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众人一下子走光了,院内顿时清净辽旷许多,冯儒抿唇,自鼻端嗤了口气,对仍然跪趴地上的人道:“起来,进屋说。”
小厮松了一大口气,抻袖擦了把冷汗,随其进了房门。
这书房仍旧为从前冯儒在尚书省所用,内间陈设布置如故,连带着当初墙上一副长卷手迹都没变过位置。
“说罢,是何事。”
小厮低首禀道:“回大人,是宫里得的消息。说是先前渭水处染病的几城中忽闯出一名为‘仇凤’的人,收拢旧燕军伍,招兵买马。帝京此处方有人闻风而动,那胡羌的狼主当即委派数万胡军包围城郊四处燕地降军,同时封锁各城城门,禁止燕人通行……并且也要遣胡人来看管您和其他几位前燕的旧臣,估计几个时辰就要过来了。”
“仇凤?”冯儒未反应及,只觉陌生,“向前没听说这名字,是何来头?”
小厮低了声音道:“据外城见得其人的说……那位是……是……”
“有话直说,别磕磕巴巴的。”冯儒皱眉。
小厮纠结道:“说是……当初煜王殿下边战未死,此时突然改换了名讳又行兵战事……您说这事可不是见鬼了吗,该不会是有人肆意打着前朝旧号想要搅乱是非罢……”
冯儒微怔,先前在秋暝山庄时谒见过煜王其人,却未听说其有自立门户之意,这时候渭南诸城方才安定下来,怎么又兴起了这战事是非?从其往年微淡印象和上次相见时交谈所言,宗政羲绝非贪权急功之人,他方才应下邵潜一众自胡人那处的游说劝降之意,是为了百姓安定。若煜王又要挑起兵战,他又该如何归从?
思量片刻又觉不对,若是宗政羲有心复燕、清剿外族,直接将煜王名号公然宣示,其意义已然分明,其在各城旧部属军自然云合景从。这般遮遮掩掩、又改换了名号,可见并非是为此,也不是从前男人行事作风,说不准有何内情在其中。
小厮见其沉默,以为其同样心灰意冷,意欲安抚道:“大人……”
“邵潜那处可有甚么动静?”冯儒打断他。
“没、没听说有动作,”小厮道,“邵大人估计也是刚刚得到消息。”
“那就先等着,且看着胡人那边有何动静,”冯儒沉声,道,“反倒是今日来的那几家富商管事,个个都是难应付的。怪不得自前朝初建朝时便厉行‘抑商重农’,这一个个的……若是令其再揽掌了要权那还了得。”
小厮建议道:“您可要去寻邵大人再细细商议一下此事?”
“等过了午歇时候罢,”冯儒单支手臂于桌,两指重重揉了几圈太阳穴,半闭双眼,“……这一次到胡廷,我定不再甘心退让了。”
小厮看他疲倦,不忍相扰,欲退时又想及一事,禀道:“大人,韩大人上午着人来传话说想邀您一同在其府上用午膳,您看小的是去应下还是直接回绝了……”
冯儒两挂眼袋吊着疲惫,沉默须臾,忽问:“……什么时辰了?”
“回大人,巳时业已过了大半了。”
“去,”冯儒缓缓起身,略整袍袖,“备车,现在就去。”
冬日近午,有悬日却无热度。冯儒乘着马车到达韩怀瑾的住处,说来为巧,正好见到欲寻之人同在此处,省了他下午专程再找邵潜的工夫。
“看来今天也并非是我一人的荣幸了。”邵潜入座,看着桌宴上一道道佳肴,意有所指地笑道。
“从前一直没有机会私下邀邵大人共食,后来辞官之后也自以为远离了京中人物……而今时过境迁,也算得上是天意促成的好事了。”韩怀瑾淡淡一笑,绰然有当年簪花少年郎的风姿,而眼角细纹反而更添成熟雅韵。
邵潜隐约忆起当初在朝时内侍省的宦吏如日中天,这人跟随于后却又总是差些味道。自己作为当初私下公认的阉党权宦之一,少不得见有朝内诸多文人士官通过他讨奉那群太监欢心。他一边将其人记录于心,一边私下使绊、将名册汇总至太子桌案。或许是韩秉瑜的文气形容仍要卓于他众,也或许在他初入官场方得升迁一阶时便听得此人名号远播——年少登科仕进,当年曾在琼林宴上占尽风头的一甲才俊,后又在德厚识广的谢芝门下治学,其诗文更受陛下钦点,于同龄人间已是足以仰羡的存在。
白驹过隙,流光飞梭。
时间过得太快,谁也预知不得往后的人事能变化到何种地步。回望从前,也只是徒添唏嘘罢了。谁人也不敢在岁月面前自称赢家,今日所有,皆是明日所弃,后日所忧。
论说起拜入师门早晚,韩怀瑾与当年的倪从文属同批仕宦,而冯儒反倒是后来的师弟之流。乃至有人后来传言,若非年岁不合、且晚到数月,谢大人那门婿之名必得落得韩秉瑜头上,又怎生轮得到倪从文当年一介贫家士子得了这等便宜,后来再依凭妻家名利一步登天,引得再后来的一众风波?
邵潜旁观多年事,自然于此流言不甚认可,但对这从前才子落得如今下场,多少也有些怅惘。所谓旁人富贵时多眼红、落魄时便起怜悯心肠,邵潜也不例外。由起先的讥嘲不屑到而今淡然视之,丝丝惜叹不免而生。想来若非从前一时糊涂、陷于泥潭无可自拔,也不至于迄今没有半分建树,平添眉间忧愁。
“我们三人之中,当属韩大人你年纪最轻,本来还未至告老的年岁,”邵潜笑意敛了敛,“这膳宴……如何都不该你来着请。”
--
小厮松了一大口气,抻袖擦了把冷汗,随其进了房门。
这书房仍旧为从前冯儒在尚书省所用,内间陈设布置如故,连带着当初墙上一副长卷手迹都没变过位置。
“说罢,是何事。”
小厮低首禀道:“回大人,是宫里得的消息。说是先前渭水处染病的几城中忽闯出一名为‘仇凤’的人,收拢旧燕军伍,招兵买马。帝京此处方有人闻风而动,那胡羌的狼主当即委派数万胡军包围城郊四处燕地降军,同时封锁各城城门,禁止燕人通行……并且也要遣胡人来看管您和其他几位前燕的旧臣,估计几个时辰就要过来了。”
“仇凤?”冯儒未反应及,只觉陌生,“向前没听说这名字,是何来头?”
小厮低了声音道:“据外城见得其人的说……那位是……是……”
“有话直说,别磕磕巴巴的。”冯儒皱眉。
小厮纠结道:“说是……当初煜王殿下边战未死,此时突然改换了名讳又行兵战事……您说这事可不是见鬼了吗,该不会是有人肆意打着前朝旧号想要搅乱是非罢……”
冯儒微怔,先前在秋暝山庄时谒见过煜王其人,却未听说其有自立门户之意,这时候渭南诸城方才安定下来,怎么又兴起了这战事是非?从其往年微淡印象和上次相见时交谈所言,宗政羲绝非贪权急功之人,他方才应下邵潜一众自胡人那处的游说劝降之意,是为了百姓安定。若煜王又要挑起兵战,他又该如何归从?
思量片刻又觉不对,若是宗政羲有心复燕、清剿外族,直接将煜王名号公然宣示,其意义已然分明,其在各城旧部属军自然云合景从。这般遮遮掩掩、又改换了名号,可见并非是为此,也不是从前男人行事作风,说不准有何内情在其中。
小厮见其沉默,以为其同样心灰意冷,意欲安抚道:“大人……”
“邵潜那处可有甚么动静?”冯儒打断他。
“没、没听说有动作,”小厮道,“邵大人估计也是刚刚得到消息。”
“那就先等着,且看着胡人那边有何动静,”冯儒沉声,道,“反倒是今日来的那几家富商管事,个个都是难应付的。怪不得自前朝初建朝时便厉行‘抑商重农’,这一个个的……若是令其再揽掌了要权那还了得。”
小厮建议道:“您可要去寻邵大人再细细商议一下此事?”
“等过了午歇时候罢,”冯儒单支手臂于桌,两指重重揉了几圈太阳穴,半闭双眼,“……这一次到胡廷,我定不再甘心退让了。”
小厮看他疲倦,不忍相扰,欲退时又想及一事,禀道:“大人,韩大人上午着人来传话说想邀您一同在其府上用午膳,您看小的是去应下还是直接回绝了……”
冯儒两挂眼袋吊着疲惫,沉默须臾,忽问:“……什么时辰了?”
“回大人,巳时业已过了大半了。”
“去,”冯儒缓缓起身,略整袍袖,“备车,现在就去。”
冬日近午,有悬日却无热度。冯儒乘着马车到达韩怀瑾的住处,说来为巧,正好见到欲寻之人同在此处,省了他下午专程再找邵潜的工夫。
“看来今天也并非是我一人的荣幸了。”邵潜入座,看着桌宴上一道道佳肴,意有所指地笑道。
“从前一直没有机会私下邀邵大人共食,后来辞官之后也自以为远离了京中人物……而今时过境迁,也算得上是天意促成的好事了。”韩怀瑾淡淡一笑,绰然有当年簪花少年郎的风姿,而眼角细纹反而更添成熟雅韵。
邵潜隐约忆起当初在朝时内侍省的宦吏如日中天,这人跟随于后却又总是差些味道。自己作为当初私下公认的阉党权宦之一,少不得见有朝内诸多文人士官通过他讨奉那群太监欢心。他一边将其人记录于心,一边私下使绊、将名册汇总至太子桌案。或许是韩秉瑜的文气形容仍要卓于他众,也或许在他初入官场方得升迁一阶时便听得此人名号远播——年少登科仕进,当年曾在琼林宴上占尽风头的一甲才俊,后又在德厚识广的谢芝门下治学,其诗文更受陛下钦点,于同龄人间已是足以仰羡的存在。
白驹过隙,流光飞梭。
时间过得太快,谁也预知不得往后的人事能变化到何种地步。回望从前,也只是徒添唏嘘罢了。谁人也不敢在岁月面前自称赢家,今日所有,皆是明日所弃,后日所忧。
论说起拜入师门早晚,韩怀瑾与当年的倪从文属同批仕宦,而冯儒反倒是后来的师弟之流。乃至有人后来传言,若非年岁不合、且晚到数月,谢大人那门婿之名必得落得韩秉瑜头上,又怎生轮得到倪从文当年一介贫家士子得了这等便宜,后来再依凭妻家名利一步登天,引得再后来的一众风波?
邵潜旁观多年事,自然于此流言不甚认可,但对这从前才子落得如今下场,多少也有些怅惘。所谓旁人富贵时多眼红、落魄时便起怜悯心肠,邵潜也不例外。由起先的讥嘲不屑到而今淡然视之,丝丝惜叹不免而生。想来若非从前一时糊涂、陷于泥潭无可自拔,也不至于迄今没有半分建树,平添眉间忧愁。
“我们三人之中,当属韩大人你年纪最轻,本来还未至告老的年岁,”邵潜笑意敛了敛,“这膳宴……如何都不该你来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