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孙秉德泼掉杯底的茶沫子,道:“陛下去师善阁见你了。”
话中语气没有疑问,杜若只能点头:“是。”
“陛下让你来劝我?”孙秉德笑了一下,“我竟没想到,芳洲何时如此得陛下信任。”
杜若给冷宫的六皇子递东西一直做得隐秘,连孙秉德都没说过,他的老师与他不同,不会把六皇子当作一个好学的学生,他那时怕多一个人知道,谢如琢便多一份麻烦,故而当初去太医院请了孙秉德认识的太医,事后都送了丰厚的银子当封口费。
如今看来,这事是瞒不下去了,孙秉德心里已有了答案,他今天不说,明天孙秉德也会去查。他一五一十道:“学生几年前在教两位皇子读书时,无意间认识了现在的督主,得知当时的六殿下在冷宫依然在勤学苦读,便每日让督主转交些讲学的书稿,六殿下第二日又会把写的策论与一些疑问递出来。学生怕惹麻烦,一直没声张,不是有意隐瞒老师。”
孙秉德笑意未褪,道:“原来我的学生早就与陛下有了师生之谊,我却到现在才知道,一时不知该作何想。”
杜若的指节握到泛白,却依然稳稳坐着,说道:“如老师所说,学生跟了您这么多年,心里是怎么想的,老师应该都明白。”
一阵风过,一片枯叶被吹到了石桌上,孙秉德拾起看了看,又松手扔到地上,他当然明白自己最满意的学生心里所想,这是一个学过也见过阴谋诡计,聪颖通透,却始终心如璞玉的人,世上唯有清风明月能与之相称。
有时孙秉德自己也会不敢相信,他居然还能教出这样一个学生来。
孙秉德看着他,道:“所以你这次要站在陛下那边。还是说,从一开始,你就早已站在了陛下那边?”
杜若似觉有些荒谬,道:“其实学生一直不明白,老师为何非要将自己,将所有文官,从一开始就那般确定地放在了与陛下立场相对的位置,定要如此吗?”
“文彦博言,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于是你以为我们这些士大夫与帝王当真是同舟共济,共治天下的?”孙秉德又往杯中添了水,茶味已淡了许多,“我们寒窗苦读,登天子堂,一开始谁不想着要一心为民,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是你入了朝堂才明白,这些道理都是最无用的。我们入了此地,己非己身,都顶着文官这个名字。”
“陛下信我们吗?”他的神情如这许多年来给学生讲学时那样肃正,续道,“是信的。因为帝王确实需要我们共治天下,而不能去指望愚昧无知的百姓。但长久以来,正因太过信我们,才会渐生猜忌与疑窦,也会感到害怕,意识到我们的力量是多么庞大,可以制衡本该随心所欲的皇权,可以左右国之重事。于是帝王培养手握重兵的武将,设锦衣卫在百官之间无孔不入。这样还是不够,帝王又信宦官,给司礼监批红权,让大珰提督东厂。”
“最后,朝堂上不再只有文官可以左右政事。于是轮到文官对帝王渐渐失去最初一腔热血入朝堂时的信任,对皇权感到害怕。因而,文官虽然党争不歇,但面对帝王,文官又始终是一心的。那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能信任帝王,就要站在对立的位置,让帝王怕我们,我们才能不怕帝王,才能做我们想做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孙秉德说的话灵感来源于我看了吴晗先生的《明朝简史》,里面有一章是论古代皇权下的绅权,看完后很受启发。吴晗先生就是认为古代所谓的士绅群体是与帝王共治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达到顶峰的封建皇权,这是一种维系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很重要的力量。士绅群体与皇帝的关系一直是既亲密又疏离,时有矛盾却又谁也离不开谁。
我在吴晗先生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自己扩展了一些,不过还是蛮肤浅的,大家看看就好,不必深究。
p.s.这章评论区有个小可爱有一段解读特别棒,说得比作者本人还好,完全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推荐大家去看!就是最长的那个!
第28章 上书破局
杜若静静听着, 自从他拜入孙秉德门下,老师就在毫无保留地教他所有朝堂之事, 他也很早就懂老师所说的士大夫与帝王的关系,此时他却毫不畏惧地回视自己老师,道:“学生承认老师所说是对的。可是老师也说了,文官党争不歇,可见我们已不仅是不信任帝王,我们也不信任自己了。老师可能会说, 朝堂的争斗无处不在,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学生也认为党争很难遏制,就是帝王也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只有一种想法。可是老师看看现在的朝廷,党争应该担多少罪责?”
“大虞开国至今近百年,外敌的威胁从未消失, 内忧也从未间断, 藩王、流匪、天灾, 这些年还少吗?”杜若的语气已不再恭敬礼貌,目光如炬道,“可是该与帝王共治天下的士大夫在做什么?我们在内斗, 在耗尽大虞的最后一点生气。北疆四位总兵或许心怀鬼胎, 但他们至少在为大虞守卫仅剩的这点疆土,在京城安稳度日的文官却在互相倾轧,想着如何与帝王对抗。这就是与帝王共治天下的士大夫吗?那学生宁可不当这样的士大夫, 去北疆当一名普通的士兵, 为国死战。”
他们师生二人曾经也争吵过,事实上在杜若初拜入师门时,他就意识到自己日后或许会与自己老师政见不合, 他尝试过变成和老师一样的人,可每每举头四望内忧外患的天下,他做不到也走入浑浊的水潭里,与所有人一起自欺欺人,醉生梦死。
--
话中语气没有疑问,杜若只能点头:“是。”
“陛下让你来劝我?”孙秉德笑了一下,“我竟没想到,芳洲何时如此得陛下信任。”
杜若给冷宫的六皇子递东西一直做得隐秘,连孙秉德都没说过,他的老师与他不同,不会把六皇子当作一个好学的学生,他那时怕多一个人知道,谢如琢便多一份麻烦,故而当初去太医院请了孙秉德认识的太医,事后都送了丰厚的银子当封口费。
如今看来,这事是瞒不下去了,孙秉德心里已有了答案,他今天不说,明天孙秉德也会去查。他一五一十道:“学生几年前在教两位皇子读书时,无意间认识了现在的督主,得知当时的六殿下在冷宫依然在勤学苦读,便每日让督主转交些讲学的书稿,六殿下第二日又会把写的策论与一些疑问递出来。学生怕惹麻烦,一直没声张,不是有意隐瞒老师。”
孙秉德笑意未褪,道:“原来我的学生早就与陛下有了师生之谊,我却到现在才知道,一时不知该作何想。”
杜若的指节握到泛白,却依然稳稳坐着,说道:“如老师所说,学生跟了您这么多年,心里是怎么想的,老师应该都明白。”
一阵风过,一片枯叶被吹到了石桌上,孙秉德拾起看了看,又松手扔到地上,他当然明白自己最满意的学生心里所想,这是一个学过也见过阴谋诡计,聪颖通透,却始终心如璞玉的人,世上唯有清风明月能与之相称。
有时孙秉德自己也会不敢相信,他居然还能教出这样一个学生来。
孙秉德看着他,道:“所以你这次要站在陛下那边。还是说,从一开始,你就早已站在了陛下那边?”
杜若似觉有些荒谬,道:“其实学生一直不明白,老师为何非要将自己,将所有文官,从一开始就那般确定地放在了与陛下立场相对的位置,定要如此吗?”
“文彦博言,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于是你以为我们这些士大夫与帝王当真是同舟共济,共治天下的?”孙秉德又往杯中添了水,茶味已淡了许多,“我们寒窗苦读,登天子堂,一开始谁不想着要一心为民,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是你入了朝堂才明白,这些道理都是最无用的。我们入了此地,己非己身,都顶着文官这个名字。”
“陛下信我们吗?”他的神情如这许多年来给学生讲学时那样肃正,续道,“是信的。因为帝王确实需要我们共治天下,而不能去指望愚昧无知的百姓。但长久以来,正因太过信我们,才会渐生猜忌与疑窦,也会感到害怕,意识到我们的力量是多么庞大,可以制衡本该随心所欲的皇权,可以左右国之重事。于是帝王培养手握重兵的武将,设锦衣卫在百官之间无孔不入。这样还是不够,帝王又信宦官,给司礼监批红权,让大珰提督东厂。”
“最后,朝堂上不再只有文官可以左右政事。于是轮到文官对帝王渐渐失去最初一腔热血入朝堂时的信任,对皇权感到害怕。因而,文官虽然党争不歇,但面对帝王,文官又始终是一心的。那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能信任帝王,就要站在对立的位置,让帝王怕我们,我们才能不怕帝王,才能做我们想做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孙秉德说的话灵感来源于我看了吴晗先生的《明朝简史》,里面有一章是论古代皇权下的绅权,看完后很受启发。吴晗先生就是认为古代所谓的士绅群体是与帝王共治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达到顶峰的封建皇权,这是一种维系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很重要的力量。士绅群体与皇帝的关系一直是既亲密又疏离,时有矛盾却又谁也离不开谁。
我在吴晗先生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自己扩展了一些,不过还是蛮肤浅的,大家看看就好,不必深究。
p.s.这章评论区有个小可爱有一段解读特别棒,说得比作者本人还好,完全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推荐大家去看!就是最长的那个!
第28章 上书破局
杜若静静听着, 自从他拜入孙秉德门下,老师就在毫无保留地教他所有朝堂之事, 他也很早就懂老师所说的士大夫与帝王的关系,此时他却毫不畏惧地回视自己老师,道:“学生承认老师所说是对的。可是老师也说了,文官党争不歇,可见我们已不仅是不信任帝王,我们也不信任自己了。老师可能会说, 朝堂的争斗无处不在,有权力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学生也认为党争很难遏制,就是帝王也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只有一种想法。可是老师看看现在的朝廷,党争应该担多少罪责?”
“大虞开国至今近百年,外敌的威胁从未消失, 内忧也从未间断, 藩王、流匪、天灾, 这些年还少吗?”杜若的语气已不再恭敬礼貌,目光如炬道,“可是该与帝王共治天下的士大夫在做什么?我们在内斗, 在耗尽大虞的最后一点生气。北疆四位总兵或许心怀鬼胎, 但他们至少在为大虞守卫仅剩的这点疆土,在京城安稳度日的文官却在互相倾轧,想着如何与帝王对抗。这就是与帝王共治天下的士大夫吗?那学生宁可不当这样的士大夫, 去北疆当一名普通的士兵, 为国死战。”
他们师生二人曾经也争吵过,事实上在杜若初拜入师门时,他就意识到自己日后或许会与自己老师政见不合, 他尝试过变成和老师一样的人,可每每举头四望内忧外患的天下,他做不到也走入浑浊的水潭里,与所有人一起自欺欺人,醉生梦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