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妃回眸往殿内一望,道:“是啊……贵妃只有个女儿,吴氏本来最是有威胁,又受家中牵连被降为才人。这储君之位,除了琢儿还能有谁来坐?”
说罢她似乎松快了许多,在珍珠的搀扶下缓缓离去。
李长明进殿行完礼,抬头第一眼就去看案上那还没被收走的药碗,里面干干净净,看样子皇帝陛下最近没有耍小性子。
李熹瞧得见他那小动作,没好气地道:“朕喝了,都喝了!”
李长明低头一笑,坐上前来,道:“怎的案上还那么多奏折?”
李熹叹口气,道:“你走这几个月,又是黄河水患又是北边暴雪,南边叛乱,边境动荡,连东海水上都不太平。”
李长明在外时专注平叛,这些事只是听说了些,当即取了案上奏折翻开。一看之下,才知情势之严重。
李熹低咳两声,道:“先前西域那边雪灾,这次又是北境雪灾……加上南方叛乱,分出了不少气力去……要不是之前攒了点家底,恐怕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了。事是越来越多,怀义郡那边现在也不太平。如今看着是叛乱平定,四方安宁,底下不知道多少个窟窿……”
可这已经是付出代价最小的方式了,要拔起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怎么可能不带出点土,牵扯到别的地方。
就是苦了各地百姓……
李长明看的第二份奏折就是北境的,怀义郡受灾尤其严重。更严重的是,严冬未过,连想运物资过去赈灾都十分困难。
怀义郡……李长明看着这三个字,就心中一沉。那里有苏布德马场,原先的苏布德牧民,和随塔吉一起迁入大虞的乌环人。
这些人,其实都是塔吉的子民。这个地方受灾,塔吉得着急成什么样?
他迅速看完,又抓过一份奏折,一看便震惊道:“怎么会……”
这一份奏折也是北境的,因为雪灾饥荒,怀义郡好些胡人暴|动,有人甚至西逃去东乌环了。朝野对此议论纷纷,都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初迁入这些人的时候,处置得太过随意。
他手微微抖了一下,继续看下去,只觉心惊。
有人上疏提议,这些胡人是动乱根源,应当将怀义郡的这批普通胡人百姓降为奴仆,分化迁入内地,同时处置了塔吉这个怀义郡王,罢官免职,保留尊号即刻——东乌环如今已没有与大虞一战的实力,这样做并不会引发战乱。
“皇兄……”李长明抬头,紧张地道,“这些人所言,绝不可取!北境饥荒,应当赈灾安抚才是啊。”
李熹沉声道:“当初对乌环人的处置,就有很多人不满,如今怀义郡出了这种事,这样的声音便更大了。安抚要安抚,处置也得处置,不然过不去的。”
“处置……”李长明抿唇,沉吟片刻,提议道,“若是要安抚北境,自然是让本族人去更合适。”
李熹笑了笑:“他去北境安抚,立了功,就没理由处置他了?焘儿,你可真是……”
李长明也不否认自己的私心,承认道:“臣弟就是有私心,可若想不动武力解决怀义郡之事,也只有怀义郡王去才好。”
李熹揉了揉额头,轻飘飘地道:“这倒是……可若这事办不好,也只能动武了。”
李长明叹口气,道:“臣弟明白。”
刚刚改元,就四处动荡,这位肩上担了诸多重任的天子也苦,也为难啊。
李长明这会儿担心着的人,已经在玉京闲了几个月,每天就是处理些不需要怎么处理的鸿胪寺文书,然后吃吃睡睡想魏王。
今天刚好又不需要上朝,塔吉早上起来就在书房里捧着李长明的字帖临摹得开心,写得脖子酸手也酸了,才决定出门活动活动。
艾尼跟只兔子似的,一下子蹦到正欲出门的塔吉身前,把塔吉也吓得差点学了他的兔子跳。
塔吉道:“干嘛呢你这是?”
“小汗王!”艾尼神色激动,“魏王殿下回来了!我刚刚出门,听满城在议论呢!”
塔吉眸光一凝:“长明回来了?”
虽说之前就收到了书信,知道他回来的大概时日,可还是有些突然。这时间比他设想的要早上许多,本来他是准备过两天去魏王府看看,帮那位离京许久的小王爷好好打理打理,没想到他这准备都没做好,人就回来了。
不过回来早了,倒也是好事。
“您天天念叨着魏王,都要成望夫石了。”艾尼道,“这下不用成天魂不守舍的了。”
塔吉一听,乐了:“什么望夫石,你从哪儿学来的?”
艾尼很好心地给他解释:“就是说,他们汉人有个女人,丈夫去从军了,她就天天去他们告别的地方等着丈夫回家,看着看着变成了块石头。”
塔吉当然知道望夫石是什么意思,不需要他解释:“我是说,这用来说我合适吗?”
艾尼不明所以,反问道:“合适,有什么不合适的?”
“算了。”塔吉念他汉语不会几句,也不跟他争辩,“备车,去魏王府。”
作者有话要说: 谢德妃:我儿子肯定要当太子
桃:没想到吧.jpg
第174章 久别
李长明出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回沐浴更衣, 冬季天寒,不易出汗,可那身戎衣捂了那么久, 还是很闷的,日常走动也不方便。
--
说罢她似乎松快了许多,在珍珠的搀扶下缓缓离去。
李长明进殿行完礼,抬头第一眼就去看案上那还没被收走的药碗,里面干干净净,看样子皇帝陛下最近没有耍小性子。
李熹瞧得见他那小动作,没好气地道:“朕喝了,都喝了!”
李长明低头一笑,坐上前来,道:“怎的案上还那么多奏折?”
李熹叹口气,道:“你走这几个月,又是黄河水患又是北边暴雪,南边叛乱,边境动荡,连东海水上都不太平。”
李长明在外时专注平叛,这些事只是听说了些,当即取了案上奏折翻开。一看之下,才知情势之严重。
李熹低咳两声,道:“先前西域那边雪灾,这次又是北境雪灾……加上南方叛乱,分出了不少气力去……要不是之前攒了点家底,恐怕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了。事是越来越多,怀义郡那边现在也不太平。如今看着是叛乱平定,四方安宁,底下不知道多少个窟窿……”
可这已经是付出代价最小的方式了,要拔起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怎么可能不带出点土,牵扯到别的地方。
就是苦了各地百姓……
李长明看的第二份奏折就是北境的,怀义郡受灾尤其严重。更严重的是,严冬未过,连想运物资过去赈灾都十分困难。
怀义郡……李长明看着这三个字,就心中一沉。那里有苏布德马场,原先的苏布德牧民,和随塔吉一起迁入大虞的乌环人。
这些人,其实都是塔吉的子民。这个地方受灾,塔吉得着急成什么样?
他迅速看完,又抓过一份奏折,一看便震惊道:“怎么会……”
这一份奏折也是北境的,因为雪灾饥荒,怀义郡好些胡人暴|动,有人甚至西逃去东乌环了。朝野对此议论纷纷,都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初迁入这些人的时候,处置得太过随意。
他手微微抖了一下,继续看下去,只觉心惊。
有人上疏提议,这些胡人是动乱根源,应当将怀义郡的这批普通胡人百姓降为奴仆,分化迁入内地,同时处置了塔吉这个怀义郡王,罢官免职,保留尊号即刻——东乌环如今已没有与大虞一战的实力,这样做并不会引发战乱。
“皇兄……”李长明抬头,紧张地道,“这些人所言,绝不可取!北境饥荒,应当赈灾安抚才是啊。”
李熹沉声道:“当初对乌环人的处置,就有很多人不满,如今怀义郡出了这种事,这样的声音便更大了。安抚要安抚,处置也得处置,不然过不去的。”
“处置……”李长明抿唇,沉吟片刻,提议道,“若是要安抚北境,自然是让本族人去更合适。”
李熹笑了笑:“他去北境安抚,立了功,就没理由处置他了?焘儿,你可真是……”
李长明也不否认自己的私心,承认道:“臣弟就是有私心,可若想不动武力解决怀义郡之事,也只有怀义郡王去才好。”
李熹揉了揉额头,轻飘飘地道:“这倒是……可若这事办不好,也只能动武了。”
李长明叹口气,道:“臣弟明白。”
刚刚改元,就四处动荡,这位肩上担了诸多重任的天子也苦,也为难啊。
李长明这会儿担心着的人,已经在玉京闲了几个月,每天就是处理些不需要怎么处理的鸿胪寺文书,然后吃吃睡睡想魏王。
今天刚好又不需要上朝,塔吉早上起来就在书房里捧着李长明的字帖临摹得开心,写得脖子酸手也酸了,才决定出门活动活动。
艾尼跟只兔子似的,一下子蹦到正欲出门的塔吉身前,把塔吉也吓得差点学了他的兔子跳。
塔吉道:“干嘛呢你这是?”
“小汗王!”艾尼神色激动,“魏王殿下回来了!我刚刚出门,听满城在议论呢!”
塔吉眸光一凝:“长明回来了?”
虽说之前就收到了书信,知道他回来的大概时日,可还是有些突然。这时间比他设想的要早上许多,本来他是准备过两天去魏王府看看,帮那位离京许久的小王爷好好打理打理,没想到他这准备都没做好,人就回来了。
不过回来早了,倒也是好事。
“您天天念叨着魏王,都要成望夫石了。”艾尼道,“这下不用成天魂不守舍的了。”
塔吉一听,乐了:“什么望夫石,你从哪儿学来的?”
艾尼很好心地给他解释:“就是说,他们汉人有个女人,丈夫去从军了,她就天天去他们告别的地方等着丈夫回家,看着看着变成了块石头。”
塔吉当然知道望夫石是什么意思,不需要他解释:“我是说,这用来说我合适吗?”
艾尼不明所以,反问道:“合适,有什么不合适的?”
“算了。”塔吉念他汉语不会几句,也不跟他争辩,“备车,去魏王府。”
作者有话要说: 谢德妃:我儿子肯定要当太子
桃:没想到吧.jpg
第174章 久别
李长明出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回沐浴更衣, 冬季天寒,不易出汗,可那身戎衣捂了那么久, 还是很闷的,日常走动也不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