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哂笑道:“哦?这你也是算出来的?还是扶乩得的天示?”
苍朴道人一头到地,才又抬起慢声道:“圣上在位,一心只为百姓筹谋,先有商队走通海上内河各线,以商为舟以利为刃,将因官员势力而曲虬难伸的物资源流另辟蹊径而得通行全国。若非如此,当年各地先旱后水之时,怕已激起民乱。
又有技师府、围水工场等司衙如在明处实在暗,里头研习所得,外间或道为‘奇技淫巧’,却是大借自然之力,数倍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于原先人工之效,一样时日里却可产几十倍物产,乃是民用得丰之根本。
若圣上同那两位一般眼界,怕早该将力气都下在朝堂争夺上,若是如此,异己早除,只是又哪里会有如今的太平天下!圣上乃千古难遇之明君智圣,又有王爷这等忠心不二的臣子兄弟,实乃天下之福!
小道虽是修行之人,却仍在这青天所覆之下,能保身存久亦是得圣上爱民之恩,如今既得修小技在身,敢不思报国君一二?万望圣上怜惜小道这点道心,准许小道阶前效力。”
信王看了看皇帝,心道这老道好厉害唇舌,难怪那俩对他奉若神明。皇帝听了这话,面上波澜是分毫不起,仍问他:“如此,你倒说说你有何道行,能做什么事?”
苍朴道人回道:“圣上,小道修习观星诀已久,近年才有所得,如今可观星识云,能断九洲物候,预言各地天时。”
皇帝笑道:“这话说来,朕的钦天监莫不是摆设不成?”
苍朴道人也不争辩,只又叩首道:“陛下,今年都中冬日会比往年冷上一倍不止,且那运河亦要等到来年四月方能开河,比往年足足晚上将近一月。万望陛下早做安排,避免灾损。”
皇帝沉吟片刻,又道:“你这话说在这里,准或不准却要等过了这一冬才知,朕如何能这般轻易因你一言便让百姓军民妄动?”
苍朴道人抬头看了眼窗外,才道:“如此,臣敢断言,今日这场雪将下足三日,且雪势渐大,今夜三更后更将起大风,直刮到雪后四日方止。”
皇帝听了便抬眼看信王,信王咧嘴一乐道:“皇兄,这老道若是真能说对了,倒比钦天监的还算得准些。咱们也不差这三五日的,就等过了七天,再定是传他还是……他不迟。”
皇帝闻言亦点了点头,同苍朴道人道:“小十言之有理,那便七日后再见真章了。”
那场雪果然下了三日,京城积雪两尺有余,雪住后劲风不止,把那雪又吹得如扬沙一般,只闹够了七日方停了。
前庭西暖阁里,苍朴道人这回却得了个鼓凳坐了,信王仍是立在阶下,他笑问:“你这老道还猜得挺准,如何,除了这个,还能猜旁的不能?”
苍朴道人亦笑道:“王爷说笑了,小道花了这大半辈子才修得了这一个本事,旁的还真是不通。”
皇帝同信王对视一眼,信王便道:“光能断个晴雨有何用处?最多能告诉本王明日出门要不要带伞罢了。”
苍朴道人笑着说道:“王爷玩笑!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小道如今只能参透个风云雨雪之事,却亦在这天地人三才之中。天人相应,余者自然也可推演一二。”
信王道:“哦?不防说来听听。”
苍朴道人立起了身,冲上头二人一礼,才指了窗外道:“小道上回说今年当大寒,实则尚不是全本,还有一句,来年之后,这天下寒气渐增,怕要冷上一个甲子才罢。”座上二人听了这话,都不禁面色一凝。
苍朴道人接着道:“观山可知,山上山下所生之物大别,所因在何?寒热也。山顶寒而山脚温,故有开荒山田地于半山则止,哪个能在雾灵山顶上开田种稻子?同理,九洲南北亦如此数,南温北寒,致各处作物农时大异,在江南稻可两熟,再南甚或可三熟,在都中则难矣。
天道有常,南温北寒者便归为常,常中有变,往后一甲子,天气日渐寒凉,一年中酷热时短而冰封期长,南渐不温而北地愈寒。此为天变,乃天之呼吸往返之常。与之相应,地亦变,水纹改作物易;人亦变,耐寒而衣厚。顺之而变则通,逆之则亡。天变乃天数,人力难及,地变、人变却大有可为处。为或不为,为此或为彼则成了生死存亡之大事。”
皇帝略垂了眸,不知想些什么,信王干笑一声道:“老道言过其实否?”
苍朴道人微微摇头道:“小道未能穷通人事,只能说两样现今便能推得的。其一、北疆必有战事;其二、天下必多饥馑。”
“此话怎讲?”
“王爷稍安,请听小道言来。北戎苦寒之地,多草少树,靠牧牛放羊以为生计。此后天候渐变,北地愈寒,牛羊伤冻身死即可眼见,春晚草弱,再略有旱情必成生死大事。
当此间,其北原为冰原酷寒之地,难寻可供生养之隙,南下却是我大好河山,岂非最好出路?此时彼等南侵,不再是原先常年里到了秋冬便来劫掠一番的寻衅之举了,却是生死存亡的栖地之争,势必不能轻言后退,唯其退一步即死也!圣上、王爷请细想,到时该是何等惨烈大战?
又一个,方才说天变、地变,天时已改,天下农人却不知,仍是按着昔时农谚播种耕作,怕难有丰收之期。想前些年,那一夏冷雨凉风,京城及周围几县几乎颗粒无收。那不过是一时一地,如今天变却波及整个天下,若无应对之策,饿殍遍野易子相食之惨剧实可想见。天下粮产不足,便是坐拥金山银山又有何用,到那时,只怕一个金馒头也换不来一个面馒头了!”
--
苍朴道人一头到地,才又抬起慢声道:“圣上在位,一心只为百姓筹谋,先有商队走通海上内河各线,以商为舟以利为刃,将因官员势力而曲虬难伸的物资源流另辟蹊径而得通行全国。若非如此,当年各地先旱后水之时,怕已激起民乱。
又有技师府、围水工场等司衙如在明处实在暗,里头研习所得,外间或道为‘奇技淫巧’,却是大借自然之力,数倍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于原先人工之效,一样时日里却可产几十倍物产,乃是民用得丰之根本。
若圣上同那两位一般眼界,怕早该将力气都下在朝堂争夺上,若是如此,异己早除,只是又哪里会有如今的太平天下!圣上乃千古难遇之明君智圣,又有王爷这等忠心不二的臣子兄弟,实乃天下之福!
小道虽是修行之人,却仍在这青天所覆之下,能保身存久亦是得圣上爱民之恩,如今既得修小技在身,敢不思报国君一二?万望圣上怜惜小道这点道心,准许小道阶前效力。”
信王看了看皇帝,心道这老道好厉害唇舌,难怪那俩对他奉若神明。皇帝听了这话,面上波澜是分毫不起,仍问他:“如此,你倒说说你有何道行,能做什么事?”
苍朴道人回道:“圣上,小道修习观星诀已久,近年才有所得,如今可观星识云,能断九洲物候,预言各地天时。”
皇帝笑道:“这话说来,朕的钦天监莫不是摆设不成?”
苍朴道人也不争辩,只又叩首道:“陛下,今年都中冬日会比往年冷上一倍不止,且那运河亦要等到来年四月方能开河,比往年足足晚上将近一月。万望陛下早做安排,避免灾损。”
皇帝沉吟片刻,又道:“你这话说在这里,准或不准却要等过了这一冬才知,朕如何能这般轻易因你一言便让百姓军民妄动?”
苍朴道人抬头看了眼窗外,才道:“如此,臣敢断言,今日这场雪将下足三日,且雪势渐大,今夜三更后更将起大风,直刮到雪后四日方止。”
皇帝听了便抬眼看信王,信王咧嘴一乐道:“皇兄,这老道若是真能说对了,倒比钦天监的还算得准些。咱们也不差这三五日的,就等过了七天,再定是传他还是……他不迟。”
皇帝闻言亦点了点头,同苍朴道人道:“小十言之有理,那便七日后再见真章了。”
那场雪果然下了三日,京城积雪两尺有余,雪住后劲风不止,把那雪又吹得如扬沙一般,只闹够了七日方停了。
前庭西暖阁里,苍朴道人这回却得了个鼓凳坐了,信王仍是立在阶下,他笑问:“你这老道还猜得挺准,如何,除了这个,还能猜旁的不能?”
苍朴道人亦笑道:“王爷说笑了,小道花了这大半辈子才修得了这一个本事,旁的还真是不通。”
皇帝同信王对视一眼,信王便道:“光能断个晴雨有何用处?最多能告诉本王明日出门要不要带伞罢了。”
苍朴道人笑着说道:“王爷玩笑!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小道如今只能参透个风云雨雪之事,却亦在这天地人三才之中。天人相应,余者自然也可推演一二。”
信王道:“哦?不防说来听听。”
苍朴道人立起了身,冲上头二人一礼,才指了窗外道:“小道上回说今年当大寒,实则尚不是全本,还有一句,来年之后,这天下寒气渐增,怕要冷上一个甲子才罢。”座上二人听了这话,都不禁面色一凝。
苍朴道人接着道:“观山可知,山上山下所生之物大别,所因在何?寒热也。山顶寒而山脚温,故有开荒山田地于半山则止,哪个能在雾灵山顶上开田种稻子?同理,九洲南北亦如此数,南温北寒,致各处作物农时大异,在江南稻可两熟,再南甚或可三熟,在都中则难矣。
天道有常,南温北寒者便归为常,常中有变,往后一甲子,天气日渐寒凉,一年中酷热时短而冰封期长,南渐不温而北地愈寒。此为天变,乃天之呼吸往返之常。与之相应,地亦变,水纹改作物易;人亦变,耐寒而衣厚。顺之而变则通,逆之则亡。天变乃天数,人力难及,地变、人变却大有可为处。为或不为,为此或为彼则成了生死存亡之大事。”
皇帝略垂了眸,不知想些什么,信王干笑一声道:“老道言过其实否?”
苍朴道人微微摇头道:“小道未能穷通人事,只能说两样现今便能推得的。其一、北疆必有战事;其二、天下必多饥馑。”
“此话怎讲?”
“王爷稍安,请听小道言来。北戎苦寒之地,多草少树,靠牧牛放羊以为生计。此后天候渐变,北地愈寒,牛羊伤冻身死即可眼见,春晚草弱,再略有旱情必成生死大事。
当此间,其北原为冰原酷寒之地,难寻可供生养之隙,南下却是我大好河山,岂非最好出路?此时彼等南侵,不再是原先常年里到了秋冬便来劫掠一番的寻衅之举了,却是生死存亡的栖地之争,势必不能轻言后退,唯其退一步即死也!圣上、王爷请细想,到时该是何等惨烈大战?
又一个,方才说天变、地变,天时已改,天下农人却不知,仍是按着昔时农谚播种耕作,怕难有丰收之期。想前些年,那一夏冷雨凉风,京城及周围几县几乎颗粒无收。那不过是一时一地,如今天变却波及整个天下,若无应对之策,饿殍遍野易子相食之惨剧实可想见。天下粮产不足,便是坐拥金山银山又有何用,到那时,只怕一个金馒头也换不来一个面馒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