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页
这时反应过来的青衣女子也来到了小苏的身边,扶着她上下大打量,“小苏你没事吧?”
小苏摇摇头,似乎有些惊魂未定。
“没伤到人吧?”马车里的人声音还是淡淡的,听不出喜怒。
言生又打量了小苏一遍,“回公子,没有。”
“以后小心一些,走吧。”
“是,公子。”言生应了一声,看了一眼小苏,“以后走路看着一点,你一娇娇弱弱的小姑娘,被撞到了受伤疼的不还是你自己吗?
你骨头再硬比得过马车和马吗?再说了,京城贵人多,万一冲撞了别人,有你好受的!”
言生说完拽了拽缰绳,准备继续走。
回过神来的小苏急忙喊住了他,“柳公子等一下。”
听到喊自己,马车里的人掀开了车帘,不是柳暮青又是谁,“何事?”
“表柳公子,我们……我们……”围观的人有些多,小苏有些不好意思,加上又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和一个男子说话,紧张得话都不知道要该怎样说。
青衣女子见状,拍拍她的肩膀,然后上前一步,对马车里的人微微福了福,“表……”
青衣女子想喊柳暮青表哥,又觉得两人从未见过面,顾柳两家也是多年没有来往,又急忙改口,“柳公子,小女子清歌来自渭州顾家,因家中遭遇变故,母亲说年少时于姑母有一份救命的恩情,故临终前让我来京城寻求姑母庇佑。”
青衣女子说着还拿出一块质地上乘的玉佩,“这是当年姑母留给母亲的信物,说是他日有困难可来京城寻她。”
看得出来玉佩对青衣女子很重要,用帕子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主仆两人都如此落魄困难了,也没有变卖或者典当。
“渭州顾家?”柳暮青接过她手里的玉佩仔细看了看,“这块玉佩我母亲也有一块,莫非你口中的姑母就是我母亲?”
青衣女子摇摇头,“这个清歌不知,家母只说姑母是镇……柳家的夫人,让我拿着玉佩来寻她。”
“渭州顾家?渭州?”柳暮青支着脑袋想了想,“我想起来了,大概十多年前,母亲确实去过一次渭州,当时发生一些意外,幸得顾家舅母所救,才得以平安,你就是顾家舅母的女儿?”
顾清歌点点头。
柳暮青打量了一下两人“你们千里迢迢从渭州来京城,难道没听说柳家的事吗?”
“是这样的……”闻言,顾清歌把之前小苏对面摊老板娘的那一番说辞对柳暮青说了一遍。
“很抱歉,我不知道姑母已经……如果柳公子觉得不便,就当清歌没有来过京城,清歌不会过多打扰的。”
“顾家舅母……母亲……唉……”柳暮青想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叹了口气,对顾清歌道:“顾姑娘多虑了,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母亲如今不在京城,我作为儿子,自是该替她偿还这份恩情的,你们既已千里迢迢寻来,那就随我一起回柳家吧。”
末了,又加了一句,“不过如今的柳家已经不是从前的柳家了,可能会有照顾不周之处,届时还请二位姑娘多多担待。”
顾清歌感激的福了福,“柳公子客气了,如今能有一个安生之所,清歌就已经感激不尽了,其他的,不敢再奢望。”
“上车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好地方,有什么话回府再说。”说完怕她和旁人误会,又加了一句,“顾姑娘别误会,柳府距离这里有些远,坐马车要快一些,你和你的丫鬟都一起上来吧。”
“多谢柳公子。”顾清歌说着扶着小苏的手就要上马车,看到面摊的老板娘,又有些为难的跟柳暮青开口,“柳公子,我们刚刚在这个婶子这里吃了面,钱还没给完,能否……”
顾清歌的话还没说完,柳暮青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言生,去帮顾姑娘把面钱付了。”
“多谢柳公子。”顾清歌说完扶着小苏的手上了马车。
顾清歌踏上马车的时候,一阵风吹来,吹起她的面纱,露出了半张脸,如果在场的人之前见过柳颜夕,就会发现,这个柳暮青的远房表妹顾清歌跟柳颜夕有几分相似。
以前的柳颜夕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加上出嫁之前经常去慈幼院,在场的老百姓中自然是有人见过她的。
“哎,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柳家的表小姐有点儿像已故的太子妃啊?”
说话的是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婶,说完想要再仔细看看,顾清歌已经进了马车,言生拽了拽缰绳,赶着马车很快离开了。
“像已故的太子妃?你会不会是看错了?”边上一个同样挎着菜篮子的小媳妇有些怀疑的开口。
大婶坚定的摇摇头,“不可能,我见过已故的太子妃几次,确实有点儿像。”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太子妃其实没死……”边上一个牵着孩子的妇人凑到两人面前小声的说道。
不过话没说完,就被最挎着菜篮子的大婶打断了,“我可没有这个意思啊,我只是说她和前太子妃有些相似,并未说他们是同一个人,前太子妃自缢身亡可是官府盖棺定论的,你这样说是质疑官府,你不想活了?就算你不相信官府,总该相信陛下和摄政王殿下吧!”
顿了顿,又道:“这天下不是血亲也有长的相似的人,有些话没有证据还是不要乱说,否则害人害己!”
--
小苏摇摇头,似乎有些惊魂未定。
“没伤到人吧?”马车里的人声音还是淡淡的,听不出喜怒。
言生又打量了小苏一遍,“回公子,没有。”
“以后小心一些,走吧。”
“是,公子。”言生应了一声,看了一眼小苏,“以后走路看着一点,你一娇娇弱弱的小姑娘,被撞到了受伤疼的不还是你自己吗?
你骨头再硬比得过马车和马吗?再说了,京城贵人多,万一冲撞了别人,有你好受的!”
言生说完拽了拽缰绳,准备继续走。
回过神来的小苏急忙喊住了他,“柳公子等一下。”
听到喊自己,马车里的人掀开了车帘,不是柳暮青又是谁,“何事?”
“表柳公子,我们……我们……”围观的人有些多,小苏有些不好意思,加上又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和一个男子说话,紧张得话都不知道要该怎样说。
青衣女子见状,拍拍她的肩膀,然后上前一步,对马车里的人微微福了福,“表……”
青衣女子想喊柳暮青表哥,又觉得两人从未见过面,顾柳两家也是多年没有来往,又急忙改口,“柳公子,小女子清歌来自渭州顾家,因家中遭遇变故,母亲说年少时于姑母有一份救命的恩情,故临终前让我来京城寻求姑母庇佑。”
青衣女子说着还拿出一块质地上乘的玉佩,“这是当年姑母留给母亲的信物,说是他日有困难可来京城寻她。”
看得出来玉佩对青衣女子很重要,用帕子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主仆两人都如此落魄困难了,也没有变卖或者典当。
“渭州顾家?”柳暮青接过她手里的玉佩仔细看了看,“这块玉佩我母亲也有一块,莫非你口中的姑母就是我母亲?”
青衣女子摇摇头,“这个清歌不知,家母只说姑母是镇……柳家的夫人,让我拿着玉佩来寻她。”
“渭州顾家?渭州?”柳暮青支着脑袋想了想,“我想起来了,大概十多年前,母亲确实去过一次渭州,当时发生一些意外,幸得顾家舅母所救,才得以平安,你就是顾家舅母的女儿?”
顾清歌点点头。
柳暮青打量了一下两人“你们千里迢迢从渭州来京城,难道没听说柳家的事吗?”
“是这样的……”闻言,顾清歌把之前小苏对面摊老板娘的那一番说辞对柳暮青说了一遍。
“很抱歉,我不知道姑母已经……如果柳公子觉得不便,就当清歌没有来过京城,清歌不会过多打扰的。”
“顾家舅母……母亲……唉……”柳暮青想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叹了口气,对顾清歌道:“顾姑娘多虑了,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母亲如今不在京城,我作为儿子,自是该替她偿还这份恩情的,你们既已千里迢迢寻来,那就随我一起回柳家吧。”
末了,又加了一句,“不过如今的柳家已经不是从前的柳家了,可能会有照顾不周之处,届时还请二位姑娘多多担待。”
顾清歌感激的福了福,“柳公子客气了,如今能有一个安生之所,清歌就已经感激不尽了,其他的,不敢再奢望。”
“上车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好地方,有什么话回府再说。”说完怕她和旁人误会,又加了一句,“顾姑娘别误会,柳府距离这里有些远,坐马车要快一些,你和你的丫鬟都一起上来吧。”
“多谢柳公子。”顾清歌说着扶着小苏的手就要上马车,看到面摊的老板娘,又有些为难的跟柳暮青开口,“柳公子,我们刚刚在这个婶子这里吃了面,钱还没给完,能否……”
顾清歌的话还没说完,柳暮青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言生,去帮顾姑娘把面钱付了。”
“多谢柳公子。”顾清歌说完扶着小苏的手上了马车。
顾清歌踏上马车的时候,一阵风吹来,吹起她的面纱,露出了半张脸,如果在场的人之前见过柳颜夕,就会发现,这个柳暮青的远房表妹顾清歌跟柳颜夕有几分相似。
以前的柳颜夕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小姐,加上出嫁之前经常去慈幼院,在场的老百姓中自然是有人见过她的。
“哎,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柳家的表小姐有点儿像已故的太子妃啊?”
说话的是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婶,说完想要再仔细看看,顾清歌已经进了马车,言生拽了拽缰绳,赶着马车很快离开了。
“像已故的太子妃?你会不会是看错了?”边上一个同样挎着菜篮子的小媳妇有些怀疑的开口。
大婶坚定的摇摇头,“不可能,我见过已故的太子妃几次,确实有点儿像。”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太子妃其实没死……”边上一个牵着孩子的妇人凑到两人面前小声的说道。
不过话没说完,就被最挎着菜篮子的大婶打断了,“我可没有这个意思啊,我只是说她和前太子妃有些相似,并未说他们是同一个人,前太子妃自缢身亡可是官府盖棺定论的,你这样说是质疑官府,你不想活了?就算你不相信官府,总该相信陛下和摄政王殿下吧!”
顿了顿,又道:“这天下不是血亲也有长的相似的人,有些话没有证据还是不要乱说,否则害人害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