好的药材,掌柜的心里惦记着呢,刚才一群凶神恶煞的官兵过来,他受惊不小,后来发觉是撑场子的,一下就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他给的价格一向公道,不坑害人。
李青顺他们把车上的麻袋抬下来,放在地上,掌柜的立刻喊人来看药。
解开麻袋嘴,倒出来各种各样的灵芝,白色的、紫色的、赤色的、黄色的、黑色的、棕色的……
颜色只有几样,但灵芝的种类有二三十种之多。
别说伙计,掌柜怔了一下,蹲在地上把滚落在一边的灵芝给捡起来,咂嘴:“哎呀,这些灵芝不能这样装,边都挤伤了……混着一起了,咋不分开哩……”
连倒了三五麻袋,地上就满了,药铺所有人都在分拣灵芝,
李青顺他们呆呆的看着地上的东西,问道:“这、这啥?”
“灵芝。”李青风看了一眼,颇有些嫌弃,“因为摘这些玩意,我两条裤子都磨破了,缝了补,补了缝。”
“灵、灵芝……这、这玩意值钱不?”有人咕咚鼓动吞咽着口水问道。
“看品相和分量。”李青文看着周瑶写给他的册子,道:“紫芝要贵些,云芝可能便宜点,我们走之前称了称,一麻袋应该有七八十斤,这些都是干的,不压秤,应该能值个一二百两银子。”
药铺的人心里想,头一次见到有人卖灵芝按麻袋算的。
村子里的人都懵了,这么一袋子东西,竟然能值恁多银子,得、得换一仓高粱米!!
我的娘亲哎!
待药铺的人把灵芝数完,又核算一遍,给出的银子比李青文估计的要高上两成。
主要是边城的灵芝药性好,这个他们之前就很清楚。
李青文看过他们列出来的单子,跟自己册子上的比对后点头,伙计立刻便把灵芝端下去。
李青风把老角拿到柜台上,看到他们拿出了秤子,意外道:“我还以为这东西论个卖。”
药铺的伙计嘴角抽动,解释道:“这东西大都用来熬胶,分量重的熬胶多,分量轻的熬胶少,自然是不同的。”
李青风觉得很有道理,遗憾道:“早知道挑些大的拿回来了。”
掌柜瞅着他,问道:“咋,你们这趟都没拉回来?”
“再有十车也拉不回完。”李青风摇头,决然道:“这东西支支棱棱,不好装。”
拿着称的伙计手抖了抖,咬了咬舌尖才定住神,乖乖,他们去的到底是啥好地方,这些药材简直像是捡来的一般。
李青风并没有说大话,他们捡了两次老角,都垛在门前,只有周瑶会用一些,剩下的都在那堆着。
这东西是真的沉,他们这次没拉多少个。
李青勇把李青风拽到一边,用性命威胁他,这次必须带自己去。
李青风看着他,“等你累的想一头撞死的时候,别后悔就成。”
称完老角便是鹿茸和人参,掌柜的让他们稍候片刻,自己去趟钱庄。
李青文点头,告诉他,自己只要金子或者银子,不要其他。
掌柜的收下大部分药材,有两袋子鹿茸和几根人参没要,这东西不便宜,他怕积压在手里久了,万一有甚损伤,自己得心疼坏了。
但他也给李青文指了两个铺子,让他们去那里。
几千两银子放在两个箱子里,往车上搬的时候,几个人手一直在抖,旁边的人眼睛也晃花了。
着实是没见过这多么多银子!
去掌柜的口中所说的店铺,把剩下的药材卖了,车上银箱子又多了一个。
天黑之前,他们去寻了商队,把几百两银子和一兜子家书给对方,拜托他们送到洪州。
回到客栈后,众人盘坐在地上,眼睛发直,久久不能回神。
李青文他们去的是边城没错,那里不是野兽横行,天气巨变,能活活冻死的人的地方?为何会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
别说他们,就连李青风都十分意外,没想到会卖这多钱,现在他想立刻回到边城,住在森林之中,天天爬树摘灵芝和药材!
倒是李茂玉说了句,“银子是不少,不过俩孩子来回跑几千里,这钱赚的也是辛苦。”
其他人心里想,要是能赚这多钱,跑断腿也值了!!
“辛苦倒没啥。”李青风道:“就是这个时节到处都是雪,野物都碰不到几只,没甚意思。”
“可不是,姑你上次回家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李青风说完,让李青文带李茂贤他们回客栈,自己还得去追人。
“别去了,小四哥!”李青文抓住他,“东西都用油纸和布包的死死的,啥也没丢,这人生地不熟的,咱们且放他一马吧。”
劝完李青风,李青文乖乖的叫了声,“爹,姑……”
面前的李茂玉比记忆中要沧桑一些,即便多年未见,有血缘的羁绊,再相逢时,并不感觉到陌生。
李茂玉抬手摸了摸李青文的脑袋,笑道:“前阵子我做梦梦到你爷爷,看他高兴成那样,我还问他,地底下不用受累还是怎的,他说你去看他,还喊了爷爷……”
一提到爷爷,李青文鼻子就开始发酸,正要开口,陈文带着人来了,只能勉强压下心里的翻腾。
这么多人堵在街上实在碍事,大家一边说一边往客栈走。
到了客栈,陈文和李青风先进去,其他人站在门外迟疑了一下,拘谨的把鞋底的泥在地上蹭了蹭。
这客栈一看就是好的,从来没来过,怕弄脏了人家的地方。
不管他们心里寻思啥,李青风一直催着,众人陆续的进了客栈。
在这里看到李茂贤,还有李家恁多的人,陈文就彻底放心了,把该交代的交代清楚,便带着人离开,前往京城。
只要俘虏一天还没有送到地方,陈文都不敢掉以轻心,尤其是进了城池里面,鱼龙混杂,更要格外小心谨慎。
第82章
李茂贤带着李茂玉一家从南阳县回到杨树村, 秦林也在李家住了一阵子。
朱县令升至知府,不日将赴任,他也要跟随而去,这一走离并州可就远了, 以后他和李茂贤再见更难, 趁这个机会自然要好聚一番。
久别重逢, 哥俩有说不完的话,除了叙旧,俩人说的最多的便是旱情。
并州向来是土不肥, 水不丰,根据以往的县志记载, 时常便有旱情,一旱就是两三年。
朱县令和秦林跟柳山县的县令不同, 心系百姓, 兢兢业业, 离县今年的干旱,他们早就警觉, 走访了附相邻几十个村县,发觉大都受了灾, 更知事态严重。
今年的雨水本来就稀薄, 秋收减少,百姓苦不堪言, 八九月份又炸了几次响雷,着实令人心中不安。
“秋分响雷,遍地生贼”, 明年恐怕又是个灾年。
知道杨树村人多地少, 今年就已经开始勒紧腰带, 秦林也觉得该早做打算,否则难捱过去。
李茂贤也说了江淙的事情,秦林感叹造化弄人,说他会跟京城那边打探消息,让李青文和江淙他们在边城先好好的。
秦林身上事情也多,到底也没能在李家过年,走之前跟村里的长辈们说了两天话,听了他对来年的猜测,村里人心里愈发沉重。
临走时,秦林抓了二两银子给李茂贤,他的俸银不多,吃住在衙门,不少都贴补给了穷苦百姓。
李茂贤收了,反手又偷偷往他包袱里塞了十几两。
上次他从边城回来,卖了东西得了不少银子,送去京城一些,剩下的都留在手里。去南阳县花了一些,手里的也不多了。
朱县令两袖清风,秦林的日子向来清苦,这次去京城面圣才将将做了一身新衣服,李茂贤知道他这个大哥银钱向来紧手。
减收成、交税粮,看着家里厢房的粮食,心里担忧明年的雨水,这个年,家家户户过的都不咋畅快。
破五不出门。
从初一到初五,众人便坐在一起商量出去干活挣钱的事情,李茂贤准备领着村里的青壮劳力去范阳城。
李茂玉这个时候开口说自己也要去,她在南阳县城时,帮着一个铺子的掌柜家娘子做过好几年事情,主人家一直夸她手脚麻利。后来铺子生意做大,那娘子一家搬到范阳城,有心带她一起,但李茂玉在南阳城有一大家人,自然不能走。
那个铺子从前是经营米粮的,需要有力气的人手,李茂玉想,他哥只去过范阳城几趟,谁也不认识,自己起码还有个扑头。
就这样,初六那日,李茂玉和李茂贤还有同族的几十个人,收拾包袱便离开了家。
一众人心怀期望的到了范阳城,却接连碰壁。
李茂玉打听到了那家娘子,只是他家的米粮铺子早就赔钱关张,现在一家老少守着一个半间的杂货店,度日尚且艰难,更不会需要甚么人手。
那家娘子跟李茂玉说,他们来晚了,去年刚秋收完,范阳城就涌进许多做大力的,恁多人在城里转了一两个月都没找到活干,有的甚至干一个月只要半个月的工钱。
那娘子说的没错,李茂贤他们在城中询问了许多铺子,那些招工的人知道他们都是农闲出来赚钱贴补家用的,工钱压的极低,并不耐烦讨价还价,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有的是人做。
范阳城中,跟李茂贤他们穿戴打扮一样的,很多人都是大老远跑来的,不想白白走这一趟,一日给几个铜板就被驴马一般使唤,累的脸红青筋爆出,看着既让人咬牙切齿,又无比的心酸。
在范阳城转了几日,杨树村的人心里更慌了,纷纷跟李茂贤说,工钱低就低些,总比没有强。
李茂贤却摇头,那样拼命的劳累,身子熬不住,挣的那几个子儿,就是卖命钱。
那个时候,他想,与其在这里被人使唤,不如带侄子们去边城拼一把。
正寻思着,在大街上就听到李青风一声狮子吼……
李青文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爹和村里人,李茂贤和村里人更没料到他们这个时候回来。
送走陈文后,两厢人坐在客栈里,分别说了村子和边城的事情。
见到李青文和李青风,村里的人比李茂贤还高兴,蒲扇大的手摇着哥俩的肩膀,让他们回去一定带上自己。
“快来,快来!”李青风也迫不及待的道:“去年种地我们差点累死,上千亩地,要不是帮忙的人多,我们坟头这个时候都长草了。”
听他乱说话,李茂玉拍了李青风背后一下,“你们都是急性子。”
李青风道:“姑,要是你在那,怕是比我更急。”
听说边城高粱亩产如此之高,地随意开垦,产的粮食多的甚至都没地方装,李青顺他们眼珠子都急红了,“叔,让我们跟着仔儿他们去边城吧!”
“叔,我们知道路上危险,可眼下实在是没招了!”
“我们兄弟三个一起去,只要有一个能活着到边城,以后的日子就不愁了……”
知道村里受灾,李青文心里也急,他忍不住道:“爹,江大哥他们还在拢北城外的驿站等着,咱把东西先卖了,回村里抓紧商量。”
李茂贤点头,这多人都要去边城,得回村子里再做决断。
就这样,李青文哥俩在前头,李茂贤他们赶着车去药材铺。
药材铺的掌柜的正坐在柜台后面支着下巴,看到李青文,连忙起身,“小兄弟,这次都有啥好东西啊。”
那次从李家兄弟手里收到了好的药材,掌柜的心里惦记着呢,刚才一群凶神恶煞的官兵过来,他受惊不小,后来发觉是撑场子的,一下就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他给的价格一向公道,不坑害人。
李青顺他们把车上的麻袋抬下来,放在地上,掌柜的立刻喊人来看药。
解开麻袋嘴,倒出来各种各样的灵芝,白色的、紫色的、赤色的、黄色的、黑色的、棕色的……
颜色只有几样,但灵芝的种类有二三十种之多。
别说伙计,掌柜怔了一下,蹲在地上把滚落在一边的灵芝给捡起来,咂嘴:“哎呀,这些灵芝不能这样装,边都挤伤了……混着一起了,咋不分开哩……”
连倒了三五麻袋,地上就满了,药铺所有人都在分拣灵芝,
李青顺他们呆呆的看着地上的东西,问道:“这、这啥?”
“灵芝。”李青风看了一眼,颇有些嫌弃,“因为摘这些玩意,我两条裤子都磨破了,缝了补,补了缝。”
“灵、灵芝……这、这玩意值钱不?”有人咕咚鼓动吞咽着口水问道。
“看品相和分量。”李青文看着周瑶写给他的册子,道:“紫芝要贵些,云芝可能便宜点,我们走之前称了称,一麻袋应该有七八十斤,这些都是干的,不压秤,应该能值个一二百两银子。”
药铺的人心里想,头一次见到有人卖灵芝按麻袋算的。
村子里的人都懵了,这么一袋子东西,竟然能值恁多银子,得、得换一仓高粱米!!
我的娘亲哎!
待药铺的人把灵芝数完,又核算一遍,给出的银子比李青文估计的要高上两成。
主要是边城的灵芝药性好,这个他们之前就很清楚。
李青文看过他们列出来的单子,跟自己册子上的比对后点头,伙计立刻便把灵芝端下去。
李青风把老角拿到柜台上,看到他们拿出了秤子,意外道:“我还以为这东西论个卖。”
药铺的伙计嘴角抽动,解释道:“这东西大都用来熬胶,分量重的熬胶多,分量轻的熬胶少,自然是不同的。”
李青风觉得很有道理,遗憾道:“早知道挑些大的拿回来了。”
掌柜瞅着他,问道:“咋,你们这趟都没拉回来?”
“再有十车也拉不回完。”李青风摇头,决然道:“这东西支支棱棱,不好装。”
拿着称的伙计手抖了抖,咬了咬舌尖才定住神,乖乖,他们去的到底是啥好地方,这些药材简直像是捡来的一般。
李青风并没有说大话,他们捡了两次老角,都垛在门前,只有周瑶会用一些,剩下的都在那堆着。
这东西是真的沉,他们这次没拉多少个。
李青勇把李青风拽到一边,用性命威胁他,这次必须带自己去。
李青风看着他,“等你累的想一头撞死的时候,别后悔就成。”
称完老角便是鹿茸和人参,掌柜的让他们稍候片刻,自己去趟钱庄。
李青文点头,告诉他,自己只要金子或者银子,不要其他。
掌柜的收下大部分药材,有两袋子鹿茸和几根人参没要,这东西不便宜,他怕积压在手里久了,万一有甚损伤,自己得心疼坏了。
但他也给李青文指了两个铺子,让他们去那里。
几千两银子放在两个箱子里,往车上搬的时候,几个人手一直在抖,旁边的人眼睛也晃花了。
着实是没见过这多么多银子!
去掌柜的口中所说的店铺,把剩下的药材卖了,车上银箱子又多了一个。
天黑之前,他们去寻了商队,把几百两银子和一兜子家书给对方,拜托他们送到洪州。
回到客栈后,众人盘坐在地上,眼睛发直,久久不能回神。
李青文他们去的是边城没错,那里不是野兽横行,天气巨变,能活活冻死的人的地方?为何会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
别说他们,就连李青风都十分意外,没想到会卖这多钱,现在他想立刻回到边城,住在森林之中,天天爬树摘灵芝和药材!
倒是李茂玉说了句,“银子是不少,不过俩孩子来回跑几千里,这钱赚的也是辛苦。”
其他人心里想,要是能赚这多钱,跑断腿也值了!!
“辛苦倒没啥。”李青风道:“就是这个时节到处都是雪,野物都碰不到几只,没甚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