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
“你和翠姝把府邸打扫干净了?”照原主妹妹那性子,定会时不时的过来看看她,好些天没见着翠姝了,满星没想到小妹偷偷的帮她打扫屋子去了。
“这些日子夫人忙,承启公子就把府邸的钥匙给了瑞南娘和我。”
“承启让你和翠姝过去打扫的吗?”
“是。”燕婶子觉得夫人的两个儿子都挺贴心的。
“这孩子,也不知道跟我说一下。”满星看了灶房一眼,便笑对着燕婶子道:“那咱们今天就搬家。”
“好,我这就去跟老头子说一声。”燕婶子高兴的进了做咕咚羹的厢房叫燕伯。
“娘。”卫承启和卫承佑从灶房里出来。
俩兄弟都已用过早饭,一个准备上差,一个虽然不再去特产铺,但早上还是要和合伙人阿建和阿谷一起去做一个时辰的生意再回来。
满星送着俩个儿子出去,将搬家的事说了下。
“真的?”卫承佑欢跳起来:“咱们要去新家住了?我听睿才(蒙子平儿子)说府邸是三进深的,可大了。”
“睿才也去过新府邸吗?”满星微奇,看着小儿子这神情,似乎和蒙睿才挺亲近。
“燕婶子和姨母在清扫新府邸时,他和瑞南去帮过搬东西。”卫承佑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好几次的特产干货都是晚上进的城,他给我们开的小城门。”
卫承佑嘿嘿一笑:“后来在家里遇上了,才知道我们还有点关系。所以每晚进城时,我们都会聊会天。”
还有这么一件事啊,满星点点头,她对蒙睿才这个孩子第一眼的感觉还不坏,但有蒙子平那样的父亲,并不希望孩子们和他有过多的往来。
暂时先看看吧。
就在母子三人出门时,一辆马车停在了宅子面前,是国公府的马车,殷景澄从马车上下来:“承启哥,承佑,姑姑。”
“景澄,你是不是长高了?”满星觉得小公子比先前长了些。
“姑姑,等过了年,说不定我跟承启哥一样高了。”殷景澄走到卫承启身边比了比,矮了半个头,哼哼,等着。
“你跟我二哥怎么比啊?你该跟我比。”卫承佑这会比殷景澄高出了那么点。
殷景澄嘴一撇,他的目标是卫承启。
“你来的正好,我们今天要搬家,你这马车就留下来给我娘搬运东西吧。”卫承启在旁道。
“没问题。”
有了国公府的马车拉东西,确实省了不少的力。
这一路,很是顺利的到了「鹿子巷」的府邸,府邸的大门和斐宅差不多,是员外这类殷实人家住的宅子。
燕伯拿出钥匙去开了门,燕婶子和「醉霄楼」的俩个伙计开始往里搬东西。
大门进去是「垂花门」,「垂花门」后面是正房,耳房,东西厢房的四合院,再后面是后罩房,是越城最为经典的三进四合院。
“先把承启的书籍和衣物放到西厢房靠正房这间。”满星对着搬东西的俩伙计道:“承佑的东西放到西厢房靠耳房的这间。”
“是。”
正搬着东西的燕婶子顶了顶老伴的胳膊,奇道:“夫人怎么不让承启公子住东厢房?”
燕伯呵呵一笑:“你忘了在剡城还有咱们的大公子呢。”长子一般都住东厢。
燕婶子恍然,拍拍头,她怎么忘了还有位大公子呢。
“底料的东西都搬到后面的后罩房吧。”满星想了想说。
燕伯一听,赶紧过来道:“夫人,后罩房得给留在剡城的两位长房姑娘住啊。”
长房?突然听到这么宅斗的一个专业用词,满星怔了下后才懂得燕伯的意思,长房的两位姑娘不就是她那可爱的菱儿和小团子么。
在这个时代,后罩房也就是三进四合院的最后一排是给未出阁的姑娘家们住的。
“燕伯,她们还小呢,菱儿过了年也不过四周岁,小团子还不会走路。”满星觉得安排的早了点。
“两位姑娘虽小,日后会有婢子或是嬷嬷陪伴着住,厢房外男进进出出总归是不方便的。”燕伯道。
唔,满星觉得燕伯想的远了点。不过,燕伯这样想是对的,古代男女七岁不同席,不共食,虽说乡下没这么多规矩,但来了这里,老二又是做官的,日子越过越好,以后菱儿和团儿的身份当然也是水涨船高,该学的礼仪,该守的规矩,都要排上日程。
这也是当初满星不安排菱儿去读书的原因,穷苦人家的儿女有一技之能比起读书识字更实用。
现在不一样了。
这时代对女子的那些要求要学,只有与时代共存,才能生活的更好。
读书识字也要跟上,知识可以支撑起对世界万物的正确认知。
第464章 家和作坊不设在一起
最终,满星决定再重新去找个可以做底料的小作坊。
家和作坊不设在一起。
卫承佑回来时,蒙翠姝也来了。
蒙翠姝买菜时看到小外甥和阿建阿谷在卖特产,才知道大姐家搬家,自然是过来帮忙。
人一多,一个早上而已,所有的东西都搬了过来并且清理出来。
用过午饭后,燕伯就带着俩伙计去做底料,没找到合适的屋子前就暂时放在租的宅子里继续做着。
满星,燕婶子和蒙翠姝三人将新府邸里里外外再次清扫了下。
--
“这些日子夫人忙,承启公子就把府邸的钥匙给了瑞南娘和我。”
“承启让你和翠姝过去打扫的吗?”
“是。”燕婶子觉得夫人的两个儿子都挺贴心的。
“这孩子,也不知道跟我说一下。”满星看了灶房一眼,便笑对着燕婶子道:“那咱们今天就搬家。”
“好,我这就去跟老头子说一声。”燕婶子高兴的进了做咕咚羹的厢房叫燕伯。
“娘。”卫承启和卫承佑从灶房里出来。
俩兄弟都已用过早饭,一个准备上差,一个虽然不再去特产铺,但早上还是要和合伙人阿建和阿谷一起去做一个时辰的生意再回来。
满星送着俩个儿子出去,将搬家的事说了下。
“真的?”卫承佑欢跳起来:“咱们要去新家住了?我听睿才(蒙子平儿子)说府邸是三进深的,可大了。”
“睿才也去过新府邸吗?”满星微奇,看着小儿子这神情,似乎和蒙睿才挺亲近。
“燕婶子和姨母在清扫新府邸时,他和瑞南去帮过搬东西。”卫承佑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好几次的特产干货都是晚上进的城,他给我们开的小城门。”
卫承佑嘿嘿一笑:“后来在家里遇上了,才知道我们还有点关系。所以每晚进城时,我们都会聊会天。”
还有这么一件事啊,满星点点头,她对蒙睿才这个孩子第一眼的感觉还不坏,但有蒙子平那样的父亲,并不希望孩子们和他有过多的往来。
暂时先看看吧。
就在母子三人出门时,一辆马车停在了宅子面前,是国公府的马车,殷景澄从马车上下来:“承启哥,承佑,姑姑。”
“景澄,你是不是长高了?”满星觉得小公子比先前长了些。
“姑姑,等过了年,说不定我跟承启哥一样高了。”殷景澄走到卫承启身边比了比,矮了半个头,哼哼,等着。
“你跟我二哥怎么比啊?你该跟我比。”卫承佑这会比殷景澄高出了那么点。
殷景澄嘴一撇,他的目标是卫承启。
“你来的正好,我们今天要搬家,你这马车就留下来给我娘搬运东西吧。”卫承启在旁道。
“没问题。”
有了国公府的马车拉东西,确实省了不少的力。
这一路,很是顺利的到了「鹿子巷」的府邸,府邸的大门和斐宅差不多,是员外这类殷实人家住的宅子。
燕伯拿出钥匙去开了门,燕婶子和「醉霄楼」的俩个伙计开始往里搬东西。
大门进去是「垂花门」,「垂花门」后面是正房,耳房,东西厢房的四合院,再后面是后罩房,是越城最为经典的三进四合院。
“先把承启的书籍和衣物放到西厢房靠正房这间。”满星对着搬东西的俩伙计道:“承佑的东西放到西厢房靠耳房的这间。”
“是。”
正搬着东西的燕婶子顶了顶老伴的胳膊,奇道:“夫人怎么不让承启公子住东厢房?”
燕伯呵呵一笑:“你忘了在剡城还有咱们的大公子呢。”长子一般都住东厢。
燕婶子恍然,拍拍头,她怎么忘了还有位大公子呢。
“底料的东西都搬到后面的后罩房吧。”满星想了想说。
燕伯一听,赶紧过来道:“夫人,后罩房得给留在剡城的两位长房姑娘住啊。”
长房?突然听到这么宅斗的一个专业用词,满星怔了下后才懂得燕伯的意思,长房的两位姑娘不就是她那可爱的菱儿和小团子么。
在这个时代,后罩房也就是三进四合院的最后一排是给未出阁的姑娘家们住的。
“燕伯,她们还小呢,菱儿过了年也不过四周岁,小团子还不会走路。”满星觉得安排的早了点。
“两位姑娘虽小,日后会有婢子或是嬷嬷陪伴着住,厢房外男进进出出总归是不方便的。”燕伯道。
唔,满星觉得燕伯想的远了点。不过,燕伯这样想是对的,古代男女七岁不同席,不共食,虽说乡下没这么多规矩,但来了这里,老二又是做官的,日子越过越好,以后菱儿和团儿的身份当然也是水涨船高,该学的礼仪,该守的规矩,都要排上日程。
这也是当初满星不安排菱儿去读书的原因,穷苦人家的儿女有一技之能比起读书识字更实用。
现在不一样了。
这时代对女子的那些要求要学,只有与时代共存,才能生活的更好。
读书识字也要跟上,知识可以支撑起对世界万物的正确认知。
第464章 家和作坊不设在一起
最终,满星决定再重新去找个可以做底料的小作坊。
家和作坊不设在一起。
卫承佑回来时,蒙翠姝也来了。
蒙翠姝买菜时看到小外甥和阿建阿谷在卖特产,才知道大姐家搬家,自然是过来帮忙。
人一多,一个早上而已,所有的东西都搬了过来并且清理出来。
用过午饭后,燕伯就带着俩伙计去做底料,没找到合适的屋子前就暂时放在租的宅子里继续做着。
满星,燕婶子和蒙翠姝三人将新府邸里里外外再次清扫了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