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地方官任命的问题,崇祯还心存希望,再次询问“汉江郡王”何时能够调兵入陕剿灭流寇。
张凤翼干脆给予明确答复,平辽后“红旗军”会挟大胜满蒙骑兵的余威参与平叛。
北方一直是大明防御重点,首都选择在燕京的目的就是天子守国门。
如今山海关、天津卫、薊镇、山西镇、宣大都在“红旗军”实际掌握中,国门实际上都被“汉江郡王”控制。
崇祯虽然是个军事小白,但他不是弱智,心里明白着呢!
黄汉如果真选择跟朝廷反目,三天内就能挥师十万包围京城,京师军民恐怕没几个愿意守城跟“红旗军”对抗,被一鼓而下大有可能。
事到如今怎么办,唯有赌自己拥有大义,是大明二百几十年基业的传承人,“汉江郡王”担心坏了名声不造反。
崇祯之所以满足黄汉索要海南岛管理权的要求,很大原因是出于安抚目的。
毕竟他否决了赐予黄汉藩王爵位,拒绝了“汉王”的册封。
虽然海南岛上的文官武将依旧是大明官员,但是只要“红旗军”入住海南岛,那里就会执行跟“汉江省”一样的法度。
积极配合的官员会享受“红旗军”体系的高俸禄,消极的官员会被架空,他们当然只能够拿到大明官员的正常待遇。
黄汉实际控制海南岛后,会给当地土著带来福音。
今非昔比,“红旗军”驻岛官兵会采取赎买、租用的方式进行土改,每家每户拥有的田亩数不得超过一百亩。
经过调剂,也因为亚热带田亩两熟、三熟的比比皆是,因此以一户拥有基本农田二十亩为基数。
海南岛多山,明朝时期开发不足,耕地资源比较少,如何解决人多地少的土地矛盾?怎么才能够让农民安心种地?
怎么能够让山民感受到实惠?
废除苛捐杂税,投资采掘业给出大量工作岗位,招募水手为商船、渔业船工作,建设大型水泥厂、钢铁厂消化壮劳力。
加大商业往来,增加用于客运、货运的大海船,使得运输方便快捷。
贴补客运使得商贾、百姓承受得起出行所费,让海南岛跟“两京十四省”往来更加密切。
积攒了实力,拥有了资本后,还可以大量雇佣劳动力加强基本建设投资,甚至于可以修建环绕海南岛的混凝土大马路。
飞剪式船型已经在体系内的船坞大力推广,加上轮桨技术,获得每小时十海里以上的速度逐渐正常化,使得航行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
“汉江大学”的蒸汽机项目取得了不少里程碑意义的胜利,相信用不了太久,蒸汽机轮船就会横空出世。
天津卫到达琼州不超过三千海里,以平均航速十到十五节推算,届时一艘排水量三千吨的游轮从天津卫出发,抵达琼州港口半个月时间左右就够了。
闭塞会导致贫穷落后,开放才会带来繁荣和富裕。鼓励人员往来,增进了解,自然能够吸引资本。
相信不出十年,琼州府再也不可能一穷二白,一定会成为北方达官贵人休闲度假的一个好去处。
卢象升胸有大志,不会介意调任雷、琼巡抚品级反而低了一两级,能够做到自己是块转,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上的卢象升应该是在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底战死在巨鹿。
由于黄汉影响了历史,如今不可能,清军在战略上已经处于被动,没有能力打到巨鹿。
即便卢象升还会如同历史般领兵出战,黄汉也不会让历史悲剧上演。
来到这一世就是为了改变历史,如今已经改变了郑国昌、孙传庭、陈奇瑜、刘之伦、毛承禄、阎应元等等诸多人的命运,为何要缺席了卢象升?
届时为了救下卢象升,宁可缓一缓将要发动的平辽大战也得提前入关跟流寇、建奴大战一场。
没什么大不了,就是让崇德多出一年准备时间而已,只要适当调整部署,对于最后的结局不会造成大影响。
这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源自于超越这个时代人近四百年的见识。
相对于知识,见识更加重要,满清的那一套完是历史的倒退,之所以得了汉人花花江山,用运气爆棚来解释毫不为过。
野蛮征服了文明带来的恶果显而易见,靠血腥杀戮得了便宜的野蛮人怎么可能尊重知识?
奴酋们为了统治不遗余力愚民,大明的科技书被满清焚毁得干干净净,独独束缚思想的糟粕封建礼教书籍被完整保留。
黄汉引导体系内军民开眼看世界,不遗余力培养人才,拥有的领地面积和人口已经远超过伪满清国,经济实力是建奴的十几倍甚至于更多,拥有的知识青年军人数量不低于建奴披甲人。
基数大了,势头更猛,黄汉、红歹是同样发展一年,“红旗军”体系提升的综合实力不可同日而语,晚一年平辽,把握性更加大。
“红旗军”早在几年前就染指黄河北,在顺德府、卫辉府经营多年,不仅仅群众基础好,还有忠义堡、侯家庄这两座唇齿相依的堡垒可以坚守。
即便在今年冬天,流寇、清军联合发动进攻,明军死守黄河北的实力还是有的,况且卢象升已经失去了兵权,不可能参战。
而且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圣旨已经下达,以卢象升的速度,十一月底至多十二月处就应该抵达海口所城,不会出现在巨鹿附近。
黄汉早就谋划着把卢象升纳入麾下,只是不知道没有了巨鹿之战,卢象升是否能够避免壮年早逝的命运,不管怎样,熬过今年,到了崇祯十二年就会真相大白。
卢象升一旦到任就会看见到处大兴土木的琼州府,就能感觉到这里的勃勃生机。
他接触到“红旗军”将士们后肯定会被耳濡目染,届时向他透露出“红旗军”立足琼州府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橡胶种植地,还是为了收复交趾故土一定能够收到奇效。
。
张凤翼干脆给予明确答复,平辽后“红旗军”会挟大胜满蒙骑兵的余威参与平叛。
北方一直是大明防御重点,首都选择在燕京的目的就是天子守国门。
如今山海关、天津卫、薊镇、山西镇、宣大都在“红旗军”实际掌握中,国门实际上都被“汉江郡王”控制。
崇祯虽然是个军事小白,但他不是弱智,心里明白着呢!
黄汉如果真选择跟朝廷反目,三天内就能挥师十万包围京城,京师军民恐怕没几个愿意守城跟“红旗军”对抗,被一鼓而下大有可能。
事到如今怎么办,唯有赌自己拥有大义,是大明二百几十年基业的传承人,“汉江郡王”担心坏了名声不造反。
崇祯之所以满足黄汉索要海南岛管理权的要求,很大原因是出于安抚目的。
毕竟他否决了赐予黄汉藩王爵位,拒绝了“汉王”的册封。
虽然海南岛上的文官武将依旧是大明官员,但是只要“红旗军”入住海南岛,那里就会执行跟“汉江省”一样的法度。
积极配合的官员会享受“红旗军”体系的高俸禄,消极的官员会被架空,他们当然只能够拿到大明官员的正常待遇。
黄汉实际控制海南岛后,会给当地土著带来福音。
今非昔比,“红旗军”驻岛官兵会采取赎买、租用的方式进行土改,每家每户拥有的田亩数不得超过一百亩。
经过调剂,也因为亚热带田亩两熟、三熟的比比皆是,因此以一户拥有基本农田二十亩为基数。
海南岛多山,明朝时期开发不足,耕地资源比较少,如何解决人多地少的土地矛盾?怎么才能够让农民安心种地?
怎么能够让山民感受到实惠?
废除苛捐杂税,投资采掘业给出大量工作岗位,招募水手为商船、渔业船工作,建设大型水泥厂、钢铁厂消化壮劳力。
加大商业往来,增加用于客运、货运的大海船,使得运输方便快捷。
贴补客运使得商贾、百姓承受得起出行所费,让海南岛跟“两京十四省”往来更加密切。
积攒了实力,拥有了资本后,还可以大量雇佣劳动力加强基本建设投资,甚至于可以修建环绕海南岛的混凝土大马路。
飞剪式船型已经在体系内的船坞大力推广,加上轮桨技术,获得每小时十海里以上的速度逐渐正常化,使得航行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
“汉江大学”的蒸汽机项目取得了不少里程碑意义的胜利,相信用不了太久,蒸汽机轮船就会横空出世。
天津卫到达琼州不超过三千海里,以平均航速十到十五节推算,届时一艘排水量三千吨的游轮从天津卫出发,抵达琼州港口半个月时间左右就够了。
闭塞会导致贫穷落后,开放才会带来繁荣和富裕。鼓励人员往来,增进了解,自然能够吸引资本。
相信不出十年,琼州府再也不可能一穷二白,一定会成为北方达官贵人休闲度假的一个好去处。
卢象升胸有大志,不会介意调任雷、琼巡抚品级反而低了一两级,能够做到自己是块转,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史上的卢象升应该是在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底战死在巨鹿。
由于黄汉影响了历史,如今不可能,清军在战略上已经处于被动,没有能力打到巨鹿。
即便卢象升还会如同历史般领兵出战,黄汉也不会让历史悲剧上演。
来到这一世就是为了改变历史,如今已经改变了郑国昌、孙传庭、陈奇瑜、刘之伦、毛承禄、阎应元等等诸多人的命运,为何要缺席了卢象升?
届时为了救下卢象升,宁可缓一缓将要发动的平辽大战也得提前入关跟流寇、建奴大战一场。
没什么大不了,就是让崇德多出一年准备时间而已,只要适当调整部署,对于最后的结局不会造成大影响。
这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源自于超越这个时代人近四百年的见识。
相对于知识,见识更加重要,满清的那一套完是历史的倒退,之所以得了汉人花花江山,用运气爆棚来解释毫不为过。
野蛮征服了文明带来的恶果显而易见,靠血腥杀戮得了便宜的野蛮人怎么可能尊重知识?
奴酋们为了统治不遗余力愚民,大明的科技书被满清焚毁得干干净净,独独束缚思想的糟粕封建礼教书籍被完整保留。
黄汉引导体系内军民开眼看世界,不遗余力培养人才,拥有的领地面积和人口已经远超过伪满清国,经济实力是建奴的十几倍甚至于更多,拥有的知识青年军人数量不低于建奴披甲人。
基数大了,势头更猛,黄汉、红歹是同样发展一年,“红旗军”体系提升的综合实力不可同日而语,晚一年平辽,把握性更加大。
“红旗军”早在几年前就染指黄河北,在顺德府、卫辉府经营多年,不仅仅群众基础好,还有忠义堡、侯家庄这两座唇齿相依的堡垒可以坚守。
即便在今年冬天,流寇、清军联合发动进攻,明军死守黄河北的实力还是有的,况且卢象升已经失去了兵权,不可能参战。
而且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圣旨已经下达,以卢象升的速度,十一月底至多十二月处就应该抵达海口所城,不会出现在巨鹿附近。
黄汉早就谋划着把卢象升纳入麾下,只是不知道没有了巨鹿之战,卢象升是否能够避免壮年早逝的命运,不管怎样,熬过今年,到了崇祯十二年就会真相大白。
卢象升一旦到任就会看见到处大兴土木的琼州府,就能感觉到这里的勃勃生机。
他接触到“红旗军”将士们后肯定会被耳濡目染,届时向他透露出“红旗军”立足琼州府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橡胶种植地,还是为了收复交趾故土一定能够收到奇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