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离曹州只不过一百余里,为了保持体力、马力花三个时辰行军,将士们下午就能够到达战场,趁着天黑前厮杀一个时辰完不成问题。
用不着担心满蒙骑兵前来增援,鹿邑离曹州五百里官道,闻报围攻曹州的流寇遭遇突然袭击后也得是第二天。
清军又不傻,犯得着冒着被‘红旗军’伏击的风险真为流寇出头?
孙传庭分析,清军得知来了接近三万“红旗军”精锐参与中原大战,他们的选择应该是利用机动力避战,让流寇跟我军拼消耗。
接下来满蒙骑兵是否参战就得看局势发展,我军打得越猛,流寇败得越惨,清军逃得越快,如果打得胶着,清军就会趁机捡便宜。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况且孙传庭还是经过历史验证的战略、战术高手。
黄汉同意了孙传庭的速战速决战术并且委任他部署兵力,孙传庭命令军保持匀速渡过黄河,接近到曹州三十里之时军突袭。
被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等等流寇率领的七八万人马、裹挟的近十万流民包围攻打到了第七日的曹州依旧在坚守,而且守得游刃有余。
早在流寇到达洛阳之时,谷如山、雷鸣春、王瑸等等就制定计划,意图用曹州作为钓饵大量吸引流寇前来攻打。
为了不会弄巧成拙导致钓饵被吃掉,他们商议后决定加强曹州的防御力。
王瑸率领混合千总携带弗朗机炮和两个千户卫所军进入曹州协防,使得城里的正兵达到一千五百余人,卫所军接近三千。
再加上训练中的乡勇两千多,加上朱大典组织前来搬运军需、抬伤员的民壮五千余,参与守城的人数超过一万两千。
本来以为小小曹州会唾手可得,谁知居然如此难啃,气得张献忠暴跳如雷,此时后悔主动要求做大军先锋已经晚了。
八大王是个要面子的人,如果灰溜溜带着人马退了,岂不是让靳明虎笑掉大牙?
谁知六天五夜过去了,流寇连一次冲上城头的机会都没有获得,罗汝才、刘国能等等督促麾下攻城的大头目都有些泄了气。
“打,不惜血本!”张献忠咬牙切齿发狠,他为了给麾下打气再次蛊惑道:
“兄弟们,方圆几百里的财主,官家小姐都躲在曹州城里,攻破城池酒肉、银子、大姑娘小媳妇多着呢,老子赏给你们。”
这倒不是虚言,朱大典从来没有准备弃城逃跑,秋天就在组织军民加固城池,命令撤空周边村镇的人口和粮食。
流寇刚刚发动进攻,旗卫就获知消息通知内地驻军,“红旗军”在曹州广泛宣传,不想从贼的所有人都纷纷携带家当、财物、粮食进入州城躲避战火。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山野里的村民也无事可做,只要粮食在、人在、牲口在,春天能够继续耕种,流寇过境造成的损失就在可控范围。
“红旗军”宣传之时明确告诉父老乡亲们,“汉江郡王”不会容忍流寇一直祸害到春天,已经在组织人马准备给予流寇痛击。
不少信任“红旗军”的官绅地主、老百姓携家带口躲入曹州城,寺庙、祠堂、甚至于州衙前都住满了人,城内每家每户也接纳了不少难民。
由于“红旗军”具备管理经验,只要是入城躲避战火的人口,都必须有四邻担保,然后登记户口发放粮本。
凭借户口簿、粮本上登记的人口数量,才能够购买能够维持七成饱的口粮。
经济困难的难民会得到民壮的临时工作,“红旗军”不仅仅管饭,每个月还能够得到六百文钱、五斗杂粮,有了这些粮食和钱,勉强能够维持家中三四口一天两餐。
今年秋收虽然减产四成左右,现在才是冬天,粮食告罄还不至于。
逃避战火躲入城池的难民其实没有几家是一贫如洗,绝大多数携带粮食、钱财,只要“红旗大粮行”根据配给按照一石精米两块银币的限价放粮,城内就不会因为饥饿导致陷入混乱。
如今的曹州城里军民已经高达十八万,其中十四万是外来户,粮食有二十几万石,还有不少耕牛、马驴。
为了节约地方和粮食,这几天几乎杀光了猪羊、鸡鸭犒赏参与守城的军民。
张献忠这一次倒是歪打正着,没有说错,如果流寇真的夺了曹州,粮食、美酒、花姑娘、金银财宝应有尽有。
流寇们眼睛绿了,他们发出狼嚎般的鬼叫:“兄弟们拿出真本事上去拼命啊!八大王有令,城里的美娇娘都是咱们的!杀……”
为了不把流寇们过早的惊走,曹州城头没有飘扬鲜艳夺目的红旗,正兵中的一半米尼枪手也刻意没有远射一百步外的任何目标。
乙种营主将王瑸是进入曹州城里官职最高的将领,自然指挥局,朱大典曾经细致研究过“红旗军”编制,知道一营主将至少应该相当于大明参将。
而且“红旗军”体系没有文贵武贱一说,不仅仅级别平等,待遇反而向武官倾斜。
朱大典并不是因为需要“红旗军”救命才给予王瑸尊重,还因为他跟王瑸接触了半个月,发现这位年轻将领不简单。
王瑸是大匠师、科学院院士、造船专家王玉琪的儿子,是黄汉调教了足四年的亲卫弟子。
他曾经远渡重洋跑过倭国、小吕宋、广南国,不仅仅略知天文地理,还能够谈论唐诗宋词,军事素质更是无可挑剔。
朱大典是浙江金华人,两榜进士出身,正宗的学霸,跟王瑸交流多次后经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他开始向往大洋彼岸,期待有生之年能够跟随龙武水师船队漂洋过海去美洲大陆看一看。
朱大典不是个清官,但并不表示他就是个坏人,大明朝的文官武将超过七成人贪腐,真能够做到如海瑞那般清廉的凤毛麟角。
大明朝堂上内斗不已,党同伐异愈演愈烈,有抱负、有能力、想为国家做些实事的朱大典却是官儿越做越小。
听王瑸介绍了孙传庭、陈奇瑜、温体仁、杨一鹏等等原大明高官在“红旗军”体系如鱼得水,更加坚定了投奔“汉江郡王”从头再来的心思。
用不着担心满蒙骑兵前来增援,鹿邑离曹州五百里官道,闻报围攻曹州的流寇遭遇突然袭击后也得是第二天。
清军又不傻,犯得着冒着被‘红旗军’伏击的风险真为流寇出头?
孙传庭分析,清军得知来了接近三万“红旗军”精锐参与中原大战,他们的选择应该是利用机动力避战,让流寇跟我军拼消耗。
接下来满蒙骑兵是否参战就得看局势发展,我军打得越猛,流寇败得越惨,清军逃得越快,如果打得胶着,清军就会趁机捡便宜。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况且孙传庭还是经过历史验证的战略、战术高手。
黄汉同意了孙传庭的速战速决战术并且委任他部署兵力,孙传庭命令军保持匀速渡过黄河,接近到曹州三十里之时军突袭。
被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等等流寇率领的七八万人马、裹挟的近十万流民包围攻打到了第七日的曹州依旧在坚守,而且守得游刃有余。
早在流寇到达洛阳之时,谷如山、雷鸣春、王瑸等等就制定计划,意图用曹州作为钓饵大量吸引流寇前来攻打。
为了不会弄巧成拙导致钓饵被吃掉,他们商议后决定加强曹州的防御力。
王瑸率领混合千总携带弗朗机炮和两个千户卫所军进入曹州协防,使得城里的正兵达到一千五百余人,卫所军接近三千。
再加上训练中的乡勇两千多,加上朱大典组织前来搬运军需、抬伤员的民壮五千余,参与守城的人数超过一万两千。
本来以为小小曹州会唾手可得,谁知居然如此难啃,气得张献忠暴跳如雷,此时后悔主动要求做大军先锋已经晚了。
八大王是个要面子的人,如果灰溜溜带着人马退了,岂不是让靳明虎笑掉大牙?
谁知六天五夜过去了,流寇连一次冲上城头的机会都没有获得,罗汝才、刘国能等等督促麾下攻城的大头目都有些泄了气。
“打,不惜血本!”张献忠咬牙切齿发狠,他为了给麾下打气再次蛊惑道:
“兄弟们,方圆几百里的财主,官家小姐都躲在曹州城里,攻破城池酒肉、银子、大姑娘小媳妇多着呢,老子赏给你们。”
这倒不是虚言,朱大典从来没有准备弃城逃跑,秋天就在组织军民加固城池,命令撤空周边村镇的人口和粮食。
流寇刚刚发动进攻,旗卫就获知消息通知内地驻军,“红旗军”在曹州广泛宣传,不想从贼的所有人都纷纷携带家当、财物、粮食进入州城躲避战火。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山野里的村民也无事可做,只要粮食在、人在、牲口在,春天能够继续耕种,流寇过境造成的损失就在可控范围。
“红旗军”宣传之时明确告诉父老乡亲们,“汉江郡王”不会容忍流寇一直祸害到春天,已经在组织人马准备给予流寇痛击。
不少信任“红旗军”的官绅地主、老百姓携家带口躲入曹州城,寺庙、祠堂、甚至于州衙前都住满了人,城内每家每户也接纳了不少难民。
由于“红旗军”具备管理经验,只要是入城躲避战火的人口,都必须有四邻担保,然后登记户口发放粮本。
凭借户口簿、粮本上登记的人口数量,才能够购买能够维持七成饱的口粮。
经济困难的难民会得到民壮的临时工作,“红旗军”不仅仅管饭,每个月还能够得到六百文钱、五斗杂粮,有了这些粮食和钱,勉强能够维持家中三四口一天两餐。
今年秋收虽然减产四成左右,现在才是冬天,粮食告罄还不至于。
逃避战火躲入城池的难民其实没有几家是一贫如洗,绝大多数携带粮食、钱财,只要“红旗大粮行”根据配给按照一石精米两块银币的限价放粮,城内就不会因为饥饿导致陷入混乱。
如今的曹州城里军民已经高达十八万,其中十四万是外来户,粮食有二十几万石,还有不少耕牛、马驴。
为了节约地方和粮食,这几天几乎杀光了猪羊、鸡鸭犒赏参与守城的军民。
张献忠这一次倒是歪打正着,没有说错,如果流寇真的夺了曹州,粮食、美酒、花姑娘、金银财宝应有尽有。
流寇们眼睛绿了,他们发出狼嚎般的鬼叫:“兄弟们拿出真本事上去拼命啊!八大王有令,城里的美娇娘都是咱们的!杀……”
为了不把流寇们过早的惊走,曹州城头没有飘扬鲜艳夺目的红旗,正兵中的一半米尼枪手也刻意没有远射一百步外的任何目标。
乙种营主将王瑸是进入曹州城里官职最高的将领,自然指挥局,朱大典曾经细致研究过“红旗军”编制,知道一营主将至少应该相当于大明参将。
而且“红旗军”体系没有文贵武贱一说,不仅仅级别平等,待遇反而向武官倾斜。
朱大典并不是因为需要“红旗军”救命才给予王瑸尊重,还因为他跟王瑸接触了半个月,发现这位年轻将领不简单。
王瑸是大匠师、科学院院士、造船专家王玉琪的儿子,是黄汉调教了足四年的亲卫弟子。
他曾经远渡重洋跑过倭国、小吕宋、广南国,不仅仅略知天文地理,还能够谈论唐诗宋词,军事素质更是无可挑剔。
朱大典是浙江金华人,两榜进士出身,正宗的学霸,跟王瑸交流多次后经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他开始向往大洋彼岸,期待有生之年能够跟随龙武水师船队漂洋过海去美洲大陆看一看。
朱大典不是个清官,但并不表示他就是个坏人,大明朝的文官武将超过七成人贪腐,真能够做到如海瑞那般清廉的凤毛麟角。
大明朝堂上内斗不已,党同伐异愈演愈烈,有抱负、有能力、想为国家做些实事的朱大典却是官儿越做越小。
听王瑸介绍了孙传庭、陈奇瑜、温体仁、杨一鹏等等原大明高官在“红旗军”体系如鱼得水,更加坚定了投奔“汉江郡王”从头再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