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页
而在远方的东荆城,薛瑜也刚刚得知梁州牧卸任的消息。
“所以,东荆明年要多一位郡太守了?”
薛瑜神色古怪,“或者说,荆州?”
千里迢迢跑来传旨的常淮圆脸笑成一团,“您这可就误会了,陛下觉得您的课业有些疏漏,苏少监年纪尚轻,教导之责略重了些,所以专门请了许州牧来做王傅……”
襄王府的官员配置并不完备,除了薛瑜挖走的江乐山,和武将们,也就是后来一个萝卜填一个坑的幕僚文臣们,像该有的王傅、祭酒、司马之类的官职,一个也没安排上。准确的说,是拟了单子,试图让薛瑜带上,但在吏部被薛瑜悄悄截掉了。
开玩笑,她是需要人手搞事,但不需要一些老夫子和整天想着纠错谏言的家伙。
加上出发前朝中的忙碌状态,暂时被她混过去了,但皇帝亲自点出这件事,就推不掉了。
“好吧,好吧。”薛瑜相信里面绝对有找到了称心如意学生,对前学生狠下毒手的苏禾远的手笔。
梁州牧她没打过交道,只是去年年底的时候见过一面,不过能管理一州,并且皇帝只给她添了一个人……应该、或许、大概,江乐山的内政担子能减轻些?
第280章 . 准备 合理分配工作
常淮并不只是来告诉薛瑜她将多一位老师的, 他带来了皇帝的旨意。临近年底,藩王返京,薛瑜在东荆的停留时间进入了倒计时。
冬季的到来, 让白露商街从交易枢纽逐渐转向了工作分发和材料收集场地, 商业活动进入了淡季。而火热的冬耕在抢着时间完成了翻地与播种等任务后,后续的培育都相对轻松得多。县中的学习则进入了冬假期间, 整个郡里的人迹活动,得到开春才会变得频繁起来。
江乐山作为王府长史, 挑起了东荆上下的政务担子,是断断离不开的。而流珠就算不考虑商街,也有农科院的事。伍戈和方锦湖一南一北守着为东荆做了缓冲的荆州,忙碌程度就更别说了。紧锣密鼓的收拾行囊和项目收尾中,作为核心的薛瑜反倒是最闲的一个。
“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吗?你们能继续做事, 而不是离开我什么都做不了。”
薛瑜摊摊手,对东荆活动告一段落, 得带着阶段性汇报回京这件事适应良好。
东荆的各项事务都开了个头, 不断埋线和修理东荆士绅后, 以税收的解决为节点,她也不再需要长时间关注着东荆的运转,这正是她所期待的。
老实说,之前去搞研究项目和读书练武,面对忙得只差脚不沾地的王府文臣, 她总觉得自己像是忙里偷闲的摸鱼达人。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走上正轨、大部分事务有了先例参照、新的官员班底思维是通过策论摸排过的,基本可以放心放手,这叫做合理分配工作。
流珠幽幽看了她一眼,“殿下想一个人回去?”
“呃……”
那怎么可能。作为试验场的东荆, 光是那些汇报中需要和京中各部对接的事情,薛瑜就得抽调一些人出来。她迅速举手投降,“之前你带来的回京展示项目表在哪?我再确认一下。”
薛瑜翻了翻表格,在最后添上了“榨油”这一项,嘱咐流珠催一下荆州的实验记录。往后看,她的目光在结尾处停了下来:“等等,寿礼?”
她这才想起来,考虑到皇帝的生辰就在年初,现在返京起码得到三月底才能回来,前后小半年就没了。而这段时间,基本也就包括了大半的冬耕期,以及新一年的开端。
不像大多数人际关系礼物只需要她判断一下可不可以、或者做些微调,年底回京的贡品、年初需要确定下来的给皇帝的寿礼,这两项是为数不多的可能需要薛瑜从头准备到尾的东西。
贡品倒还好,薛瑜已经让人准备得差不多了,东荆加荆州土特产,包人满意。但寿礼,薛瑜一点头绪都没有。
今年送的走马灯,但严格来说,送的应该是为齐国对外扩张的许诺。有了珠玉在前,还有什么礼物规格能与之相比的?
薛瑜吐出口气,算算时间还早,决定暂时放下这件事。
“那还得添上明年开春的种植计划碰头会……让农科院尽快把总结交上来。我记得西南送来的白叠子也到了,在荆州得安排试种区域,和油料蔬菜、粮食等等一起分一下地块和比例。”
就好像收拾行李时,总能在最后阶段发现需要带的重要物品,明明在正式通知到来前已经开始做项目收尾和准备,但是定了时间后,五花八门没注意到的细节都冒了出来。
一去小半年,路上来回送信总会有时间上的短板,因此,最好还是提前对各项事务有一个大概安排方向才行。
薛瑜是第一次做一地之主,手下的核心官员们绝大多数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事务、或接触更高层的事务,这让整个体系显得极为年轻活力,但也有着容易遗漏和出错的弊端。
等到各个部门的事务全部在表格上过了一遍,以此辅助查漏补缺后,薛瑜惊悚地发现,自己在动身前的短短几天内,得拿到十份以上的汇报并且做出判断与未来指示,其中,还得算上叫两个悬在外面的统领回来最后核对三方动向和作战方向这件事。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年终总结令人深恶痛绝的原因之一了。
陈关敲门而入,看着薛瑜、江乐山、流珠三人围坐状态,愣了一下,“殿下?”
--
“所以,东荆明年要多一位郡太守了?”
薛瑜神色古怪,“或者说,荆州?”
千里迢迢跑来传旨的常淮圆脸笑成一团,“您这可就误会了,陛下觉得您的课业有些疏漏,苏少监年纪尚轻,教导之责略重了些,所以专门请了许州牧来做王傅……”
襄王府的官员配置并不完备,除了薛瑜挖走的江乐山,和武将们,也就是后来一个萝卜填一个坑的幕僚文臣们,像该有的王傅、祭酒、司马之类的官职,一个也没安排上。准确的说,是拟了单子,试图让薛瑜带上,但在吏部被薛瑜悄悄截掉了。
开玩笑,她是需要人手搞事,但不需要一些老夫子和整天想着纠错谏言的家伙。
加上出发前朝中的忙碌状态,暂时被她混过去了,但皇帝亲自点出这件事,就推不掉了。
“好吧,好吧。”薛瑜相信里面绝对有找到了称心如意学生,对前学生狠下毒手的苏禾远的手笔。
梁州牧她没打过交道,只是去年年底的时候见过一面,不过能管理一州,并且皇帝只给她添了一个人……应该、或许、大概,江乐山的内政担子能减轻些?
第280章 . 准备 合理分配工作
常淮并不只是来告诉薛瑜她将多一位老师的, 他带来了皇帝的旨意。临近年底,藩王返京,薛瑜在东荆的停留时间进入了倒计时。
冬季的到来, 让白露商街从交易枢纽逐渐转向了工作分发和材料收集场地, 商业活动进入了淡季。而火热的冬耕在抢着时间完成了翻地与播种等任务后,后续的培育都相对轻松得多。县中的学习则进入了冬假期间, 整个郡里的人迹活动,得到开春才会变得频繁起来。
江乐山作为王府长史, 挑起了东荆上下的政务担子,是断断离不开的。而流珠就算不考虑商街,也有农科院的事。伍戈和方锦湖一南一北守着为东荆做了缓冲的荆州,忙碌程度就更别说了。紧锣密鼓的收拾行囊和项目收尾中,作为核心的薛瑜反倒是最闲的一个。
“这难道不是件好事吗?你们能继续做事, 而不是离开我什么都做不了。”
薛瑜摊摊手,对东荆活动告一段落, 得带着阶段性汇报回京这件事适应良好。
东荆的各项事务都开了个头, 不断埋线和修理东荆士绅后, 以税收的解决为节点,她也不再需要长时间关注着东荆的运转,这正是她所期待的。
老实说,之前去搞研究项目和读书练武,面对忙得只差脚不沾地的王府文臣, 她总觉得自己像是忙里偷闲的摸鱼达人。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走上正轨、大部分事务有了先例参照、新的官员班底思维是通过策论摸排过的,基本可以放心放手,这叫做合理分配工作。
流珠幽幽看了她一眼,“殿下想一个人回去?”
“呃……”
那怎么可能。作为试验场的东荆, 光是那些汇报中需要和京中各部对接的事情,薛瑜就得抽调一些人出来。她迅速举手投降,“之前你带来的回京展示项目表在哪?我再确认一下。”
薛瑜翻了翻表格,在最后添上了“榨油”这一项,嘱咐流珠催一下荆州的实验记录。往后看,她的目光在结尾处停了下来:“等等,寿礼?”
她这才想起来,考虑到皇帝的生辰就在年初,现在返京起码得到三月底才能回来,前后小半年就没了。而这段时间,基本也就包括了大半的冬耕期,以及新一年的开端。
不像大多数人际关系礼物只需要她判断一下可不可以、或者做些微调,年底回京的贡品、年初需要确定下来的给皇帝的寿礼,这两项是为数不多的可能需要薛瑜从头准备到尾的东西。
贡品倒还好,薛瑜已经让人准备得差不多了,东荆加荆州土特产,包人满意。但寿礼,薛瑜一点头绪都没有。
今年送的走马灯,但严格来说,送的应该是为齐国对外扩张的许诺。有了珠玉在前,还有什么礼物规格能与之相比的?
薛瑜吐出口气,算算时间还早,决定暂时放下这件事。
“那还得添上明年开春的种植计划碰头会……让农科院尽快把总结交上来。我记得西南送来的白叠子也到了,在荆州得安排试种区域,和油料蔬菜、粮食等等一起分一下地块和比例。”
就好像收拾行李时,总能在最后阶段发现需要带的重要物品,明明在正式通知到来前已经开始做项目收尾和准备,但是定了时间后,五花八门没注意到的细节都冒了出来。
一去小半年,路上来回送信总会有时间上的短板,因此,最好还是提前对各项事务有一个大概安排方向才行。
薛瑜是第一次做一地之主,手下的核心官员们绝大多数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事务、或接触更高层的事务,这让整个体系显得极为年轻活力,但也有着容易遗漏和出错的弊端。
等到各个部门的事务全部在表格上过了一遍,以此辅助查漏补缺后,薛瑜惊悚地发现,自己在动身前的短短几天内,得拿到十份以上的汇报并且做出判断与未来指示,其中,还得算上叫两个悬在外面的统领回来最后核对三方动向和作战方向这件事。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年终总结令人深恶痛绝的原因之一了。
陈关敲门而入,看着薛瑜、江乐山、流珠三人围坐状态,愣了一下,“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