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
白天上班,店里的电视机也会放,他他冷不丁看两眼,总是不连贯却更勾引人。他也不在意不连贯,反正从任何段落,从任何情节开始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每当到了关键时刻就一集结束,让他懊恼得不行,就问林妍后面。
不管林妍看没看过,他都问林妍,一是林妍看电视多,二是想让林妍给编个后续。
韩慕阳走到秋千旁边问林妍,“要不要出去溜达?”
林妍:“不要!”
韩慕阳:……拒绝得这么干脆,好像我别有用心似的。罗智辉又没搬到县里来。
他随手给林妍推了推秋千。
林妍:“高点高点!”
韩慕阳:“你刚吃完饭,高点不怕吐出来?”
林妍就用脚支着地不晃了,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韩慕阳聊天。
韩慕阳问房子的事儿怎么样了,这二哥和三宝都住进来,林家的房子还没影呢,林父还嘀咕呢。
林妍:“急不得,反正还早呢,下个月买到就算快的。”
原本她想这两天再出去转悠,结果又下起大雨。
一连下了几天,本县的某些河床水位也暴涨,尤其之前填河造田、盖屋的地方,因为破坏了河道,现在暴雨倾盆就导致河水泛滥,有部分村落受灾。
后来水位连续预警,水库不得不开闸泄洪,位于下游的村庄农田就得承担损失。
这种时候县领导、镇领导全部出动,下乡抗洪救灾、宣讲政策、安抚受灾群众以及给予泄洪补偿等等。
林妍让韩慕阳开着摩托车带着相机,陪她去一些村和河道看看,多拍点照片。
她搜集不少一手抗洪素材,又管胡淑琴了解一些信息情况,以一个高中生的视角写了几篇关于本县领导带领全县百姓防洪、抗洪的文章。
现在有电脑、网络,林妍动作就很快,写完以后就把一篇稿子投去市报,又写了一篇投到省报去。
等市报和省报选用了她的文章以后,她又写了几篇政府带领军民抗战的文章,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这样的文章各报社、记者写得不少,可她是一个乡下高中生,非专业人士,非体制g务员,写的是自己的感受、体会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感情,所以这样的文章就显得尤为独特和可贵。
这篇文章在市报刊登以后,就被省报等各大官媒报纸转载,甚至登上全国性的人民日报。
这是林妍始料未及的。
六篇文章让她拿到1000出头的稿费,她没有留下全部捐给前线抗灾救灾的组织。
98年一个普通乡下学生一下子捐款1000块,很容易成为乡镇和县里树典型的对象,于是林妍的名字开始在县政府和各学校领导和老师间开始频频被提及。
教育局开会的时候,三中学校领导、教务主任都被表彰了,表扬他们教育出这样一个好学生,是三中的骄傲。
三中校长和教务主任商量,打算等9月高一学弟学妹们到校报到以后,集合全校师生去操场开全校大会表彰林妍!
教务主任正用韩卫红送的玻璃杯喝茶呢,不用呸茶叶还挺惬意的,他考虑校长的意思是发教子有方奖还是发优秀学生奖或者都发也行,然后接到韩卫红的电话。
一听韩卫红说韩慕阳三个要转校,他差点把玻璃杯摔了,赶紧放桌上。
他叹了口气,“红啊。”
韩卫红麻得哆嗦一下,“老罗,好好说话。”
教务主任:“红啊,年轻时候咱俩就是好朋友,对吧。”
韩卫红:“老罗,对不住,我侄子转学这事儿吧我说了不算。”
教务主任:“那你也不提前跟我打个招呼。”
韩卫红:“我这不是告诉你吗?”
教务主任:“这还行,我没那么难受了。”
挂了电话,他琢磨一下三个孩子这是还没转学呢,韩卫红提前给自己报信来着。也许是怕自己这个老同学受不了好学生转走太失落,就打个招呼。
韩慕阳本来就是首都过来的学生,人家有关系要在哪里读书也不是三中校长说了算的,要转走也容易,没人会阻拦。
三宝成绩一般,没什么突出的,就是普通学生,甚至在老师眼里连本科生也不是,多半是个中专生,自然也没什么好阻拦的。
只有林妍不但成绩优秀,还在市报省报发表文章,语文老师也给作文选刊投送过几篇都发表了。她在老师圈里也是颇有名气,学校还是有点舍不得的。
可不管怎么说,他也没有阻拦人家的道理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家奔着更好的前程走,自己要是阻拦,那反而是混蛋。
听韩卫红的意思,人家在城里买房家长给转学籍,还是县教育局同意的,县一中也愿意接收,这转学是板上钉钉的。
教务主任有些酸溜溜的,他一中当然乐意接收了,这么好的学生,哪个学校不抢着要?要是他一中不给韩慕阳和林妍个实验班上上,他都不同意!
在韩卫红给教务主任打电话前几天,林妍找到了合适的房子。
没用去远处寻,他们租来做铺子的那个院子,房东听说林妍要找房子,就主动找到黄建设。
黄建设带着房东来找林妍,这事儿韩慕阳不管。
“小老板,你要房子,咋还舍近求远呢?不问问我?”房东生得富态,一副好脾气的样子。
--
每当到了关键时刻就一集结束,让他懊恼得不行,就问林妍后面。
不管林妍看没看过,他都问林妍,一是林妍看电视多,二是想让林妍给编个后续。
韩慕阳走到秋千旁边问林妍,“要不要出去溜达?”
林妍:“不要!”
韩慕阳:……拒绝得这么干脆,好像我别有用心似的。罗智辉又没搬到县里来。
他随手给林妍推了推秋千。
林妍:“高点高点!”
韩慕阳:“你刚吃完饭,高点不怕吐出来?”
林妍就用脚支着地不晃了,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韩慕阳聊天。
韩慕阳问房子的事儿怎么样了,这二哥和三宝都住进来,林家的房子还没影呢,林父还嘀咕呢。
林妍:“急不得,反正还早呢,下个月买到就算快的。”
原本她想这两天再出去转悠,结果又下起大雨。
一连下了几天,本县的某些河床水位也暴涨,尤其之前填河造田、盖屋的地方,因为破坏了河道,现在暴雨倾盆就导致河水泛滥,有部分村落受灾。
后来水位连续预警,水库不得不开闸泄洪,位于下游的村庄农田就得承担损失。
这种时候县领导、镇领导全部出动,下乡抗洪救灾、宣讲政策、安抚受灾群众以及给予泄洪补偿等等。
林妍让韩慕阳开着摩托车带着相机,陪她去一些村和河道看看,多拍点照片。
她搜集不少一手抗洪素材,又管胡淑琴了解一些信息情况,以一个高中生的视角写了几篇关于本县领导带领全县百姓防洪、抗洪的文章。
现在有电脑、网络,林妍动作就很快,写完以后就把一篇稿子投去市报,又写了一篇投到省报去。
等市报和省报选用了她的文章以后,她又写了几篇政府带领军民抗战的文章,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这样的文章各报社、记者写得不少,可她是一个乡下高中生,非专业人士,非体制g务员,写的是自己的感受、体会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感情,所以这样的文章就显得尤为独特和可贵。
这篇文章在市报刊登以后,就被省报等各大官媒报纸转载,甚至登上全国性的人民日报。
这是林妍始料未及的。
六篇文章让她拿到1000出头的稿费,她没有留下全部捐给前线抗灾救灾的组织。
98年一个普通乡下学生一下子捐款1000块,很容易成为乡镇和县里树典型的对象,于是林妍的名字开始在县政府和各学校领导和老师间开始频频被提及。
教育局开会的时候,三中学校领导、教务主任都被表彰了,表扬他们教育出这样一个好学生,是三中的骄傲。
三中校长和教务主任商量,打算等9月高一学弟学妹们到校报到以后,集合全校师生去操场开全校大会表彰林妍!
教务主任正用韩卫红送的玻璃杯喝茶呢,不用呸茶叶还挺惬意的,他考虑校长的意思是发教子有方奖还是发优秀学生奖或者都发也行,然后接到韩卫红的电话。
一听韩卫红说韩慕阳三个要转校,他差点把玻璃杯摔了,赶紧放桌上。
他叹了口气,“红啊。”
韩卫红麻得哆嗦一下,“老罗,好好说话。”
教务主任:“红啊,年轻时候咱俩就是好朋友,对吧。”
韩卫红:“老罗,对不住,我侄子转学这事儿吧我说了不算。”
教务主任:“那你也不提前跟我打个招呼。”
韩卫红:“我这不是告诉你吗?”
教务主任:“这还行,我没那么难受了。”
挂了电话,他琢磨一下三个孩子这是还没转学呢,韩卫红提前给自己报信来着。也许是怕自己这个老同学受不了好学生转走太失落,就打个招呼。
韩慕阳本来就是首都过来的学生,人家有关系要在哪里读书也不是三中校长说了算的,要转走也容易,没人会阻拦。
三宝成绩一般,没什么突出的,就是普通学生,甚至在老师眼里连本科生也不是,多半是个中专生,自然也没什么好阻拦的。
只有林妍不但成绩优秀,还在市报省报发表文章,语文老师也给作文选刊投送过几篇都发表了。她在老师圈里也是颇有名气,学校还是有点舍不得的。
可不管怎么说,他也没有阻拦人家的道理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家奔着更好的前程走,自己要是阻拦,那反而是混蛋。
听韩卫红的意思,人家在城里买房家长给转学籍,还是县教育局同意的,县一中也愿意接收,这转学是板上钉钉的。
教务主任有些酸溜溜的,他一中当然乐意接收了,这么好的学生,哪个学校不抢着要?要是他一中不给韩慕阳和林妍个实验班上上,他都不同意!
在韩卫红给教务主任打电话前几天,林妍找到了合适的房子。
没用去远处寻,他们租来做铺子的那个院子,房东听说林妍要找房子,就主动找到黄建设。
黄建设带着房东来找林妍,这事儿韩慕阳不管。
“小老板,你要房子,咋还舍近求远呢?不问问我?”房东生得富态,一副好脾气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