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变
仿佛是得到了什么提示一样,在对峙了十来天后,集结在马尼拉港口的远东舰队几乎所有的战船,朝着封锁港口的“大明和荷兰联合舰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战斗一打响,战场上的局势,果然如同远东舰队视线预测的一样,他们真正正面面对的敌人,只有荷兰人的四艘战船,大明人的战船,在战斗打响的第一时间,就缓缓的离开了战场,在战场的外围,冷冷的旁观着两只舰队的血腥厮杀。
若是一场正常的战斗,在有第三方势力在战场上出现的时候,交战的双方肯定都会派出一部分的军力戒备对付,但是,这一场战斗,荷兰人的战船没有分出兵力戒备大明船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从港口里直接冲出来的远东舰队,追着荷兰人一顿穷追猛打,对尽在咫尺的大明舰队不管不顾,这就很值得令人琢磨了。
可惜的是,荷兰人的舰队,并没有太多琢磨的时间,远东舰队六艘主力战船对荷兰人四艘战船,双方打的一个旗鼓相当,在经历了几乎一个时辰的追逐,炮战,甚至是近船厮杀之后,荷兰人的战船,仅仅剩下一艘,两艘战船沉没,一艘战船重伤,而重伤的那一艘,如果没有港口即使修葺的话,只怕在这海上,也撑不了多久了。
而远东舰队本身,也不好过,虽然他们战舰的整体实力,的确是比荷兰人要稍胜一筹,但是,架不住荷兰人抱着有敌无我的心态在和他们战斗,荷兰人废了三艘战船,他们则是付出了比对方更沉痛的代价。
当战斗结束,大明人的船队全副武装朝着战场中间靠拢的时候,远东舰队缓缓退回港口的战船,也仅仅只剩下两艘完好的,两艘重伤的了。
大明船队,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他们横亘在战场的中间,将远东舰队和荷兰人的舰队,分离在了两边,而马尼拉的港口,依然是被封锁着,只不过这一次,变成的大明船队的封锁。
而仿佛是报复一夜,第二天,荷兰人两个步兵团,分两个方向,对着马尼拉城发起了攻击,荷兰人几乎见积蓄已久的怒火,在这一次全部都倾泻了出来,其战斗之激烈,动静之大,甚至战损的惨重,都是葡萄牙人在远东这么多年以来,从未遇见过的!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一个步兵连队拉上城头,甚至连半个消失都坚持不到,就被打残了,荷兰人用他们的新式火枪和新式战法,清清楚楚的给葡萄牙人传递了一个信息——在陆地上,葡萄牙人的步兵,不堪一击。
战斗几乎整整持续了一整天,葡萄牙人不仅仅全部的步兵都拉上了城头守卫,甚至连城里的佣兵,流亡者,不法商人等所有有武器的人,都送上了城头,即便是这样,在城头上的大炮因为持续发射逐渐哑火的时候,也一度几乎被荷兰人逼近攻击到了城门。
这一仗,双方都是死伤惨重。
源源不断的尸体和伤员,从城头上撤下来,马尼拉城陷入了从未有的恐慌,作为一个坚定打算将马尼拉城变成葡西王国殖民地的城市,作为统治者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他们的人数在城里还是少数的。
一直以来,他们用高压政策统治着这座城市,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士兵和侨民,几乎是整个守城的主力,而舰队的失败和守城战带来的大量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阵亡,突然之间,让统治这座城池的统治者们,发现自己现在是无比的虚弱。
若是平时,这样的虚弱或许能够容忍,他们会用强大的武力,用更残酷的手段镇压当地人一切不满的举动,但是,此刻在城外,还有着和他们武力不相上下,甚至比他们还要强的敌人的时候,这种虚弱,就成了要命的虚弱了。
当天晚上,城里爆发了骚乱,火光冲天,城里的守军生怕城外的荷兰人趁乱夜袭,不敢丝毫松懈,而城里已经薄弱到没有边际的力量,面对这几乎席卷城的骚乱,几乎是毫无镇压之力。
他们除了严密的把守总督府,粮仓,银库,军械库,军营,码头等要害地方,对于城里的骚乱几乎是有心无力,而等到天亮的时候,除了在晚上侥幸逃进这些地方的伤兵和侨民家眷意外,在整个马尼拉城的其他地方,以及很难看到这些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身影了。
而天亮之后,城外的荷兰人,又继续开始攻城,而这一天,经历了骚乱的马尼拉城,再也没有前一日的那汇总抵抗意志了。
又是鏖战了大半天,荷兰人终于顶着巨大的伤亡,叩开了马尼拉的城门,城头上的守军,纷纷的撤往城池当中,一场双方都没有想料到的巷战,就这么在攻城的第二天,拉开了序幕。
“快快快!”
漆黑的丛林中,长长的火把如同一条火龙,在丛林里穿梭,一声声低促的催促声,不断在黑暗中响起。
从山南村出发的时候,这支队伍不过四五百人,其中还包括吕宋抚慰使司的数十人,但是,这一路来都不断的有人加入这支队伍。
此刻,就连走在队伍中间的许浅浅,都不知道自己这支队伍,现在到底有多少人了。
不过是让柯罗苏带回去一句话,表明大明人不会主动参与荷兰人和他们之间的战争,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出现这样的变化,也是许浅浅始料不及的。
等到知道马尼拉人已经被荷兰人攻破,此刻在马尼拉城里,正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她这才发现,原来已经觉得自己准备的很周全的自己,还是手忙脚乱。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赶到马尼拉,这让她机会没有犹豫,在通知了沈运之后,急匆匆的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动身了,几年来期盼的事情,一朝有了眉目,那种心情,简直让她和她的人,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马尼拉。
仿佛是得到了什么提示一样,在对峙了十来天后,集结在马尼拉港口的远东舰队几乎所有的战船,朝着封锁港口的“大明和荷兰联合舰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战斗一打响,战场上的局势,果然如同远东舰队视线预测的一样,他们真正正面面对的敌人,只有荷兰人的四艘战船,大明人的战船,在战斗打响的第一时间,就缓缓的离开了战场,在战场的外围,冷冷的旁观着两只舰队的血腥厮杀。
若是一场正常的战斗,在有第三方势力在战场上出现的时候,交战的双方肯定都会派出一部分的军力戒备对付,但是,这一场战斗,荷兰人的战船没有分出兵力戒备大明船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从港口里直接冲出来的远东舰队,追着荷兰人一顿穷追猛打,对尽在咫尺的大明舰队不管不顾,这就很值得令人琢磨了。
可惜的是,荷兰人的舰队,并没有太多琢磨的时间,远东舰队六艘主力战船对荷兰人四艘战船,双方打的一个旗鼓相当,在经历了几乎一个时辰的追逐,炮战,甚至是近船厮杀之后,荷兰人的战船,仅仅剩下一艘,两艘战船沉没,一艘战船重伤,而重伤的那一艘,如果没有港口即使修葺的话,只怕在这海上,也撑不了多久了。
而远东舰队本身,也不好过,虽然他们战舰的整体实力,的确是比荷兰人要稍胜一筹,但是,架不住荷兰人抱着有敌无我的心态在和他们战斗,荷兰人废了三艘战船,他们则是付出了比对方更沉痛的代价。
当战斗结束,大明人的船队全副武装朝着战场中间靠拢的时候,远东舰队缓缓退回港口的战船,也仅仅只剩下两艘完好的,两艘重伤的了。
大明船队,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他们横亘在战场的中间,将远东舰队和荷兰人的舰队,分离在了两边,而马尼拉的港口,依然是被封锁着,只不过这一次,变成的大明船队的封锁。
而仿佛是报复一夜,第二天,荷兰人两个步兵团,分两个方向,对着马尼拉城发起了攻击,荷兰人几乎见积蓄已久的怒火,在这一次全部都倾泻了出来,其战斗之激烈,动静之大,甚至战损的惨重,都是葡萄牙人在远东这么多年以来,从未遇见过的!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一个步兵连队拉上城头,甚至连半个消失都坚持不到,就被打残了,荷兰人用他们的新式火枪和新式战法,清清楚楚的给葡萄牙人传递了一个信息——在陆地上,葡萄牙人的步兵,不堪一击。
战斗几乎整整持续了一整天,葡萄牙人不仅仅全部的步兵都拉上了城头守卫,甚至连城里的佣兵,流亡者,不法商人等所有有武器的人,都送上了城头,即便是这样,在城头上的大炮因为持续发射逐渐哑火的时候,也一度几乎被荷兰人逼近攻击到了城门。
这一仗,双方都是死伤惨重。
源源不断的尸体和伤员,从城头上撤下来,马尼拉城陷入了从未有的恐慌,作为一个坚定打算将马尼拉城变成葡西王国殖民地的城市,作为统治者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他们的人数在城里还是少数的。
一直以来,他们用高压政策统治着这座城市,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士兵和侨民,几乎是整个守城的主力,而舰队的失败和守城战带来的大量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阵亡,突然之间,让统治这座城池的统治者们,发现自己现在是无比的虚弱。
若是平时,这样的虚弱或许能够容忍,他们会用强大的武力,用更残酷的手段镇压当地人一切不满的举动,但是,此刻在城外,还有着和他们武力不相上下,甚至比他们还要强的敌人的时候,这种虚弱,就成了要命的虚弱了。
当天晚上,城里爆发了骚乱,火光冲天,城里的守军生怕城外的荷兰人趁乱夜袭,不敢丝毫松懈,而城里已经薄弱到没有边际的力量,面对这几乎席卷城的骚乱,几乎是毫无镇压之力。
他们除了严密的把守总督府,粮仓,银库,军械库,军营,码头等要害地方,对于城里的骚乱几乎是有心无力,而等到天亮的时候,除了在晚上侥幸逃进这些地方的伤兵和侨民家眷意外,在整个马尼拉城的其他地方,以及很难看到这些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身影了。
而天亮之后,城外的荷兰人,又继续开始攻城,而这一天,经历了骚乱的马尼拉城,再也没有前一日的那汇总抵抗意志了。
又是鏖战了大半天,荷兰人终于顶着巨大的伤亡,叩开了马尼拉的城门,城头上的守军,纷纷的撤往城池当中,一场双方都没有想料到的巷战,就这么在攻城的第二天,拉开了序幕。
“快快快!”
漆黑的丛林中,长长的火把如同一条火龙,在丛林里穿梭,一声声低促的催促声,不断在黑暗中响起。
从山南村出发的时候,这支队伍不过四五百人,其中还包括吕宋抚慰使司的数十人,但是,这一路来都不断的有人加入这支队伍。
此刻,就连走在队伍中间的许浅浅,都不知道自己这支队伍,现在到底有多少人了。
不过是让柯罗苏带回去一句话,表明大明人不会主动参与荷兰人和他们之间的战争,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出现这样的变化,也是许浅浅始料不及的。
等到知道马尼拉人已经被荷兰人攻破,此刻在马尼拉城里,正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她这才发现,原来已经觉得自己准备的很周全的自己,还是手忙脚乱。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赶到马尼拉,这让她机会没有犹豫,在通知了沈运之后,急匆匆的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动身了,几年来期盼的事情,一朝有了眉目,那种心情,简直让她和她的人,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马尼拉。