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他什么都没做,可是这人压着眉眼逼近时散发出来的危险气息却让他十分心惊。
郑易甚至隐隐有种预感,如果不是周县丞及时过来,他或许都不能安稳地走出周府。
这不是什么好启齿的事情。郑易纠结了许久才委婉地提了上面两句,哪知道李颐听一脸无所谓地摆摆手:“无妨,我让你收他,本就不是想掌控他。”
而是度他。
-2-
已经是暮春了,早晚的风还是带着寒意。
李颐听三天两头带着人马去月老庙上香。碍于她的“淫威”,府卫们不敢妄议,一个个有条不紊地排队,她还在旁边逐个嘱咐:“诚心,要诚心。对就是这样,没多久你们都会娶到老婆的。”
李颐听看着月老像前渐渐溢出炉子的香灰,心满意足地笑了,再招摇过市地带着人回府。
她刚坐下让红豆给她松发梳洗,刘掌事便送来了一封书信,濮阳王催她在五月前回都城。五月初是太后忌辰,皇室宗亲皆要跟随皇帝一起去扈城祭礼。这个月,这样的书信都已经是第三封了。
李颐听回复的还是一样的内容:小感风寒,病好立刻启程,勿念。
没有多久了。
算着命簿上的日子,魏登年的人生拐点马上就要来了,她要看着他安全离开周府才能放心地走。
倒是每日来教书的郑易最近总是心神不定,李颐听跟他说起不日便要从郸城动身的事情,他也恍若未闻,几次走神。
李颐听询问是不是有事发生,他又吞吞吐吐含糊其辞。
追问了几次未果,李颐听便也不再多提了。
当她快要把这件事抛到脑后时,郑易却在某个晚上突然而至,衣衫凌乱,沾了满身草屑,连帽子歪掉也没顾上整理。
他向来是个规矩干净的人,李颐听见此情形,只想到一件事:“郑易,你又被别人绑去闺房了?”
郑易“扑通”一声在她面前跪了下去,双目通红道:“求郡主,救救草民父亲!”
李颐听心里一惊,知道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才会迫得他如此言行,立刻收起玩笑,把他扶了起来,倒了杯茶:“你慢慢说。”
郑易并未饮茶,急急道:“便是方才,何县令将我父亲抓走了!他们收取学生贿赂被我爹发现,居然还反咬一口,求郡主做主!”
说着又要下跪。李颐听立刻出手拦了下来:“别急,慢慢说,慢慢说。”
听了许久,李颐听终于从他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了事情始末。
开私塾的原是十年前科举考试落榜的一名秀才,叫孙招,在郸城扎根壮大后扩建了私塾,并且招募了五个教书先生,郑易的父亲郑鸿便是其中一个。
那日郑鸿罚某个学生留堂抄书,走时撞见孙招跟自己其中一名学生索要银子,还称只有他没交束脩了。
学生与老师初见面时,必先奉上礼物,称为束脩。
最开始只是食物,例如些许咸鱼腊肉,后来逐渐发展成银钱。
可这束脩不是早早便交了吗?
郑鸿心中奇怪,便走近些去瞧,却见到那学生给了孙招一根金条。
他过于惊讶,以致手里的书没有拿稳,掉落在地被二人瞧见。
事后孙招并无解释,甚至拍了拍郑鸿的肩膀,让他不要少见多怪。
郑鸿为人正直,最见不得此等假借职务之便私收贿赂的事情,思来想去决定报官。
可是当他来到县衙,却撞见了被县令奉为上宾的孙招。
读书原是件纯粹的事情,如今却成了这等黑暗低劣的勾当。
郑鸿还算聪明,没有当场发作。他猜测事情恐怕并不是私收贿赂那么简单,或许这么多年来,这件事情一直没有被捅破,便是因为县令同样收了孙招的贿赂。
不排除所有的学生都交过这笔冤枉钱。
郑鸿是个直肠子的读书人,当即挥笔写下一封书信,欲将此事捅到县令上头的通判那儿。
可就是这一纸书信,最后让他等来了县令的抓捕。
那孙招还反咬一口,于公堂之上言其亲眼见到私收学生贿赂的是郑鸿。
而县令不等细审,直接判定郑鸿有罪,甚至还派人来郑家翻找受贿的银子。五大三粗的捕快们变相抄家,砸的砸,打的打,郑易趁乱逃了出来,被两个捕快一路追赶,直至他进了太师府才止了步。
“大致情况便是如此了。我爹年纪大了,腿脚又不好,往常每日都要捂着汤婆子才能入睡,现在天气这么凉,根本住不得牢房这种湿冷的地方,求郡主救他!”
六神无主的少年顶着双泛红的眼睛看着她,好似看着唯一的救命稻草。
李颐听在心里“哎哟”一声,真是小可怜。
怎么受苦难的总是小美男呢?
大概都在等她拯救吧。
真是年纪大了毛病也多了,就冲他这张饱受委屈不公、被命运薄待的脸——
“救!我救定了!”
郑易一愣:“郡主相信收受贿赂的是那孙招,而不是我爹吗?”
“当然相信,他能教出你这样知礼博学的儿子,怎么会是个被财色蒙蔽的人呢?”李颐听掐了把他白净的脸蛋,忍不住想,什么时候魏登年也这么白软可欺就好了,“放心吧,今晚睡我这儿。”
郑易:“啊?”
--
郑易甚至隐隐有种预感,如果不是周县丞及时过来,他或许都不能安稳地走出周府。
这不是什么好启齿的事情。郑易纠结了许久才委婉地提了上面两句,哪知道李颐听一脸无所谓地摆摆手:“无妨,我让你收他,本就不是想掌控他。”
而是度他。
-2-
已经是暮春了,早晚的风还是带着寒意。
李颐听三天两头带着人马去月老庙上香。碍于她的“淫威”,府卫们不敢妄议,一个个有条不紊地排队,她还在旁边逐个嘱咐:“诚心,要诚心。对就是这样,没多久你们都会娶到老婆的。”
李颐听看着月老像前渐渐溢出炉子的香灰,心满意足地笑了,再招摇过市地带着人回府。
她刚坐下让红豆给她松发梳洗,刘掌事便送来了一封书信,濮阳王催她在五月前回都城。五月初是太后忌辰,皇室宗亲皆要跟随皇帝一起去扈城祭礼。这个月,这样的书信都已经是第三封了。
李颐听回复的还是一样的内容:小感风寒,病好立刻启程,勿念。
没有多久了。
算着命簿上的日子,魏登年的人生拐点马上就要来了,她要看着他安全离开周府才能放心地走。
倒是每日来教书的郑易最近总是心神不定,李颐听跟他说起不日便要从郸城动身的事情,他也恍若未闻,几次走神。
李颐听询问是不是有事发生,他又吞吞吐吐含糊其辞。
追问了几次未果,李颐听便也不再多提了。
当她快要把这件事抛到脑后时,郑易却在某个晚上突然而至,衣衫凌乱,沾了满身草屑,连帽子歪掉也没顾上整理。
他向来是个规矩干净的人,李颐听见此情形,只想到一件事:“郑易,你又被别人绑去闺房了?”
郑易“扑通”一声在她面前跪了下去,双目通红道:“求郡主,救救草民父亲!”
李颐听心里一惊,知道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才会迫得他如此言行,立刻收起玩笑,把他扶了起来,倒了杯茶:“你慢慢说。”
郑易并未饮茶,急急道:“便是方才,何县令将我父亲抓走了!他们收取学生贿赂被我爹发现,居然还反咬一口,求郡主做主!”
说着又要下跪。李颐听立刻出手拦了下来:“别急,慢慢说,慢慢说。”
听了许久,李颐听终于从他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了事情始末。
开私塾的原是十年前科举考试落榜的一名秀才,叫孙招,在郸城扎根壮大后扩建了私塾,并且招募了五个教书先生,郑易的父亲郑鸿便是其中一个。
那日郑鸿罚某个学生留堂抄书,走时撞见孙招跟自己其中一名学生索要银子,还称只有他没交束脩了。
学生与老师初见面时,必先奉上礼物,称为束脩。
最开始只是食物,例如些许咸鱼腊肉,后来逐渐发展成银钱。
可这束脩不是早早便交了吗?
郑鸿心中奇怪,便走近些去瞧,却见到那学生给了孙招一根金条。
他过于惊讶,以致手里的书没有拿稳,掉落在地被二人瞧见。
事后孙招并无解释,甚至拍了拍郑鸿的肩膀,让他不要少见多怪。
郑鸿为人正直,最见不得此等假借职务之便私收贿赂的事情,思来想去决定报官。
可是当他来到县衙,却撞见了被县令奉为上宾的孙招。
读书原是件纯粹的事情,如今却成了这等黑暗低劣的勾当。
郑鸿还算聪明,没有当场发作。他猜测事情恐怕并不是私收贿赂那么简单,或许这么多年来,这件事情一直没有被捅破,便是因为县令同样收了孙招的贿赂。
不排除所有的学生都交过这笔冤枉钱。
郑鸿是个直肠子的读书人,当即挥笔写下一封书信,欲将此事捅到县令上头的通判那儿。
可就是这一纸书信,最后让他等来了县令的抓捕。
那孙招还反咬一口,于公堂之上言其亲眼见到私收学生贿赂的是郑鸿。
而县令不等细审,直接判定郑鸿有罪,甚至还派人来郑家翻找受贿的银子。五大三粗的捕快们变相抄家,砸的砸,打的打,郑易趁乱逃了出来,被两个捕快一路追赶,直至他进了太师府才止了步。
“大致情况便是如此了。我爹年纪大了,腿脚又不好,往常每日都要捂着汤婆子才能入睡,现在天气这么凉,根本住不得牢房这种湿冷的地方,求郡主救他!”
六神无主的少年顶着双泛红的眼睛看着她,好似看着唯一的救命稻草。
李颐听在心里“哎哟”一声,真是小可怜。
怎么受苦难的总是小美男呢?
大概都在等她拯救吧。
真是年纪大了毛病也多了,就冲他这张饱受委屈不公、被命运薄待的脸——
“救!我救定了!”
郑易一愣:“郡主相信收受贿赂的是那孙招,而不是我爹吗?”
“当然相信,他能教出你这样知礼博学的儿子,怎么会是个被财色蒙蔽的人呢?”李颐听掐了把他白净的脸蛋,忍不住想,什么时候魏登年也这么白软可欺就好了,“放心吧,今晚睡我这儿。”
郑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