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更不得了,本就是当地名门望族,田地隐户样样没少,本族出的进士多,朝堂上有人,田地在家族进士们的照料下不用交税,各大世家相互联姻,盘亘在朝堂上,最后还豢养私兵。
你说圣人能忍吗?
当然能忍了,不然能忍到现在?
孟家就是这样的存在。
整个承安府,除了林家,就是她孟家一手遮天。
如果不是木析另辟蹊径,乘其不备打下了基础,朝廷借机断她左右手,孟林两家的存在,朝廷不能拿她们如何。
哪怕北林的总兵是朝廷的人,也不能轻易动手,因为不是同一个民族,轻易间派兵镇压,那就不是一个适得其反能形容的了,这是直接逼反。
虽然文岭州是朝廷直辖,但圣人给了木析最大范围的权利,她手底下文岭的官员任免,她有最大的任免权,其次才是吏部。
木析在锦衣卫考察过赵县丞后,直接把她提到了知县的位置。
现在她手底下是五个县,五个县的知县她都看过了,可以确认的是其中至少两个知县是孟同知的人。
至少是孟同知同一条船上,绝对下不来的人。
这些人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木析找到机会收拾的,好一点的调走,倒霉一点的进去吃国家饭,运气一般的要就给小鞋子穿。
剩下几个都是墙头草,风往哪吹往哪倒,现在是木析势大,那就听她的,但是孟同知强硬要求她们的时候,她们也不会拒绝。
木析就笑了,她看起来就像那么好说话的人?
木析直接派下去的原赵县丞,现在的赵知县倒是她的人,说啥干啥。
但这位完全是靠着木析的,底子太薄,有时候还要木析反过来给她撑腰,说实话,木析后面看到她来就想跑。
因为又是来哭诉的。
她现在了解当初孟同知看到她的心情,确实非常不耐烦,毕竟她也很忙,没那么多功夫天天处理知县之间那点破事。
后来木析找了个机会,把第一个带头给她造麻烦的知县调离了文岭州。
剩下的几个就安静下来了,木析想着,至少能安静下来几个月吧?
她确实是很忙的。
原文岭县的成功模式,并不能适用于如今的文岭州,首先她做不到用手里头的银子建新城镇,安置完整个州的流民山民。
这是不可能的。
其次她也不可能真的只照顾山民流民,只让这些人吃到政策福利。
之前只是一个小穷县,没人关注,现在是直辖州,可以说整个朝堂的目光都汇聚在这里,她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样随心所欲。
她只能把开荒权给其他的隐户山民,根据之前的经验,最快的安置好其他隐户,提高文岭州的粮食产量。
等那些隐户山民有了田,有了宅基地,有了粮食,自然而然的自己就会建成房子。
木析唯一的要求就是建成房子之前,要符合官府的要求去建房,因为要官府去合理规划城镇。
文岭州内隐户数量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地势力。
木析不敢说让隐户从此消失,因为随着一个朝廷走向末期,那个时候成为隐户是无资产的百姓唯一的生存方式。
某种意义上,那个时候的隐户是合理存在的。
但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隐户的存在是不合理的。
这个朝廷,目前来说是年轻且健康的,在任的圣人也清醒能干,算是一代明主。
这个时候出现这种规模数量的隐户,是真的不合理。
木析想让这些人走向明处,想让他们拥有立身之本,她不敢说以后长远来看这一定是一件好事,但目前来看百利而无一害。
她能保证,那些因为她走到明处的百姓,她活着的时候,她们的将来只会比过去更好。
目前文岭药材供应基地,孟同知拿不到任何好处,也没办法安.插.进去自己的人。
而拿着这个聚宝盆,木析有底气让任何的敌对势力化敌为友,当然,除了孟家,因为她们的胃口实在太大了。
木析不可能让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大好局面,成为孟家发家致富的工具。
孟同知再次看到她,笑吟吟的拱手道:“恭喜知州大人了。”
木析浅笑回礼。
现在她的手底下有三个副官,也就是州同知,相当于副知州,文岭州的州同知定正六品。
孟同知、胡同知、许同知每人手底下分管一州内一部分事宜,算是为知州分担公务。
马判官,本定从七品,文岭州内定正七品官员,与同知分管州内督粮、捕盗、水利诸事。
第63章 马判官
医药署被木析把持的紧紧的。
从选人,到用人,到每一个流程,都绝不给任何人多余的念想。
孟同知几次三番想安.插.人手进去未果,之后碰到木析,周身的气压就越来越低。
孟同知皮笑肉不笑的道:“大人不觉得吃相太难看了吗?自己吃肉,汤都不给大家喝上一口。”
一旁州衙的几位属官也竖起耳朵,偷偷关注知州大人跟孟同知的交锋。
感情上,她们对木析这位一手把文岭扶起来的知州极为敬佩,好感度不低。
但这不影响她们对医药署利益的眼馋。
实话实说,她们对木析一点好处都不肯让出颇有微词,要不是眼看着知州势大,又确实抓不住知州的把柄,她们铁定是想把知州压下去,共享医药署的利润。
--
你说圣人能忍吗?
当然能忍了,不然能忍到现在?
孟家就是这样的存在。
整个承安府,除了林家,就是她孟家一手遮天。
如果不是木析另辟蹊径,乘其不备打下了基础,朝廷借机断她左右手,孟林两家的存在,朝廷不能拿她们如何。
哪怕北林的总兵是朝廷的人,也不能轻易动手,因为不是同一个民族,轻易间派兵镇压,那就不是一个适得其反能形容的了,这是直接逼反。
虽然文岭州是朝廷直辖,但圣人给了木析最大范围的权利,她手底下文岭的官员任免,她有最大的任免权,其次才是吏部。
木析在锦衣卫考察过赵县丞后,直接把她提到了知县的位置。
现在她手底下是五个县,五个县的知县她都看过了,可以确认的是其中至少两个知县是孟同知的人。
至少是孟同知同一条船上,绝对下不来的人。
这些人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木析找到机会收拾的,好一点的调走,倒霉一点的进去吃国家饭,运气一般的要就给小鞋子穿。
剩下几个都是墙头草,风往哪吹往哪倒,现在是木析势大,那就听她的,但是孟同知强硬要求她们的时候,她们也不会拒绝。
木析就笑了,她看起来就像那么好说话的人?
木析直接派下去的原赵县丞,现在的赵知县倒是她的人,说啥干啥。
但这位完全是靠着木析的,底子太薄,有时候还要木析反过来给她撑腰,说实话,木析后面看到她来就想跑。
因为又是来哭诉的。
她现在了解当初孟同知看到她的心情,确实非常不耐烦,毕竟她也很忙,没那么多功夫天天处理知县之间那点破事。
后来木析找了个机会,把第一个带头给她造麻烦的知县调离了文岭州。
剩下的几个就安静下来了,木析想着,至少能安静下来几个月吧?
她确实是很忙的。
原文岭县的成功模式,并不能适用于如今的文岭州,首先她做不到用手里头的银子建新城镇,安置完整个州的流民山民。
这是不可能的。
其次她也不可能真的只照顾山民流民,只让这些人吃到政策福利。
之前只是一个小穷县,没人关注,现在是直辖州,可以说整个朝堂的目光都汇聚在这里,她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样随心所欲。
她只能把开荒权给其他的隐户山民,根据之前的经验,最快的安置好其他隐户,提高文岭州的粮食产量。
等那些隐户山民有了田,有了宅基地,有了粮食,自然而然的自己就会建成房子。
木析唯一的要求就是建成房子之前,要符合官府的要求去建房,因为要官府去合理规划城镇。
文岭州内隐户数量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地势力。
木析不敢说让隐户从此消失,因为随着一个朝廷走向末期,那个时候成为隐户是无资产的百姓唯一的生存方式。
某种意义上,那个时候的隐户是合理存在的。
但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隐户的存在是不合理的。
这个朝廷,目前来说是年轻且健康的,在任的圣人也清醒能干,算是一代明主。
这个时候出现这种规模数量的隐户,是真的不合理。
木析想让这些人走向明处,想让他们拥有立身之本,她不敢说以后长远来看这一定是一件好事,但目前来看百利而无一害。
她能保证,那些因为她走到明处的百姓,她活着的时候,她们的将来只会比过去更好。
目前文岭药材供应基地,孟同知拿不到任何好处,也没办法安.插.进去自己的人。
而拿着这个聚宝盆,木析有底气让任何的敌对势力化敌为友,当然,除了孟家,因为她们的胃口实在太大了。
木析不可能让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大好局面,成为孟家发家致富的工具。
孟同知再次看到她,笑吟吟的拱手道:“恭喜知州大人了。”
木析浅笑回礼。
现在她的手底下有三个副官,也就是州同知,相当于副知州,文岭州的州同知定正六品。
孟同知、胡同知、许同知每人手底下分管一州内一部分事宜,算是为知州分担公务。
马判官,本定从七品,文岭州内定正七品官员,与同知分管州内督粮、捕盗、水利诸事。
第63章 马判官
医药署被木析把持的紧紧的。
从选人,到用人,到每一个流程,都绝不给任何人多余的念想。
孟同知几次三番想安.插.人手进去未果,之后碰到木析,周身的气压就越来越低。
孟同知皮笑肉不笑的道:“大人不觉得吃相太难看了吗?自己吃肉,汤都不给大家喝上一口。”
一旁州衙的几位属官也竖起耳朵,偷偷关注知州大人跟孟同知的交锋。
感情上,她们对木析这位一手把文岭扶起来的知州极为敬佩,好感度不低。
但这不影响她们对医药署利益的眼馋。
实话实说,她们对木析一点好处都不肯让出颇有微词,要不是眼看着知州势大,又确实抓不住知州的把柄,她们铁定是想把知州压下去,共享医药署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