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无广告!
“轰隆隆!”草原战场上,大明火器开道。
“投降不杀~”
“什么不杀,要投降的人早投降了。”
“我就是说说嘛。面子还是要的,口号还是要喊的。”
“喂,这是我先看上的,你怎么先动手了?”
“要做好人你自个做。老子要攒军功,分配定居点的房子和草场。”
“他奶奶的!”
……
火器的加入让战场的局势一边倒。战场的一方狠下死手,一方全力逃跑。战线不断往北移动。
朱寿拿着望远镜在远离战场的小山包上观望。
明军里挑出善于骑马的士兵不多,也就九边将士能拿出来对抗鞑靼。可让草原人和草原人打,不用计算武力值,只要后勤跟得上,他有九成的把握能打胜仗。
“殿下,鞑靼人已经失去了战意。”陕西巡抚杨一清在旁笑意盎然。
朱寿一脸淡漠“满都海手上的察哈尔部兵力不足。鞑靼人不想做无谓的牺牲,他们在等另一边战场的消息。如果本宫‘死了’,战争立刻会结束。”
便宜老爹就他一个儿子。他若出意外,大明可得动乱一阵子。以国内官员的保守,下一任皇帝未必敢出击草原占领军事优势。
杨一清被风沙吹得粗糙的黑脸一绷,肃穆地说,“若如此,辽东需要大整顿。”
“中枢既已稳定,旁枝末节该清的就清。中央集权会让地方丧失行动力,有如宋朝;地方权势过大,容易不听中央号令,有如唐朝后期。凡事都要有度,适可而止。”
朱寿摸了摸下巴,笑了,“本宫与杨大人说这些干嘛。朝中诸公吃过的盐比本宫吃过的米还多,此等浅显的道理肯定是明白的。”
杨一清尬笑。
储君太过聪慧,臣子的日子不好过。内阁把他塞过来,太子转眼之间便想通了其中的内幕。阁老们也没办法,谁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陛下卧病在床,阁老们不宜多打扰,只能做此安排。
朱寿不是对后世有贤名的杨一清不满,而是不满朝臣们背后的小动作。便宜老爹和他还没打算呢,朝臣们竟然偷偷把下一任兵部尚书的人选安排好了。
这是对他暗中促成议事厅的反制?
有明一代,神童辈出。杨一清也是小神童一枚,18岁中了进士,任职成化帝近臣中书舍人。他在陕西任职八年,本是想走马文升、刘大夏文臣任武职的路子。许进被调入军机处后,刘大夏推荐他接任陕西巡抚。
县官不如现管。很多军政上的事离不开兵部尚书的执行。兵部尚书的能力至关重要。
文官们想给兵部尚书的选拔定下规矩。犹如‘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一样。文官们想让兵部尚书从进士出身、熟悉兵事的文官中选拔。
原本的兵部尚书人选,是曾经在榆林指挥过胜战的陈寿。但因为黄册库被淹的事,便宜老爹不信任陈寿,竭力反对。
于是,在军事上能力尚显不足的许进,兼任了兵部尚书。陈寿依旧原职不动。这位明朝第一个军户出身的进士,也是倒了血霉。
许进上任后首要做的,便是依据军机处的安排,调兵支援北方战场。隔行如隔山。就算了做了多年的监军,许进还是无法弹压军中的悍将。
原本文官想要培养亲他们的武将。把通过武选,没有后台的低级武官安排入榆林军。调动榆林军支援太子。没想到阳武侯领着想要建功的勋贵子弟混了进去。他们安排的人被排挤到角落。
杨一清以协调陕西布政司钱粮的名义,追来了草原。是来给低级武官们撑腰的,也是来混资历有助于将来接任兵部尚书的。
朱寿吐了口气。换做从前,内阁无需遮遮掩掩、步步为营。至少他没白费功夫,文官的权利是被限制住了。
也难怪皇帝们要扶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朱理程学,严厉打压提倡‘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的心学。
就算老朱把孟子从孔庙移出,删减《孟子》中不利于皇帝统治的语句,删不去文人牢记心中的孟子语录。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习惯用后世观念看待问题的朱寿,极为赞同先圣的话。如果他是官员,也会有同样的思想,做同样的事。
只不过,屁股决定脑袋。他将来是要继承皇位,总得给自个儿保留些福利。人要顺势而为,盲目地逆水而上只会平添阻力,徐徐图之。
“殿下真的不准备让榆林军参战吗?”杨一清不气馁地问。
朱寿斜眼瞧他“一边倒的战局还需要援兵?只怕榆林卫会和朵颜三卫为了抢军功打起来。”
杨一清手指动了动“永乐帝放弃河套、大宁都司等地退守长城关内,大多是因为草原不便于统治。殿下擅长于建城发展,倘若让朵颜三卫等在草原上发展势力,将来是否会威胁关内的安全?”
朱寿翻翻白眼“就知道你们这群小肚鸡肠、井底之蛙、獐头鼠目的没肚量。宁愿花费脑力想辙坑本宫,就想不到妥帖的办法防止可能的反叛吗?”
杨一清脸皮抽了抽,太子的嘴巴真毒。
“臣细看了殿下在草原推行的条例。条条框框松弛有度。上头对于反叛的处罚,只是简单的驱逐。臣认为不妥。可殿下已经歃血为盟,总不能让殿下食言。”杨一清尽量忽略太子语气中的不善。
朱寿嗤笑“‘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可写入《大明律》?”
杨一清眼角狂跳。
“别欺负本宫年幼缺乏常识。在官场,表面明确的规矩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约定成俗的潜规则。谁碰一下、违反一下都会让尔等跳脚。”朱寿嘴角扯出大大的嘲讽笑容,“阁老们应该广而吿之每位调到本宫身边的官员本宫不喜欢听臣子虚头巴脑的废话。”
杨一清抬头直视,仔细打量眼前年轻的储君。能让陛下视之麒麟儿、京官们视之如虎、将士们视之同袍、百姓们视之自家儿郎、异族视之明主的,果非常正常人。
朱寿开门见山地说“本宫会大力推进百姓之间的通婚。为了民族融洽,地方官府会对与异族通婚的年轻男女给予优惠。比方说分房、分地、减免赋税等等。”
“如果可能,本宫还想从每个民族娶位妃子充实后宫。”朱寿神往。
杨一清额头冒冷汗“殿下,皇室血脉不宜混淆。”
朱寿刮了他一眼“血脉混淆后才有了李唐皇族。难不成……”
“殿下!”谷大用远远地高呼,骑马飞驰而来。
朱寿讶然“你不是在玉龙栈吗?前方出岔子了?”
谷大用下马禀报“鞑靼新大汗图鲁博罗特暴毙。满都海太后差遣使者至玉龙栈,想送公主和亲。礼部尚书石大人命小的来询问殿下意思。”
朱寿愣了愣,然后从卫士手里抢过喇叭高喊,“花当,你家婆娘想改嫁本宫。你怎么看?”
“轰隆隆!”草原战场上,大明火器开道。
“投降不杀~”
“什么不杀,要投降的人早投降了。”
“我就是说说嘛。面子还是要的,口号还是要喊的。”
“喂,这是我先看上的,你怎么先动手了?”
“要做好人你自个做。老子要攒军功,分配定居点的房子和草场。”
“他奶奶的!”
……
火器的加入让战场的局势一边倒。战场的一方狠下死手,一方全力逃跑。战线不断往北移动。
朱寿拿着望远镜在远离战场的小山包上观望。
明军里挑出善于骑马的士兵不多,也就九边将士能拿出来对抗鞑靼。可让草原人和草原人打,不用计算武力值,只要后勤跟得上,他有九成的把握能打胜仗。
“殿下,鞑靼人已经失去了战意。”陕西巡抚杨一清在旁笑意盎然。
朱寿一脸淡漠“满都海手上的察哈尔部兵力不足。鞑靼人不想做无谓的牺牲,他们在等另一边战场的消息。如果本宫‘死了’,战争立刻会结束。”
便宜老爹就他一个儿子。他若出意外,大明可得动乱一阵子。以国内官员的保守,下一任皇帝未必敢出击草原占领军事优势。
杨一清被风沙吹得粗糙的黑脸一绷,肃穆地说,“若如此,辽东需要大整顿。”
“中枢既已稳定,旁枝末节该清的就清。中央集权会让地方丧失行动力,有如宋朝;地方权势过大,容易不听中央号令,有如唐朝后期。凡事都要有度,适可而止。”
朱寿摸了摸下巴,笑了,“本宫与杨大人说这些干嘛。朝中诸公吃过的盐比本宫吃过的米还多,此等浅显的道理肯定是明白的。”
杨一清尬笑。
储君太过聪慧,臣子的日子不好过。内阁把他塞过来,太子转眼之间便想通了其中的内幕。阁老们也没办法,谁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陛下卧病在床,阁老们不宜多打扰,只能做此安排。
朱寿不是对后世有贤名的杨一清不满,而是不满朝臣们背后的小动作。便宜老爹和他还没打算呢,朝臣们竟然偷偷把下一任兵部尚书的人选安排好了。
这是对他暗中促成议事厅的反制?
有明一代,神童辈出。杨一清也是小神童一枚,18岁中了进士,任职成化帝近臣中书舍人。他在陕西任职八年,本是想走马文升、刘大夏文臣任武职的路子。许进被调入军机处后,刘大夏推荐他接任陕西巡抚。
县官不如现管。很多军政上的事离不开兵部尚书的执行。兵部尚书的能力至关重要。
文官们想给兵部尚书的选拔定下规矩。犹如‘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一样。文官们想让兵部尚书从进士出身、熟悉兵事的文官中选拔。
原本的兵部尚书人选,是曾经在榆林指挥过胜战的陈寿。但因为黄册库被淹的事,便宜老爹不信任陈寿,竭力反对。
于是,在军事上能力尚显不足的许进,兼任了兵部尚书。陈寿依旧原职不动。这位明朝第一个军户出身的进士,也是倒了血霉。
许进上任后首要做的,便是依据军机处的安排,调兵支援北方战场。隔行如隔山。就算了做了多年的监军,许进还是无法弹压军中的悍将。
原本文官想要培养亲他们的武将。把通过武选,没有后台的低级武官安排入榆林军。调动榆林军支援太子。没想到阳武侯领着想要建功的勋贵子弟混了进去。他们安排的人被排挤到角落。
杨一清以协调陕西布政司钱粮的名义,追来了草原。是来给低级武官们撑腰的,也是来混资历有助于将来接任兵部尚书的。
朱寿吐了口气。换做从前,内阁无需遮遮掩掩、步步为营。至少他没白费功夫,文官的权利是被限制住了。
也难怪皇帝们要扶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朱理程学,严厉打压提倡‘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的心学。
就算老朱把孟子从孔庙移出,删减《孟子》中不利于皇帝统治的语句,删不去文人牢记心中的孟子语录。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习惯用后世观念看待问题的朱寿,极为赞同先圣的话。如果他是官员,也会有同样的思想,做同样的事。
只不过,屁股决定脑袋。他将来是要继承皇位,总得给自个儿保留些福利。人要顺势而为,盲目地逆水而上只会平添阻力,徐徐图之。
“殿下真的不准备让榆林军参战吗?”杨一清不气馁地问。
朱寿斜眼瞧他“一边倒的战局还需要援兵?只怕榆林卫会和朵颜三卫为了抢军功打起来。”
杨一清手指动了动“永乐帝放弃河套、大宁都司等地退守长城关内,大多是因为草原不便于统治。殿下擅长于建城发展,倘若让朵颜三卫等在草原上发展势力,将来是否会威胁关内的安全?”
朱寿翻翻白眼“就知道你们这群小肚鸡肠、井底之蛙、獐头鼠目的没肚量。宁愿花费脑力想辙坑本宫,就想不到妥帖的办法防止可能的反叛吗?”
杨一清脸皮抽了抽,太子的嘴巴真毒。
“臣细看了殿下在草原推行的条例。条条框框松弛有度。上头对于反叛的处罚,只是简单的驱逐。臣认为不妥。可殿下已经歃血为盟,总不能让殿下食言。”杨一清尽量忽略太子语气中的不善。
朱寿嗤笑“‘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可写入《大明律》?”
杨一清眼角狂跳。
“别欺负本宫年幼缺乏常识。在官场,表面明确的规矩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约定成俗的潜规则。谁碰一下、违反一下都会让尔等跳脚。”朱寿嘴角扯出大大的嘲讽笑容,“阁老们应该广而吿之每位调到本宫身边的官员本宫不喜欢听臣子虚头巴脑的废话。”
杨一清抬头直视,仔细打量眼前年轻的储君。能让陛下视之麒麟儿、京官们视之如虎、将士们视之同袍、百姓们视之自家儿郎、异族视之明主的,果非常正常人。
朱寿开门见山地说“本宫会大力推进百姓之间的通婚。为了民族融洽,地方官府会对与异族通婚的年轻男女给予优惠。比方说分房、分地、减免赋税等等。”
“如果可能,本宫还想从每个民族娶位妃子充实后宫。”朱寿神往。
杨一清额头冒冷汗“殿下,皇室血脉不宜混淆。”
朱寿刮了他一眼“血脉混淆后才有了李唐皇族。难不成……”
“殿下!”谷大用远远地高呼,骑马飞驰而来。
朱寿讶然“你不是在玉龙栈吗?前方出岔子了?”
谷大用下马禀报“鞑靼新大汗图鲁博罗特暴毙。满都海太后差遣使者至玉龙栈,想送公主和亲。礼部尚书石大人命小的来询问殿下意思。”
朱寿愣了愣,然后从卫士手里抢过喇叭高喊,“花当,你家婆娘想改嫁本宫。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