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是轻车熟路,老婆婆也认识了江水源,开门见到便笑着说道“快进来、快进来!老头子这几天一直在念叨,说暑假都快结束了,你也该来看看了。”说着她转过头朝屋里喊道“死老头子,快出来!你不是老念叨什么‘江小友’吗?怎么人来了,你反倒躲在屋里养白肉?”
“来啦、来啦!”韩先汝摇着蒲扇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江小友你来了?你可真能耐得住性子,老头子在你这个年纪要是遇到这档子事儿,估计一天能跑八回!来来来,咱们都屋里谈。”
江水源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想一天跑八回,来看看您对书稿有何意见,只是碍着您吩咐我的论文没写完,只好暂时忍着。等着手写论文,才发觉书稿简直一无是处,完全就是资料汇编,又觉得没脸来见您。所以才一直磨蹭到现在。”
“觉得‘今是而昨非’?”韩先汝旋即摇了摇头“你不用如此妄自菲薄!在你这个年纪,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编成一本像模像样的书稿,而且长达三十万言,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了。至于书稿是资料汇编性质的,这也无可厚非,资料汇编不意味没价值,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何况现在多少书完全就是东抄一点、西凑完一点,根本不知所云?”
“您说得对!要说比烂的话,我这本估计排不上年度最差。”江水源总算恢复了一点自信。
韩先汝直接把江水源带到书房,虽然里面零乱依旧,但至少比上次好。两人有坐的地方。而且那部书稿就放在座位旁边,估计这些天韩老先生没少翻看,这让江水源心中感愧莫名。尚未坐定,他便赶紧拿出刚写定的论文呈递了过去“韩先生,这是我遵照您的吩咐写的论文。请您多多斧正!”
“论文先不着急看。先说说你的这部书稿吧!”韩先汝放下手里的蒲扇,拿起那部书稿。
江水源脸色微红“这个书稿不说也罢。当时是什么都不知道,蒙着头、壮着胆在那里写,写完就拿过来向您请教,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如今看了些近现代学者的研究论文,才知道自己有多粗疏。这个书稿我还是自己拿回去吧!”
韩先汝笑道“现在很多作者面对外界的批评和指摘,动辄以‘不悔少作’为挡箭牌,怎么到了小朋友你这里,反倒是自己先反水了?说实话,你的这部《国学论难史话》立意很不错。写得也很用心,整部书稿条理清晰,引征博赅,文字简洁。像你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写出这么样的书来,确实非常难得!但你知道你这部书里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
“别人的东西太多,自己的东西太少。”江水源在删减完书稿之后,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没错!都说‘知人易,知己难’。没想到江小友居然那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当真是内外通达。”韩先汝不禁击节称赏,“确实。你的这部书稿问题就在属于自己的东西太少!无论写什么东西,最终目的都是展示自己,包括展示自己的学识、经历、思想、追求、价值观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只是单纯的资料堆积、故事汇编,那么你写作并出版这本书的意义究竟何在?”
江水源若有所悟。
韩先汝又道“所以我的建议是,这部书稿你不妨暂时放在一边。再看看资料,想想自己究竟想在书里展示什么。又值不值得展示。等你想透彻之后,围绕这些东西写上篇论文。再回过头重新审视、修改你这部书稿,应该就有一定的出版价值了!”
“多谢指点!回去之后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认真查阅资料,等学有所得再对书稿进行删改。”江水源恭敬地答道。
“不用、不用!”韩先汝连连摆手,“少年人莫要挫了锐气,修改到一定程度能出版就可以了,老是纠缠于一些琐碎细小的问题而耽误读书求学的时间,有些得不偿失。还不如带着问题上路,纵观博览,反倒更容易有收获。再者说,这世上哪本书是十全十美,一点儿瑕疵没有的?真要修改到那份上,估计这一辈子也别干别的了!
“另外,我在书稿的时候在上面胡乱改了几笔,添加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意见和建议。你觉得合适就改,觉得不合适就直接删去,不要为难自己,也不要以为老头子说的就是对的。”
江水源接过书稿,只见每一页上都有韩先汝用红笔修改的痕迹。有些修改得太多,天头地脚写不下,干脆直接在上面黏了个纸条,可见他不仅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而且仔细核对原书订正了错讹,并在不少地方增补了江水源没见到过的资料。
江水源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唯有起身深鞠一躬;“谢谢!”
韩先汝不以为意地挥挥手,又拿起江水源的那篇论文看了起来。
事实上,韩先汝不仅是淮安府立师范学校的校长、国学系的主任,同时还兼任《淮安府立师范学校学报》的主编,这些年经手的稿件不知其数。而且他本身就是国学方面的学者,浸其中达数十年之久,一篇论文到他手里,大致翻一遍就大致知道深浅好坏。
“是不是写得很烂?”
这可是江水源在那本书稿的基础上,花费一个月工夫殚精竭虑写出来,代表他现在能达到的最高水准,所以他看到韩老先生沉默不语的样子非常紧张。如果韩老先生给出一个否定的答案,虽然不至于让他万念俱灰,至少可以让他花费两三个星期来疗伤。嗯,内伤。
韩先汝笑了起来“不用紧张,你写得很好,甚至比我们师范学校国学系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都好,尤其在立论角度、论据征引上,非常新颖、非常扎实,得出的结论也令人信服。唯一遗憾的是,你对近五十年来社会、经济、政治乃至学术风向的转变缺乏一个总体把握,导致对全国国学论难比赛辩手引用论据变迁的分析只浮在表面,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和厚度。《孟子》里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江水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的确没想到这一点。”
“不怪你。眼界这东西都是一步步打开的,谁都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生而知之的那是圣人!何况你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些,以后不就可以避免再犯这种错误了么?”韩先汝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当然,现在让你来概述近五十年社会、经济、政治乃至学术风向的转变,未免也有些强人所难了。”
江水源知道韩先汝说的是实话。没有足够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想概括近五十年来的各种变化,确实很容易大而化之,说些隔靴挠痒的外行话“那这篇我先拿回去,回头重写一篇再向您请教。”
韩先汝沉吟片刻“要不这样,你把论文留下我给你改改,再添上几段关于近五十年来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学术风向的转变对论据变化的影响,然后咱俩联合署名,发到《淮安府立师范学校学报》。你意下如何?”
“好啊,好啊!”对于这等好事,江水源当然是求之不得。
韩先汝戴上眼镜,拿起红笔说道“那你别着急走,我现在就开始动笔改,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你。你可以在旁边看着,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也可以马上提。”
就这样,江水源同学生平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很快新鲜出炉。未完待续
“来啦、来啦!”韩先汝摇着蒲扇从屋里快步走了出来,“江小友你来了?你可真能耐得住性子,老头子在你这个年纪要是遇到这档子事儿,估计一天能跑八回!来来来,咱们都屋里谈。”
江水源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想一天跑八回,来看看您对书稿有何意见,只是碍着您吩咐我的论文没写完,只好暂时忍着。等着手写论文,才发觉书稿简直一无是处,完全就是资料汇编,又觉得没脸来见您。所以才一直磨蹭到现在。”
“觉得‘今是而昨非’?”韩先汝旋即摇了摇头“你不用如此妄自菲薄!在你这个年纪,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编成一本像模像样的书稿,而且长达三十万言,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了。至于书稿是资料汇编性质的,这也无可厚非,资料汇编不意味没价值,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何况现在多少书完全就是东抄一点、西凑完一点,根本不知所云?”
“您说得对!要说比烂的话,我这本估计排不上年度最差。”江水源总算恢复了一点自信。
韩先汝直接把江水源带到书房,虽然里面零乱依旧,但至少比上次好。两人有坐的地方。而且那部书稿就放在座位旁边,估计这些天韩老先生没少翻看,这让江水源心中感愧莫名。尚未坐定,他便赶紧拿出刚写定的论文呈递了过去“韩先生,这是我遵照您的吩咐写的论文。请您多多斧正!”
“论文先不着急看。先说说你的这部书稿吧!”韩先汝放下手里的蒲扇,拿起那部书稿。
江水源脸色微红“这个书稿不说也罢。当时是什么都不知道,蒙着头、壮着胆在那里写,写完就拿过来向您请教,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如今看了些近现代学者的研究论文,才知道自己有多粗疏。这个书稿我还是自己拿回去吧!”
韩先汝笑道“现在很多作者面对外界的批评和指摘,动辄以‘不悔少作’为挡箭牌,怎么到了小朋友你这里,反倒是自己先反水了?说实话,你的这部《国学论难史话》立意很不错。写得也很用心,整部书稿条理清晰,引征博赅,文字简洁。像你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写出这么样的书来,确实非常难得!但你知道你这部书里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
“别人的东西太多,自己的东西太少。”江水源在删减完书稿之后,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没错!都说‘知人易,知己难’。没想到江小友居然那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当真是内外通达。”韩先汝不禁击节称赏,“确实。你的这部书稿问题就在属于自己的东西太少!无论写什么东西,最终目的都是展示自己,包括展示自己的学识、经历、思想、追求、价值观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只是单纯的资料堆积、故事汇编,那么你写作并出版这本书的意义究竟何在?”
江水源若有所悟。
韩先汝又道“所以我的建议是,这部书稿你不妨暂时放在一边。再看看资料,想想自己究竟想在书里展示什么。又值不值得展示。等你想透彻之后,围绕这些东西写上篇论文。再回过头重新审视、修改你这部书稿,应该就有一定的出版价值了!”
“多谢指点!回去之后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认真查阅资料,等学有所得再对书稿进行删改。”江水源恭敬地答道。
“不用、不用!”韩先汝连连摆手,“少年人莫要挫了锐气,修改到一定程度能出版就可以了,老是纠缠于一些琐碎细小的问题而耽误读书求学的时间,有些得不偿失。还不如带着问题上路,纵观博览,反倒更容易有收获。再者说,这世上哪本书是十全十美,一点儿瑕疵没有的?真要修改到那份上,估计这一辈子也别干别的了!
“另外,我在书稿的时候在上面胡乱改了几笔,添加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意见和建议。你觉得合适就改,觉得不合适就直接删去,不要为难自己,也不要以为老头子说的就是对的。”
江水源接过书稿,只见每一页上都有韩先汝用红笔修改的痕迹。有些修改得太多,天头地脚写不下,干脆直接在上面黏了个纸条,可见他不仅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而且仔细核对原书订正了错讹,并在不少地方增补了江水源没见到过的资料。
江水源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唯有起身深鞠一躬;“谢谢!”
韩先汝不以为意地挥挥手,又拿起江水源的那篇论文看了起来。
事实上,韩先汝不仅是淮安府立师范学校的校长、国学系的主任,同时还兼任《淮安府立师范学校学报》的主编,这些年经手的稿件不知其数。而且他本身就是国学方面的学者,浸其中达数十年之久,一篇论文到他手里,大致翻一遍就大致知道深浅好坏。
“是不是写得很烂?”
这可是江水源在那本书稿的基础上,花费一个月工夫殚精竭虑写出来,代表他现在能达到的最高水准,所以他看到韩老先生沉默不语的样子非常紧张。如果韩老先生给出一个否定的答案,虽然不至于让他万念俱灰,至少可以让他花费两三个星期来疗伤。嗯,内伤。
韩先汝笑了起来“不用紧张,你写得很好,甚至比我们师范学校国学系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都好,尤其在立论角度、论据征引上,非常新颖、非常扎实,得出的结论也令人信服。唯一遗憾的是,你对近五十年来社会、经济、政治乃至学术风向的转变缺乏一个总体把握,导致对全国国学论难比赛辩手引用论据变迁的分析只浮在表面,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和厚度。《孟子》里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江水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的确没想到这一点。”
“不怪你。眼界这东西都是一步步打开的,谁都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生而知之的那是圣人!何况你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些,以后不就可以避免再犯这种错误了么?”韩先汝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当然,现在让你来概述近五十年社会、经济、政治乃至学术风向的转变,未免也有些强人所难了。”
江水源知道韩先汝说的是实话。没有足够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想概括近五十年来的各种变化,确实很容易大而化之,说些隔靴挠痒的外行话“那这篇我先拿回去,回头重写一篇再向您请教。”
韩先汝沉吟片刻“要不这样,你把论文留下我给你改改,再添上几段关于近五十年来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学术风向的转变对论据变化的影响,然后咱俩联合署名,发到《淮安府立师范学校学报》。你意下如何?”
“好啊,好啊!”对于这等好事,江水源当然是求之不得。
韩先汝戴上眼镜,拿起红笔说道“那你别着急走,我现在就开始动笔改,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你。你可以在旁边看着,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也可以马上提。”
就这样,江水源同学生平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很快新鲜出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